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炒股拌饭”,关注了解更多精彩
不少对近代历史比较熟悉的人,可能都曾经听到过一句话。
大概意思是二战后东亚国家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摸着日本过河。
为啥会摸着日本过河,而不是摸着美国或者其他发达国家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日本是东亚模式的先行者。
在二战以后,日本率先经历了从一片废墟,通过出口导向型经济快速发展起来的过程。
在度过了高速发展的纸醉金迷时代以后,日本又在1980到2010长达30年的时间里,走过了从泡沫到衰退的过程。
这期间日本经历了和美国的贸易战,还经历了核心资产泡沫的破裂,以及之后的经济衰退和人口老龄化。
由于多数东亚国家的发展历程和日本非常的像,人口结构大家也差不多,只是老龄化早晚的差别。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的经济发展历程和后面的泡沫衰退,算是一盏东亚国家可以参考的明灯。
研究日本发生了什么,能让我们从中吸取成功和失败的教训,对当下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01 类似的发展模式
从过往的发展历史看,通常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最快的时间,往往是一次大战之后的七八十年时间,这点在二战以后体现的尤其明显。
二战以后我们如果观察欧洲和东亚国家经济的发展,基本都伴随着美国的产业转移和发展初期的出口导向型经济。
整个东亚乃至东南亚,以及曾经高速增长的亚洲四小龙,其实都走过类似的路。
大家先是加入二战以后美国佬主导的美元经济圈,之后借助国内低廉的劳动成本带来的人口红利,来承接产业转移。
通过引进劳动密集型的中低端制造业,投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积累经济发展的需要的原始资本和美元外汇储备。
等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再通过城镇化发展房地产,借助地产这个工具向居民部门从未来借钱发展经济。
在这个阶段,房地产可以说是最大的消费,也是带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部门。
伴随着地产价格水涨船高和销量的提高,最终会刺激社会消费生产达到极度的繁荣。
既然二战以后,整个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都非常类似,那么日本自然也不会例外。
从1950到1970年代末,依靠外循环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大幅增长。
经历了这轮快速增长以后,日本已经成为GDP总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的资本主义国家。
不过日本经济发展到这个体量以后,过去这种单纯依靠外循环为主的发展模式,也遇到了一些麻烦。
一方面在1973年以后,因为全球出现了石油危机,造成了油价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因为原材料大幅涨价,日本这种外循环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另一方面日本在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大背景下,日本和美国的货物贸易逆差越来越大。
大量日本产品出口国外,特别是出口美国抢占市场,导致美日之间的贸易摩擦愈演愈烈。
可以看到整个八十年代,日本和美国之间基本上贸易摩擦,基本就没有断过。
老美也多次在汽车、半导体、电信、金融等领域,对日本展开了一系列贸易制裁。
由于日本是二战的战败国,再加上日本又不是一个完全主权独立的国家,军事上需要美国的保护。
所以面对激烈的贸易冲突,日本最终被迫选择妥协,自愿采取各种办法限制了出口。

为降低日本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美国在这期间又要求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让日元的汇率在短期内升值一倍。
我们知道日本是依靠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起来的,出口贸易主要依赖的就是美国市场。
日元大幅升值以后,日本的产品价格不是贵了嘛。海外订单大幅萎缩,导致日本制造业企业利润大幅下降。
这时候日本央行为刺激经济,开始通过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市场上涌现出海量便宜的资金。
这些制造业企业本来就产能过剩,出口贸易受阻需求没有有效提升的情况下,自然也就不会拿钱去扩张产能。
这些天量的廉价资金,最终流入了当时的题本股市和楼市,吹起了极大的泡沫。
高企的资产价格泡沫,在1990年代初又被三重野康这个被叫做平成恶鬼的日本央行行长加息刺破。
后面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在拯救危机的过程中,因为日本的大藏省和央行打架,最终日本陷入了失落的三十年。
之前我们在《资产负债表衰退》里面,曾经讲过这个事情,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02 贸易摩擦之后的转型

