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塔
微信号:cingta-com
又一位青年才俊,决定学成归国。
通过物理竞赛被保送到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的胡脊梁,目前在MIT从事博士后工作。他表示,会在明年上半年结束MIT的博士后研究后,回国继续从事科研。
通过物理竞赛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后,胡脊梁第一次对“物理”迷茫了。

“当时在钱班学力学、航空航天等内容,感到这些方向上的理论框架已经比较完善,学到的东西可能会更多用于解决一些工程上的细节问题,就觉得取得创新突破的机会不怎么大。”诞生了这个念头后,胡脊梁开始搜寻新的科研目标。
在大二听了中科院院士施一公关于生命科学研究的讲座后,胡脊梁开始接触物理和生物交叉的研究领域。
“我大概是第一个从钱班转去做生物的。”胡脊梁说。
在清华生命科学学院的俞立教授“门下”,胡脊梁把作息调成从清晨6点到凌晨1点,用加倍的努力啃下了两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大四那年,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将一篇刻画“哺乳动物细胞内细胞器在细胞质内的力学行为与其尺度、速度等因素有关”的论文,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
本科期间,胡脊梁共发表5篇论文,其中1篇还是以共同一作身份,发表在PNAS上。
胡脊梁在科研方面优异的表现,使他获得了多所名校抛来的橄榄枝。2017年,他以直博生身份进入MIT,并延续了本科阶段研究细胞动力学的路线。
本科毕业、直博,在细胞动力学领域连续发出3篇PNAS之后,胡脊梁却想“转行”,转硕再读博,研究更加复杂多样的生态动力学。
在直博的第三年换方向,纠结还是有的。胡脊梁向郑泉水、俞立等老师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都无一例外支持他追随自己内心的想法。原本还有些犹豫的他,当晚就给导师Jeff写了邮件。
于是在完全能够直博毕业的情况下,他先转硕士毕业,又转投到Jeff Gore的“Physics of Living System Center”课题组攻读博士学位。
在MIT度过5年,胡脊梁也留意了中西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不同。
“清华学生的学习压力肯定比MIT高很多,通过课程打下的知识基础也非常扎实和牢固;MIT并不注重‘教得全’,而是注重把最前沿的东西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有趣,强调学以致用,这是我们缺乏的。”

他也感受到不同的科研氛围:
“美国给我整体的感觉是科研思路更广,能看到大家做以前没人尝试过的新方向更多一些,同时学术交流更顺畅些,很多人很乐意把没发表过的研究拿来作报告;国内相对可能更封闭、传统些。”
如今,一直在“装行”的胡脊梁已然对日后的规划明了:
在结束MIT的博士后研究后,他将于回国继续从事科研,做个PI(Principle Investigator,学科研究员)并实现自己的科研理想:
“有一天,能够把生物书写得像物理书一样简洁而优美。”
美联留学
想申请美国留学,却不知道怎么开始?
我能选择哪些学校专业,前景如何?
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情呢?
……
别急,
这些问题做一个留学评估就能得到解答
赶紧戳阅读原文,免费帮你做留学评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