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符号再现白俄,西乌突击“陆战版仁川登陆”将要上演?俄乌第二季,创造奇迹还是虎头蛇尾?
越南战争第二
俄乌大战,已经打了两百多天,从一开始的大开大合,到现在的村镇冲突,越来越没啥好看的了。一个多月前乌克兰好不容易打出一波大反击,结果没有几个星期,又偃旗息鼓,没了消息。
乌克兰和俄罗斯,怎么也是继承苏联红军最多的两支军队,仗打的如此ISIS,实在让人不忍直视。特别是俄军,打出了俄军自克里米亚战争之后,近代军队最匪夷所思的表现。
还记得几周前的伊久姆溃败吗,最近据俄国军事博主透露,伊久姆溃败的原因之一,竟然是俄军前线的合同兵到期,大规模轮转,导致前线空虚溃败,也难怪乌克兰人没怎么开枪就抢回来大片土地。
但是当冬天到来,普京似乎终于清醒过来。俄乌大战越来越有越战的感觉,再这么折腾下去,凶多吉少。

越南的经验,哪怕一方占据绝对的火力优势,获得了超高的交换比(美军和越军交换比一度曾经达到1:10的高值),只要对方人口基数够大,后方稳固(美军无法轰炸17度线以北),有几乎无限的军援(中苏援助),进攻方就无法获得胜利,越拖越久之下,最终只会败退
如今乌克兰越来越像大号的越南,四千万人口让乌军几乎有无穷的人力供应,北约的援助让乌克兰几乎有无尽的军械来源,前线俄军虽然取得了战术上的优势,但交换比远远没到美军和越军那种比例。迁延日久,美军都在越战败退下来,何况于俄罗斯呢?
如果不能打断当前的局势,普京面临的难题,将以几何级数增长。
车臣的教训
普京不是没有尝过失败。
第一次车臣战争,俄军兵败格罗兹尼,被小小不足150万人口的车臣打垮,当时普京还是努力在莫斯科往上爬的小人物。优柔寡断的叶利钦在车臣只是跟车臣游击队作战,而不是跟车臣人作战,导致剿而不灭,最终被车臣人拖死。
第二次车臣战争的时候,普京已经是崭露头角的二号人物。他吸取了叶利钦的教训,复刻照搬北约进攻南联盟的战术。他把敌人设定为“车臣人”,而非车臣军队或者车臣武装分子。焦土战术之下,格罗兹尼被轰成废墟,车臣人可谓家家戴孝。正是如此铁腕,让普京可以在车臣一战成名,奠定强人身份,走上如今普大帝的地位。
然而如今俄乌冲突一开始,普京又犯了叶利钦的错误。打“乌克兰军队”,不打“乌克兰人”,玩起了政治仗。前线每天几千的伤亡,但是后方却一片歌舞升平,基辅市内夜总会的生意甚至比战前还好(感谢西方来的“朋友”们),既不断水,也不断电,甚至连夜间灯光管制都没有,还能出口电力到西欧。
结果就如同第一次车臣战争一样,一地鸡毛。

不过正如前文所述,普京似乎最近终于醒悟过来了(
半年之后,普京终于干了1小时22分该干的事情
)。摒弃第一次车臣战争的花活,玩起了第二次车臣战争的焦土。

前线换将,先选一个在叙利亚就以焦土战术胜利的将军
俄罗斯集中攻击了乌克兰的电力和供水等基础设施,乌克兰大面积停电,而就在不久之前乌克兰还向西欧出口电力。普京在开战180天之后才干了1小时22分就该干的事情。
新人到位了,戏码也该换了

俄乌第二季
不久之前,白俄罗斯突然宣布,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组建一支联合军团。新闻发了不久,大批俄国军队就出现在白俄罗斯。
白罗斯国防部10月15日表示:第一批运载俄罗斯军人的车队已经抵达白俄罗斯,他们是俄白区域集团军的成员。联合军事部队的任务是“加强对边境的保护和防卫”。
俄军在乌东正是人员吃紧的时候,为何此时突然有余力,跑到白俄罗斯去布兵,让人十分费解。而且不但派了大批俄军,还带去大量装备,装备上还都画着新图案。
目前已经有大量视频和照片显示,大批俄军出现在的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边境,如布列斯特、葛美尔等地。

