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开悟的高僧大德,他们每个人入定的方法和秘诀,都是通过如何睡觉捕捉到的。你如果没有学会如何睡觉,你是不可能入定、得道的。除了这个办法,绝对没有第二个办法!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你不管采用何种方法,要想入定,必须要捕捉到你是如何睡觉的。正是因为大家都会睡觉,所以能学会入定。

打坐的时候,刚要静下心来,就容易打瞌睡。要么就是坐在这个地方非常散乱,要么是刚刚静下来,又要进入梦乡了!这是因为心力没有提起来、松弛了,必然就要入睡。
如果你心力绷得紧紧的,没有松弛下来,坚持一阵子,自然就会逐渐清静,会专注在你修炼的功夫上来。你处在散乱当中,勉强还能用一点功,一打瞌睡,一点功都用不上了。
一个人心灵里面的念头没有放下的时候,是不可能打瞌睡的。除非是身体很累的时候,才会打瞌睡。如果你心灵里面用功的念头没有松弛下来,即便是你躺下来睡觉,你还是处在一种功态当中。即便是做梦,也是梦见自己盘着腿,按照自己修行的方法在用功。你用功用到这种程度,入道才有希望!你们在座的可以问一问自己,是否已经达到这种程度了。
要么坐在这里很散乱,要么刚刚清醒一点就要打瞌睡。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一直都不去管它?为什么不想办法把它克服掉呢?如果把修道、把生死当作一件大事,放在心头上挂起来的话,在静坐当中是不可能打瞌睡的。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生活当中突然遇到一件事情使你很焦虑,你连觉都睡不着。就是因为心理上没有把这件事情放下。如果我们采用这种力量来学佛,很快就入道!
一个人心里边没有事情的时候,就容易睡觉;有事情的时候,睡眠就很少,甚至根本不需要睡觉。你们大家口口声声要学佛、要了生死,可是看我们的所作所为跟我们说的根本不一致,相差太远。
因为你整个白天都是处在散乱当中,所以在晚上这两个小时的共修当中也没办法把思想收回来,还在胡思乱想。想什么呢?如果说是个在家人,他有家庭,俗事多,迫使他考虑,还情有可原。你说我们出家人有什么可想的?衣、食、住无忧,又不愁没工作,又不需要建庙,有什么妄想可打的呢?如果说有妄想可打,就是应该想如何开悟、如何入道、如何成佛!如果不想这些,我们出家人还有什么可想的?
你们应该养成一种习惯,每天看一段经文,把这段经文记在脑子里,放在心上,一直把这段经文给它琢磨透彻。思想系在这段经文上,这是一个对治妄想比较有用的方法。我们在考虑经典的时候,就是与佛相应。我们出家人不考虑经典,还去考虑什么呢?
实际上我们睡觉的时间足够了,为什么在打坐的时候还要打瞌睡呢?我给大家计算了一下,晚上十点睡觉、早晨五点起床,七个小时的睡眠足够了。实际上一个常人睡眠的时间有一个时辰——两个小时——绝对够了!如果说你修行好的话,睡几分钟就够了。甚至几秒钟就够了。不过这种状况常人恐怕都达不到。
我们生理上确实需要一点时间来休息,而且是躺下来休息。因为我们在走着、坐着的时候,身体很难达到高度放松,因此体内的阴阳很难交融到一起。只能够通过躺在床上,让身体高度地放松,体内的阴阳才能交融到一起。
如果我们的禅定功夫高的话,盘着腿就能够让身体高度放松,体内的阴阳两种力量就能够很好地交融到一起。如果我们的身心太散乱,即使躺在床上六、七个小时,还是没有办法使身体放松、心念集中。因此身体里面的力量一直在向外分散、收不回来,这就需要很长的时间来使体内的阴阳两种力量交合。如果我们的思想不散乱,力量就在身心里面,你只要一躺下,甚至不躺下,只要是处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体内的阴阳随时都能够交融在一起,根本不需要再躺下睡觉。
大家以后可以这样去感受一下,不管你是吉祥卧,还是仰卧,头脑高度放松(即便你放松不了,也要在头脑里告诉自己:要放松、要彻底地放松)。你要暗示自己:“放松了,放松了,已经渐渐地放松了。”
