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说,这大概是最温馨的战争片,又是最残酷的儿童剧。
战争的残酷,儿童的天真,还有法国独有的浪漫气息...
这些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主题,竟然在一部反战片里,得到了完美融合。
豆瓣9.5分,横扫国际影展,几乎零差评,无论如何都值得一看:
《悠悠长假》
1939年,诺曼底。
乡下的空气特别清新,汽车驶过的路面,尘土飞扬。
克洛蒂和哥哥,风尘仆仆,终于来到了亲爱的外公外婆家。
这真是一个多事之秋。
爸爸执意参战,为国贡献,妈妈体弱多病,远赴瑞士就医。
临走前,爸妈许诺:暑假一结束,他们就会回来,一家团聚。
那时候,没有人预料到,这场所谓的暑假,竟然长达6年之久...
很快,就来到了命运的转折点。
那晚天蒙蒙亮,外公外婆很早就起了床,开始收拾行李。
他们将贵重瓷器,珠宝、文件,通通埋进了家门口的那棵大树下。
其余生活必需品,零零散散,竟塞满了整整一辆大马车...
克洛蒂也学着大人模样,帮忙收拾打点…
出发前,克洛蒂兴奋地爬上马车。
她的怀里抱着宠物小猪,衣服内藏着爸妈的结婚照。
她好奇地问:那么,我们要睡在哪里呢?
外婆哄她:当然是睡在星空下啊。
她忍不住欢呼雀跃起来。
小小的她万分期待,这一场浪漫的冒险之旅...
她还太小,不懂得战争的残酷,更不懂逃难的意味。
真相是,这一天,德军击破法国防御,惊慌失措的人民不得不四处奔逃。
很快,克洛蒂一家汇入了逃难的人群。
密密麻麻的队伍,绵延千里,看不见尽头。
路人行色匆匆,垂头丧气,脸上是挥洒不去的哀伤。
悲痛的气氛,压得克洛蒂几乎喘不过气来。
尽管她懵懂无知,却也跟着眉头紧皱,低头不语…
走着走着,一辆纳粹飞机在空中盘旋,突然径直俯冲,对着人流一顿扫射。
逃难的人群快速丢下行李,趴在草丛中。
尽管如此,现场仍然死伤无数,被摧毁的物资不计其数。
克洛蒂为了救她的宠物猪,冲进了炮火里,几乎丧命。
劫后余生的她,一阵后怕,唯有紧紧抱着外婆,痛哭涕零。
这时候她才意识到:原来战争,并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而他们千辛万苦来到桥边才知道,时间紧迫,来不及疏散全部百姓。
为了防止德军进攻,法军决定断腕求生,自行炸桥。
还没有等克洛蒂一家走到对岸,猛烈的炮火已经快速将桥吞噬。
他们的马车和行李,也全部毁于一旦。
唯一幸运的是,他们都还活着...
既然不能过桥,那就只能折路返回。
小小的克洛蒂又饿,又困,又累,却只能跟着大人们疲于奔命...
更可怕的是,混乱之中,外婆跟他们走散了。
外公只好将他们两兄妹托付给邻居,孤身踏上寻找外婆的道路。
从此,克洛蒂跟哥哥,辗转在不同的家庭里寄宿...
动画《悠悠长假》于2015年在法国首播,豆瓣得分9.5分。
网友评论:儿童视角的二战,画风细腻,故事没有非黑即白,除了残酷也有轻盈和希望...
还有人说:即使是儿童的视角也能看出当时形势之严峻,没有过多正面涉及战场,但战争的阴影却无处不在...
这部作品采用3D渲染2D的技术,相比于纯手绘动画效率高得多,也没那么烧钱,但比较考验技术。
全片画风清新,画面背景渲染起来,非常有意境,是随手一截就能当壁纸的程度。
整体观感很符合“悠悠长假”的主题,一秒带观众穿越回到上世纪40年代的法国小村庄...
比如,郁郁葱葱的山林下,别有韵味的小木屋,跟蓝天、白云、大海,相映成辉...
泥泞的乡村小道,尘土飞扬,一路绵延到波光粼粼的大海...
比如,落日斜晖,柔光将山崖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连绵的海浪被夕阳染成蔷薇色,在沙滩上肆意翻卷...
那是一个没有手机、电脑、短视频的年代。
天空是湛蓝的,海水是澄清的,空气里藏着沁人心脾的青草味...
邻里间守望相助,小孩子无忧无虑...
尽管前方战事越来越紧迫,但孩子的世界却依然天真烂漫,纯洁无暇...
两兄妹很快就适应了乡村生活。
他们结交了新的朋友,一起分享书中的故事。
他们在果园里采摘苹果,在森林深处搭建秘密基地,在学校对面的空地里踢球...
他们肆意奔跑在田间的小路上,一起嬉戏、打闹。
起初,这样的生活,新奇又有趣。
他们成群结队,仰望天空的战机,看见法国飞机被德国飞机逼得无处可逃。
他们在底下呐喊,鼓舞,为法军加油,直到飞机坠毁在眼前,脸上才露出惊愕...