利沃夫和基辅以北,重新出现了俄罗斯的兵力集结,在俄军前线吃紧的状态下,这种分兵奇怪
出现在白俄罗斯的俄军都画着新的奇怪图案,一个三角里边一个2,看起来,俄乌冲突第二季,正式上演。
陆战版仁川登陆?
目前俄军已经在戈梅利/切尔尼戈夫一线,和布列斯特一线布置了大量装备。俄国人真的想要玩一票大的吗?
自3月大撤退之后,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边境,再次出现了大批俄军
从目前看到的俄军的分布,可能性有三个:
第一种可能,布列斯特一线,看起来是要直插利沃夫,切断乌克兰与北约的联系,切断乌克兰的后勤供应,这招是釜底抽薪的办法,不过目前看这条路非常凶险,不但很难击溃乌克兰的防御(此处俄族比例特别低,靠近波兰边境,反俄情绪高涨),而且说不好会跟波兰军队产生摩擦,导致北约下场,引发不可收拾的后果。布列斯特虽然距离利沃夫只有两百多公里,但是一路很多湿地沼泽,再加上乌军的布雷,相当孤注一掷,。

第二种可能,重走2月的老路,走切尔诺贝利和切尔尼戈夫,从基辅西北和东北发动二次进攻,不过感觉2月没做到的事情,11月也很难生效。不过毕竟这是距离基辅最近的一条路,如果要速胜,显然这条路是不二法门。而且切尔尼戈夫一线还能起到切断乌东重兵补给线的作用,难度大收益也大。
这一眼望不到头的坦克军列
如果是第一个或者第二个方案,一旦得手,那就是天翻地覆的奇迹大胜,可谓“陆战版仁川登陆”。可一旦失败,后果也是毁灭性的。如此孤注一掷赌命,总感觉可能性不大。
那么最后一种可能,是俄国人在北线发动一系列佯攻,围魏救赵。吸引乌克兰主力分兵防御。如果乌军不分兵,那么佯攻部队有可能创造奇迹;乌克兰人如果分兵,那么乌东前线乌军的人数优势就不复存在。此时,集结在库尔斯克南部的俄军,可能重新攻击苏梅,从而绕到乌军背后,切断东乌重兵的后路。如果能够一举拿下哈尔科夫最好,拿不下来,也能动摇东部乌军战线,东乌四省可以安枕。等到乌克兰工业和矿产大半落入俄军手中之后,普京也有足够的优势,可以跟基辅方面,谈谈停战的事情了。
如果俄国动员的三十万大军真能到位,俄军的兵力是否可以支撑新上任的苏洛维金搞点苏军传家宝,大纵深大迂回,是一个看点。看起来第二季的剧情应该比第一季的虎头蛇尾好看一点。

美国前盟友俱乐部,又要扩招了?
时间恰好
第二季开始的时间,可谓恰到好处。俄乌战争打了大半年,美欧经济危机加剧,民众生活压力增大的同时,对万里之外的俄乌战争产生厌倦,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正在变小。美国正面临中期选举的压力,正在放缓向乌克兰发放维持乌军战力的军事援助。
马斯克也玩釜底抽薪,断了乌克兰人的星链。虽然争吵一个星期之后,五角大楼终于同意付钱,马斯克也重新开放,不过这种事情越来越多,说明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已经出现疲态。(这事其实不能算马斯克抠门,据说乌克兰人一个月用了7000GB的流量,不但用星链通信,还用星链刷Tik Tok,这可是昂贵的卫星通信,这个耗法,首富也撑不住,再加上乌克兰大使跟马斯克骂战,首富终于不陪乌克兰人玩了)
要东要西的泽连斯基似乎也终于让美国人忍无可忍。
而俄罗斯从伊朗获得的导弹和无人机,则大大增强了其远程打击能力(大毛竟然需要从中东人手上进口军火,估计斯大林在棺材里气到打滚。其实俄国人哪里是从中东人手上进口,只不过美国制裁导致配件不足,产能充裕的某国又不想趟浑水,发到伊朗人那边,由伊朗人搞个组装,大约算个转口贸易罢了)
伊朗的自爆无人机,据说用的是摩托车二冲程发动机,极其廉价,5万一发,50公斤炸药,买不到吃亏买不到上当,量大实惠,效果拔群
量大管饱,便宜好用,火力凶猛,伊朗人还是挺智慧的
再加上三十万动员兵将在一个月左右到位大约十万到十五万人,他们可以充实一线防御阵地,成为砧板,替换出更有经验的部队组建机动打击力量,成为铁锤,彻底缓解俄军人数不足的问题。可以说要素已经齐全。

著名的斯特列尔科夫,几百人拿下克里米亚的俄罗斯“岳飞”据说也上阵了,2014年他带着一票志愿者,拉起民间队伍在顿巴斯跟乌克兰人死磕,官至顿巴斯国防部长,带着顿巴斯民兵取得了一系列对乌军的大捷。被普构十二道金牌召回之后,赋闲在家。用人之际,他被重新启用,目前担任某营参谋长,普大帝还真是不待见他。目前乌克兰方面悬赏十万美金,要他的人头。
总之种种迹象都表明,普京准备在西乌,玩一票大的,俄乌战争第二季即将上演,希望对得起吃瓜群众们的期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