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一些记者朋友说,自己写的稿子被主编退回、要再加工修改。
原因呢?其中一个就是缺少细节。
可见,细节在稿子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位置啊!
确实,人们看通讯、看特写都爱看有细节的稿子。无论是写人物还是写风貌,如果稿子里充满着细致具体、令人难忘的细节,那肯定大受欢迎。反之,如果没有或缺少感人的细节,那读者就会“翻篇”看其他文章了。
这是为什么呢?请看下面的分析——


一、细节,使稿子有趣,让人难忘。
最近看了一篇回忆周总理的文章,标题是“大幕开启:周到,周到!”(《作家文摘》,2021年6月29日,第11版)这个标题倒不是很吸引人,但一看是写周总理的、特别是文中有不少细节,便一口气读完,留下深刻印象。
请看下面的两个细节——
细节一:
有一次外事活动,周总理突然问道:“诺曼底登陆是哪月哪日啊?”在座的人都答不出准确日子。当时礼宾司韩叙也在场,他也不知道,便立即打电话问,随之问了出来,就回答说:“是1944年6月6日。”周总理马上表扬了他,说:“韩叙就这点好,他能勤问。不知道的就问。”
细节二:
1970年初期,一位外国元首访华,第二天上午,周总理秘书通知接待办公室,毛主席在半小时后接见这位总统。这位总统是一位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当时正在房间做祷告仪式。助手说祷告一般需要20-30分钟。总理知道后说,不要去打扰惊动总统,等总统祷告结束后再请他,周总理即起身去毛主席处汇报工作,利用汇报机会拖延一下时间,以便等这位总统祷告完毕。事后,总统获悉此事很受感动。
怎么样?这两个细节写得不错吧!
第一个细节把周总理倡导“勤问”的指示精神写出来了;
第二个细节把周总理的处理紧急事情时的机敏、睿智写出来了。
没有一点形容词,也没有简单的概括语;只是将事情平实地写来,人、情、景在自然流淌。这是什么呢?这就是细节的魅力。
细节,使稿子有趣;
细节,能让人难忘。

二、下功夫多找细节

看了上面的两个细节,人们大都会留下深刻印象。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无它。需要大量捕捉、挖掘细节。
人民日报著名记者王金凤曾说过:“我采访时要记录好几个小本子,收集很多具体细节和故事。写稿时反复挑选,用最生动的细节说话。”
然时下有些记者却不是这样。有的坐在办公室里凭材料写稿;有的虽然下去了,但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还有的“面不够水来凑”,凭自己想象随意写来。
这么做怎么能行呢!
世间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其间必有一些故事、细节出现。当我们要记述某一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这些故事、细节挖掘出来。
当然,被采访者并不知道你需要哪些素材,往往问到什么就说什么,也不大会主动给你讲故事、说细节。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看你的采访本事了。
新华社著名记者穆青写焦裕禄这个人物,至今仍被铭记。特别是其中许多细节,如焦裕禄办公室坐的藤椅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给人的印象很深。
这个细节怎么来的呢?在采访时他们就了解到焦裕禄有肝病且越来越重。如果一般地写写也可以,但他们坚持到他办公室去看。在看的过程中,发现了“藤椅上的大窟窿”,并了解到“他经常用左手按着时时作痛的肝部,或者用一根硬东西顶在右边的椅靠上。日子久了,藤椅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这个细节写在稿子里,产生了感人的效果。
    由此可见,要寻到细节就
要在现场仔细观察、善于询问。要有点“寻不到细节不罢休”的精神。

三、精心挑选细节
采访归来,记者手里一般都会有很多的材料。有书面的,也有自己记录的,可谓“收获满满”。但需注意的是,万不可被这诸多材料所迷惑,要进行严格的、细致的挑选工作。
人民日报社著名记者、原记者部主任田流老师,是这方面的高手。他的原则和做法是:
1、精挑细选。质量以一定数量为基础,没一定的量怎能有一定的质?但仅是“量多”还不行,还必须进行精选。比如从10个例子里精选出3个左右为好。精选在于比较,而比较在于鉴别。只有经过比较、鉴别的环节,才能达到精选细节的目的。
2、选最有说服力的细节。不是所有细节都能入文,要善于把那些生动感人、有说服力的细节写进稿子里。这些细节要“以一当十”,经得住推敲。
田流老师的经验和做法,可资借鉴。
小结语
写细节,看起来是件小事。其实小事不小。把细节写好了,稿子生辉;反之则不讨好、白费劲。在这方面,我们真得多下点功夫才是。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来源:“华文融媒体”微信公号

编辑:吴丹凤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