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关键词:度假
广袤西北、彩云之南、江南遗梦、西南秘境、湾区深圳……
我们从5个国内最热门度假区域,选出12家具有代表性的酒店&民宿。
它们有的是2021年金腾奖酒店空间类别的获奖者,有的摘取了今年各类国际酒店奖项,有的是在业界备受瞩目的设计型酒店。各具特色,不一而足。
PART 01
广袤西北
大漠孤烟、古道驼铃、清泉绿洲……
向西走,是众多游客在假日首选的方向:在自然和时间最原始的面貌中,与历史对话;逃开都市丛林的束缚、逼仄与忙碌,在广阔无垠的场地中自在呼吸。
01
东驿敦煌酒店
集美组|陈向京
甘肃省敦煌市
2021金腾奖年度酒店空间金奖
摄影|彦铭工作室
东驿敦煌谋划的是一个可供隐世,且具东方美学态度的处所。作为东方文化精神的当代表达,东驿敦煌在时间长河中,确立了自己的时间锚点。在有界的空间里,形成了无界的时间。
项目命名为“东驿”,即东方的驿站,更是东方文化的驿站,希望让旅人透过东驿,感受隐逸于千年历史和自然景观中的惊喜。
项目以“隐”为核心精神,强调隐逸文化,借鉴敦煌“土墙”“晾房”等传统西北民居的形制,夯土建筑工艺以当地生产的泥胚筑成,从而使建筑从容“隐”于周边整体环境,犹如自然生长出。
东驿各空间即以人体穴位命名,人们走在穴位中,犹如行在天上星河。大堂,是开启整个体验的钥匙,为来者的好奇心带来了可能的惊喜。景窗的形式,开启了来者的想象空间。
酒店一期有小院房、景观房、大漠泳池别院共64间客房、艺术家工作室8套。漫步其间,人们能零距离接触东驿月牙泉景,独揽天台星月,或远眺壮阔鸣沙山,放眼便能一览大漠余晖。
东驿敦煌建筑集群,诠释着人们对当今时代的诉求,对敦煌场域的记忆与情感,与周边建筑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确认。
02
北岛湾原生野奢酒店
N'insul Hotel
刘靓设计工作室|刘靓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镇黄河宿集
摄影|山外视觉
刘靓 L Design Studio
将西夏文化演绎成野奢新美学贯穿到整个空间中,这些图腾再创作成家具、面料、艺术挂饰、浴袍,甚至是钥匙等装饰,它们是北岛湾的符号,北岛湾的精神图腾。
野奢的本意是,艺术、文明与大自然的完美统一,结合北岛湾的天然美景,再融入粗犷及野性。前庭院门口的枣树,枣树下的草垛,草垛上的帐篷大概是接近乡野和星空最近的样子,也是在自然中找寻的一些纯粹的、温暖的、安静又丰盛的样子。
大堂接待即是一场戏剧的开始,像古代大漠驿站,纯粹不简单,蕴藏着故事的开始。接待台作为宁夏一百零八塔造型的索引,骏马同世人在城门前的欢愉,半马凳的片刻停歇,以及不羁野性的似党项人发饰造型的手工艺术装置与房间钥匙扣存放处的巧妙结合。
丝织品、毛织品、麻织品和棉织品是远古时期构成西夏纺织品的四大部类。材质的传承,原创丝质灯的灵动搭配木质的粗野,以及棉线装置的手工痕迹正是阐述西夏文化及质朴的慢生活理念,而慢,是北岛湾 N'INSUL的生活哲学。
骏马坚毅的线条感,马鞍上手工编织纱线的挂饰,以及新解构图腾创作巧妙地融入空间装饰上。希望马的忠诚、灵性和神性与你我同行,与游牧人民勇敢的面对生活,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面貌同在。
项目保留了厚重的夯土墙,再用泥浆和木油混合手工涂抹的墙体传承着在地文化,现代朴素的饰面材料与原始特征安静的共存下,巧妙地将人、建筑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
在城市里追逐时间,在山野间收获时光。用最原始、最质朴,最有西夏印记的物质,缔造一个关于“聚”和“静”的环境, 跟从四季的脚步变幻风景,将时光酿成诗。
03
元白 · 中卫
GTD 观堂设计
宁夏中卫沙坡头区常乐镇大湾村1号
摄影|唐徐国、汤汤、Judie
