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缺乏常识,否则不可能否认:诺奖较可靠地衡量一个大国对人类世界的科学贡献。
除非缺乏自省,否则不可能否认:没有强大的科学就不能长期为现代世界所高度尊重。
美国诺奖第一次进入世界前十:1912年;
美国成为世界诺奖第一大国:1953年。
日本第一次获得科学诺奖:1949年;
日本第一次进入世界前十:2013年。
前十并非与美、德、英等量齐观,而是与瑞典、瑞士齐头并进。
第一次获科学诺奖早于中国66年的日本,经过二十一世纪起初二十年几乎每年一个诺奖的经历,用了64年才进入世界前十。
那么,2015年才第一次获得科学诺奖的中国,哪年才能进入世界前十,恐怕是很难预计的。
如果按日本的速度,需要到2079年。当然我们很多人希望中国能够更快、更好。
我国投入远多于日本的科技经费、我国科技工作者投入超过日本科技工作者投入的工作量之后,我国将达到日本同样的程度,然后超过。
曾有杰出的学者奠定我国科技基础;
曾有伟大的领导建立现代科技体系;
曾有卓越的科学家高瞻远瞩推动改革;
曾有优秀的管理者克服困难领导发展。
但是,不可否认某阶段我国科技界头面代表分别是无德、无才、无能。
我们的科技管理体系,不是没有优秀人才,但不能避免无能之辈、害群之马瞎指挥;我们的科技队伍,不是没有杰出科学家,而是经常被没有良心没有公德的人所误导;我们的年轻科学工作者,不是没有努力研究,而是有相当多追逐虚的浪潮做不应该做的、不值得做的、短视而浅薄的工作,还乐此不疲、洋洋自得。
谁能够信誓旦旦认为我国科技体系无需深刻的改革、根本的变革?
(我以前介过,1890年日本的北里柴三郞为抗体及其治疗作用的共同发现者、1897年北里柴三郞的学生志贺潔发现痢疾杆菌(志贺杆菌)、1901年高峰让吉,发现正确的肾上腺素。这些工作达到了诺奖程度,特别是北里柴三郞没有与德国科学家Emil von Behring共享1901年诺奖是不公平的。所以日本的第一个诺奖实际迟到了49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