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我应邀给河北省青联的委员们做了一场线上家长会,我想在这场家长会中的许多观点,对很多家长朋友们也是有用的。所以,我把这场家长会的讲稿发布出来,希望对家长朋友们有所启发。
各位河北青联的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李永乐。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师。今天很荣幸受到申部长的邀请,来给我们河北的委员朋友们做一场讲座。申部长联系我时,我问部长:我应该讲点什么呢?申部长说:现在的委员多数是25-40岁的青年人,孩子分布在从幼儿园到中学的不同阶段,你能不能谈谈孩子的教育问题?我想,从事了这么多年的教学工作,最熟悉的是家长会,那么今天,我就和各位委员一起开一次家长会。
我想,几乎没有任何一位家长,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是一帆风顺的。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 其他的孩子学了英语又学了奥数,你怎么什么都不学?
  • 为什么我教你教了这么多遍,你还得一次次错?
  • 为什么你就不按照规矩的方法做题,偏偏要自己乱做?
  • 你学习够努力了,成绩还不行,那一定是你太笨了!
等等等等。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呢?今天我就来说说我的理解。
一、爱因斯坦的故事
如果我们问孩子:你以后想做什么?孩子们回答说:我以后想当科学家,那么我们一定会非常开心。我们一定特别希望孩子能成为爱因斯坦那样伟大的科学家,如果真的如此,那将是我们做父母的无上的荣耀,现在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都是毛毛雨了。那么,您知道爱因斯坦是如何成为一名伟大科学家的吗?我们就从爱因斯坦的故事讲起。
1879年,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多瑙河畔的一座城市。小时候学说话很慢,说话之前总要自己先小声说一遍,然后才敢说出来,父母甚至认为这个孩子以后可能会有学习障碍,为此还特意去咨询了医生。而他欺负老师的事情发生在5岁的时候,那一年,家里请了家庭教师,可是没过多久,不爱说话的小爱因斯坦突然发起脾气,朝老师扔了一把椅子,吓得老师自从之后再也不肯来教他。
5岁的爱因斯坦
也是5岁这一年,一样意外的玩具为爱因斯坦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那是爸爸送给他的指南针,长大后回忆起来,爱因斯坦说:“这只指南针以如此确定的方式行动……这种经验给我一个深刻而持久的印象。我想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事情后面。”也许从那个时候开始,爱因斯坦就对物理学产生了兴趣。九岁的时候,爱因斯坦还获得了一本几何数,他又开始研究数学,并且还自己发明了一种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7岁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小学、中学时光,基本上都是在德国度过的,德国的教育非常严格,这让喜欢胡思乱想的爱因斯坦非常不舒服。爱因斯坦虽然成绩还不错,但没有对老师充分尊重,还总是提出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让老师难堪,学校对爱因斯坦忍无可忍。1894年底,校长找到15岁的爱因斯坦,建议他退学。
爱因斯坦虽然感到震惊,但是转念一想,这样也就再也不用回到让自己感觉不舒服的学校了,于是接受了校长的建议,离开了德国。
14岁的爱因斯坦
1895年,爱因斯坦来到瑞士,参加了瑞士的高考,但是因为文科部分考的不好,没有考上,于是就在瑞士阿劳中学复读了一年。
当时瑞士的学习氛围跟德国可不一样,瑞士特别鼓励同学们独立思考,这个氛围爱因斯坦很喜欢,因为学生有比较多的时间自由支配,学生也可以平等的和老师讨论问题。比如,爱因斯坦在闲暇时间曾经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跑的跟光一样快,他会看到什么情景呢?直到十年后,爱因斯坦自己回答了自己的问题。爱因斯坦后来回忆说:正是阿劳中学培养了他的独立精神和创造精神,成了孕育相对论的土壤。
16岁的爱因斯坦
第二年,爱因斯坦高中毕业,参加了瑞士的高考。爱因斯坦的母语是德语,而高考却要考法语,爱因斯坦一共只学了一年多法语,所以毕业的时候,法语只考了3分。听到这可能有委员笑了,3分,这也太差了吧。其实,瑞士高中毕业考试的及格分就是3分,满分也才6分而已。看看这成绩单,虽然爱因斯坦的法语只得了3分,但是别的科目分都不错,尤其是数学和物理都是满分。
