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志云说
来源 | 志云说
ID:ZhiYunView
前段时间七夕乞巧节,是中国人心中的情人节。
不少人选择在当天领证,就图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好彩头。
但在当天,一则新闻引发网友热烈关注:
#母亲以死逼迫女儿与相亲对象结婚#
其实光看热搜标题,我们差不多已经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但点进去看完后,还是会被新闻中的母亲给气到。
01
女孩被逼结婚
法院撤销其婚姻关系
据江苏省高院发布的消息:
在母亲的安排下,女儿小周与男方小付相亲。
因为男方家境良好,双方家庭又知根知底(远房亲戚)
母亲觉得,女儿要是嫁过去,肯定不会受委屈。
抱着这样的心思,丈母娘越看女婿越满意。可惜,小周并不喜欢小付。
按理说,在这样情况下,母亲一般都会为女儿再择良人。
小周的母亲却突然撒泼。
她先是强行把在外工作的周某接回家,再用言语胁迫女儿与小付结婚。
“你不同意结婚,我就把你赶出去。”
“你要是不和他结婚,我就死给你看!”
但强扭的瓜实在难以香甜。
没有感情基础,就算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这对“小两口”也难生情愫。
相处起来更像室友,互不打扰,两人之间也没有夫妻生活。
长久下来,对双方都是一种折磨。
为了结束这荒诞的一切,女儿屡次向母亲提出离婚的想法,但都被回绝。
为此,两人还多次发生争吵,并发生肢体冲突。
最终小周忍无可忍,跑到法院要求撤销其与小付之间的婚姻关系。
法院在了解事情起因经过后,遂判决撤销原告周某与被告付某之间的婚姻关系。
看完整个故事发展,只有一个感叹:
有一种冷,是母亲那句“我觉得你冷”;

有一种好,是妈妈那句“我都是为了你好”。
也不管你是不是真的冷,也不去想你是否真的吃得消这份“好”。
就像这位母亲一样,觉得对方家境好,沉浸在“自己都是为了女儿好”的情绪里,完全不听女儿的声音,最后出了这个闹剧。
说到底,还是没有与自己的女儿保持一定的心理界限。
她们觉得“是你的妈妈,你必须得听我的”,把子女当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认为自己有天然的权利,来决定女儿未来的人生。
与孩子相处,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边界感。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很多中国式的家庭常常是共生的关系,边界感模糊,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陷入死循环。
孩子成年后,有了自己的思想、独立的空间和专属他的世界,这时候就不应该太亲近他们,甚至想着怎么去掌控他们。
他们已经不是需要你悉心照料的小孩子了,而是一个成熟的个体。
每个父母都需要知道的一件事情是:
儿女们首先是他们自己,其次才是你的孩子。
02
以爱之名的控制
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
周国平说过一句话:
“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尊重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
保持界限,注意分寸,才是父母对孩子成熟的爱。
大家看过《囧妈》电影吗?里面就有一段让人感到窒息的片段。
为了长达6天6夜的火车,母亲带了一大堆东西。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儿子徐伊万。
时刻怕自己儿子饿着,一路上都在问:吃方便面不?吃饼干不?吃奶糖不?
儿子无奈:不吃。

但母亲卢小花还是趁着儿子发语音时,一个劲地往他嘴里塞吃的。
并且儿子的事事都要按照自己的逻辑来走。
不能再打电话了,就把手机扔进水里;
不能再吃肉了,就算只剩一块也要丢掉;
到点该喝水了,就一直问儿子喝不喝水.....
最后徐伊万受不了了,与母亲大吵一架,并让她与自己保持十米的距离。
“我刚刚跟你说我不喝,你听到了吗?
如果你每次问我喝不喝的时候,我回答你不喝,然后你心里认定我一定要喝的话,你又何必问我喝不喝呢?”
而这也并没有阻止母亲继续“爱儿子”的心。
在与母亲相处几天后,徐伊万说:
“在你心里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他应该吃几块红烧肉,脸上的肉是横着长竖着长,什么时候生孩子,膀胱几点钟排水,全部都设定好了。
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的改造我呢?经过这么多年难道你没发现吗?我并不是那个你想象中的儿子。”
母亲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完全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她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在爱儿子。