中卫,一个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城市,位于宁夏、内蒙古和甘肃三省交界处。近年来,因为黄河宿集而进入大家的视野。元白·中卫店是黄河宿集十一家民宿中的收官之作。
改造前的元白是三栋散落的土坯房,孤独而倔强的守在宿集入口最佳处。设计中增添了连廊来帮助遮风挡雨,将三栋基础优秀的小屋串联成温馨的家园;继而通过合理的动线规划使抵达的客人可以在酒店内自由游荡,享受度假式松弛的同时,又具有独立性与私密性。
酒店分为三个院落,其一是名为“空山九帖”的书店和茶饮空间,对外开放;另两个院落拥有11间客房。对建筑进行围合改造设计后,每个院落都拥有个性鲜明的公区,比如户外咖啡区、泳池、树林庭院、下沉式火塘、空中露台等等,客人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入住,同时也能串门共享其他院落,一站式的度假丰富多样。
深受北长滩的启发,元白大厅选用了西北特有的砂岩红,顶面、地面、墙面、旋转楼梯,目及所致都是浓浓的西北红。
元白的房型设计上使用了“打开”的手法,尽可能为每一间房都创造景观,或户外露台或私享庭院。室内以柔和的暖色系为主,米色墙面,微红手工地砖,木本色的床与榻,棉麻的沙发与布艺,所见所触都与自然相关。
PART 02
彩云之南
摄影|欧阳云 隐象建筑摄影
苍山洱海、白族古镇、浪漫泸沽……
气候宜人的在地环境,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种类繁多的风味美食,载歌载舞的异国风情,云南一直是国内外游客心向往之的旅游胜地。有人喜欢霁风光月的双廊洱海,有人喜欢人流较少的束河古镇,有人喜欢世外桃源般的香格里拉,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云南。
01
夕上 · 双廊
尚壹扬设计|谢柯 支鸿鑫
云南大理双廊
摄影|雷坛坛
夕上 · 双廊坐落于中国西南的高原度假胜地 —大理双廊镇。在这个有悠久历史的白族渔村里,依然保留原住民的生活习俗。
其前身是传统白族建筑的「粉四」客栈,设计师谢柯保留了原有的仪式,借由一条中轴,完成喧嚣至僻静、世俗至旷然的起承转合。
酒店共两层14间房,每一间都有独特,广阔且多元的景观视野,超然于当地民宿及酒店利益驱动的逻辑外,自得一种语境。前院后海” 的空间秩序,重组体验的节奏。
客人能够享受在双廊街上感受当地热闹的气氛的同时,进到酒店内部,能够有一个非常安静的度假氛围,鼓励人关注寻常中的戏剧性,重新审视内心的生活状态。
白墙、旧木、手工瓷砖和水洗石,这些组成“谢柯”的元素,不被形式所困、亦挣脱风格或概念的焦虑,以质朴的思考来调和空间与自然的关系,引人在四季轮回中体验其时时刻刻、日日夜夜的变化。
空间里的画作与艺术藏品亦是有情绪感的呼应,让每位置身其中的客人都浸润于一种无法言喻的宁静。这些“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设计,犹如古人论述的艺术至高境界,平和简净,遒丽天成。
02
秋山酒店
易禾上品|易平
云南泸沽湖
项目摄影|李恒
2020年开始,设计师易平开始了与大理洱海的缘分。从设计中见人生,山涧流水、白云青蔼,听市声隐隐,忘用庸常浮嚣。在空岛·半山之后,位于泸沽湖的秋山酒店,成为其大理设计四部曲的第2站。
秋山酒店项目位于泸沽湖景区蒗放码头的环湖路上,临水而居,在美丽的泸沽湖边,面朝格姆女神山。泸沽湖的夏天湖面漂浮着星星点点的水性杨花,冬天栖息着来自西伯利亚的红嘴鸥,这是属于泸沽湖的独有浪漫。
酒店运用原木、黄铜、皮革等元素,去除不必要的形式主义,回归物本身的质色、功能,毫不做作的复古质感,以满足人们对物质精神的追求。
比起规整、干净到冷清的、没有情绪温度的空间设计,那些充斥对生活的爱意与热情,情绪饱满的空间更加打动人心。
路过楼梯,行至客房区域,关于旅途与空间的故事才算是真正进入主题。房间极其克制的光照使得客人全身心平静下来,尽可能地逃避日常生活中的烦扰,这是设计师赋予设计的初心。