爱因斯坦的成绩单
这次他终于可以去理想学校啦——瑞士的著名学府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爱因斯坦就读于师范系,这个专业是专门用来培养大学和中学的物理、数学教师的,毕业最好的出路就是留校当老师。上了大学,爱因斯坦依然不太喜欢循规蹈矩的上课,经常逃课自己读些课外书。放学后,他反而会进到学校的实验室做实验,验证一下自己白天看书时候的想法。爱因斯坦拜托全班唯一的一位女同学——米列娃帮自己记笔记,后来两人就恋爱了。每次考试,爱因斯坦凭借同学给自己记的笔记,都能勉强通过考试,然后爱因斯坦就会说一句:这门课简直太无聊了。就这样,爱因斯坦混到了毕业。
爱因斯坦和米列娃
爱因斯坦有一位数学老师——闵可夫斯基,他小时候是一个著名的神童,看到爱因斯坦这么不守规矩非常愤怒,斥责爱因斯坦是一条懒狗。可是他可能不知道,我们提到闵可夫斯基,总要加上一句:他是爱因斯坦的老师。
闵可夫斯基
1900年,爱因斯坦从苏黎世理工毕业。他和他的未来的妻子米列娃在全班同学中成绩分列倒数第二和倒数第一,留校自然是没希望了。爱因斯坦勉强拿到了学位,他的老婆米列娃,就是那个帮他记笔记的同学,最后连学位都没有拿到。
1901到1902年,已经毕业的爱因斯坦开始撰写博士论文,可是好几次都没有通过,直到1905年爱因斯坦的博士论文才通过。最初几年,爱因斯坦没有工作,他和米列娃的婚姻还受到了家长的反对,他们在婚前就有了第一个孩子,生活捉襟见肘,狼狈至极。
幸好,爱因斯坦的同学格罗斯曼的父亲和瑞士专利局的局长是好朋友,在同学父亲的帮助下,爱因斯坦走后门,在伯尔尼瑞士专利局当了一名小职员。这段时间,爱因斯坦为了贴补家用,开始四处收学生做家教,他曾经在电线杆上贴小广告,也曾经在当地报纸《伯尔尼市公告报》上刊登广告:
爱因斯坦的广告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愿私人为大学生或者中学生彻底讲授数学和物理学,本人持有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的教师资格证书,住正义街32号一楼,试听免费。
爱因斯坦的广告
广告真的招来了几个学生。收费课程结束后,他们会一起讨论问题。后来爱因斯坦发现:收费已经不重要了,课后讨论才是他想要的。因为在家里影响了妻子米列娃休息,几个人转移到了一个叫做奥林匹亚的咖啡馆里,几个年轻人给这个小团体起了个名字——奥林匹亚科学院。他们会先吃一点东西,然后阅读一些与物理、数学、哲学有关的书,再进行讨论。他们读过休谟、柏拉图、莱布尼茨、庞加来的经典著作。他们读一页,然后就开始讨论,这些讨论几乎占据了他们所有的业余时间,甚至通宵达旦。爱因斯坦会把他的一些想法记录下来,他的同学和妻子,那个在上学的时候帮他记笔记的的米列娃,现在又承担了帮他整理手稿的工作。
爱因斯坦和他的小伙伴
1905年的一天,爱因斯坦等人又开始讨论时间和空间的问题。他的一位小伙伴贝索突然说 :也许在一个人看来同时发生的两件事,在另一个人看来并不是同时发生的。一语惊醒梦中人。爱因斯坦终于明白:时间也好,空间也好,都是与运动紧密相关的。从这种想法出发,5周之后,爱因斯坦就写成了文章《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这篇文章被后人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狭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和贝索
在那一年,爱因斯坦宛如被雅典娜附体,一年之内连续发表了数篇论文,每一篇论文是诺贝尔奖水品。比如爱因斯坦解释了光电效应,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学说。爱因斯坦通过对布朗运动的解释,证实了原子的存在。爱因斯坦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新的看法,并提出了质能方程。
这一年,爱因斯坦才26岁,很快,他的名字家喻户晓,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天才科学家。1905年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因为人们难以想象一个26岁的年轻人是如何获得这么多成果的。就像人们不明白1666年,那个23岁的年轻人为什么能坐在苹果树下,发现万有引力、色散和微积分一样。
我时常想:爱因斯坦的成功到底来自于哪里?小时候,爱因斯坦发育并不早,在中学时,爱因斯坦不过是一个学习成绩优异,又爱胡思乱想的学生,还被校长劝退了。上了大学,爱因斯坦成绩平平,又酷爱逃学,被老师斥责为一条懒狗。毕业后,被迫在电线杆上贴小广告找家教,最后托关系找了一份平凡的工作。这样的人生轨迹,在我们现在一抓一大把。而且,我们对于这样的学生,往往评价不高。
