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假期,大家都在干什么呢?

根据猫眼专业版显示,电影《万里归途》的票房已经过亿,累计观影人次超过226万。
据了解,该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首次揭秘出的中国外交官撤侨幕后,远比新闻报道中更惊险、更艰难。
电影中,努米亚共和国发生暴乱,撤侨行动刻不容缓,张译饰演的外交官宗大伟和王俊凯饰演的外交新人成朗,受命前往协助撤侨,任务顺利结束,却得知还有一批被困同胞,正在殷桃饰演的白婳带领下,前往边境撤离点。情急之下,宗大伟和成朗放弃了回家机会,逆行深入战区,营救由殷桃饰演的白婳所带领的125名被困同胞,最终一起回家。
01
电影首映礼上 
多位外交官泪目
据了解,电影首映礼上,一位曾在刚果共和国大使馆任一等秘书办公室主任的外交人员,分享观影感受时哽咽落泪.
“被困在使馆八天八夜,哪怕是最后一个中国人都要救出来!散落在各地的中国人,一个都不能放弃”。
一位坐标阿富汗的外交人员发了对电影的观后感。
全文如下:
《万里归途》终于全国上映了,反响热烈,不出所料。作为一个曾有幸多次参与过撤侨工作的外交人,一直对这部影片抱有期待。 
印象中,这大概是第一部以当代中国外交官为主角的影片,也是第一部以“中国式撤侨”为主题的影片。中国电影人选择这样的题材,本身就是巨大的挑战,外交政策的正确把握和体现,真实历史的合理还原与加工,特殊群体的形象刻画与展示等等,哪个环节有所疏漏或把握不当,都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因此,《万里归侨》的横空出世,本身就颇具意义。
想到过主创团队一定会努力把片子拍出来,把“撤侨故事”讲出来,但没想到的是,一部更容易成为家国情怀纪录片的题材,能被拍得如此精彩纷呈,打动人心。
首先,它是真实的。用饶晓志导演的话来说,就是“真实地还原了撤侨故事”。个人也认为这是影片成功的根本所在。其实,关于撤侨的场景,曾在《战狼II》、《红海行动》等影片中有过几个片段的展现。而现实中的撤侨,远比观众屏幕上看到的同胞们排队登车上船的场景要复杂得多。而且,现实中也没有“战狼”和“蛟龙突击队”的神兵天降,更多依靠的是中国外交团队在国家层面统筹下的奔走穿梭和协调组织,这其中,冲在最前线的就是一个个“文装解放军”---外交领事官员,也就是众多的“宗大伟”们。
正如影片里所描绘的那样,他们需要抗住压力,摸清情况,冷静思考,需要处变不惊,临危不惧,克服种种困难,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最终的目的就是一个,把“同胞安全带回家”。当然,他们也离不开上级团队的指导和大后方的支持保障,但在战火纷飞的地方,更多时候就得像宗大伟和成朗一样,冒着枪林弹雨,孤身作战,步步惊心。一本外交护照,一面五星红旗,一件防弹衣,一部电话,还那一身反复锤炼的职业技能,一腔“忠诚使命奉献”的铁血信念,就是他们的“武器装备“。影片从始至终都客观实在地表现了这一点。
其次,它是精彩的。虽然影片的具体故事情节是虚构的,有一定艺术加工,但并未完全脱离现实。而且,它将我们在历次撤侨行动中、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所经历过的种种困难场景巧妙地串接起来,比如人员失联、关卡重重、情势危急、路线难定以及各种突发意外等等,构成了一个叙事完整、合乎情理,同时又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丝毫不懂外交的家人看了后,只呼精彩过瘾,“准备二刷”!“圈内人看不出戏,圈外人看无尿点”。个人认为,《万里归途》做到了这一点。
更重要的,它是生动的,这也是影片最大一个亮点。应该说,《万里归途》的选角的确非常成功,无论主角、配角,都生动刻画出了外交人的精气神。宗大伟的坚毅果敢,成朗的一腔热血,“雪健大使”的沉稳坚定,“妻子万茜”的复杂情感.....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同事们的熟悉身影,看到了外交人的坚定执着,也看到了家人们的百转柔情。
还有其中那位“章宁”,从职务、年龄、说话语气甚至长相上,都像极了我身边一位领事干部。回想起此前和几位同事一起观看影片样片时,每有人物一出场,大家就相互指认,“这不就是你吗?”
