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V有话说:
说到智力,这应该是一个足够大众,又足够小众的话题。
说它大众,是因为它在生活中耳熟能详,跟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人也许都会对所谓的「高智商」「高智力」有着某种好奇和艳羡;说它小众,是因为它始终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能够真的理解智力究竟意味着什么的人,恐怕不多。
那么,智力究竟是什么?智力是由什么决定的?智力高的人真的更容易成功吗?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智力?
今天的GGView,也许能帮助你打开一些思路,让你更好地认识它。
作者丨Lachel
来源丨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智力是什么?当我们说「高智力」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讨论一个什么东西?
实际上,心理学中,对智力的研究一直存在非常多的分歧和争论。我们不妨先采用一个比较公认的定义,这个定义是由一群心理学家在1994年提出的:
智力,包括推理、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维、理解复杂思想、快速学习和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它不仅仅是书本知识、狭隘的学术技能或应试才能。相反,它反映了我们理解周围环境的更广泛和更深入的能力——理解、领悟事物,以及弄清楚该做什么。
当然,这个定义还是很抽象。为了更好地弄明白智力,我们需要区分智力在学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用法。
心理学中,把我们一切涉及学习、记忆和思考的能力,比如注意力、记忆力、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统称为「认知能力」。它的对立面是「非认知能力」,比如耐心、毅力、勇气,又或者你积累的知识体系,这些就属于非认知能力。
它跟智力有什么关系呢?学界中,当研究人员使用「智力」时,他们做的一般是这么一件事:从认知能力中抽取一系列的特质和能力,编制出一套测试,用来量化和衡量这些能力。这套测试的结果,就叫做一个人的智力,也就是智商。
简而言之,对学术界来说,智力指的是一个人的部分认知能力的量化结果。它通常有一套规范的标准测试,测试的结果就叫做智商。当研究人员说一个人「高智力」,指的往往是他在测试中得到的成绩较高。
但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并不是这么用的。当我们说一个人「高智力」时,大多数时候等同于「聪明」。这种聪明体现在哪里呢?在某个领域上学得更快,理解更透彻,记忆力更强,反应更敏捷,表现更出色……诸如此类。
它包括什么呢?可能是一部分天赋,一部分认知能力,一部分非认知能力,一部分特定领域的技能,等等。
也就是说: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说一个人「聪明」时,我们谈论的往往是一个结果 —— 也就是他「表现更佳」这件事。而表现更佳并不一定完全由智力决定。在一个领域上长期耕耘、接受过系统的训练、学会更高效的方法、拥有更不受约束的创造力……这些都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更聪明」。
当然,两个人,如果付出同样的努力,投入同样的时间,那么智力更高的那个人大概率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 但这是一个理想情况。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受到许许多多因素的干扰,环境、性格、方向、精力……在这些因素中,智力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只是众多因素之一。
甚至,如果我们考虑到一个事实 —— 智力是呈正态分布的 —— 那我们甚至可以说,智力可能是影响我们取得成功的诸多因素里面,比较不重要的那一个。因为,正态分布决定了绝大多数人的智力其实都是接近的,差异非常小。即使存在差异,也非常容易被其他的因素所抹平。
实际上,绝大多数领域对智力都没有特别的要求。唯一要求高智力的,可能只有尖端科研了。因为尖端科研往往需要一个人「火力全开」,把所有因素的效应最大化,才能取得成果。因此,智力肯定也是越高越好。但除此之外,在任何一个领域里,智力都不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能够成为佼佼者。
可能有人会问,我们读书时期的考试成绩,是不是主要由智力决定呢?其实也不是。如果单单把智力拎出来,那么高智力跟更好的成绩的确是有相关性的。但是除了智力之外,是否对学习感兴趣,是否有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否得到足够的关爱,是否有良好的启蒙和引导,跟什么样的朋友相处……这些都会影响我们的学业成绩。
而一旦脱离校园环境,走入社会,那么智力能起到的作用就更小了。毕竟,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大环境,高智力只能让我们在社会上成长的速度更快一点,效率更高一点,但并不能保证让我们取得更好的结果。
所以,我们完全不必对「高智力」有太高的期望。它实际上跟「颜值高」差不多:有用,但也没那么有用。它更多是一种加速器,可以促进你的成长,帮助你「再添一把火」,但并不能决定你的成就。
那么,学界关于智力的研究,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早期的研究主要在于对儿童进行分类,筛选出特殊的儿童,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教育。不过到了现代,这个做法很少了。现在关于智力的研究,更多的是去探究智力跟各种特质和任务表现的关系,以及研究什么样的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智力。
简而言之,就是进行纵向对比:什么样才是对大脑有益的事情,做些什么才能让我们的智力和认知能力保持在更高的水平,从而更好地完成各种任务。
在这些研究中,有一个比较受到关注的话题:g因子。
什么是g因子呢?我们知道,跟智力相关的测试有很多,比较知名的有韦氏智力测试、斯坦福-比奈量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有一些心理学家发现了一个现象:尽管这些测试的侧重点不同,但有些人似乎在各种智力测验中得到的分数都是相同的,都比较高。
并且,这些人在生活中各方面的表现,似乎都比其他人要好一点点。学习任何领域都会更快一点,上手任何技能也都比其他人要更熟练。
于是,心理学家猜想:这背后是不是有一个通用的因素,使得这些人的「智力表现」整体上都更高?这个通用的因素,就像一个催化剂,可以跟不同领域、不同技能结合,让他们在方方面面的表现都更出色。
这就是g因子理论(general factor),亦即「通用智力因子」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我们的智力水平可以用一个g因子来衡量。这个因子的高低,决定了我们在各种不同测试里表现的高低,也影响着我们在方方面面的表现。
那么,这个g因子究竟是什么呢?