带有中古风味的家具、稻谷色的视觉基调,以及温馨简约的室内设计,设计师将这些元素共同组成了一幅关于荡涤心境的画。
再美的风景总有看厌的一天,设计师用视、听、触、嗅、味的多元、多维让秋山成为“愉悦时光”的代名词,亲近自然、亲近人文、亲近生活、亲近自我。慢慢的心绪,慵懒散开,悠长而淡然,不动声色却意外拥有着安静的力量。
03
树与墅
蜚声设计|文志刚
云南大理双廊
摄影|欧阳云 隐象建筑摄影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进入秋季的大理双廊镇,收敛了盛夏的热情与活力,换上了温婉气质的外衣,于风花雪月中谱写小桥流水,古道人家。
基于白族尚白的民族传统,蜚声设计选用白色作为此次设计的主色调。摒弃了原本纷繁复杂的花式,设计师以白色为主,搭配灰、木等奠定复古的基调,提升原本偏向灰暗的室内空间的明度。
不同于外在的白色主色调,楼梯内裹的一抹朱色,为空间注入一分清新的亮度,带来了年轻感与活力。却又因添加的那一点桦色的沉淀,而多了一分克制的内敛,将整个颜色的亮度下压,达成了空间色系的平衡。
为保证居住者的舒适度,整个民宿只有4间客房。白素的主色调延续到客房,布艺柔软的肌理触感,摆件纯粹的拙朴质感。面朝大海的圆拱,是为自然光景定制的画框,将随着时间、气候变化的四季光景,进行可感知地立体化展现。
木体是建筑的骨架,将整栋楼支撑起来,撑开视野广度与明暗空间。用石头搭建出一整面墙,原始风情与野奢趣味就此匹配。头顶的镜面大概是最为现代的材料,通过光影明暗折射出更宽广的视觉效果,在完成室内外景致投射的同时,构建出全新的空间层次。
PART 03
江南遗梦
摄影|雷坛坛
历史秘闻、山川水境、传统遗风……
隐于天际,绿水如带,迢递不断,画出了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小桥流水,船渡人家,杏花微雨,山水如画,浸润着中国人的诗意。从江南,可看到中国上千年的精神取向和美学脉络。
01
既下山·文郁堂
佚人营造|王灏 裘浙锋
安徽省黄山市
摄影|雷坛坛
图片来自既下山和TA的朋友们
既下山·文郁堂在做的,不仅是以顶配手法修缮明代建筑,更是带着强烈的使命感,以“新地方志”的形式,传递文人审美、延续徽州文化,让高度发达的中华传统住宅美学重回世界视野。
文郁堂位于呈坎钟英街(古时官街),与宝纶阁为邻。酒店主体为二座明代建筑,分别是新安中医世家及徽州盐商府邸,古时真正的官商大户人家宅院。
文郁堂的古建空间,如同徽州山水里自然生长而出,与想象的文人雅居达到了完璧般契合。如此恰当的尺度背后,是长达五年的匠心修缮。
修复古建的同时保护国保级历史遗产,将当代手法克制地介入其中,从消防、采光、保暖、净化到水循环系统,每种现代宜居设施的考量,背后都是文雅精工与虔心琢磨。
既下山·文郁堂共8间客房,分布于前后二座明代古建内,以古代文人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为命名灵感,保持既下山一贯的精品质感。
除主人的收藏级家俬以外,房间内其他家居用品是建筑师王灏专为文郁堂设计,本地木作师傅匠造定制,用材均为名贵“老红木”,其纹理或隐或现,色泽不静不喧,质感温润坚固,是明清时期王公贵族、文人雅士的品味首选。
容纳咖啡厅、餐厅、酒吧、观景台等功能区的"废墟咖啡",由设计师基于徽文化元素设计,整体建筑以“天井”为主线,宛如一件以徽州为底色的当代艺术品,足以成为徽文化当代建筑表达的范本之作。
文郁堂藏品涵盖千余件,以明式家具、文人书画、精致器物、盐商文献为主,多是来自明清民国时期,最早的也可追溯到汉代。件件皆是珠玉之作,传递着古雅之趣、岁月之美与徽州文脉。
02
未见青山·慢方舍
慢珊瑚设计|徐晶磊
浙江温州乐清市下山头村
摄影|石梓峰
远眺雁荡山的日起日落,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治愈。这本是村子里“土生土长”的民宅,经设计改造,呈现为一个张弛有度、颇具当代艺术色彩的“共享“空间。