可是,爱因斯坦非常幸运,他找到了最适合他的发展方向。
小时候,爱因斯坦因为一个指南针而对科学着迷。中学时代,在瑞士那种宽松的教学环境下,爱因斯坦保持了热爱思考的习惯。毕业后,在专利局,爱因斯坦的工作并不繁忙,这样他才有时间结交能跟他一起讨论数学、物理问题的朋友,他才有时间继续去思考那些数学、物理问题。而且,作为一个在专利局工作的业余青年学者,也无需为自己做出错误的猜想而付出任何代价,这样才能让爱因斯坦摆脱束缚,做出划时代的发现。
爱因斯坦的故事讲完了,各位委员,您从爱因斯坦的故事中获得了什么启发呢?
二、给孩子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我想,爱因斯坦的成功,首先源于他还不错的家庭环境和重视教育的的父母,从小给了爱因斯坦接触科学的机会从一个指南针,到一本几何书,他的家长给了他接触神奇世界的机会,每一个孩子都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如果我们能给孩子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各种各样的知识,也许他们就会找到自己一生从事的方向。
我在人大附中教书,有一个孩子毕业后考入了北京大学医学院,成为了一名口腔科医生。他跟我说:自己小的时候在美国,小学时候基本没有学过太多的数学知识,甚至经常不在学校里,相反,老师会带着他们去参加各种活动,参观消防局、医院、警察局,很多孩子从小就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找到了自己一生要从事的方向。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践行这句话,就要带着孩子们多多接触世界和自然,有的孩子可能对科学感兴趣,也有的孩子可能对艺术、文学或者运动感兴趣,这种发现和兴趣应该是孩子自己选择的,而非是家长们希望的。
所以,我建议各位委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孩子小的时候,带着孩子多了解多样的世界。可以是去科技馆、博物馆、植物园,也可以是去阅读课外图书,或者看动画片,让孩子们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我小时候,读过好多的杂志,比如《小猕猴》《奥秘》等等,所以我从小就对科学很感兴趣。在这里,我也给大家推荐几本适合小孩子的图书和动画片:
我小时候读的杂志
《神奇校车》 这是一套适合幼儿园和小学生的神奇图书,是美国国家图书馆推荐给所有幼儿园和小学生的课外图书,可以说是全世界最畅销的儿童科普图书。在这套书里,福瑞斯老师驾驶一辆可以变形的校车,遨游太空畅游海底,进入人体探秘蜂巢,小朋友们会从这套书中学到许多有趣的知识。而且这套书故事性和可读性非常强,从以图为主的低年龄段版本,到以文字为主的高年龄段版,前后一共有几十本,特别推荐给适龄孩子的家长。
《学霸思维游戏》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可以通过游戏获得快乐和知识,锻炼自己的逻辑能力、思考能力、记忆能力和判断能力。家长和孩子一起做游戏,更会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可是,作为家长的我们,知道陪孩子玩什么游戏吗?这一套书由英国著名的童书品牌尤斯伯恩出版公司和中国接力出版社联合出品,分为《全科知识》和《学习力》两部分,书中用精美的绘画、风趣的语言,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文化历史、逻辑推理、科学实验、语言阅读、艺术创意方面的知识,并着重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创造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考力。最重要的是,这套书并不是一套儿童百科全书,而更像是一本游戏手册,针对每一个有趣的问题,作者都设计了特别好玩的游戏,大约有120个。在家里,家长就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玩。有些游戏是锻炼孩子的思维和观察,有些游戏是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
动画片《螺丝钉》《平博士密码》这是两部俄罗斯儿童动画片,适合幼儿园和小学生,《螺丝钉》讲述了家里各种电器的工作原理,《平博是密码》则更关注前言科学和技术。从前苏联开始,俄罗斯人在科学普及方面就对全世界做出了很大贡献,比如前苏联作家别赖利曼的《趣味物理学》米依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乔治伽莫夫的《从一到无穷大》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即便是现在,苏联科普作品的水平也是世界一流的。这两部作品代表了科学知识和现代3D动画的完美结合,小朋友们一定会非常喜欢。
