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媒体报道,6日,泰国东北部农磨兰普府发生恶性枪击案件,袭击者向当地一家幼儿园进行“无差别射杀”,目前已造成38人死亡。
据报道,袭击者曾是一名警察,因被解雇心存不满。事发后驾驶白色皮卡车逃走,在被围捕过程中自杀身亡。另据外媒报道,嫌疑人还枪杀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正在碧差汶府视察工作的泰国总理巴育得知枪击事件之后,向死者家属表示深切哀悼。
8名小学生死亡,15名学生和教师受伤。
这起泰国无差别杀人事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01年日本和平时期以来最惨烈的一起校园无差别杀人事件。
附属池田小学无差别杀人事件
附属池田小学事件是于2001年6月8日发生在日本大阪池田小学的无差别杀人事件,犯人宅间守因私闯校园,杀害8位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以及刺伤13名学生和2位教师,被判死刑,并于2004年9月14日执行。
附属池田小学无差别杀人事件现场
事件中不幸丧生的8个小天使
该事件的当事人——杀人凶手宅间守,自幼就已经误入歧途。
母亲不擅长家事和育儿,对宅间守的养育几乎是遗弃状态,而父亲的管教方式却只有一种——暴力。
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宅间守,学生时期其反社会型人格就已经初显端倪。在学校欺负弱小同时又被别的同学霸凌着,在自己喜欢的女同学的便当内加入自己的精液,用报纸裹住猫再点火杀害……等等令人发指的行为层出不穷。
而这些扭曲的种种过往经历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及时的教育和引导。
“校园杀人魔王”—宅间守
2001年6月8日,宅间守故意服用超过正常剂量十倍的精神科药物,进入池田小学开始无差别杀人。
与职员搏斗后被捕,当他被审问的时候,说:“所有事变得不能容忍。我不断地尝试自杀,但我做不到。我希望被捕以及判以死刑。”
2003年8月28日,对自己所犯罪行毫无悔意的宅间守,拒绝对受害者家属致歉,希望法官尽快将其处决。
一心求死的他最终于2004年9月14日如愿以偿,被处以绞刑,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十年过去,原以为“无差别杀人事件”会在社会中烟消云散。
没想到,2014年台北发生了一起恶性“无差别杀人事件”。
2014年5月21日下午4点多,17岁的高职林姓男同学刚打工完,搭上了台北捷运(简称“北捷”)一班列车,准备去上课。
他从最后一节车厢上车,找了个座位坐下后,便继续刷手机、戴着耳机听音乐。突然间,他似乎听到了惊呼声,便抬头向前看,看见一个穿着红色短T恤、黑短裤的年轻人手上拿着一把铁制品,在前面那个车厢里走动。
他看到这个红衣人“点了人就走,被点的人就在前方车厢跑”。当时,他以为那些人在玩游戏,便低头继续刷手机。
不久后,他感觉眼前有个人影,一抬头,红衣人就站在他面前。两人四目相对那一刻,红衣人伸手过来“要点他”。他想着,我又不跟你玩,干嘛站在我面前?没想到自己的左胸便被刺了几刀。
这一天,北捷板南线的222号次列车上,发生了一起大规模的杀人事件。下午4点22分~26分,仅仅四分钟,从龙山寺到江子翠两站之间,4人死亡,22人轻重伤。上面提到的林同学就是其中一名受害者。
北捷通车于1996年,一共有6条主线,2条支线,总长度为146.2公里。这座系统疏解了大都会地区超高的运输需求,成为台北市以及新北市许多民众主要的交通工具。
(台北捷运路线图)
这是北捷通车后发生的唯一攻击事件,对台湾社会造成重大的影响。
郑捷的犯案手法极为残酷无情,不仅对受害者以及家属的身心造成痛苦和折磨,也给社会大众带来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集体恐慌。
它破坏了一向平和的公共空间,撕裂了信任,使人与人之间产生猜疑与戒备,让大家无法放松、休息。
这个深刻的伤害,成为一个时代共同的恐怖记忆。
 “无差别杀人”也即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没有仇怨,随机选择作案目标,在作案现场见谁杀谁的案件。
现实中此类案件并不罕见,2014年台北捷运随机杀人事件,2019年5月在南昌红谷滩,2020年12月辽宁省开原市,2009年至今台湾就发生过6起。
是什么导致凶手“无差别杀人”的行为?

在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中,杀人犯的辩护律师王赦,一直试图推动法院为加害人李晓明的精神状态做出鉴定,尽量争取多一点时间来探索其背后的生活环境和行凶原因。
当前的舆论环境对于犯罪者的确有一种声音:我们不关心杀人犯的童年生活,心理状态,他犯下了如此罪行,我们只想看他被判快杀。
可是这样真的可以解决这些恶性事件的不断发生吗?
虽然面对惨案还要不断复盘寻找原因、动机似乎看起来很残忍,但面对惨案,解决伤害最好的方法是善后和预防。
现代刑事法律面对的伦理问题不仅要准确的对犯罪人量刑,还要兼顾对受害者家属、犯罪者家属,乃至于对整个社会的关怀。
每一次犯罪都不是无中生有,只有唤起社会的最大关注,才能阻止下一次“无差别杀人事件”的发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