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例子表明,应对新冠疫情可以持续促进创新,我们将探讨与社会韧性有关的某些重大创新趋势。
来源 | 摘自《韧性社会》

作者 | 马库斯·布伦纳梅尔
1
生命科学、远程医疗与疫苗的进步
以创新提升未来韧性的一个典型案例是疫苗开发,尤其是mR-NA疫苗。它采用的信使核糖核酸技术作为治疗癌症的可能途径已有多年的探索。如今这一技术已被成功应用,让研究者们看到了基因技术创新在个体靶向癌症治疗中的潜力。另外,该技术也给疟疾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2021年之前,只有一种抗疟疾疫苗被投入市场,且防护效率较低,只有39%。如今,生物新科技公司开发的备选疫苗在2022年的临床试验阶段取得了90%的保护率。
数字化通过改善信息获取方式,同样能改进医疗卫生的韧性。例如,医疗机构的信息采集能力提升后,它们对未来的疫情反应将更加高效。由此带来的灵活性还能让我们把医疗资源配置到社会上最需要的地方。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人工智能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拥有巨大潜力。在病人就诊之前,依靠大数据支持的人工智能就可以帮助识别互相关性。医生们将获得更充分的信息,诊断的改善也会使治疗变得更加有效。
远程医疗正在迅速普及。由于隐私顾虑和广泛监管,医疗创新领域的进步通常慢于其他领域。但是,新冠疫情使在线就诊几乎变成人们的日常习惯,从而放松了监管的束缚。处方药的发放在过去通常是一种线下行为,而如今的亚马逊等公司已可以安排处方药并递送给客户。
2
经营管理:新的层级秩序
线上会议和讨论的增加颠覆了原来的层级秩序与信息传播方式。例如在新冠疫情之前,许多银行只与高层管理者商讨并购方面的业务。这些会议从2020年3月以后转为线上举行,实际上,一次视频会议是10个人参加还是100个人参加几乎没有区别。于是低层职员也可以受邀参与这些高层会议,直接从高层职员那里学习经验。由此带来了多方面的好处。首先,通过观察经验丰富的上司如何处理高端对话或谈判,低层职员能获得更快进步;其次,让他们更早接触这些会议可以加强他们的职业发展激励。
在线会议还有效率方面的收益。高层管理者过去通常会给没有参会的下层职员提供会议简报,这个步骤如今可以省略,在节约时间的同时促进了信息分享。总体来说,线上会议可以为新职员成长为领导者提供一条快车道。
在企业内部,许多流程正变得日益民主化,层级之间的信息差距大为缩小。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变化并不代表层级的扁平化趋势,层级梯度或许仍会保留,但阶梯上的所有成员对特定业务的信息如今有了更平等的访问权。与此相关,机构中的管理执行会议也更多地在线上召开。新冠疫情之前,各种组织很依赖现场会议,经常要求参会者为此做商务旅行。这些潜在障碍会带来选择性,只有某些成员能参加管理执行会议。如今任何人都可以在线参会,了解情况并贡献意见。这里很显然存在利弊权衡:虽然参会变得民主化了,但随着更多的人想发出声音,治理可能会变得更为复杂。当然,在线办公还有其他某些重大缺陷。许多面对面的非正式但需要保密的会议或许不能召开,因为担心会议内容在视频会议平台上被记录下来。
3
居家办公
新冠疫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居家办公的态度。之前人们普遍以为,居家办公比较缺乏效率,但如今它已快速成为很大一部分劳动者的工作常态。对于工作任务和地点比较容易调整的员工来说,居家办公能提供更大灵活度,从而增强韧性。新冠疫情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人们对居家办公的糟糕印象。
