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卡片,关注毯叔看更多好文
大家好,我是廖馆长。
刚刚过去的国庆节,毯叔留在了北京,我则跑去贵州办事,顺便在朋友的带领下旅了一次游。
去的地方是黔东北一个普通小镇,群山环绕,交通闭塞,可以说是真正的“内陆地区”了。
有多“内陆”呢?
看几张图你就明白了。
这里算是中国经济比较底层的区域了。我一边旅游,一边也顺道记录了一些对当地民生和经济的观察。
声明下,这只是我的私人观察,可能不够全面。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绝对算是“一手消息”了。
先给大家分享几件我在当地遇到的人和事。
1,顺风车司机的苦恼
第一天,我从北京下飞机后,当地并没有直达小镇的大巴,当地人一般都是打顺风车。
于是我们也学着,在网上约了个顺风车。
说是顺风车,其实也不“顺风”,就是当地居民开车来机场接私活,因为山路环绕,也要2、3个小时才能到镇里。
打到车后,我就和师傅开始闲聊。
他的车是7座,疫情前生意还算挺好,一般都能拉满7个人,至少也能凑齐5个人,一个人收费150元,一天能走1~2个来回,算下来一天收入800~2000。在当地算绝对的高收入了。
但自从疫情后,往这儿来的飞机越来越少,他的生意也一天天变少了。
比如这次,就只拉了我和朋友2个人,而且拉完这趟就结束了,一天下来就赚300块钱,再扣扣油钱、损耗啥的,净赚200左右。
现在更关键的是,他不一定每天都能拉到客人。
想想也是,我刚坐的落地的飞机,座位也都没坐满,基本上60%都是空座。
远方不来人,师傅也发愁。
他从三十岁开始做这个生意已经有7、8年了,也不会别的生计,面对这种落差他也没办法,只能感慨一句:“希望疫情早点过去,有更多人来我们这儿玩。”
对了,我回程的时候又和他约车,师傅说因为上次载客没戴口罩,被要求禁行3天了……

2,自我创新的老姨家面条厂
到达小镇的第二天,我和朋友来到他老姨家拜访。
老姨家这些年一直在做生意,前几年用自家机器做土砖,这两年土砖不流行了,又开始卖自制面条。
当地的主食是米饭,不过也有一部分外地移民,还有当地人偶尔会吃一些面食,所以面条还是有一定市场的。再加上当地就老姨一家做面条的,所以生意一直很不错。
一斤干面条卖2块5,一包5斤,每个月基本能卖出去几百包。
而且,干面条的保质期很长,就算暂时卖不出去也不担心,可以放着。
毕竟吃的东西,永远不愁没有市场,总能卖出去。
疫情这两年,老姨说,他家的客源基本没减少。
而且,老姨还自我创新,拍起了抖音短视频,虽然在我这种“城里人”看来比较土味,但老姨不知不觉中竟然也积累了近1万粉丝,每条视频都有几百点赞,甚至不少客人都是从抖音过来的。
靠着这些网络流量,她的生意比疫情前还强了不少,确实是个惊喜!
3,餐饮人的幸福与担忧
拜访完老姨,傍晚我们又来到当地一家知名的苍蝇小馆,品尝特色小吃。
晚上吃饭的人还挺多的,朋友说这是当地的风俗,晚上10点以后居民们经常会出来吃夜宵。像砂锅粉、肠旺粉、米豆腐、烧烤啥的,馆子遍地都是。
我们吃的这家店,生意还不错,自从我们进店后人流就没断过。
老板娘说,疫情这两年,生意基本没受啥影响,因为他们家卖的都是“刚需”食物,当地人每天都爱吃上几口,而且口味是一绝,算是当地的“皇冠店”,客源一直很充足。
不过,并不是所有店都这么幸运。
朋友说,这几年也有一些馆子倒闭了,基本上只有那些口碑不错的留了下来,并且活得不错。
另外,现在夜宵也没有以前热闹了,尤其是前一段时间,贵阳发生疫情,他们虽然不属于贵阳,但也颁布了“禁堂食令”,有一些馆子闭门至今,再也没见开门。
老板娘也担心,虽然现在生意还行,但其他店倒了,这种事难保不降临到自己头上。
4,转型中的装修大舅哥
这次旅行中的交流,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和朋友大舅哥的一次聊天。
大舅哥今年近40岁,常年外出务工,手下带着5、6个年轻人的小团队。
一般来说,当地年轻人打工,要么就去贵阳,或者就南下去广州、深圳或者惠州等等。
大舅哥说,疫情前几年,外边对工人的需求还是很大的,当地年轻人都是三五成群结队出去,做建筑小工的巨多。
虽然很辛苦,但一天也能赚个几百块钱,比在老家务农强太多了。
但现在,大舅哥的话说就是,南方大城市“没那么多活了”,楼盘已经盖的差不多了,而且以前很多抹水泥、砌墙之类的工作,因为技术进步,一个人就可以干很多活,不需要那么多人了。
没啥技术的建筑工,这两年都是一窝一窝的回来,没活干,只能在老家务务农,卖卖粮食或蔬菜,或者干脆在家待着。
大舅哥自己很识时务,前几年做建筑小工,后面他及时转型组队做了装修,打工多年也积累了一些老雇主,所以疫情这两年收入还算可以,没拖后腿。
大舅哥最后跟我说,“虽然我没读几年书,但这几年教会我一个道理,学习才能进步~”。
的确,现在就算是农民工岗位,竞争也挺强的,单纯靠出卖劳力赚钱越来越不稳定了。