我个人很喜欢的一个片段,就是当宗大伟被那位耿直但却十分固执的“努米亚”边境官员一次次拒绝的时候,终于有一次忍不住在门外发作了(估计他当时心里是一万个“草泥马”),然而转身一瞬间,又立刻打起精神,满面含笑地继续做友好沟通工作。这种情感的瞬间切换,相信不少同事都有过亲身体会。很多时候,为了给同胞争取最大利益,我们必须放下个人的好恶喜乐,坚持履行职责使命,义无反顾。
成朗也完美展示了我身边不少青年外交官的特征。他们自信、洒脱,从容,身姿挺拔,英气逼人。心里尊重前辈,但嘴上却并不一味奉迎,甚至有时不留情面。他们会虚心向前辈请教,却更会独立思考,绝不盲从,更敢于质疑和挑战。当然由于经验不足,难免有时自以为是,出现昏招(好在还有老同志把关)。但正是这种难能可贵的执着和情怀,会引领他们在一次次复杂挑战中百炼成钢,成为未来的宗大伟。
当然,影片中的精彩细节还很多。比如宗大伟的思想转变、他与成朗的争吵以及终局“轮盘游戏”中的玄机等等,都值得在“二刷”时再去细细品味。
而影片最后的片段,更让我泪湿眼眶。“飞机进入中国领空”,万家灯火托起京城。无论是当宗大伟被堵在车流中、又被鞭炮礼花吓了一跳的时候,还是当他穿过昏暗走廊推开家门,看到团聚的亲人们时,我能真切感受到他心中那份历经劫难之后的踏实和淡定,还那份重回亲人身边的温暖与幸福。相信这一切,正是所有坚守海外、服务同胞的外交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当硝烟尽散,繁华再现,往日那些的喧嚣烟火和拥堵吵闹,其实就是我们最值得珍惜的岁月静好,也是我们虽隔万里,却苦苦追寻的家的方向。看到不少观众和粉丝的留言,“向外交官致敬”!其实在这一刻,我想向《万里归途》的所有主创和演职人员们致敬!感谢你们的心血付出,如此生动地呈现了“中国式撤侨”,又如此精彩地讲述了当代外交人的故事,更在这2022年国庆之际,让全国的观众通过如此温暖而美好的方式,再次凝聚并升华了我们对祖国的集体情感! 
未来的海外,或许还会有各种风雨挑战,但对“宗大伟“们来说,“同胞的万里归途,就是我们的万里征途”!
心有所属,无问西东,虽有万里,终向归途!
