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3月21日,东航客机坠毁事故发生后,媒体紧密关注搜救和调查进展。
关于事故的报道和表述中,有人提出疑问,到底是用“坠落”“坠毁”还是“失事”“空难”?关于航空事故中的表述,具体怎么用?
有以下问题需注意:
1. 失事vs空难
坠落、坠毁、失事、空难都属于飞行事故的范畴。
在对飞行事故的描述中,有坠落、坠毁、失事、空难等表述。
中国民航总局(现为中国民航局)1997年5月颁发的《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调查程序》中将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定义为:在任何人登上航空器准备飞行直至所有这类人员下了航空器为止的时间内,所发生的与该航空器的运行有关的人员死亡、航空器损坏的事件。
飞行事故按严重程度,分为特别重大飞行事故、重大飞行事故和一般飞行事故
《辞海》对“空难”的定义是:造成人员伤亡或飞机损坏的“飞行事故”的习称。
《辞海》对“失事”的定义是:出了意外的不幸事故。如:飞机失事。
当前,媒体对东航客机飞行事故的表述一般有以下几种:
■东航客机坠毁
■东航MU5735航班失事
坠落、坠毁、失事、空难都是对飞行事故的一种事件性描述,但“空难”具有一定的结论性描述。当前,事故原因调查工作正在进行,在调查结果还未公布前,暂不宜用“空难”一词。
2.“黑匣子已找到”vs“一部黑匣子已找到”

3月23日下午, 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3·21”东航飞行事故第二场新闻发布会,民航事故调查中心主任毛延峰披露,当天下午已经发现了两部黑匣子其中的一部,外部破损比较严重,目前在确认是哪一部。

在媒体的报道中,有称“黑匣子已找到”,也有称“一部黑匣子已找到”。所谓黑匣子其实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部件:飞行数据记录器(Flight Data Recorder FDR)和驾驶舱语音记录器(Cockpit Voice Recorder CVR)。截至目前,严谨来讲,只能说找到一部。

3.遇难者vs死难者vs失联人员vs幸存人员
3月21日,东航客机坠毁事故发生后,媒体在报道中有用“遇难者”“死难者”“失联人员”“幸存人员”等用语表述。需注意的是,目前搜救工作还未结束,建议媒体在报道中采用官方表述,随着事件的调查过程逐步对事件及事件中的人定性,避免媒介宣判先行。
4.中国民用航空局不能称“民航总局”
正确的简称是民航局中国民航局。2008年3月,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由国务院直属机构改制为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同时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局。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中国民航局依然是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5.东航失事客机为波音737-800,而非波音737MAX
波音737-800属于1993年推出的波音737NG系列中的一种,是波音737的第三代产品。NG指Next Generation,是相对于第二代737所言,737NG包括737-600/700/800/900,是第二代737(737-300/400/500)的改进型。而波音737MAX是波音737客机家族的第四代产品。目前,波音737MAX尚未在国内复飞。
部分内容综合自无忧内容安全审核
编辑|胖达

  END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传媒茶话会,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4LXM4VJT】获取授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