一个不太受关注的话题是居家办公对即兴社交活动的影响。一方面,在视频会议的世界里,不再有茶水间会谈、茶歇或办公室走廊上的随机碰面。与办公室里的许多人际交往不同,视频会议要求事前的有意安排。另一方面,这些杂谈的消失会减少严格来说不属于工作活动的时间,可能会提升效率。许多高管人员发现,在线会议的焦点往往更为突出,因而效率较高。不过,非正式人际交往对于维持友好工作关系或鼓励商业创意或许很有帮助,不是每次茶水间会谈都属于浪费时间。事实上,这些交往可以帮助分享信息、讨论意见。另外,工作中还经常涉及需要亲自动手的部分,包括白领类型的职业。例如工程师们经常利用白板来协调工作,建筑师们经常使用实物制作的图纸和模型。这些结合手工的活动在虚拟场景下开展的难度要大得多。
居家办公在将来会如何发展?它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是如何监督员工,确保他们完成自己的任务。某些软件可以抓拍员工及其电脑桌面,记录键盘的敲击,但类似的监督会带来隐私方面的顾虑。
监督工作表现可能会从输入控制转向输出控制,它是指管理者检查员工的产出结果,并根据项目完成情况予以评价。但这种方法也有自身的问题。当任务能清晰地分配给各个员工时,产出控制相对比较简单,但在团队合作开展项目时,产出控制方法或许会导致偷懒避责。
有研究估计,美国的工作中仅有约40%能够居家完成。此外,这些工作集中在高技能员工群体。就此看来,居家办公的出现可能使现有的不平等恶化,因为大部分居家办公者受自动化等其他缓慢发展趋势的影响较小。同时,许多工作必须依靠人与人之间的现实交往,或借助固定设备,无法居家完成。而咨询服务或客户联系等更适合居家环境的经济活动,也可能出现效率下降的情况。
总之,居家办公的最大潜力表现在金融、保险、管理和专业服务等领域。而在另一端,制造业、建筑业和农业几乎没有开展居家办公的潜力。
现有的调查证据可以为此提供支持。图8.2A和图8.2B描述的是,居家办公方式在未来可能如何持续。其中图8.2A报告了疫情期间居家办公的天数所占的比例,以及对疫情之后雇主允许雇员居家办公的天数的估计。雇主打算让员工在疫情后每周居家工作1~2天,但有约30%的雇员希望达到5天(见图8.2B)。因此,未来数年内可能会出现混合模式。许多员工可能习惯性地每周在家工作1~2天,但仍需要把大量的时间留在办公室。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分工从事不同的经济活动。新兴经济体通常集中在不能远程操作的活动中。因此,居家办公现象可能会在发达经济体中更多地保留下来。
谷歌公司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Pichai)为该公司设想了一种混合模式:某些员工可以返回办公室一段时间,但其他人或许会永久居家办公。这能够缓解长时间通勤造成的压力(经常达到每天3~4小时),由此可以大幅度提升员工的生产效率和福利水平。
4
城市化:甜甜圈效应
工作场所偏好的变化可能给城市地理布局带来何种影响?人们住到郊区的趋势将继续下去,还是会回到过去的生活方式?随着更多的人居家办公,即使在疫苗得到广泛接种后,总体的结果仍可能是“甜甜圈效应”(donuteffect)。由于许多人如今可以不用远程通勤去拥挤的办公室,对市中心摩天大楼的办公室的需求在持续下降。此外,许多企业正把市区的办公室迁往郊外的产业园,大量员工也从中心地区的小房子搬到郊区更宽敞的住宅。若干证据显示,新冠疫情削弱了“城市高密度”的吸引力。