你这样训练几次,便能够清楚地感受到体内有一股力量迅速在一起相碰,一碰完,这股力量又迅速分散到四面八方。也就是说分散到体内的每一个神经末梢。这个时候,你的头脑马上就清醒了,你再也不需要躺下睡眠了。
我们体内的阴阳两种力量,在一天当中有两次要交合在一起,子时一次、午时一次。如果从养身之道来讲,这两个时辰中能够躺下10~20分钟是最理想的。可是我们常人要么是不躺下,要么一躺就是几个小时。
为什么会做那么多的梦呢?是因为超过了睡眠的时间,身体不需要了。它本该起来工作了,可是你躺着不动,头脑就开始自动工作了,如是就开始做梦了。不相信,你们给自己定个时间,睡上三、四个小时就起来,一样很清醒、很有精神。你一超过这个时间,就开始做梦了。
为什么大多数人做梦都是在凌晨呢?因为这个时候身心已经休息好了,你再躺在这个地方继续睡,头脑就事先自动工作了。
我们人体的阴阳两种力量在子、午这两个时辰要归源。它们每次归到源头碰撞以后,力量马上就补充足了,又分散到身体的四面八方去工作了。当工作了十二个小时后,就像是电能消耗完了一样,又需要补充了。就再回到源头,阴阳两种力量就再碰撞一次,又补充足了,又分散开来继续工作。每天如此,周而复始!
在这两个时辰当中,身心越放松、阴阳两种力量交融的越彻底、越快、质量越好。有些人因为他不懂这个道理,咬着牙挺着硬坐,长期睡眠不足,甚至不躺下睡觉。结果由于心、肝供血不足而引起焦虑、睡眠不好、肝火旺盛,甚至引起肝炎、肝硬化。这都是因为身体不能很好地放松,气血不能充分地滋润这些五脏六腑而导致。身体越放松,气血越畅通。
本来通过打坐完全可以取代睡眠,可是我们在打坐过程中由于不能彻底放松而达不到休息的效果,只能够躺下来睡觉让身体放松,促使气血交融在一起。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打坐达到睡眠那样的效果——能和躺下一样放松——的话,根本就不需要再躺下借助于睡眠来放松了。
因为长期以来我们都是通过躺下睡觉来放松身体,所以我们现在想把这种姿势改变过来,通过打坐让身体达到高度放松就很困难。正常情况下,你如果掌握了方法,再有意识地去训练,一年时间完全可以把你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的睡眠习惯和姿势改变过来,通过打坐代替休息。它可以不叫睡眠,而叫“坐眠”了!
如果你想试验的话,今天晚上回到你们房间里,不要睡觉、在打坐的时候也不要用功,就明确地告诉自己:我今天打坐不是用功,而是睡觉——用打坐取代睡觉。你把腿一盘,就把腰给弯下来,就做打瞌睡的姿势,体验一下子用打坐来代替睡眠。如果你能够放松的话,同样会感受到盘着腿打瞌睡的时候,身体里面有一种很微细的力量在慢慢地蠕动、又像是在游动。上、下、左、右串联在一起。
当这个串连的过程结束了以后,你身体里面会有一种力量慢慢地往上输送。当头脑得到这股力量以后,就慢慢地、慢慢地清醒了,也就是说不需要睡眠了。你能够这样体验几次,你就掌握了如何睡眠、如何醒来这个过程;你掌握了如何睡觉、如何醒来,你顺着这个记忆、顺着这个经验,就能够掌握如何入定、如何出定。
我曾经讲过入定、出定和入觉、醒觉一模一样。就是因为我们现在掌握不到如何睡觉、如何醒觉,所以你就不会入定、出定。我曾经给大家讲过,我自己捕捉到如何入定、如何出定,最初的经验就是盘着腿打瞌睡时捕捉到的。我入道的经验真的是跟大家不一样,跟古时候的修行人也不一样。我是通过打瞌睡捕捉到的。
这种方法我告诉过好几个人,非常有效。因为你睡觉的时候也是念头渐渐、渐渐地减少,生理机能渐渐、渐渐沉睡,要休息、要静止下来。而你入定的时候,也是生理的能量渐渐地静下来,渐渐地要隐藏起来、要休息,心理的思维渐渐地减少、渐渐地停止。
无论你是要出定、还是要醒觉的时候,生理的能量都是渐渐、渐渐地苏醒,渐渐、渐渐地活跃,渐渐地要工作;心理的思想渐渐地活了、渐渐地在动了、渐渐地在思维了。二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区别!
