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2022年2月1日凌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在《难忘今宵》歌声中徐徐落幕。数据显示,这台举国欢庆的虎年春晚以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完美呈现,再次刷新多项收视纪录,观众总规模达12.96亿,新媒体端触达71.33亿人次。
数据背后是虎年春晚的锐意创新,不仅首开竖屏直播,更将传统文化、国风国粹与AI、8K等新技术完美融合,体现出前所未有的拥抱年轻人的新姿态。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春晚与聚集数亿年轻人的最大的中文互联网问答平台知乎合作,撬动平台年轻化、高质量、高黏性的独特能量,联手助推春晚议题破壁出圈。
今年春晚你对哪个节目印象最深?魔术《迎春纳福》的解法是什么?中国空间站航天员在春晚零点送来新年太空祝福,你有什么祝愿想带给太空?在知乎上,这些春晚议题浏览量突破1.5亿,截至目前,春晚相关话题回答总数已超5.7万条
大年初三,春晚热度不减,相关话题在知乎平台仍在持续发酵,长篇回答层出不穷,在不断提问、回答中衍生出具有思想性的新内容。
国民IP更具年轻态、时代感
2022年春晚播出后引发全网热议,围绕节目、演员、舞美的相关话题热度满满,《千里江山图》改编成舞蹈了、三星堆遗址搬上春晚舞台了、难忘今宵唱到太空去了……虎年春晚用新颖别致的节目、热烈饱满的情感,实现对国风古韵、时代创新、家国大爱的兼容并包,为观众奉上了一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化大餐。
春晚传播的每一个环节,知乎都参与其中。1月30日春晚节目单正式公布,央视新闻、央视频等官方账号在知乎上开始预热,知乎平台随即开启运营相关话题,提问“2022年央视春晚节目单公布,你最期待哪个节目?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获得1220万热度,问题从节目编排、流程设计、舞美造型等方面扩大了网友对春晚的关注视角,激起网友的好奇心、拉高期待值。
1月31日除夕夜,知乎重磅推出“除夕夜的答案”专题,共设置“一起聊除夕”“许愿好运来”“知乎话春晚”三个板块,邀请腾格尔、李谷一、祖海、景观太极《行云流水》三名演员一起开启除夕夜的问答。
当晚,冲上知乎热榜前十名全是春晚话题。“如何评价2022春晚的舞蹈《只此青绿》?”“如何评价沈腾、马丽、常远在2022年春晚表演的小品《还不还》?”等话题热度均突破1000万。
锐意创新的虎年春晚,为什么主动选择知乎作为新媒体合作平台?
首先,知乎是年轻人聚集的内容平台。相比60、70后钟爱的大屏,年轻人的春晚主战场是在移动端,在超过85%用户都是18岁—35岁青年的知乎上,春晚议题的热烈反响恰恰说明年轻人依然关心春晚,虎年春晚与知乎的合作,打通了触达年轻人的绝佳渠道。
第二,作为年轻人聚集的问答社区,知乎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内容的思想性与话题的互动性。
进入知乎的话题,都有多种专业视角的纵深讨论,显现出与众不同的内容风格和形态。据统计,知乎上的图文完读率达到78%,这在信息过剩的当下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
知乎被称为互联网原创内容高地,这一点在春晚话题的讨论中可见一斑。从虎年春晚中,知乎的创作者们看到了“横竖都好看”的内容与形式创新,更看到了一场跨越时代、包罗万象的文化景观。
他们不仅感受到了春晚特色的家国认同,还捕捉到了春晚从读者来信到微博发帖的时代变迁。当王勉带着脱口秀登上春晚舞台,他们接连感叹“打破次元壁”的同时,更感受到了春晚的年轻态、时代感,惊喜于春晚对青年亚文化的接纳度又上了一个台阶。
答主“将暮未暮”分析称,近年来,各大平台纷纷抢占“流量高地”,而流量并非一本万利。作为观众,在春晚的舞台上,更愿意看到优质的作品。虎年春晚再次推进“去流量化”,张国立老师的国家宝藏讲解、刘欢老师的引吭高歌……带来异彩纷呈的视听盛宴。这些亲切又熟悉的老艺术家们,用不断创新的高质量作品去诠释出新出彩的艺术以及真实质朴的生活。
“如今的央视春晚和1983年在演播室里录制的春节联欢晚会已然千差万别,历经四十载,春晚是一本微缩的中国当代媒介史,也是属于全球华人每一个除夕夜的共同记忆。”在知乎答主“张自中”看来,除夕晚八点开播与《难忘今宵》首尾呼应,寰宇内外共享团圆。“它在变化,变得更具互动性,更加年轻化;它也在坚守,一直在用春晚的方式书写着关于家国认同的故事。