关于这一点,目前的研究还不够透彻。但有一个比较受认可的假说,叫做「神经效率假说」。这个假说认为:g因子的本质,是我们大脑中神经元的链接有序性和信息传输效率。大脑中的神经元越有序,传输的效率越高,无用的浪费越少,反映出来的g因子就更高,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思考更快、记忆更好。
这一点也可以跟智力的遗传效应联系起来。行为遗传学发现,智力的遗传率非常高,大约在0.8。也就是说:在一定的人群中,智力的差异,大约有80%可以由基因解释,剩下的部分则由环境、随机突变和其他因素解释。
换句话说,一个人智力的「基线」,跟父母相似的概率是80%,比父母更高或更低的概率则是20% —— 你可以理解为,这跟我们的身高也是差不多的,一个人的身高,大概率跟父母差不多,不会特别高也不会特别矮。
你会发现,g因子实质是一个「一元论」的模型。它认为:先天的基因决定了我们大脑中神经元的布局,这种布局决定了神经元连接和传输的效率,这种效率决定了我们的g因子,这个g因子又影响了我们方方面面的能力……不论什么能力,归根结底都由同一个因素决定,这就是「一元论」。
不过,也有不少心理学家持不同意见,认为智力不应该是一元的,而应该是多元的。
一个经典的多元智力论,是 Howard Gardner 的多元智力模型。他把智力分成8个方面,分别是: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内在智力,逻辑-数学智力,音乐智力,自然智力,语言智力以及视觉-空间智力。
不过,这个分类并不是很合理,因为有些部分显然不属于智力的范畴,智力的定义被扩大化了。因此,在这个基础上,Robert Sternberg 又提出了一个智力的三元模型,分别是分析智力、创造力和适应能力。
分析智力指我们接受、加工、理解信息的能力;创造力指我们想出新点子和创意的能力;适应能力指我们理解环境、改变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
他认为:传统的智力测试和g因子,属于分析智力的范畴,只是一个人智力结构的三分之一。实际上,相比起分析智力,适应能力可能才是更重要的,也更加能够预测我们在社会上的成就和表现。
那么,一元论和多元论,究竟哪一种更加正确呢?这一点目前仍然有待研究。我个人的看法是:这其实视乎你如何定义智力,把哪些特质和能力归类入智力的范畴中。这两种观点,可能是狭义和广义的区别,各有各的用武之地,这就足够了。
除了一元论和多元论,关于智力,还有另外一种划分方式,就是把智力分成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也就是我们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比如思维速度,反应速度,理解能力,记忆力,等等,它相当于我们的「招式」;而晶体智力,指的是我们积累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是我们在需要时能够调用来解决问题的工具和素材,相当于我们的「内功」。
我个人比较喜欢这个划分方式,因此,在以前的文章里,它也是我最主要使用的智力分类方式。它的优点主要在于: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一个人的能力,以及更准确地预测我们取得的成就。
不难发现:前文所说的智力和认知能力,其实都属于什么呢?流体智力。但正如前文所说,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成为佼佼者,流体智力很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甚至可能是不太重要的因素。更重要的因素,可能是在特定领域上的兴趣、积累和训练 —— 而这些,恰好可以用晶体智力来衡量。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都较高,他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更大。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这个分类方式也能够更全面地反映智力在个体间的横向和纵向比较。一个人的智力测试成绩可能不如另一个人,但这只能说明他的流体智力比另一个人低,如果他的晶体智力较高,同样可以取得比另一个人更高的成就。
同样,如果我们只着眼于流体智力,那么你可能会觉得,我们最巅峰的时刻就是20来岁 —— 因为这个时候我们的流体智力处于最高峰。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流体智力是在缓慢下降的。
但是,如果你把晶体智力也加进来,纳入考虑,那么,由于晶体智力在我们的一生中都在缓慢上升,因此,每一个人生阶段,其实对我们来说,都是「最佳的人生阶段」。因为你晶体智力的提升,恰好可以弥补流体智力的下降。
因此,并不是我们不如年轻时聪明、灵活,脑力下降了,而是我们运用脑力的方式发生了改变。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发挥出自己100%的实力,创造出独特的价值。
进一步,传统的研究认为:流体智力在我们25岁左右达到巅峰,随后开始下降,在45岁左右开始全面下降。而晶体智力会一直上升,在我们60岁左右才开始下降。
