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居家期间,有的市民朋友长时间看电视、刷手机,造成颈肩疼痛,有这样症状的朋友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
这个问题很好。颈肩痛,俗称脖子痛、肩膀痛......
1月11日,某市的一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发生了这样的一幕对话。
疫情防控处于关键节点,没有提与疫情相关的防控进展、政策问题,而是问了“无关痛痒”的其他问题,难免引发争议。
虽然,此事不能全由记者“背锅”,但引发争议也再次说明,记者提问能力和技巧的重要性。
记者在新闻发布会等重要场合,该如何提出好问题?在此之前,又该做哪些准备?
1月19日—20日,《传媒茶话会》对话国防部新闻局原局长、新闻发言人,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杨宇军,工人日报编委、国内新闻部主任兰海燕,中新社政文部副主任张蔚然。
01
发布会上的两个“好”问题
作为国防部原新闻发言人,杨宇军主持过多场新闻发布会,也被问到无数的问题。什么是好问题?杨宇军举了1个例子。
2013年8月29日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这样问:
日本共同社报道,日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在东盟防长扩大会召开前的晚宴上与中国国防部长常万全进行了短暂交谈,这是自去年12月安倍政府上台后中日防长间的首次接触。请问中日防长首次会面主要谈了哪些内容?
乍一看,此问稀松平常。但如果了解新闻背景,就觉得此问很好。
原来,29日早间,日本媒体报道了日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会前的晚宴上与中国国防部长常万全进行了短暂的交流,并配发了两人的背影照片。这是9个月以来,中日防长的首次会面。这给公众和媒体以巨大的解读空间。
杨宇军认为,记者此时提出该问题,很有时新性和话题性,回答好这个问题能够及时公布真相,释疑解惑。
于是杨宇军回答:
今天,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常万全上将在文莱出席了东盟防长扩大会。此前,常万全部长已经分别与美国、文莱和马来西亚与会领导人举行了双边会见。今天晚些时候,常部长还将按照计划,与韩国、新西兰和俄罗斯的防务部门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见。我们没有与日本防卫大臣举行双边会见的计划。我们也注意到了日本媒体的相关报道。在昨天东盟防长扩大会晚宴开始前,小野寺五典主动上前与常部长寒喧。常部长向小野强调,现在是挑事者纠正错误的时候了。
杨宇军认为,发言人能够回答好的一个重要基础是记者的提问到位。当然,有时候记者提问不好,发言人可能也会有精彩的回答,但是那种回答往往更多需要展现发言人的口才。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发言人举行新闻发布会,中新社记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反腐和党建一直是各方关心的话题,我们注意到有不少落马官员曾经长期在多个岗位上有违法乱纪行为,给党和国家形象带来损害。请问我们将如何通过改进选人用人机制来进一步阻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这个问题好在哪里?中新社政文部副主任张蔚然指出,该提问很有锐度,直面外界关切,提出了“真问题”,既结合十八大以来反腐的实践,又结合人民关注点,同时锚定党的建设这一根本话题,中国共产党如何回答这一问题也备受关注。
这个问题也得到了发言人的肯定:“你问的这个问题,是我们正在下气力解决的问题。”
02
好问题具备哪些特征?