相较于大多数的民宿而言,未见青山系列,更加的多元,去边界化,更注重其在地性。如果说,慢方舍 · 铁定溜溜,追求的是一种乡野意趣之情,那么位于雁荡山下的慢方舍,寻觅的则是一种心灵归属感,它呈现出的状态更加包容、更具温度。
宅子的一部分空间,作为民宿对外开放,另一部分,属于民宿主人的私有空间。既是家,亦是开放共享的自由空间。
在设计过程中,以大面积的自然光影点亮整个空间,使其更具温润、平和之气。在此,伴随窗外的落日余晖,饮茶、品酒、鉴雪茄,细细品味着当下的悠然光景。

通过对空间、颜色、材质的塑造,当代家具与中古家具间的碰撞,赋予其优雅、包容的气质。至此,慢方舍既是一个展示性的居住空间,又是对生活的一种真实体现。
以中性色调的家具装点客房空间,运用大面积的木饰面、亚麻材质,将“家”的形象不断升华。
03
三山岛呼梦集民宿
时上建筑|沈墨
江苏苏州太湖三山岛
项目摄影|叶松(瀚墨视觉)
苏州太湖三山岛,因被三座小岛环绕而得名。出入小岛通常需要轮船作为交通工具,让这座岛屿有着一种与世隔绝的气息。呼梦集选址于此,希望这里存在着另一种时间,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拥有全新的体验。
民宿主在一次马尔代夫的蜜月旅行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便出现了把这种体验搬回家的意愿。设计师便结合马尔代夫海岛的特征与元素,打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生态、自然民宿空间。
在主体建筑空间的设计中,建筑立面取意于当地最具特色的太湖石,交错重叠的意向如石头一块块地堆积。片墙的建筑手法,弱化原本传统的斜面屋顶,整体建筑保持极简流畅的线条感,进一步提升空间的自然与纯粹。

从室外到室内,入口的设计让行走的过程中充满仪式感。顶部采用波纹钢板营造出岛上水面的效果,暖光灯带模拟日出的光感。湖中的船与撑船杆构造的块面像一件艺术装置。客厅内的下沉式卡座与壁炉结合,在比例平衡的构造中感受空间的极简美。
设计师从民宿运营角度出发,针对不同房型与海岛元素做结合。让住客在这里能够体验到不同的海岛生活场景,空间的意义不再因为距离而变得局限。
大面积的落地玻璃让整个空间向海岛开放,满足了人们对自然与纯粹的向往。不同于常规方正的门框造型,弧形的洞穴元素与空间自然连接,空间变得更加随意与自由,感受洞穴探险的乐趣。
PART 04
湾区深圳
改革先锋、湾区引擎、科技都市……
作为改革开放后的发展范本,深圳以层出不穷的创新科技站在了国际明星城市的舞台。这个面积不大的城市,浓缩了砥砺前行的开拓精神,已然是无限可能性的代名词。
01
 南头古城有熊酒店
如恩设计研究室|郭锡恩 胡如珊
深圳市南头古城
摄影|陈颢 
影像|朱润资,郭歆洁工作室
拥有近1700年历史的南头古城,位于深圳的城市中心,从昔日的富庶古都演变为如今拥挤喧闹的城中村。古城内的蜿蜒小巷、广场和胡同,错综复杂、紧密相连,吸引着无数游客的驻足好奇。
如恩将位于南头古城的一栋居民住宅,改造成为设有十一间客房的精品酒店。为了延续城中村的市井烟火,对原建筑进行切割,将外部景象引入的同时,也在内部创造出全新的公共空间。
如恩在顶层设计中采用了平屋顶的形式,并加盖了金属结构。对于空间局促的城中村而言,这一向上伸展的空间,将当地巷道生活的画幅延伸至屋顶,为公共空间带来了新的诠释。
建筑入口及公共区域有意地串联并入当地的街道小巷之中,融入南头古城独特的城市肌理之中。沿着小巷可直接抵达,随后步入建筑中心,如同邀请邻里朋友来自己家中做客一般。
切割并非仅仅意味着破坏,它同时也是空间与意义的创造。深圳南头古城有熊酒店的设计融入了城市特征,扎根于城市的兴衰,使私人化的生活历史变得清晰可辨,追随着城市不断向前的步伐,须臾不停。

不断变化的“切口”仿佛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入口,可以通往过去,亦可进入平凡而奇特的当下。
02
 艾垦酒店