动画片《工作细胞》,这是一部典型的日本式动画片,但是它却成了中国喜欢生物学的中小学生必看的作品。它把人体比作一个世界,里面的各种细胞都在为人体服务。看过这部动画片,小朋友门可以对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辅助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细菌、病毒、癌细胞如数家珍,他们还会明白人体血液循环的原理,各种疾病的特征等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工作细胞》
除了国外的动画作品,中国自己制作的许多纪录片也非常不错。比如我最近在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央电视台一起制作的《中国通史》100集,从远古时代一直讲到了近代宏大的中国历史。
再比如科学电影制片厂制作的《门捷列夫很忙》《被数学选中的人》,也是许多化学、数学老师推荐观看的,而且这些影片很容易在网上找到资源。
除此之外,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以及许多视频平台,都会制作各种各样的针对少年儿童的科学讲座和活动。比如今天下午,天宫授课再次开始了,家长朋友们都带着孩子看了吗?如果你多加留意,很容易发现这些讲座。
当年的法拉第就是因为听了戴维的讲座,成为了大科学家,而法拉第做讲座的时候,下面又坐了一个年轻人,他的名字叫做麦克斯韦。在我们小时候,根本没有机会接触这些大科学家,而现在有了互联网,一切都变得特别容易,这里我也给大家推荐一些账号,比如:中国科学院“格致论道讲坛”、高山科学经典账号、中科院物理所等等,他们都会定期组织各种大师讲座。我也经常参加这种给孩子的分享活动,这花费了我许多的课余时间。
因为我是教数学和物理的,又做了一些关于理工科的科普,所以我所了解的、感兴趣的,都是理工科方面。但是,世界绝对不只有理工科,文学、艺术、体育都可能是孩子感兴趣的方向。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多带着孩子去接触世界,让孩子们找到感兴趣的方向,而不只是每天忙忙碌碌的奔波于各种辅导班中。
三、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时间和空间
爱因斯坦给我们的第二个启示是: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甚至允许孩子犯错误,就像爱因斯坦在中学时代和大学时代一样。
家长朋友们,尤其是小学生家长,经常面临的问题是:无论教多少遍,孩子下次还要错。就算他明明听懂了,下次依然不按照你的要求做,这到底是为什么?于是许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真是没救了,甚至气的脑出血住院。
其实,这是因为我们错把孩子当成了缩小版的自己。实际上,孩子和大人完全不同。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谈谈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让.皮亚杰
让·皮亚杰是20世纪最权威的发展心理学家,他把生物学、逻辑学、数学融入到心理学中,并且通过实验与观察的方法把心理学变成了一门实证科学,所以也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学者之一。
在皮亚杰之前,对于认知的发展理论有成熟论和外铄论等。成熟论认为: 人的认知受到生理发育的限制,在发育成熟之前学习是无效的。这种观点虽然也认可学习的意义,但是更看重身体发育的过程,强调一定不能拔苗助长,教育要顺应生理的发育。
而外铄论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后天学习获得的。代表人物约翰.华生说能将任意一打健全的给婴儿用适当的行为技术创造成想要的任何类型的人。这种观点将学生看作一个空桶,我倒进去什么,就能获得什么,这也是许多家长们的观点:我教了什么,孩子就应该会什么。
皮亚杰的理论与以上两者又有不同。他认为认知过程是个体与外界交互的过程中形成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他用一种非常神奇的方式与外界建立联系,并且逐步拓展自己的认知。孩子就像一颗小树苗,他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吸收外界的营养。
现在我们来讲一讲皮亚杰的理论,它可能会有一些拗口,因为有一些术语。但是如果你能理解他的理论,一定会惊呼原来是这么回事!
