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常被视为有“亚洲特色”的食物,实际上,大米也是许多非洲国家的主要粮食作物。然而气候变化正威胁着非洲的大米生产,增加非洲遭受严重粮食危机的风险。为帮助非洲的脆弱小农户适应气候变化,盖茨基金会携手中国伙伴,共同支持西非国家建立水稻种业体系。本文讲述了基金会与中国伙伴开展合作的背景,并介绍了其中的两位伙伴,他们正身体力行地推进“零饥饿”和“气候行动”等目标的实现。
气候变化导致非洲粮食减产
非洲是全世界在气候变化面前最脆弱的地区,而非洲农业部门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也最为敏感。
2020年,非洲气象应用发展中心、澳大利亚气象局、世界气象组织等联合发布题为《2019年非洲气候状态》的报告,介绍了气候变化对非洲的影响,指出气候变化将提升非洲的粮食安全风险。
非洲有超过60%人口依靠农业谋生。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单位,他们贡献了非洲80%粮食的产量,但种地的小农却也最易受气候变化的冲击。由气候变化导致的洪水、干旱等极端天气影响了粮食收成,造成约6.7亿人正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
报告作者预计,到21世纪中叶,非洲各地的主要谷类作物将进一步受到气候变暖的不利影响。若气候变化以最坏的情况发展,非洲西部和中部地区粮食的平均产量预计将减少13%,北部地区将减少11%,东部和南部各减少8%。由于对热胁迫环境敏感,到2050年非洲小麦、大米、高粱和小米的单产将分别减少21%、12%、8%和5%。 
虽然也有乐观人士认为非洲的水稻种植潜力很大,但由于缺乏完整的种业体系,当地水稻种植大部分以农户的自留种为主,这些自留种未经提纯和筛选,品种退化严重,产量往往偏低,有些国家不得不花费宝贵的外汇资源进口大米,尤其是西非国家。
中国的育种创新有潜力守卫全球粮食安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和消费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和推广杂交水稻的国家,中国在“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育种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帮助解决了地球上数十亿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此外,中国在水稻种业体系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技术,也可以帮助解决其他发展中地区所面临的类似挑战。
我们培育的节水抗旱稻既高产又可节水50%以上。在栽培上,简单易行,投入低,节能环保。
上海农业基因中心育种科学家 刘国兰
我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工作的研究员,主要从事节水抗旱稻的分子育种研究工作,有着近20年的育种经历。我目前工作的机构将发展节水抗旱稻作为研究重点。
我们中心的工作与盖茨基金会过往的项目颇具渊源。中心从2008年开始承担基金会的“绿色超级稻”国际合作项目,由中心选育的节水抗旱稻系列作为“绿色超级稻”旗下的重要品种,在非洲参与生产试验并表现优异。从2021年开始,我们继续参与基金会“帮助西非国家建立水稻种业体系”项目。
当时中国在培育绿色超级稻的时候就有“十六字方针”——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这也意味着我国在对水稻育种的时候,不仅从产量等角度考虑到了国家的粮食安全,也从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出发,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我们培育的节水抗旱稻既具有水稻的高产优质特性、又具有旱稻的节水抗旱特性。它是在水稻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引进旱稻的节水抗旱特性而育成的新品种。在灌溉条件下,其产量、米质与水稻基本持平,但可节水50%以上;在栽培上,简单易行,投入低,节能环保。
中国的水稻育种技术在国际上是领先的,理论研究和育种技术相得益彰。再加上国内几乎每个省市都有做水稻育种的专家和研究中心,多样性也足够。我相信来自中国的育种技术和水稻品种会越来越好,我们也能找到更优、更适合某一特定环境和气候的水稻种子。能够通过我们培育的种子帮助世界上更多的农民解决饥饿问题、让种植更轻松也更可持续,是我工作成就感的来源。

然而,培育优良种子还不是终极目标,盖茨基金会重视育种、生产、推广三个环节的一体化,以确保科研成果得到更加有效的推广。
引进种子之后,非洲小农户还需要结合当地试种的结果,推广和发展相应的作物管理技术。可是,当地缺乏相应的大规模组织能力和经验。如何让非洲自身具备持续供应优质种子的能力,这成为了合作伙伴们的新挑战。
扎根非洲农田建立可持续模式
在非洲的中国企业,在种子的生产和推广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些中国企业开展示范种植、召开农民观摩展示会,利用多样化的手段吸引农民了解并参与实践,促进了新的种子品种在当地的推广。
我们今年引进的中国杂交水稻在尼日利亚示范点种植,产量比当地主推品种分别增加30%到55%。
中地海外集团绿色农业西非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水稻专家 王学民
我是身在尼日利亚的优良水稻种子推广者,也是来自中国企业的水稻专家,在尼日利亚已经待了19年。
2021年我们公司在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的主持下,参与盖茨基金会“帮助西非国家建立水稻种业体系”项目。该项目分两年四个季度执行,每个季度在尼日利亚水稻主产区设四个示范点,进行杂交水稻和GAWALR1等常规水稻的示范推广工作,公司安排我负责该项目的执行。
我们在凯比州的瓦拉农场、阿尔贡固水稻生产区、首都阿布贾的农业高科技产业园和几伽瓦州的哈代贾灌区举行了水稻示范,每个点的示范面积为50亩,其中杂交水稻和GAWALR1各种植15亩。
为了让当地人看到我们的推广种子优良特性,公司会举办推介会,邀请当地种田大户、土皇、村民、当地政府农业官员和技术推广人员,以及农业部下属的种子委员会和农业研究人员等等来参与。
我们今年引进的中国杂交水稻在尼日利亚四个水稻示范点种植,已经有两个点进行了收割,产量比当地主推品种分别增加30%到55%。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成功举办过三次项目推介会,得到当地媒体的广泛报道,反响良好。
今年收获前,我们计划在四个示范点再次举行现场会,准备重点与当地人介绍水稻高产优质新品种及其高产栽培技术。此外,我们计划给参会每人赠送一定量的杂交水稻种子和常规水稻种子,以及水稻栽培技术手册一份。
与此同时,由于我们上季度的不断宣传,尼日利亚农民对我们的优良品种种子需求量大增,一度使我们的种子供不应求。所以在2022年雨季的种子生产计划中,我们加大了种子生产力度,基地商品种子总产量由原来的500吨提高到本季度的1000吨。
新品种获得了当地人的肯定,合作也给当地人带来更多的致富机会。
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当地人阿尔卡玛图加入了中地海外集团绿色农业西非有限公司。他虚心好学、肯动脑筋,很快就掌握了来自中国的水稻种植技术,后来成为了水稻试验项目负责人。如今他一边在农场工作,一边给附近的种植大户当技术顾问。2021年,阿尔卡玛图负责的一个种植大户种植了250亩水稻,收获水稻15万斤,是他经历过水稻产量最高的一年。按照协议约定,阿尔卡玛图得以从中抽取10%的管理报酬,也就是1.5万斤水稻。
阿尔卡玛图说,他没有想到中国的水稻生产技术可以让自己赚到“外快”,使他的家庭收入大幅度提高。如果不是公司在这里扎根,给当地人提供就业机会和推广农业技术,他会像以前他的兄弟一样没有固定收入,只能在农忙季节抗把锄头到处去帮别人除草,赚点辛苦钱。

刘国兰和王学民的故事,以及阿尔卡马图的经历,令我们备受鼓舞。在盖茨基金会,我们乐观地相信,有了更多农业领域的技术创新,以及更多利用这些创新去帮助脆弱人群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危机的目标守卫者,人人都可以在一个零饥饿的世界里过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
 延 伸 阅 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