5,消失的娱乐场所
和朋友呆了两三天后,我说,要不咱去唱个歌,按个摩吧。
朋友一听,说我想多了,现在这种场所基本都全盘覆灭。
我上团购网搜索当地的娱乐场所,果然,像KTV、网吧、足疗什么的全都没了。去街上寻找,凡是能看到的招牌,基本也都是大门紧锁。
朋友说,这两年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沦陷最严重的就是这些产业了。
虽然当地并没有发布明令禁止去这些场所,但很多人因为对疫情的担心,很少去这些场所消费了。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前面也提到了,大部分年轻人都靠外出打工赚钱,现在没活干赚不到钱,这种娱乐性的消费自然少了许多。
在贵州旅游这几天,我慢慢观察到,当地经济系统其实很简单,主要就是两个系统:
一个内循环,一个外循环。
内循环是什么?
就是当地居民的吃喝玩乐,因为交通闭塞,当地物产也很丰富,大部分物资都可以实现自我供应,所以大多数生意也都可以在镇子这个系统里内循环完成。
所有内循环的生意,这几年受疫情影响都不算大,比如开餐馆的,卖面条的,卖自家水果和蔬菜的等等。
虽然客人并没有增长太多,但总体来说还算稳定。
就算不能致富,但至少不会挨饿。
这也充分显示出了底层经济的抗压性,非常之强:
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偏安一隅,风平浪静。
与内循环相对的系统,就是外循环了。
比如去机场拉人的师傅,他的生意完全靠外地来的客人,有客人就能赚到钱,没有人就只能喝西北风。疫情这两年,他的生意可以说是腰斩。
还有那些常年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一二线城市房产行业的下滑,不需要那么多工人,他们也就赚不到钱了。
大舅哥就一直在和我们说,“还是上班好啊,这年头至少还有钱。”
在大舅哥那里,“上班”指的就是体制内、铁饭碗。
看来,在这点的认知上,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地方,大家都是一致的,考公热也就不足为奇了。
图源:网络
当然,内、外循环也不是完全隔开的。再封闭的内循环,也会受到外循环影响。
比如从大城市回流的年轻人,手里赚不到钱,吃饭也就不“大手大脚”了,娱乐消费少了许多,以往热闹的餐饮街也没那么热闹了。
当然,外循环带来的也并非都是“坏处”,也有利用新技术、开拓新视野提升收入的。
就拿老姨来说,这两年她学会拍短视频,给自己带来了不少“粉丝”;还有大舅哥利用危机,提高手下工人的技术,这两年收入不减反增。
疫情后的时代,不只是一线城市的竞争越来越大,底层经济的竞争也在加大。
所以说,没点新认知,还真不行。
以上,就是国庆期间我对贵州底层经济的一点观察。
总体来看,当地经济还是比较稳定的,除了拉车师傅,其他人和我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生活其实也没啥特别大的变化。”
而且,当地居民一致的感觉都是:国家对偏远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越来越倾斜了。
比如这个小镇,近几年就修了不少公路和大桥,虽然现在去贵阳还要2、3个小时,但已经比之前方便太多了。
总之,大部分人还是很满足的。
这一点给我的感受和在大城市极为不同,在一线城市呆的久了,很容易感受到大家的疲惫感和抱怨。但在这里,更多都是称赞和满足。
图源:网络
都说在中国,GDP看城市,但经济的底色,永远要看农村。
这次贵州行,确实让我看到了底层经济的稳定。
当然,这种稳定,更多是穷的稳定。
没有经受太多外面的风吹雨打,不甚了解外面的复杂消息。这其实是一种底层的闭塞,但在当下这个时候,对他们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返程回京的路上,我在大街上,看到一个老婆婆背着背篓踽踽独行。
我突然明白,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我们不曾感知过的生存方式,还有一些人在角落里默默生存。
尊重并理解每一种生活,是我们必须学会的课程。
不管怎样,希望疫情早日过去,也祝福这里的每个人生活都能越来越好。
*「毯叔盘钱」所有内容系个人观点,仅以交流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读者结合个人财务状况,独立决策。
点击
关注毯叔
回复“盘钱”领30本财商好书
想和毯叔近距离接触,一起聊天谈钱

请添加微信:
guanzhang3
添加时请备注“读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