但近几年的研究发现:事情似乎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好一点。2022年2月《自然》的一篇研究,分析了超过 120 万名年龄在 10 岁到 80 岁的参与者数据,发现:我们智力下降的速度,可能没有我们过往想象的那么多。
简单来说,如果保养得当的话,我们的思维速度,可以维持一个较为平稳的水准,一直持续到 60 岁左右。直到 60 岁以后,思维速度才会出现明显的下降。
也就是说,我们的流体智力,可以保持一个平稳的状态直到60岁;而与此同时,我们的晶体智力也在不断提升。因此,理论上来说,五六十岁,才是我们真正的「黄金时期」。
并且,即使我们过了60岁,这两种智力的全面下降,也可以一直延缓到80岁。在60岁到80岁之间,仍然可以保持一个适中的水准。
这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它让我们知道: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无论什么时候你想去开启自己的事业,都不会晚。
最后,跟大家探讨一个问题:前面讲过:流体智力主要由基因决定,它决定了我们的「基线」;同时,流体智力随着年龄增长,会自然地降低,这是一个统计规律,也是一种自然现象。
那么,我们的智力是否必然只能遵循这个规律呢?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我们的智力?
实际上,在智力的研究领域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叫做「弗林效应」。它指的是:随着社会发展,全人类的平均智力水平都在稳步提高。在全球范围内,从1935年到2015年,人类的平均智力大约提升了20%。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的看法是,这跟我们大脑极强的可塑性是密切相关的。从上世纪初到今天,全球的科技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个人接收到的信息丰富了不知道多少倍,所经历的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这使得大脑的潜能被进一步压榨了。高度复杂的外部世界,逼迫它更进一步地完善自己,提升神经效率,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适应环境。
进一步,受教育率的普遍提升,也为智力的提升做出了贡献。2018年一项研究估算:受教育年限每提高一年,智商就会提高1-5%。
为什么?因为学习本身就是锻炼大脑、提高智力的最佳方式。大脑是永远遵循「用进废退」的。你越是高强度地使用自己的大脑,它就会更好地调整自己,提高效率,以便更好地为你服务。
因此,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同时也能提高我们的智力,让我们保持更良好的状态,延长生命的良好体验,拥有更多的「发光发热」的机会。
与你分享我的三条法则,供你参考。
1)学习新技能。
持续学习新技能,是让大脑保持健康最好的方式。原因在于: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能够促进大脑相关的脑区连接,使得神经元的连接更密集,信息传输更高效。反映在外,也就是更高的智力。
什么样的技能呢?语言,音乐,专业技能,沟通交际,这些都可以有效锻炼大脑,让我们保持良好的状态。
2)整理知识体系。
我们每天都会接收大量的信息:可能是阅读学习,可能是实践反馈,可能是内心的想法……大多数人最常犯的毛病是什么呢?就是只顾着「收集」,而从来不去「整理」。
这种情况下,你的信息储存,就是高度碎片化的。所有来源、所有时间、所有领域、所有优先级的信息被杂乱地储存在一起,这样自然难以持续,难以被利用起来。
因此,我有一个践行了十几年的习惯,就是不断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把碎片信息重新梳理成整体,比如:
关于某个主题,我都知道什么?我积攒了哪些关于它的知识?
关于某个知识,我能够如何把其它的知识点跟它建立联系、创建连接?
关于某类情境,我都有过什么样的经验和实践?总结出了哪些方法论?
这是使得大脑变得更高效、更有序、更「整体」的,最简单又最有效的办法。
3)保持开放性。
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局限于自己现有的世界,而是抱持着「接纳」的心境,接纳更多的观点、信息、可能性,让自己成为一个不断成长的系统。
这包括:
1)保持审视和批判:我有没有可能是错的?跟我相同的观点一定是好的吗?跟我对立的观点一定是坏的吗?
2)保持成长心态:错误和失败并不可怕,我是不断在成长的,一切经历都会成为我新的经验。
3)保持谦逊和学习:知道的越多,越懂得自己的无知,也就越加敬畏和尊重「知识」。学习是一件终身的事情,不断去探索自己的能力边界,再反过来倒逼自己去输入、学习,让自己的心智世界变得更完善、更丰富。
「聪明」永远不是一个状态,而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
温馨提示:虽然我们每天都有推送,但最近有读者表示因平台推送规则调整,有时候看不到我们的文章~
欢迎大家进入公众号页面,右上角点击“设为星标”点亮⭐️,收藏我们的公众号,新鲜内容第一时间奉上!
*文章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