1.图式:皮亚杰认为图式是认知的核心概念。比如刚刚开始认识生物的小朋友,看到一只蚂蚱,长着六条腿,个子不大,总是一跳一跳的,就形成了昆虫的概念,这就是图式。然后,他又发现一个长着翅膀,能够双腿行走,也能够飞行的小动物,于是形成了鸟的概念,这又是新的图式。我们的认知就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建立图式的过程。
用蚂蚱建立昆虫的图示
2.同化:同化是对图式进行巩固和具体化的过程。比如,小朋友在建立了昆虫的图示之后,他知道:长着六条腿、个子不大,一跳一跳的虫子是昆虫。后来他看到了一只螳螂,于是小孩子说:这是昆虫。在得到认可后,小孩子就会非常开心,这个过程就是同化。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总是希望把外界的新事物纳入到我们已经有的图式之中。如果成功了,原有的图式就进行了巩固和完善,认知获得了量的提升,这个过程就是同化。特别小的孩子,很喜欢重复,比如重复看同一本书,重复看同一部动画片,因为他可以在不断的同化中获得快感。
用螳螂同化昆虫的图示
3.顺应:如果个体遇到了无法同化的外界刺激,这时候就要对原有的图式进行修改或者重建,从而建立新的图式,这个过程叫做顺应。比如刚才的小朋友,看到了一只蜘蛛,他说这是昆虫。家长告诉他,不,蜘蛛有8条腿,所以它不是昆虫。他又看到了一只蜻蜓,蜻蜓会飞,所以孩子说:这是鸟。家长告诉他:不,蜻蜓也有六只脚,它也是昆虫。这样,孩子就会对鸟和昆虫的内涵与外延有更清楚的认识,这个过程就叫做顺应。
用蜻蜓顺应鸟的图示,同化昆虫的图示
4.平衡与不平衡:刚才我们说的这个小朋友,同化了昆虫的概念,这个过程就叫做平衡——用已有的图式去同化外界的刺激,内心获得了平静。而他发现不是所有虫子都是昆虫的时候,他的认知就出现了不平衡。此时他必须做出顺应,修改原来图式或者建立新图式来顺应新的刺激。当调整后的昆虫图式建立好了之后,他就又平衡了。这样从一个较低水平的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过程,就是认知发展的过程。
通过外界刺激进行同化和顺应,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变化过程中,让图式越来越丰富和完善,这就是认知的过程。其实,这可以解释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例如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在街上走,孩子经常会指着周围的东西说:汽车、飞机、楼房、自行车…… 实际上孩子正在期待父母给予他肯定的答复,这样他就能同化这个概念,以获得内心的平衡。如果孩子对着摩托车喊自行车,父母就会纠正他,孩子因此失衡,内心产生一些疑惑和混乱。但是很快,孩子迅速进行顺应并建立新的图式——摩托车。当孩子再次见到摩托车的时候,就会喊出摩托车,并获得家长的肯定。这时他对自行车和摩托车的图式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获得了更高层次的平衡。
认知的过程其实是相伴每个人终身的,即使是成人,当我们缺少相应图式的时候,也会产生失衡和混乱。例如一个大学教授,一直在象牙塔中,认为人都是善良和公正的。结果接到了一个骗子的电话,被骗子骗了不少钱。事后他会感到困惑:为什么我会遇到骗子呢?此时心理上就出现了不平衡。但是经过挫折,人们都会成长,他会进行顺应,总结骗子的特征,建立新的图式。当他再次接到骗子的电话时,教授选择了报警,当警察抓住了骗子,并把这个消息告诉教授时,教授就完成了同化,获得了更高水平的平衡。吃一堑长一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孔子说:四十不惑。我觉得是因为人活到四十岁 ,大部分该经历的事情都经历过了,建立 的图式足够多,于是遇到问题时就能够同化,获得平衡,不再疑惑了。
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很容易认为孩子就像一个空桶,倒进去什么知识,孩子就能学会什么知识。但是没想到孩子就像漏勺一样怎么也学不会,于是就崩溃了。如果我们展开反思,这个问题可能在于:人的认知过程并非被动接收,而是外界环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比如我们向孩子讲述猫的特点,讲得天花乱坠,因为我们心中早就有猫的图示。而孩子的心中根本没有猫的图式,只有狗的图式,他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想把猫放进狗的图示中,但是他会发现我们讲述的东西没法与自己已经掌握的图式匹配,于是出现了不平衡,这就是疑惑或者思维的混乱,这个时候孩子对外的表现可能就是困惑,是不知所措,或者呆在原地,不发一言。
但是,我们不要着急,因为混乱和不平衡是学习的必经阶段,紧跟着,他就会自我调节,顺应这个过程,建立猫的图式,最终,孩子能把这种不平衡变为平衡,这就是认知的提升。
