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更重性价比
(2022第20期)
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大背景下,2022年上半年企业盈利能力普遍较弱。大类行业结构上缺乏亮点,2022Q2单季度净利润同比仅工业板块维持个位数增长,消费、TMT、医药均明显承压。盈利超预期个股179只,以“冷门行业”为主,其在7-8月行情中处于相对滞涨的状态,当前市场也在加速对这些有“预期差”的行业进行研究覆盖,后市值得重点关注。“热门赛道”2022年预测净利润上调幅度高达11%,盈利上调个股数占比54%,显示当前下游需求确定性最强的领域依然集中在赛道行业(新能源车、风光储、军工、半导体)。

当前,宏观因素压制市场情绪,调仓拥挤放大市场波动,估值低位增强市场韧性,市场成交、私募仓位、股债估值等左侧信号初步显现。同时,国内政策处于效果观察期,高频数据显示经济恢复仍较缓慢,建议配置更重性价比。建议关注:① 成长制造领域重点关注此前持续调整、明年有估值切换空间的半导体军工当中白马龙头,以及标签属性较弱、估值性价比仍较高的化工新材料。② 医疗健康产业重点关注具备较高性价比的中药,以及充分消化估值和政策负面预期的医疗器械。③“冷门行业”重点关注优质地产开发商、养殖产业链、电力、油运和油气机械等。④ 下游需求确定性强的“热门赛道”。此外,在外部科技领域制裁不断加剧的环境下,关注芯片、信创等自主可控领域的配置机会。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
A股中报盈利整体较弱,“冷门行业”有亮点
中报盈利整体偏弱
2022年A股中报盈利整体较弱、大类行业结构上缺乏亮点。剔除新股的可比口径下,全部A股/非金融板块2022Q2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0.5%/-2.7%,反映出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大背景下普遍较弱的企业盈利能力。

1. 按大类行业划分,工业/消费/TMT/医药/大金融2022Q2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8.4%/-8.0% /-17.1%/-7.1%/-0.8%,仅工业板块维持个位数增长,消费、TMT、医药均明显承压。
2. 按中信一级行业划分,同比增速排名前5为农林牧渔/通信/煤炭/电新/有色金属,同比增速为负的一级行业共17个,包括消费者服务、房地产、钢铁、交运、计算机等。
3. 按上市板划分,主板/创业板/科创板2022Q2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0.3%/+13.2%/-17.5%。
图1:A股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图2:各大类行业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图3:中信一级行业2022Q2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热门赛道”确定性最强,“冷门行业”存预期差
上半年超预期179只个股中,62只属“热门赛道股”(主要指公司主营业务或下游需求处于新能源车、风光储、军工、半导体的个股);117只属“冷门行业”个股(主要包括化工细分品类、医疗器械和化学药、矿山冶金相关的专用机械、渗透率快速提升的家居用品、部分3C相关的消费电子等,其他还有较为分散的教育出版、纺织服装、环保、交运物流、通信设备等细分领域)。

▪  “热门赛道”2022年净利润预测上调幅度高达11%,盈利预测上调的个股数量占比54%。可见当前下游需求确定性最强的领域依然集中在赛道行业(新能源车、风光储、军工、半导体)。
▪  “冷门行业”个股在7-8月行情中处于相对滞涨的状态,当前市场也在加速对这些有“预期差”的行业进行研究覆盖,后市值得重点关注。
表1:盈利超预期的冷门股行业分布和相关数据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注:净利润增速为整体法计算。
此外,盘点超过20个行业的中报总结,
上半年盈利表现较好集中在:
新能源汽车、半导体IGBT、通信、光伏、电池、军工、煤炭、电新、有色、疫情相关医疗板块、酒类、纺织、家居等消费板块、种植企业、水电等领域。