可以看出日本的经济繁荣,一开始是通过自身拥有的人口红利参与世界分工,承接了美国的中低端制造业转移。
在承接美国的中低端制造业转移过程中,投资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积累发展的资本金。
之后通过城镇化,把房地产和金融手段结合,向未来借钱投入到现在发展经济中去。
为什么城镇化高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经济的起飞和房地产价格的节节高呢?
因为贷款买房相当于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无条件的把自己未来几十年的收入,通过房子这东西锁定。
把这些钱通过金融跨时空转移的手段,从未来拿到今天来搞经济建设,自然经济发展就会很快。
因为完成资本原始积累,靠的是出口导向型经济。所以日本在发展前期,靠的是贸易立国政策。
所谓的贸易立国,其实说的就是把对外贸易作为整个经济振兴和发展的国策。
通过扩大出口增加所需的进口物资,实现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是日本在二战以后长期推行的经济政策。
但是在美日贸易摩擦开始之后,由于美国开始限制日本出口,过去的老路逐渐走不通了。
到了这个阶段,日本经济想要进一步发展,进一步繁荣已经变得难度很大。
因为想要继续过去的游戏,就必须继续扩大中低端市场赚更多的钱,以及卖更赚钱的中高端产品。
前者扩大中低端市场,需要国内国外继续扩大市场。后者卖更赚钱的中高端产品,就需要抢占欧美的中高端产品市场。
不管想达成前者还是后者的目标,这对当时的日本,都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为当时主导世界贸易体系的是美国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和日本主要的出口市场也是美国。
美日贸易摩擦发生以后,日本过去外循环作为主导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变得难以继续。
在这个背景下,日本政府开始转变经济政策。从发展前期的贸易立国,转向了后续的技术立国乃至投资立国。
通过技术升级的方式,提升自己的产品附加值,抢占中高端产品市场,提升制造业的利润水平。
日本的汽车业就是个典型,我们看到丰田旗下衍生出的雷克萨斯,本田旗下衍生出的讴歌品牌,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这期间日本的对外投资也在大幅增加,70年代末日本在对外投资大国排行榜上还看不到。
但是到了八十年代,日本的对完投资已经超过全部西方投资大国: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
在1990年的顶峰时期,日本的对外投资达到了480亿美元,几乎是美国对外投资的两倍。
如果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对外投资,更多的是为了抢占矿产和资源这类上游原材料。
到了八十年代日本的对外投资,则是为了借助日元升值的东风,把资产和制造业工厂分散到了世界各地,打造一个海外日本。
因为把资产和制造业工厂分散到海外,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产能集中在本土遭受制裁。
之后就可以通过世界各地的工厂和网络,向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出口商品,或者开拓当地的市场。
在此期间,日本企业通过持续的海外投资和并购获取了大量利润,打造了海外日本。
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这之后,也从过去的外向型经济作为主导,开始转向到通过内循环来消化很大一部分。
03 为啥日本要转型