与此同时,青年群体还对春晚经典文本进行再创作,体现出了青年人的创造力和新媒体平台的生命力。
在知乎上,对于春晚经典作品的讨论浏览量突破600多万,《主角与配角》《小偷公司》等经典作品在激起人们追忆的同时,也引发新时代视角下作品内涵的再解读。春晚中的经典元素历久弥新,也在不断与新的形式、新的美学元素相结合,成为青年文化的一部分。
有业内人士评价,虎年春晚可以视为一个新的开端,它找到了和年轻受众对话的正确方式。“专注做好节目,在观看形式上有所创新的同时,也不要低估年轻人接受传统的能力。”
以提问激发思考,年轻人也爱春晚
除夕当晚,社交平台上#春晚#话题的总阅读播放量达116.8亿次,#被只此青绿美哭了##千里江山图##忆江南画风好高级##当太极遇上摩登大楼#等近90个话题登上热搜榜。
春晚结束后,随着时间推移相关话题在社交平台的热度、讨论量出现下降趋势,然而,在知乎平台上,春晚话题不仅没有随着新话题的诞生而逐渐消解,反而因为年轻人的问答、思考掀起一个又一个新话题,衍生出一个又一个热点。
年轻人看到了春晚的传承。
在知乎平台上,曾登上春晚的艺术家腾格尔发起提问“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关于除夕的难忘经历和故事?”话题发布24小时回答数破万。
77岁的李谷一老师这样回答,“1983年的除夕夜印象太深刻了。等我到家已经四点多,一掏口袋发现没带钥匙,但当天七点就要飞去深圳演出。实在没办法了,就和我先生两个人找了块砖头,对着窗子外的铁栅栏使劲敲,把栏杆敲歪了一点。现在我敲歪的铁栅栏还在那儿留着,40年了还立在那里。”
知友评论:“不瞒大家,看的泪目了,背后有这么多精彩的故事。希望李老师能一直一直唱下去,还是听您的最喜欢!听到这首歌,才算过新年。”
“几乎每年除夕都看着春晚守岁,每次看完全场,李谷一老师的《难忘今宵》对我来讲是过年的标志之一。”
“又是一年。每次李谷一老师唱《难忘今宵》我都特别想哭,果然让人感动的是岁月。我还能陪着父母过年真好啊,包包饺子,看看春晚。”
歌手祖海回答说,2004年在春晚演唱《好运来》是最难忘的经历。
“通过春晚,这首歌被更多人所熟知。听说现在很多人觉得,《好运来》给自己带来了好运气,甚至把这首歌当成了许愿歌曲。”她还分享说,《好运来》这首歌的MV,当时就是在老家黄山拍摄的。“在春晚的舞台,这首歌更让我有回家的感受。”
知友跟帖:“感谢祖海老师给我们带来了18年的《好运来》,2024年就是好运来20周年,希望这首歌每天都陪伴着我们,把祖海老师的心意成全。”
“哇哇哇哇哇哇哇!是祖海老师的《好运来》陪伴我从小升初到高考,现在大学了可感谢锦鲤给我的好运气呀。”
在青年群体、高端知识分子聚集的知乎上,答主们对内容严谨而挑剔,而在春晚话题中,李谷一的长篇回答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共鸣,充分说明年轻人对老一辈艺术家的尊重与认可。
老艺术家也很渴望听到青年的声音。正如李谷一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我们非常愿意跟年轻人交流互动,只是没有找到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和平台。”知乎架起了一道沟通的桥梁。
年轻人还看到了春晚的审美变迁、文化传承。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独步、静待、垂思等舞蹈动作将《千里江山图》这一经典传奇娓娓道来。俯仰之间,定格青绿千载;动静相衬,聆听历史的跫音。
晨光、云海,第一缕阳光洒在浦江两岸;白衣、太极,出拳行云流水、飘逸从容。景观太极《行云流水》将上海之巅的美景,在极致镜头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行云流水》三名演员杨顺洪、梁壁荧、杨德战也在知乎“除夕夜的答案”话题专区,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作为节目唯一的女演员,梁壁荧凭借着刚柔并济的飒爽身姿征服了万千网友,曾获得第十五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女子太极拳项目冠军的她,在《行云流水》中“配合朝阳的武术动作,整个身体找到了很舒服的状态”。她的回答获得近3000个赞同,出生于1998年的梁壁荧,以切身行动影响着更广大的祖国青年。
答主“曾经沧海难为水”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春晚将传统武术与现代城市结合,不仅对推广太极这种传统文化有益,更能深层次用文化背后的深意滋养年轻人。传统文化之崛起、少年之崛起、国之崛将伴随这些优秀节目逐一实现。这就是堂堂央视应该挑起之重担!