下半年表现向好主要集中于:
汽车、新能源汽车、半导体IGBT、通信、光伏、电池、军工、新材料、煤炭、医疗健康、酒类、美妆、运动等消费板块、生猪养殖、动保、种植、宠物等。

表2:2022年上、下半年各板块景气度盘点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
投资策略
当前,宏观因素压制市场情绪,调仓拥挤放大市场波动,估值低位增强市场韧性,市场成交、私募仓位、股债估值等左侧信号初步显现。同时,国内政策处于效果观察期,高频数据显示经济恢复仍较缓慢,建议配置更重性价比。
建议关注:① 成长制造领域重点关注此前持续调整、明年有估值切换空间的半导体军工当中白马龙头,以及标签属性较弱、估值性价比仍较高的化工新材料。② 医疗健康产业重点关注具备较高性价比的中药,以及充分消化估值以及政策负面预期的医疗器械。③ “冷门行业”重点关注优质地产开发商、养殖产业链、电力、油运和油气机械等。④ 下游需求确定性强的“热门赛道”。此外,在外部科技领域制裁不断加剧的环境下,关注芯片、信创等自主可控领域的配置机会。
一、成长制造领域
1. 半导体
估值仍处于相对中低位,短期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IGBT等细分赛道仍有望保持结构性景气,长期建议关注能穿越周期或有高确定性增长逻辑的细分品类产品的优质标的。① “重资产”看设备国产化,国内晶圆厂持续扩产+国产设备份额有望提升,国内设备龙头厂商收入未来三年有望获得40%以上年均增速。② “轻资产”看客户结构,建议关注参与到全球市场竞争,领先国内外竞争对手并被知名终端品牌认可,份额和净利润同比增速今年有较好保障的优秀设计公司。③ 高确定性增长逻辑的细分品类:IGBT受益电动车、光伏需求和本土厂商具备产能弹性;MCU受益细分下游放量和国产化竞争力提升;模拟芯片本土厂商百花齐放,替代海外份额。
2. 军工
近两个月在“中小市值”占优的市场风格影响下,部分绩优股表现疲弱。但展望2023年,军工部分赛道的核心个股目前估值性价比突出,且从产业发展趋势上存在长期预期差,建议在估值切换期优先布局:① 军用集成电路;② 航空发动机;③ 沈飞产业链
3. 化工新材料
受益于下游行业的高景气和龙头公司的竞争优势,四月底市场低点过后新材料行业表现强势。当前行业估值仍有提升空间,建议关注受益于下游需求景气(如新能源)、国产替代加速(如半导体)等β因素和具备全球竞争力、新产品突破、业绩确定性高等α能力的核心资产:① 合成生物学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关注龙头企业的平台拓展能力;② 新能源长期景气逻辑有望持续向上,Q4或仍是重点主线;③ 成本端压力逐步缓解,关注军品的新订单、降价幅度和民品的产业升级机会;④ 晶圆大厂扩产+技术迭代持续推进,看好材料端国产替代提升;⑤ 培育钻石加速渗透,Q4景气度有望回升;⑥ 国内面板厂商大幅扩张,关注核心原材料国产化和柔性显示
图4:成长制造领域投资机会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
二、医疗健康产业
1. 中药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中药发展,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中药创新药的审批准则也在不断标准化,供给侧改革下迎来增量逻辑。在医药整体板块估值回调大背景下、中药板块作为低估值以及政策避风港等板块,有望迎来估值重塑;我们认为中医药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短期可关注结构性机会,中长期关注受益于政策推动、创新研发以及消费升级的标的企业。受益于消费升级和政策扶持,整体中医药行业需求仍持续向好,中药板块行情具备可持续性,建议从五大维度去选择标的:① 具备极强护城河、产品品牌壁垒高的龙头企业;② 业绩增长的持续性与估值相匹配;③ 管理层改善逻辑;④ 中药创新药增量逻辑;⑤ 中医服务提供商
2. 医疗器械
抗疫产品高基数和Q2国内局部疫情反复导致板块2022上半年收入及净利润总体增速降速。① POCT:新冠检测需求环比回落导致板块22Q2增速环比降速明显,关注清零大方针下常规需求后续趋势。② 常规IVD:多因素下,22Q2业绩稳定。关注集采预期下,进口替代加速。③ 低值耗材:内部高度分化,关注常规低值耗材需求复苏+国际化。④ 高值耗材:受局部疫情影响随着手术量下降而放量趋缓,后续有望逐季向上。⑤ 医疗设备:Q2疫情影响下仍取得稳健业绩,集采免疫+医疗新基建+进口替代+全年需求刚性+大市值催化,五点逻辑共振,值得重视。
