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朋友圈随口问了一句,公务员也会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厌倦吗?
没想到收到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和探讨。
问出这个问题,是因为职业倦怠向我袭来,想知道世上有没有不会让人厌弃的职业。
记得刚毕业即将入职互联网大厂前,坐车路过公司时,想着自己今后也能神采奕奕地踩着高跟鞋进出银光闪闪的写字楼,心脏都会砰砰直跳。
在大厂干了6、7年后,这种心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上坟的心情。晚上10点哆哆嗦嗦地站在北京的寒风中打车的时候,我总忍不住想,十年后,我还要过这样的日子吗?(确实想多了,35岁前会被裁掉)
辞职后又干了6、7年自由职业,一开始那种兴奋又热血,终于当上了自己老板的幸福感,也消失了。对工作的讨厌程度和当年上坟的时候不相上下,一天都不想将就,再push我下一秒就会出家那种。
我干过私企也干过个体户,但唯独没有体验过有编制的滋味,所以对体制内的生活有一点圈外人的浪漫想象。
前几天在微博下,一群年轻人在讨论上岸后的生活有多爽,我酸溜溜地围观了一下,有些爽点直击当今职场痛点。
比如慢生活的节奏:
“现在是17:30,我已经在下班的路上了。”
“早上8点半上班,11点半食堂吃饭,下午3点上班,6点就下班了,回家后都是属于自己的时间。”
比如食堂饭菜品质的pk:
有人贴了他们食堂的餐盘照片,下面盖楼的人都直言他们食堂伙食太一般,楼下晒出的图片里荤素搭配有肉有海鲜的自助餐,补贴后只要3、5块钱。单位有自己的小卖部,花不完的餐补还可以刷卡买米面油卫生纸。
比如对女性的体贴:
意外怀孕后不用担心领导和同事的白眼,带薪产假放心地休满,领导还特许她每天下午早早回家陪孩子。
还有婚恋价值迅速飙升,有句话叫“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就是觉得社会身份不匹配了嘛。也有人炫耀自己有编制之后前女友巴巴地找来复合。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钱之外的福利和尊严,所以尽管工作内容重复,但依然性价比很高。尽管过着“一眼能望到头”的生活,但……拜托,这种确定性,在如今多么迷人啊!
《圆桌派》里蒋方舟就说,“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一眼能望到头的生活,是一种特别有安全感的生活,是一种很奢侈的生活。他们一眼是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的。”
我们那年的毕业生,大家还向往着进外企坐头等舱飞来飞去,去互联网企业早日实现财富自由,这一代的年轻人已经想通了,平平安安上班去,高高兴兴回家来,才是生活的真谛。国考报名人数在2022年已经突破了200万。
微博上炫耀着神仙日子的,大都还是新鲜感尚未消退的年轻人。从几千人里杀出重围,光明的未来在向自己招手,比起996的同龄人压力小得多,当然会觉得此刻的日子非常完美。
但我朋友圈里的中年人们,经过了十来年的公务员生涯后,有着更透彻的体会。
只要是工作,原来都和快乐没什么关系。
他们也会对机械化的工作感到无聊、无奈、厌倦和迷茫,也会生出“干一行,恨一行”,“太太太太厌倦了”,“一天都不想干了”的念头(摘自我朋友圈评论)。
一个朋友说他的心路历程是综合且矛盾的状态,共经历了7个阶段:兴奋,厌倦,排解,坚持,无奈,想通,接受。
最后两步,大概就是和普通职业的区别,在公司上班的人,也同样会经历激情厌倦纠结坚持,但一般都熬不到最后两步,对工作的狼性没有了,自己不主动走公司也会末位淘汰,最后只能是辞退或跳槽。
98%的公务员也会对工作厌烦,但99%的人都不会离开。
这样的体验,鲁迅也有过。
45岁之前的鲁迅,一直在当公务员。
1912年4月6日,他在日记里写道:“晨,九时至小屋四时半至教育部视事,枯坐终日,极致聊赖。“
给老友写信,他说自己“枯坐衙门中,怀想弥苦”。
升官后,他对郁达夫自黑:“同唱戏的一样,每天总得到处去扮一扮。上讲台的时候,就得扮教授,到教育部去,又非得扮官不可。”
就这样让他没有成就感的工作,桀骜不驯的他却整整干了14年,最大的原因,可能还是这个工作能给他提供足够优渥的生活,月薪360块大洋,买得起四合院,供得起一家子亲戚仆役。
用无聊换稳定,100年前的鲁迅也逃不过啊。
最后说个我身边的案例,我有个前同事,非常牛。
毕业后在互联网大厂干了两年,被一线城市的房价压力和快节奏逼疯,毅然辞职决定回老家考公享受慢生活。
成功考上后,回到老家的日子倒是轻松了,但经过北京节奏洗礼的他,很快就对小城的落后臃肿、关系复杂感到窒息,干了两年受不了,又毅然辞掉了体制内的生活,再次回到一线城市搬砖打鸡血。
租着房子,挤着地铁,每天加班到深夜,他第三次醒悟了,北漂确实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再次毅然辞职,备考大城市的公务员。
当然,作为学霸,他果然又考上了某一线城市的编制。
在一路折腾中,三次毅然的他终于拿到了最优解——既能享受大城市的便捷现代,又拥有旱涝保收的工作。
经过了这么多次在围城内外反复横跳之后,他不会再后悔于那些没选择的分岔,也不会再对围城内外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从此心平气和地过好每一天,但获得最优解的勇气和代价,也不是普通人能效仿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