可以说,无论是与时俱进的春晚艺术家到年轻人聚集的互联网社区,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度互动,还是春晚结束后,更多历史、国风、戏曲、魔术等领域的资深答主纷纷“提笔”答题,都为春晚这个经典IP不断变革、拥抱时代写下了注脚。
国民IP+新媒体平台,助推主流价值破壁出圈
作为观察时代的窗口,春晚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也体现了文化产品与受众关系的变迁。进入移动互联时代,文化产品的消费人群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而是乐于在参与和互动中展演自我、制造快感、寻求意义,从被启蒙者、观赏者的角色转变为自觉的体验型、参与型消费者角色。
比如,魔术《迎春纳福》播出后,立刻有知乎答主探索解法。答主2021WCA桂林魔方公开赛四阶冠军“桑德斯闪电”揭开了其中奥秘,“其实第一个魔术的魔方是精心准备好的,打乱到转动几步就可以复原魔方的状态,然后一边晃一边单手手指转动魔方几步就可以了。因为晃动过程看不清魔方和手指,所以动作隐蔽,不易察觉”。
知乎答主“枫冷慕诗”分享了对三星堆文物现场发布仪式的感触。他从三星堆区位特点、历史变迁等方面分析了三星堆的重要性,“这是一个璀璨的文明,也是一个值得崇敬的文明,与其相信她是外星人的产物,我还是更愿意相信——她是华夏先民伟大智慧最好的证明”。
作为新媒体平台,知乎月活跃用户数超1.2亿,聚集了各领域乐于分享的内容创作者,是最熟悉、了解年轻人的平台之一。虎年春晚主创团队洞察到年轻受众的需求,并通过知乎平台触达他们,体现出了央视创新传播方式、畅通全媒体传播渠道的积极姿态。
主动向年轻群体靠拢、拥抱移动端,让春晚拥有了更加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就像答主“王瑞恩”所说:“‘后浪’和‘前浪’并没有本质上的审美隔阂,一样会被精湛的演技打动、被出人意料抖出来的包袱逗乐、惊艳于传统文化的璀璨、也会被一个时代的问题所触动。”
一个话题从无到有、由冷及热、由浅入深,以至发酵为全网关注的议题,承担起重大的传播主题,背后正是平台与媒体携手带来的可能性。春晚通过与知乎深度合作,主动设置议题、传递主流价值,知乎用户以专业理性的态度深度参与话题延展,放大了信息的传播价值,扩展了信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主流媒体愈发重视触达青年、关照年轻群体的今天,知乎强大的议题设置和舆论引导能力,正吸引着大批“国家队”到来。目前,已有超过1万家党政军群和媒体机构入驻知乎,发布大量深度、优质的内容,吸引了众多年轻用户关注,形成了媒体与社区有机结合的内容生态。
不难想见,凭借独特的问答机制和活跃、理性、专业的讨论氛围,知乎不仅可以为春晚提供新的传播场景,更能成为主流媒体内容深度讨论的舆论场、价值传播的新阵地。
近期热门文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传媒茶话会,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AMXIBMIL】获取授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