图5: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机会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
三、“冷门行业”
1. 养殖产业链
① 生猪养殖:22Q2板块减亏,随着前期产能去化兑现叠加需求旺季到来,猪价H2以来景气持续向上,预计H2利润有望大幅改善。当前时点建议重点关注头均盈利能力领先的公司。② 肉禽养殖:由于局部新冠疫情干扰以及成本高位,黄鸡22Q2只均盈利略有下滑,随着消费旺季到来,预计22H2黄鸡景气有望持续回升;白鸡板块22Q2亏损收窄,今年祖代引种的减少或带来2023年供给减量,届时白鸡景气有望持续上行。③养殖后周期:受下游亏损拖累,动保疫苗Q2盈利改善不明显。展望后续,随着畜禽价格持续高位,动保需求有望明显改善,22H2动保板块业绩或高增
2. 电力
从上半年经营情况看,水电及新能源等非火电板块普遍经营数据表现突出,火电盈利虽仍然平淡但持续修复可期,并正在带动全行业盈利增速触底反弹,行业基本面持续好转叠加风光新能源快速发展带来的成长机遇,为电力行业持续带来配置机会。投资主线上,建议聚焦受益上游煤价及硅料价格回落、市场对成本端预期正在发生变化的新能源及火电转型公司,来水偏枯期仍能出力的龙头水电内在价值也正得到市场重新认识。
3. 油运
临近Q4油运旺季,建议关注欧洲能源紧张带来潜在的补库需求,预计对俄制裁落地前潜在需求有望推动外贸油运价格进一步上行。供给端偏紧背景下,补库需求的拐点临近及原油贸易路线可能重构或将驱动油运行业2022H2或2023H1上行周期持续。预计2023年VLCC供需增速差实现反转,2024~2025年有望逐渐扩大。继续建议关注油运周期的右侧布局机会,看好未来一年外贸原油运输周期景气上行
4. 油气机械
在国内海外油气开采景气共振叠加电驱压裂升级下,建议关注有望保持行业领先,订单、业绩或将高增的公司。
图6:“冷门行业”投资机会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
四、下游需求确定性强的“热门赛道”
在宏观经济和盈利增速下行的大背景下,热门赛道股由于下游需求十分旺盛,盈利预测上调情况明显好于“冷门行业”个股。
1. 新能源汽车
上半年行业高景气度延续,在需求与供给匹配不足的结构性错配下,逐步摆脱局部疫情、国际局势等外部因素的扰动,整车产销量稳健增长,旺盛的下游需求带动锂钴资源、锂电设备、电解液、正极材料等中上游产业全面成长,营收及利润水平持续提升。随着优质车型加速投放,经济形势回暖向好及多地政策、法规推动,我们判断2022年下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高企,高增长趋势有望延续。从全球视野看,中国电动化供应链快速发展、最为完善,龙头企业已供应海外,作为全球优质制造资产的价值凸显。推荐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以及细分赛道优质企业,包括:① 锂电及材料环节;② 锂电池上游设备和资源;③ 热管理及零部件;④ 储能
2. 风光储能
从2022年中报业绩来看,光伏超预期且高速增长,显著优于制造产业整体,风电低于预期。上半年公募基金相对于全市场显著加配光伏、电池类和电气设备。光伏、电池类业绩及预期较高,估值上升空间显著,值得关注。① 光伏领域建议重点关注受益于供需格局持续紧张的硅料龙头,持续强化技术、具有成本及规模优势的一体化龙头以及逆变器环节、胶膜环节、碳/碳热场优质供应商、电池激光设备、组件串焊机、布局硅片的还原炉设备等龙头企业。② 储能建议重点关注海外户用储能龙头、抽水蓄能领域
表3:热门赛道投资机会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中信证券研究部
五、科技领域
产业数字化算力基础设施可靠供给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结合内外环境不确定性,以CPU/GPGPU为代表的科技自主关键品类价值值得重视。重视信创产业在外部不确定性提升发展紧迫性、区县/行业信创需求接棒、关键品类技术/供给能力突破、产品快速迭代渗透、信创产业强板块效应等五大方面的变化,料将持续拉动相关核心品类全面推广落地。看好以CPU /GPGPU为代表的PC、服务器相关软硬件等信创产业链发展机遇
