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资讯报道,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了一种“超级细菌”菌株,他们警告称,这些细菌可能会导致下一场全球大流行。
智力的研究人员于2017年至2019年间从南极半岛收集了一些样本。这组科学家发现,这些样本具有惊人的适应性力,还对多种抗生素和其他有毒物质有高度耐药性。
智利大学的Andres Marcoleta领导了这项研究,该研究发表在3月份的《综合环境科学》杂志上。
研究发现,假单胞菌(Pseudomonas bacteria)——南极半岛上主要的菌群之一——不具有致病性,但可以成为“耐药基因”的来源,而铜、氯或季铵等常见消毒剂无法阻止这种耐药基因。
不仅如此,假单胞菌还具有“使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失活的潜力,而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对治疗不同的感染至关重要”。
Marcoleta说,他们的发现表明,这些菌株携带超级耐药的基因信息,这意味着它们在进化过程中能够抵抗极端条件,这些基因信息可以很容易被转移到其他细菌身上。
他说:“这些基因最终可能接触到导致人类或其他动物感染的细菌,赋予它们更强抵抗力,这一推测是合理的。”
目前,这些“超级细菌”仍然沉睡在南极地区,但科学家们担心,随着人类活动导致物质流动越来越频繁,微生物世界的平衡可能很快被打破,一旦“潘多拉的魔盒”被打开,将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Marcoleta领导的研究还将继续,并可能在一个名为“Anillo mBioClim”的新的大规模项目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另讯:NASA称神秘火箭与月球相撞 形成罕见“双坑”

金州资讯据《国会山报》周五报道,NASA近日称,今年早些时候,一枚来历不明的火箭撞向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两个环形山。NASA称这个情况非同寻常。
NASA在声明中表示,该机构一个负责收集月球数据的轨道勘测飞行器在3月4日拍到“神秘火箭体”与月球相撞,并形成了两个环形山。
其中,东部坑的直径约19.5码,西部坑的直径约17.5码。
该机构说,双坑可能表明,火箭在前后两端各有一个燃料箱。据悉,一个已经用完燃料的火箭通常只会把燃料箱放在有发动机的一端,而另一端则是一个空燃料箱。
这枚火箭的来源尚不明确,但根据NASA发布的消息,撞击所产生的双坑可能会透露出火箭的来源。
在此之前,火箭发射体撞击月球并没有造成双坑的情况。
《休斯顿纪事报》周四报道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声称这枚火箭是自己的。

NASA航天器成功撞上小行星

另据报道,美东时间26日(周一)晚,美国宇航局(NASA)的一个航天器在测试中成功撞击了一颗距离地球约1100万公里的小行星,以尝试改变其运行轨道。
DART(“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航天器总重600千克,2021年11月23日发射升空。作为撞击目标的小行星“迪莫弗斯”(Dimorphos)的直径约为160米,它围绕着一颗体积更大、直径780米的小行星“迪戴莫斯”(Didymos)旋转,轨道周期约为11小时55分钟。
该任务是美国宇航局首次展示该机构的行星防御计划,以保护地球免受与小行星碰撞。“迪莫弗斯”并没有飞向地球,它只是被NASA挑选出来测试偏转技术。如果测量结果显示小行星的航向稍有改变,NASA将认为该任务是成功的。
天文学家需要几天或几周的时间才能知道撞击是否发挥了作用,但航天器上的相机在坠机前捕捉到了小行星的特写镜头。美国宇航局将在未来几天分享这些图像。

科学家在南极雪中发现微塑料 比此前预期还严重

金州资讯报道,据发表在《冰冻圈》(The Cryosphere)学术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研究人员第一次在南极雪中发现了微塑料的证据,这表明微塑料污染的范围比以前已知的更广。
研究人员证实了他们从19个不同地点收集的雪样本中存在微塑料。坎特伯雷大学(University of Canterbury)的一份新闻稿称,“每升融化的雪中平均含有29个微塑料颗粒,这比先前报道的罗斯海(Ross Sea)周围和南极海冰中发现的微塑料浓度还要高。”
根据这项研究,在近五分之四的雪样本中检测到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这是一种在塑料饮料瓶中发现的聚合物。
研究人员认为,微塑料可能来自远程运输或当地产生的垃圾,包括研究人员和基地工作人员穿的衣服和研究站的塑料设备。
研究人员认为,这项研究的意义很重要,因为微塑料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包括造成生物功能损害,限制生长和影响生殖。
南极环境专家加德纳(Natasha Gardiner) 在一份声明中说:“这提高了我们对新西兰南极研究基地附近的塑料污染程度的了解,以及塑料污染的来源。”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信息从源头上减少塑料污染,并为更广泛的环境管理提供信息。”
想获得更多的信息,请点击标题下蓝字“美国金州资讯”,然后点击右上角三圆点,再点击“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