美国和世界各主要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在危机前非常高,因此,如果不再那么需要为职业原因而居住在大城市,许多人可能会被郊外或农村地区更廉价的住房吸引,尤其是当城里的社交生活依然受到限制时。在居家办公突破地理位置的限制后,许多梦想住在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的欧洲夫妇看到这一美梦有了成真的希望。
美国加州的硅谷也可能出现巨大的震荡。很久以来,旧金山高层住房的售价和租金限制了湾区的企业雇用和留住员工。随着不再要求到办公室上班,员工们开始分散到房价更加实惠的各个地区。萨克拉门托、雷诺、博伊西等城市的租金迎来上涨,而旧金山和圣何塞的租房需求在下降。有人担心,地理相邻带来的频繁交往的经济溢出效应可能因此减弱。但硅谷可以依靠对湾区之外的员工的吸引力,从而保持惊人的增长业绩。
随着人们继续迁往郊区,位于市中心的零售商可能遭受负面影响。大多数居家办公的人过去在市中心上班。例如尼克·布鲁姆(NickBloom)对曼哈顿的估计显示,零售支出可能会下降10%(约100亿美元)。线下购物向在线购物转型也可能改变城市的版图,例如德国许多中等城市的大型零售商纷纷关店,美国购物中心的吸引力也可能永久性降低。
新冠疫情触发了城市与公共交通的重新设计,例如纽约增加了新的自行车道,并对机动车辆关闭了某些街道。里斯本、巴塞罗那和巴黎各自增加了数十公里的自行车道。我们还不清楚城市空间复兴与城市化被逆转这两种力量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在2000年到来之际,互联网革命与“9·11”事件让许多观察家以为大城市将遭受打击。然而实际情况完全相反,这也让不少人思考,为什么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与之不同。
5
实体商店迎战在线购物
新冠疫情暴发前已经出现了在线购物的潮流,但也有某些相反方向的运动。作为在线商店起家的亚马逊公司着手挑选实体店的地址,并开始提供全新的自动结算的顾客体验。
内曼·马库斯百货(NeimanMarcus)和杰西潘尼(JCPenney)等传统美国零售连锁企业在疫情前已感受到竞争压力。与它们的核心商业模式相反的这一趋势如今急剧加速,迫使这些连锁店走向破产。于是我们再次看到了新冠经济衰退的K形走势。亚马逊公司于疫情期间在美国新招募了10万名员工,以应对需求的暴涨。向在线购物转型无疑增强了应对未来疫情冲击的韧性,但同时也增大了我们遭受大规模网络攻击的脆弱性,尤其是考虑到在线购物活动高度集中在少数几家大企业。
6
在线教育
与居家办公类似,许多人过去认为在线教育缺乏效率。有的教师担心学生在上课时分心,因为没有教室环境提供的适度约束,他们认为在线教育注定会失败或落入平庸。另一些人则看到在线教育是提供必要的终身学习机会的灵活手段,有助于提升韧性。虽然有这些长期的顾虑,20世纪第二个10年仍出现了若干趋势。一些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s)为全球提供了无障碍教育(参与机构包括Coursera、EdX、Lynda和LinkedIn等)。只要连接互联网,成千上万的人就能学到这些在线教育课程。在此背景下,新冠疫情再次让已有趋势得到加速。多年来,如何将教室体验数字化一直是教育界讨论的重要话题。新冠疫情危机迫使教育体系在几周之内全方位地转入在线方式,若非如此,以原来的趋势可能需要几十年。
这场大规模教育实验的效果将给未来多年的研究提供丰富素材,其中一些主要问题涉及人际交往与同伴效应的重要性。学生有多少东西是从教室里的同学那里学到的?其中有多少会在虚拟场景下丢失?高等教育阶段的一个相关问题是社群网络的重要性,通过虚拟联系建立的职业社群网络,其质量能否与面对面形成的社群网络相比?