好问题的四要素
杨宇军认为,好的问题应该具有真实性、相关性、新闻性、专业性四个要素。
一是,提问应该遵从于事实,不能以虚假、谣言、道听途说的信息作为凭据来提问。这样的发问,新闻发言人也无法回答,是无效的提问。当然,如果记者是为了求证一条事实的真伪,就另当别论。
二是,记者的提问应该与新闻发布会或活动主题息息相关,与新闻发言人或采访对象的身份相关。
三是,提问应该是公众关注、感兴趣,或引发思考、争鸣的问题,而不是太过平淡、老生常谈的问题。
四是,提问要具有专业性,体现在新闻专业素养和涉及问题领域的专业性两个方面。
杨宇军谈道,记者的提问应该要有专业水准,有问题意识,不要过多阐述背景信息,而应直指问题本身。
张蔚然也提醒,好的问题经过凝练浓缩,往往篇幅不长,记者切忌借提问发表演讲、阐述自身观点。冗长的提问会让采访对象和读者都失去耐心和兴趣。
关于这一点,2018年两会期间“红蓝女记者CP”事件就是一个例子——红衣记者提问不专业、铺陈太多,受到了同行“蓝衣”女记者的扭头、翻白眼。
杨宇军补充道,提问要专业,还要求记者的提问要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不要问外行问题。
多提解释型问题,杜绝“批斗型”问题
“记者的使命是通过现场采访和提问获取信息,其身份不是发言人,其提问可以尖锐,好的问题往往自带锋芒,但应着眼于让被访者提供更多解释性、事实性信息,而非批判发言人或让发言人当众出丑。”张蔚然说。
她进一步谈道,有案例表明,“批斗式”提问方式虽然可能会取得短期效果,但从长远看弊大于利,既不利于个人、更不利于记者所供职的机构。
站位高,有全局观
工人日报编委、国内新闻部主任兰海燕认为,记者提问要有全局观,站位要高,能够从把握全局的高度看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
兰海燕举了一个例子:
2021年全国两会中,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但毕竟疫情还在反复、绿色发展减碳可能就要加大能源的成本。6%的目标实现有没有可行性、实现的路径应该是什么、应防止哪些陷阱?还有对每年两会上提出的民生具体指标的关注,提出相关问题就是好问题。
态度上不卑不亢
张蔚然认为,在新闻发布会或一对一采访中,记者提出的问题应该有温度。所谓温度,考验着记者对待采访对象的态度。无论是面对重要场合位高权重的官员,还是日常新闻事件中的普通人,记者的提问都要做到不卑不亢,平视采访对象,既非仰视亦非俯视。
“记者要时刻牢记提问的目的,既不是横眉怒目地挖苦讽刺,也不是低眉顺眼地唯命是从,而是为了获得更多事实真相和解释性信息。”
03
从这几个方面做好提问准备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在新闻发布会等重要场合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能让提问或采访更有的放矢。
做好知识储备、加强理论学习
杨宇军建议记者从两个方面做好储备:
一是,增强新闻专业知识、素养。对当前的新闻事实、热点,公众的关切应提前知晓,做好梳理、分析,以此作为提问的参考;
二是,储备相关政策、法律知识、常识,有广博、丰富的知识储备。
兰海燕谈道,功夫在日常,记者要加强理论学习,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工作重点,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有更深的领悟,能够把握两会等重大报道主题主线,这是提出“好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做有心人,提前知晓发布会相关信息
“记者要对与新闻发布会相关的背景信息,比如,发布会基本情况、参会人员基本信息、发言人讲话风格等,有所知晓。要多准备问题,并因人设问,针对不同风格的发言人,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杨宇军对《传媒茶话会》讲道。
兰海燕建议,记者要有新闻敏感、问题意识,对本次发布会所发布的内容、所涉及的问题,尽量提前熟悉,以此能够抓住重点,把握关键点,对下一步的进展提出问题、解疑释惑。
张蔚然建议,记者要尽可能地穷尽素材。无论是一对一的专访还是重大新闻发布会,记者对相关领域信息事先越了解,提出的问题才越有针对性、越有价值,这是专家型记者的魅力所在。“几分钟采访,需要多小时的准备”,这是对记者基本功的要求,也是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要有民生情结
兰海燕认为,媒体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带着广大群众、普通民众的关切,带着温度、带着感情来提出问题,通过答问,讲清当下的关键点、症结所在,让广大群众理解、放心、安心。
保持好奇心
“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持好奇心。”张蔚然谈道,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记者都是性格内向的人,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能在采访中和采访对象深入交流,走进采访对象的专业领域和内心世界,也不妨碍他们在新闻发布会上争先恐后地提问。究其原因,就是每一次对真相的好奇都能战胜自身的羞怯。
本文图片由花瓣美素提供
对话嘉宾介绍
杨宇军,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高级研究员,培训学院特聘教授,兼任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常务理事、教育培训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员等职务。2020年入选全国应对处置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专家组。

从军25年,历任国防部外事办公室参谋、处长、政策研究室主任,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副局长、局长、新闻局局长等职,2010年至2017年任国防部新闻发言人。长期从事军事外交、国际军事合作和军队信息发布工作,参与国防部信息发布机构创建,多次主持国防部例行记者会和专题新闻发布会。
杨宇军
兰海燕,工人日报社编委、国内新闻部主任,高级编辑。七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任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评委。担任中国人大制度新闻协会理事、中国法制新闻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常务理事,任多家媒体评报专家。多次组织参与全国两会报道、建党百年报道、脱贫攻坚报道等重大报道任务。
兰海燕
张蔚然,中国新闻社政文部副主任,前驻华盛顿首席记者。所参与的中新社“十九大十九问”系列报道,获得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所参与的“近观中国”之“大变局·中国治”系列报道,获得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张蔚然
近期热门文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传媒茶话会,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3J0WAPI0】获取授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