这大概就是中国式父母存在的通病:
看不见自己与孩子的边界。
尽管孩子已经用言语、行动在进行抗议,也依旧一意孤行。
说好听点,是你对孩子的奉献;
说不好听点,是你对孩子的控制。
武志红在他的《为何越爱越孤独》一书中提到:
在家里掌握着财权、话语权和力量等各种资源的父母,很容易沉浸在“我能左右一切”的幻觉中。
越爱孩子,越想他们按照自己安排的去做;

越爱孩子,越会忽视他们的独立意识。
高考分数出来了?来看看这几所学校。
毕业了想去哪儿啊?我让你爸给你找了个不错的单位。

怎么还没对象呢?隔壁王阿姨的孩子还不错.....
他们以爱之名,把自己的孩子越推越远。
而他们,从来意识不到这一点。
03
父母注意边界感
儿女才有更多的幸福感
想起papi酱在《我家那闺女》中,与焦俊艳吃饭时说的一段话:
“我觉得对人生来说最重要的首先是自己,其次是伴侣,然后是孩子,然后是父母。
自己陪伴自己的时间是最长的,之后的这一生,我是跟我的伴侣一起过的。
孩子和父母都是陪伴着走过一段路,剩下的路还是要自己走的。”
此话一出,马上引起观察室爸爸团的不满。
怎么能说出这自私的话呢?
焦俊艳爸爸说:
“我的排序,孩子肯定是第一位,父母排第二,最起码不会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其他三位父亲频频点头,这时大张伟忍不住插了一句话:
“您跟女儿聊天的时候,也就是把自己放第一位的啊,因为您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要求她接受,不强加怎么会吵架呢?”
焦爸爸接着说,那只是我的一个愿望,没有强加给她。

正在大家为排序“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袁姗姗爸爸说:
“我还是希望她能成家,如果坚持不结婚,那我也不逼了,只不过我到死都会有遗憾。”
还重复了这句话“很遗憾地走就是了”。
乍一听感觉没问题。
表面上看是尊重女儿的想法,“结婚是她自己的事情”。
但其实把隐形的压力给到了女儿这边,“不结婚我会带着遗憾离去”。
袁爸这句话,用网友话来说,就是“茶里茶气”。
其实这些明星家庭的亲子矛盾,也是社会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
很多父母在亲子关系中,以自己为中心,把自己的意志放在第一位而看不见孩子的意志。
美国作家拜伦海蒂说过,这个世界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事。
父母们应该明白,儿女的事情,应该是算在“别人的事”上。
不能是因为是自己的孩子,而把他们的事情归到“自己的事”上。
以爱为名,这不是保护,而是把自己的孩子当作所有物的控制。
与孩子最好的相处模式,是在孩子的意愿上提出建议,而不是软硬兼施,逼着他们按自己的想法走。
父母注意边界感,儿女才有更多的幸福感。
04
写在最后
每段失败的家庭关系,都跟模糊不清的界限有关系。
现在当下最惹人讨厌的妈宝、扶弟都或多或少有这个原因。
不注意边界,该放手的时候不放手,养成孩子的极度依赖; 
不注意边界,把孩子当作所有物,“理所应当”地向孩子索取。
过度控制和过度索取,都会注定家庭的失败。
就像教育专家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中说:
父母应该适当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生命中最深厚的缘份,只在这渐行渐远中才趋于真实。
爱不是控制,是接纳和尊重。
保持亲子间的边界感,给彼此成长的空间,他们才能更好地遇见。
— End —
来源:志云说(ID:ZhiYunView),用美文和思考陪伴100万年轻人。由百度职业经理人、公益达人“馆长凯先生”创办。转载请联系微信:drj2125(备注公众号名称)。
 推荐阅读 
“三最”女贪官的权色人生
关注馆长凯先生
每天早上8点,我们不见不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