可战争又怎么会有趣呢?
再天真的孩童,也会逐步窥见现实的残酷。
是法国战败,德军入侵,四处征收房子和各类生活用品...
是餐桌上,越来越薄的面包。
为了省下食物给孩子,外婆开始不吃早餐,饿到晕倒...
外公拿着心爱的怀表去换食物。
可是物价上涨,能换到的物品不过杯水车薪...
很快,战争无情地撕破了现实,向孩子们露出了可怕的獠牙。
是一起上学的同学,在海边误入雷区,失去了生命;
是一起玩耍的挚友,因为犹太人的身份被带走,从此人间蒸发;
是被乱弹炸死的妈妈,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藏好婴儿...
是本该丰收的田野上,遍地残骸;
是安谧深邃的稻田里,赫然出现的尸体...
战争之下,没有赢家。
所有人都失去了某些宝贵的东西,或许是童真,是亲人,是朋友,甚至是生命...
除了揭露战争的残酷,影片还刻画了战争笼罩下的社会众生相。
杂货铺老板,一开始义愤填膺,表示坚决不卖东西给德国人。
可当小镇被德军占领后,他却快速改变立场,跟德军合作,倒卖货物,发国难财。
原来在金钱的诱惑前,人性根本不堪一击。
影片也没有非黑即白,它让我们看见,法国人里也有卖国贼,三翻四次出卖同胞;
德军里也有善良的军官,会跟小朋友打招呼,主动学当地人语言,并且保护当地居民...
所以,永远不能片面地将人分类。
国籍、肤色、人种,这些从来都不应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
当然,作为一部儿童剧,它没有过多刻画战场的血腥,反而用了很多笔触去描绘,阴霾下人性的光辉...
它讲不离不弃的爱情。
当丧心病狂的德军搜刮人质时,外婆执意留下,跟外公一起面对。
哪怕她明知道,这一留下就是九死一生...
它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当德军强行征召法国青壮年加入救济队时,农场小子宁可赴死,也不坚决当德军的走狗。
他紧紧握住爸爸生前留下的猎枪,逃进了森林。
再后来,他加入了地下组织,成为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战争可以轻易夺走性命,却永远无法磨灭,人性的光辉...
是学校老师,为了掩护孩子,死在了胜利前夕;
是天真的小孩,一夜成长,勇敢担起肩上的责任;
是战火下弥足珍贵的相爱,是背地里组织的悼念行动,是齐心协力救出同伴的勇敢,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坚毅...
尽管时隔70余年,这种舍生忘死的精神,依然会令和平年代的我们震撼,泪目,感动...
我们永远不怀念战争,但我们怀念每一颗捍卫正义、不屈不挠的灵魂...
我们都知道,诺曼底登陆战,不仅加速德国法西斯的灭亡,更加快了二战的终结...
但唯有身处历史漩涡的人才能亲身体会,战争并非一下结束,盟军的进展很慢很慢...
黎明前的黑暗,格外瘆人。
这是人类史上最惨烈的登陆战役之一。
极端恶劣的天气,300万名士兵冒着狂风恶浪,抢滩登陆诺曼底,死伤无数。
枪林弹雨,白骨森森。
军事家艾森豪威尔将这里比作“最大的屠宰场”,脚下的每一步全是踩在死人和腐烂的尸体上...
诺曼底登陆最后的英雄
一位中士躺在尸体堆里,他的胸前被炸开了花,血肉模糊。
他哀求同伴:我太痛苦了,请给我一枪吧。
同伴掩面拒绝:你知道我下不去手...
最后,他拿过同伴的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死在了胜利前夕,死在了黎明破晓,他没能亲眼看见,自己打下的和平盛世...
诺曼底登陆最后的英雄
战争,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是无数条生命湮灭在战火之中,不留痕迹...
整场战役,双方都用重炮,德军更是大规模使用空军轰炸,造成12000名法国平民丧生...
在为解放而轰炸倒塌的废墟里,一位法国平民窒息而亡,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在墙上写下最后的遗言:
我不想死,我对解放盼望了太久。但想到我的死能换来更多人的解放,我很知足...
诺曼底登陆最后的英雄
在欧美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墓志铭:对这个世界而言,你只是一个士兵;对我而言,你是整个世界...
是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在生命最后的时光,等不到晚归的儿子;
是新婚燕尔的妻子,翘首以盼,却只等来丈夫的死讯...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事实是,无论如何竭力回避战争的残酷,也永远洗刷不了惨烈的真相...
幸运的是,正义终究战胜了邪恶。
在漫长的等待中,他们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战争终于结束了。克洛蒂的父母没有食言,平安归来。
如果要问他们从这场战争中学到什么。
那就是,自由,新鲜空气、大自然,朋友和亲人的陪伴,才是真正的幸福...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点亮
”,
希望孩子不用再面对战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