02
观众破防:一整个爆哭
《万里归途》9月30日正式上映,截至目前,猫眼得分9.6分,淘票票9.6
不少网友表示,万里归途太好看了,从头到尾都是揪着心看完的。
还有不少网友表示,这个电影有很多细节值得二刷。
03
部分剧情
看了那么多关于《万里归途》的影评,我也不禁对这部影片充满了十二万分的好奇。
综合各个媒体的资料,了解了部分剧情,跟小伙伴们剧透一下。
2015年,北非的努米亚共和国发生战乱,外交官宗大伟(张译 饰)和新人外交官成朗(王俊凯 饰)临危受命,协助完成撤侨任务。本来他们应该跟侨民一起搭乘飞机回国,但把两个座位让给了台湾同胞,暂时滞留在努米亚。
暴乱中的努米亚,叛乱军烧杀掳掠,战火夷平城市,处处是废墟,处处是炸弹声与枪声,处处是不期而至的死亡……悬尸、被炸毁一半的身体、战火中啼哭的婴儿,无不在提醒着战乱的危险和可怕。 
宗大伟原本以为第二天就可以回国,这时才得知还有一批被困同胞等待救援。要找到这部分同胞,需要穿越被叛军占领的展区,谁也不能保证可以在战火中活着,毕竟流弹根本不认人。
事实上,面对穿越战区去撤侨的任务,宗大伟一开始是拒绝的。他想马上回国,甚至一刻也不能多等,因为他在北京的妻子(万茜 饰)已经临产。他的工作性质让他长期缺少对家人的陪伴,他不想在妻子生产这样的关键时刻再次缺席。
好友章宁很能理解宗大伟想要回国的心情,他也支持宗大伟回国,所以这一次撤侨任务原本是由他和成朗去执行的。意外发生后,宗大伟决定替好友去完成这一次未竟的任务。
此时,赤手空拳的外交官能够依恃的除了护照,就是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及他们的信念、魄力和勇气。
在枪口面前,宗大伟压下恐惧一次次去冷静交涉;面对边境官起初的“刁难”,宗大伟一次次地整文件、跑文件;在暴力的胁迫下,宗大伟敢于不妥协,哪怕牺牲生命也要守护国家的尊严……危机接踵而至,令人心惊动魄。
层层堆叠的紧张感,直到飞机进入中国领空后才真正地一扫而空。“女士们,先生们,飞机已经进入中国领空,现在大家都看到了喜马拉雅山。欢迎回到祖国的怀抱。”所有人都泪流满面……
有影评人表示,最让人印象深刻的画面,我会说是影片最后宗大伟回家的那段剧情。彼时,已经过年,城市里噼里啪啦的烟花象征着喜庆。
但是,烟花对于宗大伟来说,却并非如此。他刚刚回来,还没有适应这突如其来的响动。每一次的炮声,都能把他吓得哆嗦。这段剧情很简单,但又很细腻,没有台词,却胜过千言万语。
看到这里,我都哭了……
04

《万里归途》导演饶晓志:

凸显他们在那一刻的人性光辉

《万里归途》演绎外交官、讲述撤侨故事,这样的题材在过去的中国电影里并不多见。对于绝大多数观众来说,外交官和撤侨事件虽然常常有所耳闻,却仍然带有神秘色彩。
 自上映以来,影片感染了每一位观众,猫眼和淘票票评分均达到9.6。该片导演饶晓志表示,影片里的故事代表着外交官们在撤侨事件中的每一分付出和奉献。《万里归途》拍摄过程中有哪些故事?日前,有记者专访了该片导演饶晓志。
记者:拍摄《万里归途》这部电影的契机是什么?
饶晓志:《万里归途》这个故事一开始是郭帆跟华策储备的项目,他们为此做了很多调研,后来因为郭帆时间上不太合适,他觉得我是比较合适的导演人选,就极力推荐给了我。我看了一些采访中外交官讲述的故事,以及一些报告文学和新闻素材后,才算是真正接触到了这个题材,也是通过这些我才有了创作这个故事的冲动。这个故事是我接手后我们一块创作出来的。
记者:在接触这个题材之前,对外交官是什么样的印象?随着您创作准备工作的深入,对他们的认知是否发生了改变?