图7:信创产业投资机会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
附录
表4:各行业投资观点一览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研究部(含预测)
风险因素
▪ 
全球宏观经济低迷风险;全球疫情反复和地缘政治风险影响;全球流动性不及预期的风险;全球通胀风险超预期;海外能源价格系统性下跌;欧美经济衰退可能导致海外需求不足;中美贸易摩擦风险加剧;俄乌冲突局势加剧影响全球供应链。

▪ 国内宏观经济运行风险;稳增长相关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局部疫情反复超预期及抗疫纾困政策不及预期;消费需求不及预期;各行业竞争加剧及政策风险;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自然灾害。
▪ 军队武器装备建设节奏低于预期,军民融合政策支持低于预期,军工领域国企改革进度慢于预期等。缺芯导致整车出货量不及预期的风险;需求放缓的风险;关键材料大幅涨价的风险;自动驾驶事故导致相关企业估值大幅下降的风险;智能汽车数据隐私管理不足的风险;动力电池产能不足的风险等。新能源汽车销量不达预期;终端价格竞争加剧;成本降幅不达预期;新能源汽车政策波动;技术进步不及预期。流量增长不及预期;运营商ARPU值提升不及预期;运营商竞争加剧的风险;5G 业务商业模式尚不成熟的风险;5G相关政策变化的风险;运营商5G基站建设不及预期;国内数字经济发展不及预期;国内政企数字化转型不及预期;云厂商Capex不及预期;运营商对通信设备、光纤光缆集采价格不及预期;上游芯片、模组等原材料涨价超预期;物联网产业进展不及预期;IDC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云视讯发展不及预期;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汽车高压/高速连接器国产替代进展不及预期;海上风电招标不及预期;公司毛利率提升不及预期;公司费用控制不及预期;公司业绩增长不及预期。医药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带量采购政策执行进度与力度超预期;供应链断供风险;产品海外推广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影响煤炭需求和煤价;新增产能集中投放,压制煤炭价格;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创新不及预期。用电量增速超预期下滑;煤价大幅上行;售电价格大幅下降;新能源装机增长不及预期;风光造价大幅上行。新材料产业政策变动风险,技术研发与更迭的风险;各行业政策风险以及由此带来的估值压制因素;通胀超预期,提价能力不足影响盈利能力的风险。伊核协议谈判进程不及预期;老旧船拆解量不及预期;原油价格持续维持高位;原油消费需求下降超预期;船厂产能大幅扩张。旅游管控超预期趋严;出游心理恢复慢于预期。品牌公司线下门店拓展不及预期;制造公司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等。局部疫情反复下,居民购买意愿持续疲软,影响美妆等可选消费;国际品牌多渠道大力度促销,侵蚀本土品牌份额;流量、品宣等侵蚀业绩。餐饮恢复不及预期;提价成效不及预期;新兴渠道冲击超预期;原材料价格持续上行。动物疫病大规模爆发;食品安全问题;政策推出力度或执行进度不达预期;猪价不达预期;粮食价格波动。宏观经济增长失速下行,资产质量大幅恶化。代理成交额下滑风险,财富管理市场发展低于预期,投资业务亏损风险,信用业务风险暴露,资管业务业绩报酬和管理规模下滑风险。房地产市场继续进一步下行的风险;9月后受局部疫情影响,销售复苏势头受阻的风险。央企物业管理公司对阶段性亏损容忍度小,对项目盈利可预见性要求高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外拓非居时优势更大;一些央企仍然缺乏必要的股权激励。
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报告:
2022-9-9|《A股行业比较月报20220909—从A股中报寻找有“预期差”的行业》,作者:裘翔,杨家骥

