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跑了,冯小刚也没跑。
据这张朋友圈截图(真假未知,个人认为可信度较高)所言,他只是在美国有房,送孩子出国读书,还会回来。
若截图属实,你确实可以说他“跑了”,因为他在大洋彼岸买了房,把孩子送出了国,他说自己“没跑”也没毛病,毕竟他还回国。
我们暂且可以说冯小刚处于“跑”与“没跑”的薛定谔状态。
他说回来我是相信的,大多数通过合法途径出国的人都不想“永不回国”,毕竟大家根儿都在这儿,无论一个人出国多久,吃中餐、说国语总是温暖的,踏上故土的感觉总令人心头一热,大家都不想当没根儿的人。
更何况,冯小刚在国内还有事业,目前看来也没犯什么事儿,他没有理由不回来。
大多数有钱人的想法莫过于此,东西两半球的好处都想占罢了。
我如果有钱,也这么想。
冯小刚不是体制内人物,财富都是合法收入,在哪买房,在哪居住,把孩子送到何方都是个人选择,也是他的自由。
你甚至都不能说他不爱国。
我二十岁时也曾梦想过以后能每年春天在上海,夏天在伦敦,秋天在纽约,冬天在新加坡。这些都出于生活考量,和爱不爱国没关系。
孙中山、鲁迅都曾长期旅居海外,你当然不能说他们不爱国,孙悟空当年离开队伍时也曾讲过:
“身在水帘洞,心随取经僧”
最近身边不少朋友饭桌上都会聊起润的话题,我往往建议他们三思而后行,因为曾经在海外生活过的我比谁都清楚那边不是天堂。
如果你是个财富自由的人生赢家,我当然建议你去LA的比佛利山庄买幢豪宅开启后半生纸醉金迷的躺平模式。
若没那么多钱,我劝你还是放弃这念头。
两年前《都挺好》热播时,有位刚回国的同学向我感叹,剧中大哥在美国的生活,非常写实。
他说:“我们这种二十多岁去美国的,几乎都是「裸着来的」,比语言,你再刻苦也说不过人家母语,拼人脉,你再能跑也跑不过人家几代人的积累,除非你真有姚明、杨振宁、李开复那种超越语言和人脉的天赋与能力,不然想出人头地真的太难。”
他接着微微一笑:“海外华人婚姻也都很稳定,周围同事都是老外,想出轨也没啥机会。”
我:“那怎么办?”
他笑了笑:“买个大房子,生孩子玩儿呗。”
大号在美国练废了,生一堆小号儿能否起来呢?
也很难,直到今日,华裔依然没有真正融入西方世界,看看前段时间吴弭(Michelle Wu)当选波士顿市长引起多大轰动便知道了,真正混出名堂的华裔(第二代华人)不过谷爱凌、林书豪、骆家辉等等几个人而已,这可能因为我们的文明太古老,有很强的排他性。
小时候总听一个神话,说无论硅谷还是华尔街,都是华人挑大梁,后来真去了美国才知道这终究是神话,真正混的好的是印度人。
冯小刚是拍电影的,他肯定也看过《一次别离》,这部伊朗电影十年前曾席卷全球,在中国引发不小反响。
故事讲一对富裕的伊朗夫妇闹离婚,原因是妻子想让全家移民美国,丈夫却坚持留守伊朗,当法官问为什么非要移民,妻子目光坚定地说:
“我不想让自己孩子在这种环境下长大。”
法官追问:“什么环境?”
妻子却沉默不语,眼神从坚定变为飘忽。
除去离婚,电影另一条主线是男主角与家中保姆的矛盾,此外还展现了伊斯兰教与世俗的矛盾,年轻人与老人的矛盾。
当时看完电影最大感触是,人类的悲欢真的毫不相通。
电影翻译成《一次别离》并不准确,英语译名《A Separation》更精准一点,作品展现的是伊朗社会的割裂,不仅是家庭的割裂,更有阶级的割裂,信仰的割裂。
平心而论,我并不讨厌冯小刚,还觉得他是中国少数几个认真拍电影的人,从《1942》开始,能看出他想通过电影探讨一些更深刻的东西了,只不过观众还是更喜欢以前那些插科打诨的冯氏喜剧,各大电影节评委对他的探索也不感冒。
这次冯导说自己会继续事业,我也是欣慰的,作为观众,衷心希望他能早日拍出《一次别离》那样,口碑与荣誉双丰收的作品。
往期回顾:
扫码加我微信!
更多走心文章
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