饶晓志:其实我跟大家一样,一开始会觉得外交官就是很精神的样子。但确实像你说的一样,随着准备的深入,我对他们的认识也发生了一些改变。我看了很多素材,在海外撤侨的时候,作为手无寸铁的外交官,他们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我逐渐对这些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但回过头来,在了解了这些之后,反而更加意识到他们其实也是一个个普通人。
记者: 影片里有一个场景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张译饰演的外交官宗大伟在被迫跟反叛军首领用手枪玩轮盘游戏时,他也表现出了胆怯和害怕,这是普通人都会有的反应和感受。所以您还是特别愿意去反映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饶晓志:讲好普通人的故事,我觉得这是我做故事最大的初衷之一。他有一个信念,就是我要把他们救出来。我觉得外交官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牵绊,他们也会在某些危险的时刻感到害怕,但出于职责所在,使命所在,促使他们坚守自己的职责,坚守自己的使命,也正是因为这种坚守会更加凸显他们在那一刻的人性光辉。我觉得各行各业都会有这样的人,他们都可能在危难的时刻迸发出这种光辉。我想这是我创作故事的动力来源。
记者:撤侨是大家在新闻里会看到的事件,但其实这个过程中到底有多么波澜起伏,多么困难重重,却是大家难以想象的。
饶晓志:在电影里我们可能需要去做更加极致和更加戏剧化的想象和创作。但我觉得作为一个普通人,在身处战火纷飞的地方就已经让人胆战心惊了,而外交人员还要在那样的情况下去完成任务,我觉得这些都不是我们随便想想就能编造出来的事。
记者:电影里,宗大伟和成朗两位外交官实际上也实现了个人的成长。
饶晓志:是的,某种意义上我很喜欢这种互为镜像的人物关系。对宗大伟来说,成朗可能就像是十几年前自己入职时的外交新人,满腔热血,对一些工作有理想化的思考,而宗大伟已经是经历过那么多事情的老战士了,他虽然嘴上苛责成朗,但内心其实是想保护他的。成朗虽然有热血但经验不足,其实他也有他信仰的东西。他想要坚持的,或者敢于跟宗大伟对峙的,恰巧是他作为年轻人的可贵之处。而宗大伟虽然在一些问题上来不及解释,但他其实是在自己承担各种后果。在经历了这一切磨难之后,我觉得他们双方都有所收获,成朗在宗大伟身上学习到了做事的方式方法,宗大伟其实也在某种意义上回头看到了自己初为外交人员时的初心。
记者:电影里也塑造了几位外交官家属的形象,她们都是非常坚韧的女性。
饶晓志:这种想象来自于我对外交官和他们家属的理解。我了解到,很多外交官在出国执行任务之前都会拟一封遗书放在床头柜,当然据了解的数字来看,一般都是有惊无险,但这份准备他们都是做了的,所以我相信他们在外的时候,家属们一定是牵肠挂肚的,是非常揪心的。
记者:电影里的主人公几次重复过一句话,“相信这个世界一定会好起来的”,这很好地表达了中国人对和平的渴望和信仰。
饶晓志:我觉得所有人都应该向往和平、珍惜和平。我之所以在电影里把战争场面拍得那么逼真,是因为我一定时时刻刻都要强调那种危机,实际上是希望大家能够对照生活,看到和平有多美好。
记者:电影的拍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饶晓志:在这样一个公路片类型的电影里,我们的拍摄地转场非常多,我们去了内蒙古、河北、山东青岛、宁夏银川等地,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要从视觉呈现上力求真实,为的是贴合北非风土地貌,这样影片呈现出来的画面才能令观众信服。另外,我们每到一个地方就要进行一次场景搭建,因为大场面和各种细节都不能落下,所以工作量非常大。
记者:怎么评价主演张译在电影里的表现?
饶晓志:我觉得张译的表演非常好,不管是人物阶段性表演的丰富度,还是人物在极致状态下需要的爆发力,各种细节里我觉得他都表演非常准确。
我觉得表演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就是那一刻你能够传递给观众的细节和情绪必须是到位的。整部电影的拍摄我们不是按照故事时间顺序来完成,而是打乱时间顺序分阶段进行,这对演员来说是很大的考验。
记者:最希望通过这部电影传递给观众的是什么?
饶晓志:我希望大家从这部电影里能够感知到外交领域、外交事业、外交官的不容易,看到他们在类似撤侨这样事件中做出的巨大奉献。同时也希望大家看到我们祖国自身实力的提高,产生强大的民族自豪感。另外就是希望大家意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里,我们要珍惜这样的和平,也希望世界能变得更好。
END
本文选自中国基金报(ID:chinafundnews)、人民日报政文(ID:rmrbzhw)、微博@体育世界的赵领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