如果你捕捉到了一次如何睡觉,如何醒觉,你就有了这个记忆,自然就能够捕捉到如何入定、如何出定。这里面还有一个“住”定。你入定了以后,还要住在定中一段时间,然后出定。
我们睡觉也是一样,你入睡以后还有一个住“觉”的过程,住在这个觉当中。譬如说你的睡眠时间是八个小时,也就是你住觉八个小时。当接近八个小时的时候,你的生理就开始渐渐、渐渐活跃了,就要醒觉了。
就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睡觉、如何住觉、如何醒觉,所以就没办法知道如和入定、如何住定、如何出定。你们看我们现在打瞌睡都是白打,都浪费了!打瞌睡还没有学会如何打进去,醒来的时候还不知道是怎么醒的。得学会捕捉呀!要无数次地捕捉,你不捕捉如何入道呢?
我们坐着打瞌睡的时候,脖子都是耷拉下来的,头都是垂下来的(示范)。如果你想体验捕捉的话,当打瞌睡结束了,头脑慢慢醒了的时候,你的头不要马上抬起来(根本不需要抬起来)。这个时候头脑得到下面一股往上升的力量,已经慢慢地醒了、醒了的时候你还继续低着头,你去感受这股力量是怎么上来的。它上来以后,头脑得到这股力量以后,是怎么开始有思维的、怎么开始活动的。你保持这个姿势不动,回忆几次以后,自然就会捕捉到如何醒觉、如何出定。
练夜不倒单,晚上犯困的时候,可以(保持打坐姿势)把棉被卷起来放在腿上,两手搭在棉被上,趴在上面睡。只要这样练习半年,任督二脉就会畅通,生理欲望的问题就可以解决。因为这样一趴,肚子被挤压,臀部往上翘,气血自然从前面透过尾闾穴往上升,从而达到还精补脑的效果。脑袋有了充足的氧气,睡眠时间自然减少。出家人在某个阶段必须练习夜不倒单,就像刚才说的那样,卷着棉被趴在上面睡就可以了。尤其是年轻的小和尚,这个动作是必须练习的。打坐最忌讳的是身体向两边歪,宁可向前弯,也不能向左右歪。所以打瞌睡时只能向前弯,不能向左右歪。
打坐打瞌睡不是一件坏事。但是打瞌睡你要用心去打,要很清楚地捕捉到自己是如何打瞌睡的。因为人在睡觉的时候,不可能突然入睡,而是生理的力量渐渐地沉睡、渐渐地下降。这就好比刚刚冲了水的一杯茶,杯子里面的茶叶是慢慢沉淀下来的,它不可能一下子沉淀到杯子的底部。
要想入定,必须要捕捉到、乃至说你要掌握到如何睡觉。然后再谈如何住觉(住在睡眠里)。当你掌握了睡眠以后,你再去捕捉如何醒觉。只要大家有心去捕捉,就是再笨的人,十次、二十次足够了。
捕捉的前提条件,你一定要记住,就是醒来的时候千万不要挪动姿势。保持原来的姿势,回忆你刚才怎么醒的,甚至试着再入睡。很快就又睡着,睡着了几分钟以后,这个能量又往头顶上输送,你又感受如何慢慢醒的。你这样连续来回三、四次就行了,你的根本问题就解决了,就这么简单。(有人插话:上师,您这么说是不是没有睡着?)