其实不管是内循环还是外循环,本质上就是把制造业生产的工业品,卖到国内或者国外消费者手里而已。
想要转型内循环,让国内老百姓更多的消费工业品,首先要提高国民的可支配收入,老百姓手里有钱了才能去买东西嘛。
二战以后后发国家刚开始发展的时候,之所以要搞出口导向经济,其实还是因为本国的老百姓手里没钱,没法消费生产出来的工业品。
老百姓手里没钱,就没办法买东西。国内生产--消费--再生产的循环,就运转不起来。
所以二战以后多数通过出口导向发展起来的国家,主要的外需来源地都是欧美发达国家。
这道理也简单,消费者光有需求是不行的,还得有足够的购买力,才能支撑起需求。
光有需求没有钱和购买力,等于是伪需求。也就没办法支撑起生产--销售--再生产的循环。
西方发达国家手里家底厚能支撑起需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的发展早,从殖民地搜刮时间长。
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后发国家因为没有殖民地,就没有二战以前欧美发达国家在殖民地搜刮的那点底子。
所以后续能够发展起来的,基本走得都是高投资高积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模式。
比如苏联是通过集体农庄的模式获取工农业剪刀差,日本那边很典型的就是1940年体制。
走这个模式就决定了,通常前期工业化的时候,需要通过工农业剪刀差让农民做贡献。
等工业化初步完成,就需要通过出口导向赚外汇。这些积累下来的外汇,可以作为发展和城镇化的资本金。
之后用这些外汇资本金做抵押物,通银行部门信用放大的模式推动经济发展。
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家都会在城镇化过程中通过金融跨时空转移的功能,向居民部门借未来三十年的钱发展经济,这就是我们在《债务经济学》里面讲过的事情。
不过如果走这种发展模式的话,当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也会遇到一个瓶颈。
那就是居民部门的收入,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就很难持续快速的增长。
要知道过去的旧模式,是通过居民部门向未来借钱发展经济,这个模式可持续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一个是居民部门的人口红利还在,这样才能保证后续能够扛鼎的人足够多。
如果生育率下滑导致人口红利消退,叠加老龄化加速到来的话,扛鼎的人就不够了。
另一个是居民部门的收入不断增长,能攒的出首付的同时,收入增长的速度要比债务利息的增长速度快。
这里收入增长的速度,一定要比债务利息增长的速度快,才能继续下去。
想持续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就要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更高端的产业链,这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因为在科技没有带动生产力水平大幅突破的情况下,全世界经济总量的天花板是一定的。
总量天花板限制,意味着一个国家在相关产业多分一点利润的同时,另外一个国家就会少分一点。
先发展起来那些国家看到你想抢占更高端的产业链,就会对你进行全方位的围追堵截。
这是我们在《问题出在世界分配》里面讲过的,日本当时面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旧的增长模式遇到了瓶颈,想通过技术突破占领高端产业,提高居民收入的路也被堵住了,其他方面总要做点什么吧。
毕竟遇到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啊。日本政府在这个阶段,也是做了很多转型努力。
试图通过一系列改革,来提高居民整体收入,平衡大小城市地区间经济的差异,来实现经济的内循环驱动。
老百姓手里有更多钱,就可以提高内需消费在经济中的权重。通过打造自己的内循环需求,来尝试突出重围。
04 为刺激需求做出的努力
为提高国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达到促进内需消费的作用,首先日本采用的是减税降费的方式。
在1980年代开始的税制改革中,日本最先做的动作是不断降低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从过去的70%降低到50%,税率的档次从之前的15个降低到6个。
企业税的基本税率从之前的43.3% 降至1987年度的42% , 最终降为37.5%。
在税制改革的背景下,单单1987年日本减税降费规模达到了1.5万亿日元,1988年减税规模达到了2万亿日元。
这部分减税降费的钱,很大一部分都可以转化为居民消费,支撑国内的内循环需求。
想要刺激居民消费,光靠减税降费是不够的,还需要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大家的工资水平。
为保障日本国民收入增长,日本在80年代开始不断提高最低工资,增加工资收入占据国民总收入的比例。
从数据上看,日本80年代的薪资增长速度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高于GDP增速的。
这意味着大多数日本国民,充分享受到了日本经济这块蛋糕变大带来的好处。
为了让老百姓敢放心花钱,除了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日本在这期间还不断提高社会的福利水平。

