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让你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于是你找了几个三角形,发现它们的内角和都是180度,于是证明完毕,这种做法对吗?
我问了许多人,都认为这种方法不对。因为三角形有无数个,你怎么能通过几个例子,就证明所有三角形的性质呢?简直让人笑掉大牙。前两天我发微博说这件事,有许多人对此嗤之以鼻,甚至还做视频批判我。
但实际上,这么做是有道理的,它是正确而且严格的,这就是由中国数学家洪加威、张景中等人提出的“例证法“,它是演绎和归纳法的统一,只是上学时候老师从没教过我们。如果你认真了解了这种方法,一定会慨叹数学的神奇。
张景中院士
1
 一元多项式 
我们首先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求证:(x+1)(x-1)=x2-1
这是平方差公式,显然是成立的。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例证法进行证明:
证明:x=0,1,2时上式都成立,所以上式恒成立。
为什么只通过三个例子就能说明等式恒成立呢?我们可以通过反证法说明:
假设等式(x+1)(x-1)=x2-1不是恒成立的,那么它将可以转化为一个含有x的多项式方程:ax2+bx+c=0,a,b,c不全为零。
这个多项式方程最高只能是2次的,因此最多只能有两个根——其依据是代数基本定理:n次多项式方程必定有n个复数根。
这个定理是数学王子高斯在22岁时的博士论文中提出的。不要以为22岁写博士论文有什么大不了的,毕竟他9岁就能算从1加到100,19岁的时候就解决了千古难题“正17边形的尺规作图”,21岁就完成了巨著《算术研究》。
高斯
现在,我们举出了0,1,2三个数字都满足等式,说明等式至少有3个根,这与代数基本定理所证明的不超过2次的多项式方程最多有2个根矛盾,因此原等式只能是恒等式,证明完毕。
多么漂亮的证明啊!我们可以把上面的内容总结成一个定理:
定理:若函数f(x)是一个关于x的不超过n次的多项式,那么证明函数f(x)≡0,只需要n+1个例证。
2
 多元多项式 
如果想证明多元多项式,又该怎么办呢?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证明:(x+y)(x-y)=x2-y2
这个等式有xy两个未知数,如果它不是恒等式的话,当x是定值时,它将是一个关于y不超过2次的多项式方程,最多只有两个根;如果y是定值,它将是一个关于x的不超过2次的多项式方程,最多也只有两个根。
所以,如果我们能举出3个x值和3个y值,形成3x3=9个元素的矩阵,这个矩阵中的每个(x,y)都满足等式,那么等式必定是一个恒等式。比如只需要代入以下结果:
(x,y)=(0,0),(0,1),(0,2),(1,0),(1,1),(1,2),(2,0),(2,1),(2,2)
验证即可。
我们把这个结果总结成定理:
定理:若函数f(x1,x2,x3,…,xk)是一个关于x1,x2,x3,…,xk的,最高次不超过n1,n2,n3,…nk次的多项式,那么证明函数f(x1,x2,x3,…,xk)≡0,只需要(n1+1)(n2+1)(n3+1)…(nk+1)个元素的矩阵例证。
举个例子:你要证明x+y=1恒成立,只需要找到2x2=4个例子就可以,但是这四个例子必须是x取两个值,y取两个值构成的一个矩阵。你会发现,无论如何找不到这四个例子,于是例证法无法证明这是恒等式。
3
 几何定理 
这种方法只能证明代数问题吗?显然不是,它还可以用于大量的几何问题证明。我们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来说明。
首先,我们要将几何问题代数化,方法是使用笛卡尔创立的解析几何。笛卡尔就是那个传说和瑞典公主谈恋爱的老年人。实际上笛卡尔并没有和瑞典公主谈恋爱,而是给瑞典女王当私人教师。女王要求笛卡尔每天早上五点就赶去她的王宫,在瑞典寒冷的冬天,一个老年人每天早上起的这么早,最终感染了肺炎,不幸去世。
笛卡尔
无论是什么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把它的一个顶点A放在坐标原点A(0,0),让它的一条边和x轴重合,并且把这条边的长度规定为单位1,这样顶点B的坐标就是B(1,0),另一个顶点可以在平面中任意选取,定为C(x,y)。
我们要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就要把三个内角拼起来,证明三个内角可以构成一个平角。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
在BC上取中点M,连接AM并延长到D,让MD=AM。这样根据角边角公理,三角形ABM和三角形DCM全等。
ΔABMΔDCM
同理,我们可以做出E点,并且
ΔBANΔECN
于是,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就都可以转移到C点上了,剩下的工作就是证明D((x1,y1)、C(x,y)、E(x2,y2)三点共线了。
根据解析几何,证明三点共线,就是证明它们的坐标满足以下关系:
(x-x2)(y1-y)-(x1-x)(y-y2)=0
这个方程中,只有xy两个变量是自由的,而x1y1x2y2都可以通过xy推导出来。你会发现,其实x1x2都是x的一次函数,而y1y2都是y的一次函数,上面的表达式的xy的最高次都是1次。这样,我们只需要2x2=4个例证,就能证明等式恒成立了。
具体可见下面的推导过程:
取哪些例证更好呢?我们可以取(x,y)=(0,0),(1,0),(0,1),(1,1)四个例子,取(0,0),(1,0)时,C点分别和A、B重合,表达式成立。而(0,1),(1,1)时,是两个对称图形。所以我们其实只需要验证C(0,1)时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就能证明所有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了。
所以,验证了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就断言所有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看上去很荒唐,但是的确是有道理的。其实许多平面几何定理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证明,只不过例子的多少不一样,有些定理可能需要成千上万个例子才能证明。
从几个例子得到一般性的结论,这叫做归纳法,在物理化学生物上,都是使用归纳法研究问题得出理论的,无论是牛顿三大定律还是元素周期表都是如此,只有在归纳法发现了反例,人们才会去想着如何修改理论。英国著名哲学家,古典经验论的始祖弗朗西斯培根就认为:归纳法是切实可靠的获取知识的方法,科学工作应该像蜜蜂采蜜一样,通过搜集资料、有计划观察、实验和比较,来揭示自然界的奥秘。
知识就是力量,法国就是培根
可是,从古希腊时代开始,数学家们就一直认为只有用演绎法获得的数学结论才是可靠的,用归纳法证明数学定理,例子再多也没用,只能被人耻笑,比如你验证了三个偶数都能满足哥德巴赫猜想,就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了吗?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有时候举例子可以证明一个问题,有时候却不能呢?
其实,归纳法和演绎法其实是相互支持和补充的,并不是水火不容,用例证法来证明数学定理,虽然是归纳法,但是背后也有代数基本定理、反证法等演绎法做支持。归纳和演绎这两种逻辑方法,在更高的层次是统一的。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能用演绎法去获得一个确凿的逻辑关系,那么举一个例子,就能严格论证一个命题,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一叶知秋。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弄清楚逻辑关系,举多少例子,都不能说明问题,这就是以偏概全。生活中这样的情况还真不少。
一叶知秋
我想,现在你一定对举例子的证明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