東木筑造|陈贤栋、肖菲
深圳市蛇口
2021金腾奖酒店空间设计大奖 
摄影|Kevin 秋信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我们赋予ICON LAB HOTEL 的本质;对城市文化的求索、对先锋艺术的活用,是我们演绎空间个性的创意形式。”
从历史记忆的共鸣,到文化共识的达成,设计师用「影像」化的语汇记录空间,对应不同功能空间的美学转换,将一个个场域的记忆锚点连贯为酒店整体的空间面貌,最终凸显出酒店“人文、有趣、探索”的品牌基因。

前场、门头与外摆的艺术化构建,形成了一个相对而言界限模糊的入口处。设计师在此引入“共享酒店界面体验”的概念,打破传统酒店前场的观念。刻意模糊了接待处的位置,而将café&bar的区位前置,成为人们步入空间后的第一视觉落点,回应自由的氛围与微交互的属性,创造更多互动的可能性。
体块的棱角与凹凸,在空间的上与下、内与外之间新构艺术感知。原创的艺术装置树从砖石隔断间延伸出枝杈,构成空间中的小幅景观,消减了公共空间的心理边界,同时金属叶片碰撞的细微声响,成为使用者情感共鸣与记忆交响的符号。
设计的源起与地缘交织密切,做旧材料的彩锌钢板是蛇口独有的历史记忆的象征,以发光霓虹灯、渐变色亚克力勾勒出的一隅MINI 吧更是空间独有的表达,在细碎变量的累积下,呈现一种新潮的艺术导向,在瞬息与永恒之间定义边界的属性。
金属质感与温润皮面的对比、氤氲灯带与水纹投影的映衬、浅灰墙面与暗蓝天花的互补、艺术玻璃装饰与渐变玻璃隔断的穿插......时尚新潮的艺术家居,升华了空间的整体品位。
PART 05
西南秘境
景观层叠、神秘传说、乐活之地……
连接中部腹地与西南边界,西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一边是无上的精神信仰,一边是乐天的生活态度,西南地区吸引我们前去探秘。
九寨英迪格酒店
CCD香港郑中设计事务所
九寨沟县中查沟鲁能美丽汇
项目摄影| 王厅
中查,藏语音译,本为“穹恰”。“穹”意为“神鹰”,“恰”意为“托负、承载”,即“神鹰降落的地方”。
九寨英迪格酒店坐落于中查沟内全新的鲁能美丽汇小镇核心位置,与九寨沟风景区、“嫩恩桑措”神仙池、多彩中查等美景近在咫尺。
计以“藏·藏”为主题,汲取祥巴、羌绣、牦牛、火塘等本地独有的藏族生活艺术形式,通过精巧的设计将藏族特有生活方式与英迪格邻里文化赋予了崭新的诠释。
室内设计融入了很多当地藏族元素,犹如走进一个开放的藏式文物博物馆。牦牛、神鹰等艺术品是当地典型文化元素的体现,具有不可替代的民族内聚力和认同感。
设计中大量运用了神鹰图腾,向当地民族的信仰与历史致敬,赠与观者一场视觉盛宴,是高雅、高贵、高尚的自然艺术。
沉浸在温和温暖的色调与自然的纹理中,置身于轻鬆舒适的空间裡去畅游自己心中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将藏式传统贵族府邸的元素放进客房,以神鹰栖息之地为灵感,演绎安多藏族传统文化。不对称的床头设计融入了当地特有的民族图案,以羌族传统布艺刺绣及藏族独有的唐卡绘画形式来呈现。客房内的木雕、织锦、壁画等与之呼应。
结语
8月,一直是国内外很多地区不约而同的旅游旺季。
正值孩子的暑假期,同时今年疫情有所缓和的缘故,最近我们能够在各类社交媒体上看到身边的同事和朋友,或独自一人、或呼朋唤友、或携家带口地前往国内各个目的地。
文章中挑选的5大热门旅行区域的12家度假酒店&民宿,浸润了当地历经千年的物宝天华和钟灵毓秀,从侧面反映了每个地区的某一个特征,组合成了国内大好山河的繁荣景象。
 出品信息 
本文由设计进化策划
监制:闫虹
策划:芷语
图文:设计事务所
排版:Cici
 推荐阅读 
启动征稿丨2022金腾奖寻找更好的设计,期待逆光而立的你

与其区分,不如融合:理解“日式北欧”的10个关键词

对话90后设计师:新一代极简空间,不是沿袭风格那么简单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