一方面在做好居民医疗保障的同时,日本还提高了老百姓的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
另一方面为了刺激老百姓消费,日本增加了国民的年休假时间,大力推广带薪休假制度。
在这个背景之下,日本国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金钱,用于休闲和消费。
日本国内的旅游、餐饮和休闲产业在这个背景下有了长足发展,商业和旅游的营业额都有明显增长。
在释放内需,提高和刺激国民消费的背景下,消费贷在日本也有了长足发展。
你手里钱不够,可以通过消费贷借钱给你花嘛。只要分期和利息还得上就不会出问题,对经济就是正向刺激。
所以我们看到,日本政府在这个阶段逐步放松了金融管制,开始推行利率市场化,允许银行自主决定利率。
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企业的借贷成本得以有效降低,利率低了企业自然更有动力进行投资。
同样的,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因为利率水平降低了,居民的储蓄意愿自然也就低了,大家变得更愿意花钱了。
居民储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更多的转化为投资和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为了降低居民的储蓄率和刺激消费,在提高居民收入和减税降费一系列组合拳落地以后,日本也在利息税方面,也做了一系列改革。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想要降低大家的存款意愿,就要想办法降低大家存钱以后的获得感。
首先从1987年10月起,原则上废除了原来小额储蓄和邮政储蓄的免税制,对利息所得一律征税20%。
小额储蓄的利息收入,也收窄了免税范围。仅限65岁以上的老人和母子家庭,才能享受免税优惠。
贴现金融债和贴现国债的税率,也从之前的16%,提高到了改革后的18%。
可以看出日本这一系列改革,一方面提高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居民的储蓄率。
两方面双管齐下,在降低居民储蓄率的基础上,鼓励了个人消费的同时,扩大了日本国内的需求。
这套组合拳落地以后,成功的避免居民把这部分改革增加的收入,存入到银行不动吃利息。
在日本政府的鼓励之下,再加上1980年代末期日本经济逐步进入泡沫化。
这个阶段我们看到,日本的住房贷款和汽车贷款都出现了大幅增长,居民杠杆率迅速提高。
不过美日发生贸易摩擦之后,带来的外部需求下降,缺口是非常巨大的。
单靠刺激居民部门消费,加强内循环带来的需求支撑,是很难就这么补上的。
为应对外部市场恶化带来的外需疲软,在刺激居民部门消费支撑内循环的同时。
日本的政府部门也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借债搞了一系列刺激,来弥补这部分需求的缺失。
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房项目,搞了了十多轮的财政刺激计划。
为保障政府部门的财政刺激资金能够足额到位,日本政府多次提高了财政预算,并通过发行巨额国债支持了财政扩张。
这里面保障房项目,是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单单在1987年日本就新建住宅共165万套,1988年又新建了140万套住宅。
通过刺激居民部门消费和政府部门财政扩张的方式,日本想办法弥补了外循环不给力带来的需求缺口。
05 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平衡
在努力弥补需求缺口的同时,日本政府在1980年代也推动了一系列产业升级。
试图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的模式来调整经济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
首先日本缩减了之前的传统优势产业,在传统优势产业上搞了供给侧改革。
比如石化、钢铁和造船等傻大黑粗行业的规模,这些行业整体缩减比例高达20%。
之后把这些行业挤出的人才和资金,都投入到新兴产业,试图实现产业的升级转型。
其次日本在压缩傻大黑粗产业的同时,积极扶植了电子、通信、计算机、新材料、生物科技、航天航空和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
在政策引导之下,在1980年代日本有不少传统企业,纷纷转型投入到这些新兴产业中去。
为了保障产业结构调整,日本在科研和教育上面,也给了很多的优惠和扶植政策。
比如政府出巨资设立发明奖和科技立功奖,对科研人员实施高额的奖励。
对重点行业实施特别的技术引进政策,大力鼓励企业和民间机构进行自住研发。
在这一系列政策的推动和保障下,日本的经济结构逐步由之前的传统制造业为主,切换到中高端制造业。
现在我们看到日本那些高附加值产业,很大一部分是在1980年代这次产业转型中诞生的。
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当年曾经一度非常的强大。
在日本政府政策鼓励和扶植的背景下,1980年代日本的半导体产业产值,一度占到了全球的一半以上。