可以说没有睡着。你要知道真正的入定,不是什么都不知道,而是非常清楚。就像一盆清水一样,天上有几颗星星,周围有几棵树,全部投射到这盆清水里面。真正的“睡觉”,就是这样!真正的入定,也是这样。大家往往会误以为没有睡着,“我刚才睡着了,怎么还听得见外面的动静、响声……”实际上这是一种最高质量的睡眠,因为达到了体内阴阳两种力量的均衡!
我们总以为睡着了以后什么都不知道,这才叫做睡觉。因为六根是意根在起牵头作用,意根跑掉了,它没有留在体内,所以大家认为人睡得很熟,什么也不知道了。实际上是意识跑掉了。如果你睡觉的时候意识没有跑掉的话,你入睡以后,就像入定一样,就像一盆清水一样。
所谓的“入定”,就是意识没有跑出去,还留在体内,它才能够达到像一汪清水一样。如果说入定意识跑掉了,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入了“无记定”、“断灭定”了。因为它真正的意识、神识都飞出去了,不在这里了。所以古人有时会以为这个人死掉了,会把他的身体搬走、烧掉。
身心达到高度统一、高度协调时,身心两种力量自然就处于一种饱和不动的状态。如果没有满,它一定是四处走动;它越充满,越有一种互相牵制的力量,致使思想不容易散乱,不容易到处乱跑。
越是身体素质虚弱的人,或者是能量不足的人,越是容易散乱、容易走神。因为它能量不饱满,达不到互相牵制。就像一满杯子水,它不容易晃动;半杯子水,它特别容易晃动,因为有空间。它越满,越有一种整体性。
要经过多次训练,不可能一次成功的。(有人插话问:您的意思是说知道自己在这个地方睡觉、打瞌睡,还是做不了主?)
这个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精神分散”,或者叫做精神散乱。精是精,神是神。精不足,就含不住神,神自然就要走出去。为什么道教里面特别强调“聚精”去“会神”,因为精不足,你聚不起来,你就没有办法把神给收回来,就含不住它、抱不住它。
为什么说是“精神病”?凡是精神病的人,你看他都是阳气不足。精足,阳气自然足;阳气足,就含得住神。因为“阳”它是一个来自阴性的力量,“精”是属于一种阳性的力量。如果你阳性的力量不足。就含不住阴性的力量。
当聚精会神的功夫完成了以后,才能达到“出神”。这个时候的出神,就是我们所说的开顶出窍,就到达下一步——“出神入画”了。入什么画?江山如画、宇宙如画。就是和宇宙同一体了,飞出去了,和宇宙沟通了,就这么简单!
为什么修炼的人要节欲呢?就是为了聚精,让它有足够的“精”去会这个“神”。为什么我们的精培养不起来呢?都从六根漏掉了。因为“神”它是先天就具有的,所以不需要你修。我们需要修的是后天的“精”,把它修完了以后,去会先天的神。
五祖传六祖的偈子:“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即无种,无性亦无生。”三祖传四祖:“花种虽因地,从地种花生;若无人下种,花地尽无生。”都是这个意思。但是自古以来,没几个能看得懂。你在哪里下种?这个“地”在哪里?在哪里开花、哪里结果?大家从来不去参悟这几句话,没有办法。偶尔有那么一、两个人说出来、点破它,大家说他是歪门邪道!所以:“知者就不言,言者皆是不知”!
人们都说佛法是“悟”的,不是“修”的。那么我们就天天坐在这个地方“悟”,怎么悟?一个个悟得浑浑噩噩、晕头转向、面黄肌瘦,都是这个样子,病病殃殃的。把生理机能全部修枯萎了。二、三十岁的和尚、尼姑,看上去就像老头、老太太一样。本来是春天的树木,看上去像秋天的枯木一样。你看人家修行好的,七、八十岁的老头,看上去像五、六十岁一样;那些老师太看上去像五、六十岁一样。他生理的机能修活了、修来了,自然就会出现这种“枯木又逢春”的现象。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