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今天面对最困难的工作,是去学习一些连他们周围都看不到的好礼貌』--佛雷. 亚斯坦(电影演员)
这句话出自于一位演员口中,我不禁觉得特别讽刺。专业的演员善于迅速进入不同的情境,迅速揣摩角色的心智与行为动作;这句话背后想必代表着大量的观察与深深的同情。
这不意味着“有礼貌”这件事“都是”别人造成的因果,“礼貌”原本就是个人的修炼,也是每个人选择与社会的对应姿态,一旦这个人对社会、群体的观感改变,那么态度一定也随即自动调整。
组成观感的成分里,有客观的环境条件也有主观的认知经验。说来矛盾,孟母三迁的故事启发我们认为“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甚钜,然而在礼貌这件事里,却把全部责任都放在孩子肩上。若我们录下孩子一天在学校里、在路上、在车上听到的对话,或是别人跟他们说的话,我想任何人都做不到对这个世界的所有人保持礼貌。
至于孩子主观的认知经验,一开始自然受到父母极大的影响,父母怎么看待、诠释生活里发生的事,就会点点滴滴形成孩子最初看世界的角度,因此即便处在不好的环境,这一半影响孩子有没有礼貌的因素,还有父母可以努力的空间。
举个自身的例子。每次搭公交车下车刷卡,我总是习惯跟司机说声谢谢,有时候碰到想开口说说话的司机,也就现场多聊两句,妹妹默默观察我的行为好一阵子,有天忍不住开口问我:
“妈妈,如果你跟司机说谢谢,别人没有反应,你都不会觉得难过吗?”
“难过?为什么要难过?我本来就该说声谢谢啊。”
“可是他都没有说不客气,就好像没有听到的样子。如果是我会觉得有点丢脸,下次就不想说了。”妹妹回答。
“喔,那你回想每个乘客都有跟司机说谢谢吗?”
“不是,没有很多人说。”妹妹想了一下。
“司机没有回答有很多种原因。有可能他累了心情不是很好;有可能他没想到我会说谢谢,反应不过来;有可能他想说不客气的时候我已经下车了没听到…,不过我可以确定的是不论哪种状况,他听到我的谢谢都会心情好一点。”
我接着问:“你也有能力让别人心情好一点,要不要下次试试看。”
妹妹沉默没有说话。
事情还没结束。
妹妹下一次搭公车时,跟在我后面刷卡,意外地也跟司机说声“谢谢”。然而运气不大好,这位司机没有任何回应,我也来不及回头门就很快关上了。妹妹初体验出师不利有点气馁,个性较为谨慎的她,想必鼓足勇气才开了口,我心想给她点鼓励,于是开口:
“你刚说谢谢耶,而且声音不小,我想司机一定有听到。”
“可是他没反应。”妹妹果然很在意。
“你还记得我上次说的那几种可能吗?其实我后来又想到一种可能,会不会有些司机跟你一样也蛮害羞的,不好意思开口?”
“嗯?”妹妹抬起头来,想了想点点头。
“对啊,刚刚我没仔细看司机的脸,下次你可以注意一下,说不定他没说不客气,可是脸部表情有变化。”话才说完,妹妹脸上就已经豁然开朗。
一种米养百样人,接下来妹妹主动说谢谢的几次经验,就遇到立刻开心回应的司机、挥挥手示意的司机、称赞她有礼貌的司机,当然还有什么都没说但是脸上突然露出不好意思微笑的司机。
妹妹喜欢上打招呼的感觉,别人有回应她会特别有成就感,她也会偷偷观察大家的表情变化,就算什么回应都没有也不会感到失落,甚至会跟我讨论不知道司机先生心里有没有什么烦恼。此外,我发现最重要的改变是,时间一久,也许司机先生开始预期会有孩子跟他说谢谢,准备好回应我们的司机开始变多了。
同样一件事情,我们传递的是什么讯息,取决于我们如何诠释世界和他人行为。过于正面思考或负面解读都太过极端,现实生活里的情境其实并非如此,没有人永远恶劣,也不会有人每件事都很友善。想对应这个充满挑战、每个人都很辛苦的大环境,同理心或许是解药之一。
回到礼貌这件事上,一个被呼来唤去、不被倾听、觉得这个世界危险糟糕、感觉不安的孩子,就算天天被叮咛着要有礼貌,也可能“做不出来”而无法时时刻刻达到大人们要求,没有接收到同等的讯息,很难勉强自己做出类似对等的回应。
想要孩子真正有礼貌,那就先对孩子有礼貌,或者先问问自己是否也是个有礼貌的人,还是把礼貌和管教混为一谈、认为顺从不顶嘴的讨好言语就是有礼貌,表面上的嘘寒问暖若没有发自内心,那么即便在孩子面前示范也会被看穿。
“孩子是问你相信的事,不是问你知道的事。”关于真正的礼貌,我们是内化到价值观里,还是只知道该怎么表现而已?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