不过后来面对美国人的打压和对韩国半导体产业的扶植,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又出现了大幅下滑。
我们之前在这篇《日本的复仇,一场决定国运的生死之战》里面讲过这个事情。
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日本政府还意识到,释放内需需要克服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因为只有区域发展平衡了,各地方经济都有了长足发展,内需才能够释放出来,内循环才能转起来。
所以在1980年代,日本政府为了克服日本国内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尤其是东京和地方城市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
一方面日本政府加快对东京多余产业的疏散,把这些产业从东京这类中心城市疏散到周边的都市带和卫星城。
通过发展东京、大阪这些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带和卫星城,拉动了东京这类大城市周围城市的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也大力推动国内中小城市的发展,通过中小城市带动周边农村的发展,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水平。
在区域均衡发展方面,日本一度做得非常好,在1980年代,我们甚至可以看做是全球标杆。
最富裕的东京和最不富裕的冲绳,人均GDP差距不超过一倍,这就为日本内需释放奠定基础。
不过即使当时做得很好,但是在1990年代以后,面对日本的人口红利丧失和老龄化加剧,中小城市依然走向了衰败。
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变成了鬼城和老年人聚居的地方,年轻人和就业机会越发流向了东京这类大城市。
在存量博弈的背景下就是这么残酷,不管你再怎么试图平衡区域间的发展都没用。
那些没有产业和就业能留住年轻人的中小城市,从长期看是没有未来的。

因为那些没有就业和产业优势的小城市,在人口老龄化和人口丧失的背景下,最终还是会出现年轻人大幅流出的情况
这些城市的资产价格,也会随着人口红利的丧失和老龄化的加剧,逐渐变得一文不值。
06 为啥转型没有成功

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日本不能说不努力,但是依然最终没有成功突围。
我们认为这里面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美国在日本转型过程中,对日打击政策采取了精准脱钩的方式。
在中低端产业领域,美国充分利用韩国新加坡这类亚洲四小龙的成本优势和日本脱钩,压缩日本这部分外需市场。
在高端部分则是自己出手,毅然决然的脱钩和封锁。这里面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半导体行业。
美国人自己在高端半导体领域出手打压日本的同时,还大力扶植了韩国和我国的台湾地区。
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在中低端半导体战场上,对日本形成技术封锁和合围。
高端市场则是美国人自己出手,从高中低端三个档次,对日本形成正面交锋吃掉其市场。
第二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崛起的同时,日本面临人口红利丧失和老龄化加剧。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遇到的是外部需求被分流的同时,内部需求也在同步萎缩。
以前我们讨论经济学问题的时候,总会说到供需这个最关键的底层逻辑。
比如说从内需的角度讲,人口结构和老龄化程度是最关键的。人口结构里年轻人比例高,老年人比例低,需求就会相对旺盛。
如果老年人比例高,年轻人和出生人口的比例都低的话,那么长期看内需必定是萎缩的。
需求和经济增长是息息相关的,这里面最主要决定需求的,很大一块是劳动人口。
可以看出伴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增速的恶化,日本的经济增速也变得越来越低。
目前在东亚国家里面,发生类似情况的还有我们隔壁的韩国,曲线基本上也差不多。
为啥二者会有这么高的相关性呢?从供需的角度,就很容易理解这个问题。
当一个国家人口结构年轻,新生儿出生率高的时候,往往意味着这个国家的需求旺盛。
从人的生命周期来看,如果你手里还算有点钱,那么你消费欲望最旺盛的时候是中年之前。
到了中年以后随着荷尔蒙水平的下降,对很多消费就没那么感兴趣了。
如果没有娃的话,日常开销都会小很多。这时候如果家里有个娃,可能又变成了你们家消费上的大头。
中年到老年以后,消费欲望减退会更厉害,如果身体没那么好,活动范围都缩窄了很多,更别说消费了。
之前提到人口老龄化总有人会说:大部分人干的活可以用机器来代替,这时候人口结构和老龄化程度影响就不大了。
这个想法是非常好笑的,你生产出来东西最终是要销售的,总需求=总供给的时候才能平衡。
机器人确实可以生产,可是它会产生需求么?或者说,你打算把商品卖给机器人么。
第三是日本的优势产业停留在上个康波周期,后续的产业革命没有跟上。
在日本优势产业被美国人打压带来外需萎缩,人口红利丧失叠加老龄化带来内需萎缩的同时,因为种种原因却没有赶上后续的信息产业革命,这是非常致命的,

