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魏春亮。
无论古今,最近作家们都不大太平。
继杜甫被批“古代公知”后,终于轮到余华被锤了。

近日,小红书上一条避雷余华《兄弟》的笔记火了。
当看到“你好狠”、“小天使”、“好完美一男的”、“梦女”、“避雷”这些词和余华的《兄弟》放在一起,我都怀疑我们看的是不是同一本书。
宋凡平被被称作“平平”,小说后半部分不符合自己期待就有“一种你付出了很多但还是被人背叛的感觉”,我知道1000个人眼里有1000个哈姆雷特,但没想到还有这个角度的哈姆雷特。
此图被发到微博上,有网友表示,下一步是不是要让余华标雷点了?《活着》非sc(双处),后期1v1,be,有刀慎入。
不过,对此冷嘲热讽倒也不必,毕竟段子手余华总是把快乐留给自己,把悲伤留给读者。读者哭得越狠,说不定余华笑得越欢呢。
而且,《兄弟》上下两册,50多万字,博主能够读完,并分享读后感,还是很用心的。这个时代那么多娱乐方式,ta还愿意选择读一本严肃的小说,我对此充满敬意,所以我无意居高临下批评ta。

我更想谈一下,为什么很多人看到这个读后感,会有一种驴唇不对马嘴的错位感。
主要原因是:博主用网络小说的视角来看严肃小说,用网络文学的规范要求严肃文学了。
虽然网络小说和严肃小说没有天然的高低之分,但
生产机制
却有着本质区别。网络文学靠读者订阅,面向即时反馈的市场,就需要主动迎合读者的好恶,所以有双洁,需1V1,要HE。

但严肃小说,属于匠心独运,自出机杼,它反映的,是作者对这世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它只忠诚于作者的内心,并不需要讨好任何人。
优秀的严肃小说,要么有独到的视角,要么有深刻的体悟,总之,它是高于我们一般人对世界的理解的。换句话说,严肃小说的阅读是有难度的,而这也正是严肃小说的魅力所在
在我看来,严肃小说的价值在于两点:突破自我的局限,理解世界的复杂。
被困在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有限的狭隘的,而阅读小说,尤其是严肃小说,就是我们用另一个人的身份,在另一个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中,体会另一种人生。
我一直认为,爱读小说的人,生命要比不读小说的人长好几倍,因为他把别人的人生,累加在了自己身上。
换句话说,他借助小说,突破了自我的局限。
而理解世界的复杂,人性的幽暗,是严肃小说更大的功能。现实生活中,出轨是不道德的,刺杀汉奸是大义凛然的。但《包法利夫人》告诉你不是这样的,《色戒》告诉你不是这样的。
但你要问,那这两篇小说到底讲了啥?可能作者也不一定能讲得清,可能是对平庸人生的反抗(包法利夫人),也许是对冰冷世界里一丝丝温暖的奢望(王佳芝),也许是别的。
严肃文学不是鸡汤,没办法用一两句格言就可以概括,或者任何金句格言的概括都是片面的。严肃小说展现的是很多我们说不清道不明的幽暗情绪、道德困境以及人生感悟,而“说不清道不明”,就正是严肃小说的奥义。
前两天看到下面这张截图,作家奥兹说:
当一个事情,我笃定我确信,我有主见了,我就写成社论;当一个事情我不确定,我不知道对错,我分不清善恶,我就写成小说。
严肃小说,让人理解世界的复杂,人的复杂。爱读严肃小说,并有所感悟的读者,不会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人。

再回到开头的现象,你会发现,当今社会,
一切都在不可避免地滑向简单。
不但只喜欢简单分明的事物(比如网络小说),还有一种把一切复杂作品拉到简单的水平来理解的倾向。
《脱口秀大会》里,庞博吐槽短视频里根本没有什么晦涩难懂的书,比如可以这样说《红楼梦》:有个女人叫小美,她前世是一棵绛珠仙草。还有个男人叫小帅,小帅爱上了小美,但小帅娶了别人。小美一伤心,哭着就把花埋了。最后所有人都死了。
是,你是不能说小美小帅版《红楼梦》讲错了,你也不能说“避雷”余华完全没有道理,但只是这样理解文学经典,多少有点遗憾和可惜。
既然愿意把时间花在《红楼梦》和《兄弟》身上,不是从中体悟其中丰富的人生感悟,不是踮起脚尖凑近经典,而是把经典拉低到自己的水平,用自己浅陋的经验来肢解经典,时间浪费了,却一直原地踏步走,是不是有点“
入宝山而空回
”?

所以当我看到有人批评杜甫是“古代公知”,“避雷”余华时,我感受更多的,不是有多可笑,而是可悲和可怜。

当然,你也可以一直只满足于网络小说的光明、干净和快乐,但你可以“避雷”余华,却无法“避雷”生活。
人不能总是生活在“双洁、甜宠、1V1、HE”里,人总得长大 ,不是吗?
—The End—
近期文章
更多好文
关注亮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