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速扩张的城市政策下,一些传统老铺难免面临生存危机......
就在人们为大荣华酒楼等百多间有历史有故事的香港老店伤怀时,最后一间鎅(jiè)木厂也正在远去,而进入关注的视野。
为让香港市民过上更好生活,特区政府正密锣紧鼓地加快建设“北部都会区”,并积极在新界东北发展收地。这一造福绝大多数市民的好事,却“意外”地压缩了小部分人的生存空间。其中70多年历史、香港最后一间鎅木厂“志记鎅木厂”难逃清拆命运。
(“志记鎅木厂”社交媒体专页)
“我们捱不过时代发展的巨轮。”近日,“志记鎅木厂”在社交媒体上“悲观”地写道,“死线已过,清拆在即,70多年的心血付诸流水。”
鎅木,意指把砍伐下来的树木锯开成为木材。有人说,鎅木厂就像屠房,都是把原材料处理成可用情况的上游步骤,分别在于前者处理树木、后者处理动物。
鎅木厂是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左右在香港应运而生的。
当时,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尼婆罗洲等地盛产优质木材,供港原木材料源源不断。这些木材在鎅木厂走一遭后就能摇身一变,成为家具、装修材料等。
“志记鎅木厂”交媒体专页)
“志记鎅木厂”于1948年在北角渣华道创立,之后因应城市发展需要几度搬迁。其中留在现址上水古洞马草垄最久,一留差不多40年。现时,“志记鎅木厂”由第二代继承人、鎅木业巨匠王鸿权主理。
“木厂其实是我这半生工作的地点,这间工厂从1982年搬过来(上水)……”王鸿权接受香港中通社专访时形容木厂经营到今时今日“像一个奇迹”。
鎅木行业在香港有过一段辉煌期,从业人员曾有数万人。不过1997年后,特区政府立例管制木材入口,严格限制进口、砍伐受保护热带雨林,业界转而入口北美洲已鎅好且价格便宜的木材,鎅木产业被指渐成昨日黄花。
“志记鎅木厂”交媒体专页)
“志记鎅木厂”需寻求变革,才能存活。
“初期我们收集中电(中华电力公司)那些弃置电灯柱,虽然上面有很多钉子,大部分都烂了,被白蚁蛀了,但是都可以筛选一些好木锯出来,换到钱就可以,这样我有生存空间。” 
王鸿权对中通社表示,“建筑公司清理地盘之后,有一些(木头)可以锯出一些物料出来,会把木头运送到这里给我们……如果原木去堆填区,是一种很大的浪费,要令这些树木有重生的机会去服务人民、服务人类,是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任务 。”
(香港中通社记者 付钰 朱乐怡报道)
20多年来,“志记鎅木厂”共回收处理了7000多支电灯柱。此外,鎅木厂其中一位成员是复修界的“大牛”,港大、蓝屋等都有其复修手笔,因此,木材类东西的复修也间接成了“志记鎅木厂”的生意之一。至2016年左右,他们更开设木工班......
通过上述办法,“志记鎅木厂”获得新生,掌门人王鸿权亦成为鎅木业巨匠。
“志记鎅木厂”交媒体专页)
近年“志记鎅木厂”最为人熟知的杰作是,6年前湾仔码头搬迁,他们接收了近100条、满布铁钉和微生物的码头防撞木后,配合设计公司,花了3年时间将其翻新成木台、长凳和茶几凳等木家具,化腐朽为神奇。改装后的木家具亦夺得设计大奖。
然而,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非一帆风顺、只有坦途,荣誉加身后,“志记鎅木厂”还未来得及沉醉于事业上的“第二春”……特区政府为发展“北部都会区”,通知“志记鎅木厂”归还土地。
“北部都会区”计划中,位处的上水古洞北马草垄为新界东北发展计划用地。2019年年末,地政总署通知“志记鎅木厂”须归还土地……
“志记鎅木厂”交媒体专页)
王鸿权曾透过北区区议会主席罗庭德及非政府组织等与政府协商,先后提出几个方案,包括争取保留原址不迁不拆,活化成木材博物馆;或透过以地换地方案,迁至一块荒废逾30年已平整堆填用地继续经营等。
北区区议会主席罗庭德表示,无论“志记鎅木厂”或其他团体一直努力的方向均是倾向原址保留。认为即使政府提出特惠赔偿津贴,但赔偿金额往往不够重置木厂,搬迁成本比赔款还高,会变相令木厂倒闭。
“我不希望这么快结业,我只是想争取多一些喘息空间,让我处理好厂内木材,让他们可以善用,不要立刻斩头。”王鸿权对传媒表示。
“志记鎅木厂”交媒体专页)
今年7月, “志记鎅木厂”在社交媒体发文,指收到地政总署的回覆,清场日期由原来的6月底延至9月13日,鎅木厂可以利用这两个月来清货。
亦有消息称,环境及生态局人员到场视察后,表示可将厂内木材运往园林废物回收中心Y.PARK林区,尽可能循环再造,转废为再生木材。
鎅木厂会何去何从?
“我都74岁了,木厂早已式微,即使有补偿,都不够重新买地再建;加上搬厂建厂的费用好大,子女都不愿接手。”王鸿权对传媒表示,现时只有他和60多岁的妹妹打理,“真是有心无力,不可能再做下去了。”言语中透露对鎅木厂“后继无人”的无奈。
现时,“志记鎅木厂”仍有约千吨木材待处理,王鸿权正以低价售卖木材……
随着时代的发展,“志记鎅木厂”被追捧过,亦遭遇过冷待,王鸿权凭着顽强誓不低头的心态,将鎅木厂经营至今,令“志记”见证了香港人逾70年的奋斗史。
时代在前进,无人可阻挡。或许可以思考的是,如何让这些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如何做好传承,避免其后继无人?
正因为即将远去,大荣华近两个多月来人满为患,不说晚上正餐,就连中午的茶点时间,候餐的队伍,也是从二楼入口排到了一楼很远的地方,直到明天(28日)落闸熄灯;而志记鎅木厂举办的木工手作兴趣班报名,近来每期名额也是几乎用“秒杀”形容。
(香港中通社记者 许其皓摄)
这不是“回光返照”。这里面应该有传统孕育的新希望。
不必伤怀,
不必哀戚。
所谓怀旧,
就是在心里,
传统的位置。
作者:付钰 朱乐怡 刘春
来源:香港中通社
编辑:刘春
监制:黄少华
往期精选 / 点击即阅
转载请注明来源
《通说》
香港中国通讯社出品
更多好看新闻,请点击二维码,
下载“香港中通社”APP,
玩转全球华人华侨圈最大的中文互动平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