不管是PC时代的互联网大发展,还是后续的移动互联网大发展,日本都没有从中分到一杯羹。
在过去二十多年,日本一直都在深耕上一轮技术革命的成果,基本没有点移动互联网这个技能树。
所以你看日本的多数有优势的产品,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基本都是上个康波周期的技术,移动互联网相关的很少。
因为后面的信息技术革命,日本这个国家基本没赶上,整个社会的发展好像在90年代之后看起来也停滞了。
到目前为止,持续创造利润的产业依然集中在上世纪的汽车、半导体和化学等传统优势产业。
现在就连优势的汽车产业,可能也会因为没有跟上新一轮技术升级,被我们的新能源车搞掉了。
前些年中国之所以发展那么快,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前几轮康波周期的技术成果,在国内一轮轮被引爆。

在技术进步推动的背景下,我们又搞了改革开放,融入了老美主导的全球贸易体系成为世界工厂。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整个经济体在不断被时代和技术的浪潮推着往前走,国家也一直专注在经济建设上。
之前我们在《人生发财靠康波》里面说过这个事情,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尾声:
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在美日贸易摩擦出现以后,方方面面都做了努力,但无奈最终还是没有转型成功。
不过你要说日本的尝试和转型完全失败,最终陷入了失落的三十年,那也是不客观的。
起码日本依靠自己过去的优势产业,和过去积累的海外资产,维持了人均GDP在4万美元这个水平,国民的生活水平也没有出现明显下降。
如果非要说败在了哪里,那就是败给了后续产业升级没有成功,带来的居民收入提高失败。
还有就是房地产出现泡沫以后,央行强力紧缩刺破泡沫,没有采取慢撒气软着陆的方式。
泡沫破了以后,又因为央行和财政打架甩锅,导致日本国内房地产价格持续下行。
这时候基础货币再宽松,利率水平再低也没用,因为居民和企业部门有钱就在不停还债去杠杆。
最终导致居民和企业部门信心丧失,信用无法扩张引发了《资产负债表衰退》。
再叠加90年代老龄化加速和海外市场被压缩,带来的内需和外需同步萎缩,造成投资和需求不断萎缩。
这期间日本国内居民的消费和投资增速不断下行,90年代私人部门消费增速,赶不上1985-1990年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三分之一。
居民部门的住宅投资和企业部门的设备投资增速降至负值,日本在缓慢地去杠杆中,陷入自我强化的经济萧条。
在生育率下滑和老龄化的背景下,日本的全要素生产率也没办法提高,这也意味着很多普通日本人的收入见顶了。

这几个因素综合,导致日本经济停滞增长以后陷入了存量博弈,只能通过政府负债财政刺激的方式,维持整体需求。
普通人没法从里面分一杯羹,自然就失去了奋斗精神,大家都没啥欲望躺平了。
记得上世纪70年代日本高速发展的时候,曾经有个说法叫一亿总中流。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所有日本人都觉得自己通过奋斗,步入中产阶级的生活。
现在新的说法叫做一亿总下流,这个“下流”讲的就是老后破产预备军的日本中年人。
所以我们看到伴随着预期走坏,整个日本的社会活力和奋斗精神逐步丧失了。
年轻人也之前朝气蓬勃,大家都愿意奋斗的昭和男儿,变成了全面躺平的平成废宅。
文章写到这里就结束了,可以说日本作为一个转型失败,陷入经济停滞的例子。有很多经验教训,是值得我们观察借鉴的。

之所以研究学习日本走过的弯路,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以史为鉴,避免掉进类似的坑里。
全文完,感谢阅读!!如果觉得写的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获取最有用财经信息和投资趣闻,每篇文章都有彩蛋或者惊喜!
延伸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