在线教育具有某些独特的优势。学生们的机会成本大大缩小,地理范围的限制被消除。人们可以在芝加哥工作的同时接受西海岸的MBA在职教育,无须令人生畏的往返奔波。另外,学生们如今可以听到某些著名人士的讲座,后者可能不会愿意为一次小型授课而长途旅行。
为平衡在线教育和人际交往需要,如今的MBA教育项目正试图采取某些混合式解决方案。多年以来,杜克大学的富库商学院环球MBA项目让世界各地的学生在自己认为适合的时间学习课程,同时偶尔安排面对面会议。麻省理工学院提供在线的金融学微硕士(micro-master)学位课程,其中表现最好的学生可以借此去攻读正式的金融学硕士学位。在线微硕士学位课程成了一种筛选工具,让学校能够从5万多名在线学生中找出佼佼者。
还有一种潜在趋势是某种类型的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授课往往比较容易在线上安排,例如通过预先录制等。相比之下,小群体交流(例如有助教参与的对话)在面对面开展时效果更好。有深度的在线授课与很多人参加的线下授课其实差不多,而小群体参加的面对面交流课程可以成为授课模式的补充。类似观念并非21世纪才有的创新,例如牛津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们很久以来一直在采用少数学生参与的强化学习、小群体讨论的方式。
上文提到,在线教育的普及可以促进终身学习。随着传统职业发展路径(在一家公司工作40年之类)被灵活就业取代,劳动者需要在更换工作时学习各种新技能,技术变革也要求他们具有适应能力。在线培训课程可以作为现场培训的补充,通过终身教育和技能更新,让人们对结构性变化更具适应性和韧性。
7
数字货币与数据
迈向在线购物还使得携带现金的必要性下降,新冠危机同样加快了已有的数字支付的转型趋势。这并不意味着现金已经消失。疫情暴发最初的几周,当实体商店和银行被迫歇业时,有的人取出部分现金作为安全价值储备,这种现象在欧洲更为突出。
传统金融模式是以开展存贷款业务的银行为中心的,支付行业发生的巨大变革并不太引人注目。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中国的在线支付平台的业务则完全围绕支付展开,它们可以收集海量的数据。例如,支付宝上长期积累下来的数十亿笔交易的信息极具价值,借助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尽可能精确地预测个人特征与违约概率的关系。把支付数据同广泛的其他个人特征相结合,可以大幅提升此类预测的质量,最后还可以把客户信息出售给银行或资产管理机构。
中国是数字支付领域的世界领先者,身份证、支付系统、手机和实体位置等信息都实行中心化管理。受新冠疫情危机的影响,其他国家的这一转型也在加速。为促进数字交易,许多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纷纷采用下调费用和降低监管要求等措施。
如果和在线平台的其他数据结合起来,交易信息将非常有价值。一种应用是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设计出更好的推送系统。另一种应用是信用评分,机器学习算法在这个领域的表现已可以媲美老牌的征信机构。金融大数据的出现把信息优势从客户转向了服务提供商。经济学家传统上认为,个人或企业比银行更了解自己发生违约的概率。但借助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银行如今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客户的违约概率。来自社交媒体的数据也可以揭示个人自己并不清楚的许多信息。
信息对保险业同样至关重要。传统上,保险客户对自身风险的了解比保险公司更为深刻。但随着客户的信息优势丧失,信息租金也正在向开展大数据分析的平台转移。
8
其他数字技术趋势
数字工具还能用来改进劳动力市场的匹配。例如在印度封锁期间,许多外来劳工返回了自己故乡的农村。如果没有工作,他们不太愿意回归大城市。一种新的数字名片服务应运而生,它类似于印度穷人版的领英网站(LinkedIn),目前已成功实现100多万个岗位的匹配。这些变革能帮助劳动者针对新冠疫情做出调整,并提升抵御未来危机的韧性。
与之类似,领英等在线工具给人们寻找新工作提供了便利。高德纳(Gartner)咨询公司开展的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劳动者花费时间访问在线招聘网站。到疫情结束、空缺职位大增时,居家办公的努力没有得到企业充分认可的员工可能成为第一批离职者。
对社交活动的广泛封锁也加速了人们转向虚拟交流的步伐。除了传统的视频游戏、在线音乐会和流媒体影视,许多视频通话平台已成为休闲活动的中心,例如与朋友们一起玩纸牌游戏等。
德勤公司的研究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消费者首次注册视频游戏服务、使用云游戏服务,以及在线观看体育赛事或虚拟竞技赛事”。同样,Twitch网站的体育直播达到了创纪录的观众人数。韩国在这个领域走在其他国家前面,许多人有过虚拟现实的体验。未来的人们会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专心于深度阅读或深入分析任务,尤其是在参与社交媒体活动时。沉迷于电子游戏或虚拟生活会成为另一种类型的陷阱,可能会妨碍人们在冲击之后重新加入劳动力队伍并复原。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韧性社会”。本微信号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您认为此文涉及侵权或标注与事实不符,请告知我们。
- 2022中国绿公司论坛 -
2022(第十四届)中国绿公司论坛暨企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年会定于12月7日至9日在海南举行,会议定位于服务理事、绿盟和企业的内部专业会议,将侧重“产业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创新”的两大议题展开。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