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8日新增确诊6054例,为继3月31日的6646宗确诊后,时隔4个多月再破6000;内地海南等地也暴发疫情。两地疫情均面临不同压力,“通关”之路上,“逆向隔离”的新方案再被提起。
香港近日确诊个案数字
所谓“逆向隔离”, 早在5月由香港民建联提出,建议用香港方舱作为本地驿站,让有过关需求的港人先在香港驿站隔离7天,再到内地隔离3天。近日由于许多学生摇不到号无法到内地升学,因此议员们再次向特区政府官员建议此方法。
落马洲河套地区(香港中通社图片)
香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特区政府高度关注此方案,并与中央积极沟通。有消息指出,特首李家超计划本月底或下月初到访广东省,与高层官员会面预料会讨论“逆向隔离”。
早在8月初李家超就表示,目前内地的隔离酒店供应数量有压力,香港能不能配合,将压力转到香港,这是其中一个考虑方向。
他形容两地正常通关还有一段距离,每一次可以打开一道小门,下一次打开另外一道小门,就会愈来愈近。
香港中通社图片
7月初香港新一届特区政府上任后,小门已经开了很多道,“逆向隔离”或许就是下一道小门。一方面可以缓解深圳隔离酒店供应压力,另一方面则让中央援港的方舱用到实处。
“逆向隔离”行不行,要考虑三点:在港驿站选址;两地核酸标准、跨境闭环管理。
两处选址最理想
远离社区的落马洲方舱及港珠澳大桥人工岛方舱,正好接近深圳及珠海,作为“驿站”最适合了,这两处加起来大约有13000个床位,即便不用满,也能有超过2000个名额作为驿站隔离之用了。
中央援港应急医院和落马洲方舱设施今年4月交付使用。其中落马洲方舱隔离设施建筑面积达11.21万平方米,可提供10056张床位,并包含入院楼、出院楼、卫生通过区、检验中心及CT室、仓库及药房、分控中心汇聚机房、医疗垃圾站、污水处理站等配套设施。
中央援港应急医院和落马洲方舱设施今年4月交付使用
香港暴发第五波疫情后,在中央援建下已有位于竹篙湾、青衣、新田、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落马洲河套地区、粉岭、洪水桥、元朗、启德的9个社区隔离设施,共提供约50000个床位。
据香港保安局回复中通社查询,现时香港有三间社区隔离设施运作中,分别为竹篙湾社区隔离设施及两间社区隔离酒店,整体入住率约七成半。截至本月17日,竹篙湾社区隔离设施入住人数超过6000人,而其余两间社区隔离酒店共有约700人入住。
另外,香港近日也有位于启德的方舱启用。负责管理的民众安全服务处总参事梁冠康受访时透露,当竹篙湾的入住率达大约八成,启德便会启用,现时已准备就绪,只要政府决定动用,只需48小时便可投入运作。
以目前香港的疫情,启德估计很快便会投入使用。有了应对第五波疫情的经验,相信特区政府已经有预案,暂时还用不到落马洲和港珠澳大桥两方舱。
香港启德方舱内部色调温馨
香港启德方舱"海景房"
两地核酸标准须统一
目前在内地,核酸检测CT值低于40被视为阳性,但在香港,CT值在30以上却是阴性。很多港人在香港检测阴性后,在关口检测阳性,标准不一便是原因。
若要回内地,检测标准当然是要向内地看齐,包括检测手法也应该从“撩鼻子”改为“深喉唾液”,甚至可以雇内地团队来港培训隔离设施标准程序。
闭环管理或是最大难关。不过,若驿站选址落马洲和港珠澳大桥人工岛,此问题也可迎刃而解。当初兴建落马洲方舱隔离设施时,河套地区就兴建了临时桥梁连接深圳边境,让物资在最短时间点对点运送工地。此交通方式相信也能为闭环管理提供思路,香港发达的旅游业应该也乐于提供跨境闭环服务。
专家建议初期控制人数
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对香港中通社记者分析,由于香港疫情仍较严峻,“逆向隔离”选址必须远离社区。人流、物流也要严格控制好,在隔离地点的工作人员要闭环管理,物品也须经消毒才能送往此地。 
他强调,两地CT值的统一能令内地部门放心,此外由于两地疫情差距较大,内地防控及“动态清零”成本很高,实行“逆向隔离”人数也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
“逆向隔离”方案在两个月前提出,至今仍未“落地”,信任仍是关键。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恒镔告诉记者,目前遇到的难点是要说服中央认可方案是安全的,且不会给内地带来输入疫情的风险,要让中央了解港人返回内地的迫切需要。
在第五波疫情前,竹篙湾也曾供来港的外佣入住检疫,每个单位每晚收取480港元,包三餐,给雇主提供较酒店動輒上千港元便宜的选择。
如果能在香港隔离,你愿意住进方舱吗?
作者:崔静雯 乔依
来源:香港中通社
编辑:陈卓仪
监制:陈金武
往期精选 / 点击即阅
转载请注明来源
《通说》
香港中国通讯社出品
更多好看新闻,请点击二维码,
下载“香港中通社”APP,
玩转全球华人华侨圈最大的中文互动平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