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巴九灵
来源 | 吴晓波频道(ID:wuxiaobopd)

推荐人:毯叔
今年的诺奖,刚刚颁发给了伯南克,戴蒙德和迪布维格。
他们的贡献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强调了在银行系统中“流动性”的重要性。
伯南克当过一任美联储主席,可以说是盛名在外。不过他获奖的原因,还是在研究19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衰退过程中,对经济危机的理解。
所以说,今年的诺奖真的是在讲“经济”,也就是大部分人心目中的经济,宏观政策、放水收水、经济危机等等——这些都是大家平常就很关心的话题。
早在1990年的一篇文章里面,伯南克就对经济危机的传导机制做出过开创性的贡献。在伯南克之前,大家公认的传递链条有两条:一个是工资,一个是利率。
因为涨薪容易降薪难,这个叫做工资刚性。所以在通货紧缩的时候,企业往往不太愿意降薪,而是喜欢裁员。相比降薪,裁员带来的影响更剧烈,对社会总需求在短期内的冲击更大。从而引发了裁员——需求下降——继续裁员的衰退渠道。
从利率上也是如此,通货紧缩的时候利率上升。
那意味着持有现金本身就是投资——而其他的投资品必须提供现金的利率加上风险溢价,才能吸引人持有它们。
比如英国曾经有段时间利率是15%,有多少资产能提供15%的无风险回报呢?不能的话,那就别怪投资人把资产兑换成现金了。
在这两个渠道之外,伯南克提出了第三条传导路径,那就是金融系统。
银行的债务都是用金钱来计算的,但是银行的资产是真实的。
当通货紧缩的时候,资产价格缩水,债务的实际价值升高,这让银行自己也很难受。银行往往会试图收回之前的贷款,而拒绝贷出新的,这对银行来说是自保,对社会来说,毫无疑问又是加重了危机。更严重的是,这会加深人们对银行的不信任,从而导致挤兑。
对于非银行的企业,也是一样的:当紧缩的时候,企业往往也会收缩规模,也会面临更多的坏账,从而陷入这个恶性循环。
在伯南克1990年的文章里,就提到了这种因为财务上的压力而造成的社会损失,进而产生萧条的恶性循环。
接下来就是戴蒙德和迪布维格的贡献了,银行为什么会挤兑,如何防止银行挤兑。
看迪布维格是不是有点仙风道骨?事实上他确实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太极、气功和推手非常感兴趣,还曾经长期担任过西南财经大学的金融研究院院长。 
为什么我们需要银行呢?
直观地说,我们个人的钱,都是受到流动性限制的。让你把一笔钱放十年二十年,这个真的是不行,因为没准就会用到。但是投资项目有的时候周期就很长。那如何来弥补这种投资周期长和个人的流动性限制之间的矛盾?
银行就应运而生了。
银行可以把很多人的钱集中在一起——因为大数定理,总有一些人需要钱,总有一些人不需要钱,中间总能有一些剩余,那么这部分钱,银行就可以拿来做长期投资了。
比如说每个人都是今年1月1日存钱,明年1月1日取钱。那么银行第一年接受了存款之后,就可以拿出去放10年的贷款;然后每年都用第二年的人存的钱,交给上一年的人来取。这样每个人的流动性需求都得到了满足,而从银行的视角来说,就可以放出去很长的贷款。两全其美。
问题在于,世界上哪有那么凑巧的事情,第一年要取的数额和第二年要存的数额完全一样?如果不一样怎么办?不一样的话,银行为了满足储户的要求,就必须提前终止项目来进行赔付,而项目中止肯定有损失。
这意味着银行一旦有了闪失,谁先提款,谁就占便宜,谁后来,就血本无归。这就是挤兑。
根据储户的信念不同,就存在两个均衡,一个是挤兑的均衡,一个是有耐心的均衡。
在有耐心的均衡里面,大家有秩序地该存存,该取取,最后能和银行分红长期项目的收益;而在挤兑的均衡里面,因为你觉得其他人都要去取了,你即便是理性的,不取也是亏,所以你也跑到银行去取,结果银行就真的破产了。看下面这个矩阵,就有更直观的展示:  
假定有两个储户,每个人存了1000块钱到银行。银行就把这2000块钱拿去投资了一个两天的项目。
如果大家今天都去取钱,那么都获得750块钱,共同承担银行提前中止项目的损失;如果大家都很有信心都明天取,那么每个人拿1500,共同分享银行长期投资的红利。
关键是——如果其中有一个储户没有信心,第一期偷偷地把钱取了,这个储户能够把自己的1000原原本本地拿回来,但是同样导致银行提前中止项目,另外一个储户到明天一看,银行关门了,存款全部打水漂了啊!
戴蒙德和迪布维格也讨论了挤兑的解决方法。
最简单的就是银行可以宣布暂停取现,强行把时间推迟到明天。这种方法,在有明确的缺口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也就是银行知道提款人需要多少钱,也知道自己现在拿不出来但是之后一定拿得出来,但是这个条件一般来说是不满足的——并且如果银行宣布限制提款人提取的数额,往往会导致更大的恐慌,让更多的人来提款,甚至于可以蔓延到其他的银行,造成连锁性的挤兑危机。
戴蒙德和迪布维格提出的更加具有政策的可实施性,副作用更小,那就是存款保险和央行兜底两个方法。
存款保险消除了储户的风险,因为得到了政府的保证,所以储户无论什么时候来取款,都至少可以拿回本金,那么挤兑的均衡就不会被选中,每个人只会根据自己真实的需求来存钱和取钱——也就是说表面上看政府做了冤大头,要承诺给储户补偿,然而这个承诺本身就大大减少了储户提前挤兑的可能。
事实上挤兑恰恰因为自己的承诺而不会发生。
央行的兜底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当银行面临流动性危机的时候,央行作为最后的贷款人,可以通过收购银行的长期债务,而释放出大量的流动性给银行,让银行完成对储户的兑付。而储户了解到央行的无限火力之后,也就安心了,不会进行不必要的挤兑,而只是在自己需要流动性的时候再去支取。
两种方法殊途同归,都在不损害银行资产转换能力的基础上,防止了挤兑
可以说戴蒙德和迪布维格的贡献,是银行这个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后来一系列的针对金融危机、银行挤兑的讨论,都是基于以两个人共同命名的这个Diamond-Dybvig模型的基础上。
其实,挤兑不仅仅发生在储户的层面上,在2008年次贷危机的时候,银行和银行之间也存在某种反相的挤兑——因为资产负债表的压力,银行需要变卖一些资产来获取流动性;但是银行又都想撑着,看其他的同行谁真的撑不下去了,自己好低价去收购同行的优质资产。
结果就是大家都很困难,然而大家都不愿意敞开了卖资产获得流动性,导致市面上的流动性一度非常低,需要政府介入救市。
*「毯叔盘钱」所有内容系个人观点,仅以交流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读者结合个人财务状况,独立决策。
“本文已获得吴晓波频道授权,推荐关注知识服务平台-吴晓波频道”
你也许还想看:
说个真实观察:大多数贫困家庭,都死在内耗上!
飞来一笔横财,从家门口的银行一次取走了2万块……
深度盘下国庆楼市三大猛招:这房,你买还是不买?

点击
关注毯叔
回复“盘钱”领30本财商好书
想和毯叔近距离接触,一起聊天谈钱

请添加微信:
guanzhang3
添加时请备注“读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