由于个体的差异,认知提升的过程有快有慢,但是所有人都必须经历这个过程。所谓更好的学习方法,往往就是更快的建立和完善新图式的方法,比如巩固练习就是通过同化完善已有图式的过程,对错误进行反思就是区分新旧图式的过程。但是无论快慢,孩子们其实自己都有能力完成这个过程。
但是,如果在孩子处于疑惑期,正在建立图示的过程中,对孩子发脾气,学生就会就会把疑惑隐藏起来,建立新图式的过程就失败了,孩子的认知就没有办法进步。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就会与同龄孩子拉开差距。
所以作为家长,要充分理解学生的知识是建构出来的,而不是获得的。不要期待着学生们一教就会,没有任何不解和混乱,因为这是不符合认知发展理论的。皮亚杰说:教育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从平衡变成不平衡,再从不平衡变成平衡的过程。教师和家长都要充分理解这个过程的正常性和重要性,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我认识一位科技部的朋友,她的两个孩子学习都非常好,都考入了我们学校。我曾经向她请教如何教育孩子。她和我说:她的孩子在上小学的时候,做题从来没有步骤,只有结果,无论她说多少次都是这样。而且,一张卷子10道题,做完错了5道。讲一遍,过一段时间重新做,错了4道,再讲一遍,过一段时间重新做,错了3道。就这样,她不厌其烦的给孩子一遍遍的教,终于有一天孩子学会了写过程,也不再错那么多题了。她对我说的一句话我一直记得:你教孩子的过程就是目的,而不要把孩子学会当成目的。
我想,她即便没听说过皮亚杰,也是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教育孩子。她教孩子的过程,就是不停让孩子在同化和顺应的过程中,不停完善图示的过程。我想,这对我们其他的家长朋友们,也是适用的。
四、相信时间的力量
爱因斯坦从小学到大学,表现都不是很突出,一直到25岁之前,爱因斯坦都默默无闻,发表的一些论文要么就是水平不够,要么就是观点错误。但是,爱因斯坦在26岁时就突然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
我们的委员都是特别优秀的青年才俊,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所以我们也特别期待孩子比我们更优秀。如果我们发现孩子目前的水平和我们的期待有差距,往往会感觉十分失落,这时我希望各位委员能够相信时间的力量,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看见成长的自己》一书中对比了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差别,指出两类思维方式对待失败的反应是不同的:具有固定型思维方式的人认为:能力主要是天生的,所以失败是因为缺乏能力;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则认为:人的能力可以持续的成长变化,所以某一次失败并不意味着缺乏能力。面对挫折时,不熬灰心丧气,而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事情上,做到这一次比上一次更好,下一次比这一次更好,从而获得稳定的进步。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抗压能力更强,长期表现也更优异。
卡罗尔.德韦克
我想,这对于孩子在中学,并且学习成绩不是那么好的委员朋友们尤其重要。我遇到过太多的孩子,刚入学的时候学习成绩很差,但是经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非常好的大学。
我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克里斯·加纳是一名推销员,他用尽全部积蓄买下了高科技治疗仪,到处向医院推销,可是价格高昂,接受的人不多。就算他多努力都无法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给妻儿,妻子最终选择离开家。从此他带着儿子克里斯托夫相依为命。
一个偶然的机会,克里斯争取来一个股票投资公司的实习机会,但是他有6个月的实习期,实习期里没有报酬,实习期结束后也只会从20个人中选一个人成为正式员工。
为了自己的理想,他必须在更短的时间里做出比别人更好的成绩。他默默努力着,白天连续拨打着一个又一个电话,为了节约上厕所的时间甚至不喝水,晚上与儿子住在教堂的收容所里,或者躲在地铁站里的公共厕所里……
他坚信,幸福明天就会来临。最终,当他获知自己被公司录用时,默默的流着泪为自己鼓掌。这一幕感动了无数观众。
这部电影中有一个情节,克里斯带着他的儿子打篮球,他的儿子打得不好,克里斯说:“也许你永远也打不好篮球了。”他的儿子听了非常泄气,准备放弃篮球。