2022-9-4|《A股策略聚焦—延续非典型切换,转向偏冷门行业》,作者:裘翔,秦培景,杨帆,程强,李世豪,杨家骥,联系人:徐广鸿
2022-9-12|《A股策略聚焦20220912—预期博弈关键期,配置更重性价比》,作者:秦培景,裘翔,杨帆,程强,李世豪,杨家骥,联系人:徐广鸿
2022-7-31|《A股策略聚焦20220731—寻找新平衡,延续高波动》,作者:秦培景,裘翔,杨帆,程强,李世豪,杨家骥,联系人:徐广鸿
2022-9-2|《银行业2022年中报回顾—景气度走弱,分化度加强》,作者:肖斐斐,彭博   联系人:林楠
2022-9-15|《非银行金融行业证券行业2022年中报点评—投资拖累行业增长,关注业绩环比改善》,作者:田良,陆昊,邵子钦,童成墩,薛姣,张文峰
2022-9-13|《制造产业2022年中报总结—产业整体逐步承压,成长板块优势显现》,作者:杨灵修,纪敏,周家禾
2022-9-7|《军工行业2022年中报总结—确定性筑基,成长性建瓴》,作者:付宸硕,陈卓,刘意
2022-9-8|《汽车行业2022年中报回顾及展望—何妨吟啸且徐行》,作者:尹欣驰,李景涛,李子俊,王诗宸,武平乐   联系人:简志鑫
2022-9-13|《新能源汽车行业2022年中报总结—高景气度延续,上游和电池业绩高增》,作者:袁健聪,王喆,拜俊飞,李越,尹欣驰,李鹞,吴威辰,汪浩,滕冠兴,柯迈,黄耀庭
2022-9-6|《电子行业2022年中报总结—上半年消费端需求承压,半导体设备、IGBT维持高景气》,作者:徐涛,胡叶倩雯,苗丰,梁楠,夏胤磊,王子源
2022-9-6|《通信行业2022年中报业绩综述—运营商持续改善,通信赋能智能汽车高速成长》,作者:黄亚元   联系人:魏鹏程
2022-9-1|《计算机行业“构筑中国科技基石”系列报告20—信创产业:重申战略机遇来临》,作者:杨泽原,丁奇   联系人:李康桥
2022-9-4|《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2022.8.29-2022.9.4)—2022年半年业绩总结:局部疫情影响Q2短期承压,创新驱动行业行稳致远》,作者:陈竹,韩世通,宋硕,朱奕彰,沈睦钧,甘坛焕   联系人:王凯旋,曾令鹏
2022-9-2|《煤炭行业2022中报总结—业绩大增,景气高位扩张》,作者:祖国鹏
2022-9-13|《新材料行业2022年中报总结—坚守新材料核心资产,聚焦技术迭代和产业格局》,作者:李超,陈旺,张柯
2022-9-5|《消费产业2022年中报总结—疲弱之下,仍显韧性》,作者:姜娅,李鑫,薛缘,盛夏,徐晓芳,冯重光,杨清朴
2022-9-4|《社会服务行业2022年中报总结—疫情超预期冲击,控本降费精益发展》,作者:姜娅,杨清朴,刘济玮   联系人:常欣仪,李振寰
2022-8-31|《纺织服装行业2022年中报盘点—运动国潮依旧,期待消费复苏持续边际改善》,作者:冯重光,郑一鸣,郑逸坤
2022-9-6|《美妆及商业行业2022年中报及8月线上销售情况总结—承压下分化成长,淡季中静待花开》,作者:徐晓芳,杜一帆
2022-9-4|《酒类行业2022年中报总结—业绩稳增,韧性突显》,作者:姜娅,李鑫,薛缘,蒋祎,康达
2022-9-7|《食品饮料行业2022年中报总结—困境方显本色,调整中布局优质龙头》,作者:薛缘,顾训丁,汤学章,蒋祎
2022-9-6|《农林牧渔行业2022中报盘点-养殖酝酿景气向上动能,种植延续高景气和强政策》,作者:盛夏,彭家乐,王聪
2022-9-4|《房地产行业2022年中报总评——销售复苏,投资向下》,作者:陈聪,张全国
2022-9-2|《物业服务行业2022年中报总评—竞争格局剧变,央企全面崛起》,作者:陈聪,张全国
2022-9-6|《公用环保行业2022年中报回顾—板块分化但整体向好,聚焦成本变化机遇》,作者:李想
2022-9-15|《物流和出行服务行业油运行业研究笔记系列之一—拥抱油运周期   拾级而上》,作者:扈世民
相关研究
上述内容系对历史报告摘要的汇编,其内容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汇总参考之用;上述内容不应被视为发布新的证券研究报告,或对节选的已外发研究报告的重新发布;若因对报告的节选而产生歧义的,则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为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