克里斯突然对儿子说:“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别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材,就算是我也不行。”
当我们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不免会产生一种心理:是不是无论他如何努力,也不能追上别人家孩子了?是不是他太笨了,智商不行,无论如何努力也都不会有效果呢?你要记得,爱因斯坦小的时候,他的爸爸妈妈也曾经这么想过。然而,爱因斯坦不停的思考,最终迎来了他花开的时刻。
所以,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告诉他: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时间就是最厉害的武器。也许每天我们只能前进一小步,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你都不会发现自己有什么提高,但你永远不知道如果你每天努力一点点,十年、二十年之后,你会有多么惊人的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用在乎一时的得失成败,更不追求一时的突飞猛进,只要持之以恒,就能获得巨大的收获。投资大师巴菲特其实每年的利润增长也并不高,但是他做到了40年持续的投资回报,资产从100美元变成了数百亿美元。这就是时间的力量。
巴菲特
我自己来自于东北的一个小城市,吉林市,我小时候从没想过我能考上清华北大。可是我一直坚信,只要我每天都在努力,让每天的自己做的比前一天更好,我就能收获我想要的成功。但在我的生命中,我遇到过很多嘲笑我的人,当我和他们谈理想的时候,他们说我的理想都是狗屁,可我却不停的自我鼓励,我相信哪怕有些事我现在做不好,只要努力,总有做好的一天。所以我小时候不太爱说话,我就在上学的公交车上自己和自己辩论,最终成了国际大专辩论赛的中国队成员;小时候我跑的很慢,我就跟着公交车练长跑,最终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打破了学校三千米的记录。我想,许多委员的经历也与我类似。我们可以把自己奋斗的过程告诉孩子,让他们明白成功所依靠的并不是超高的智商,而是不懈的追求与努力。
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有一位国王,名字叫皮格马利翁,他爱上了自己的雕塑,每天给自己的雕塑倾诉自己的爱慕。终于感动了爱神,赋予了雕塑生命。
皮格马利翁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实验:他来到一所小学,告诉老师某些孩子比其他孩子更聪明。过了一段时间,这位老师对罗森塔尔说:你好厉害,这些孩子的成绩的确越来越好。罗森塔尔说:其实我是随便说的几个孩子,他们学习成绩变好了并不是因为他们更聪明,而是因为你对他有了更高的期待,这成了孩子前进的动力。这种效应就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者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
同样,无论孩子们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家长如果能一直相信和鼓励他,他就能克服困难,不断进步,取得最终的成功。我们要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长处,更要让他们相信自己,即便自己暂时不具有某些能力,只要通过长期的努力,就能获得自己都无法想象的成就。就像当年,爱因斯坦的父母,劝他退学的校长,数学老师闵可夫斯基,从来都不相信爱因斯坦会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但是幸亏,爱因斯坦自己没有放弃。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爱因斯坦,但是教育的目的也不是要把每个人培养成爱因斯坦。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就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让每一个孩子获得充分且自由的发展和成长,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为了这个目的,作为家长和教师,应该让孩子多多接触各个方面的知识,培养和寻找他的兴趣;理解孩子的认知过程和教育本身就是目的,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和成长的空间。以及,不停鼓励孩子持续努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从而获得人生的成功。
感谢各位委员的倾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