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便利港人北上内地,香港与内地方面正在商讨“逆向隔离”措施。根据最新曝光的内容,特区政府已经制订了一些认为需要积极讨论的议题。
据香港特首李家超9月6日出席行政会议前回答记者的提问,这些制订的议题包括:
一、核酸检测标准;
二、用什么方法以“闭环”方式将完成“逆向隔离”的人士送到内地,而到内地后不需再经过“7+3”的隔离规定;
三、以及在实际运作方面,双方采用什么标准和人手配备如何。
香港中通社记者谢光磊
李家超表示,第一次执行这个全新概念,有不同问题需要处理和克服,而且在实际运作方面,内地也有疫情管控需要,香港每天亦有约1万宗新冠确诊个案。
“大家在共同处理各自的疫情期间,商讨和处理‘逆向隔离’的新方案,大家都必须要一些时间去探讨。”李家超表示,与内地的沟通正在进行中。
9月1日,李家超与广东省、广州市和深圳市的领导举行线上会议。李家超当日向传媒介绍时表示,会上提出了“逆向隔离”方案,粤方及深圳方面对该项建议表示支持,并将成立专班落实推进。
“逆向隔离”即指香港赴内地人员先在香港隔离,再以闭环管理形式前往内地,以符合内地“7+3”入境检疫政策为基础。
香港如何做好“逆向隔离”
有分析指出,香港的闭环管理应该“抄内地作业”,参照内地隔离酒店的细节,或许是在香港做好“逆向隔离”的有效办法。
首先,进入方舱隔离前要有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抵达方舱后,需隔一天接受一次核酸检测,如若全部阴性且健康监测并无异常,便可统一出发前往内地。
其次,在隔离条件上,非家人不可同住一间屋子;隔离房间内需有卫生设备,不可出房门共用卫生设备;房门口需放两个垃圾桶,分别放置日常生活垃圾及餐饮垃圾。
在人手上,照顾、管理和医护人员人手要充足,工作人员亦都要接受闭环管理。在香港方舱隔离结束后,交通配套和过关手续可一并整合,由巴士统一拉往深圳指定酒店隔离。
目前,两地疫情存在差距,防疫措施也有差异。因此,建立信任仍是落实“逆向隔离”的前期工作。
香港中通社记者许其皓 摄
香港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对香港中通社分析,“逆向隔离”是双方面的,不能单靠香港一厢情愿,必须考虑内地市民的感受。他认为,目前香港和深圳都遇到疫情,因此还需要一段时间厘定方案细节;若要两地都安心,实施初期必须保证安全稳妥,才能让这个全新方案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梁子超表示,核酸标准或闭环管理方式,实际上都是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而要让内地放心,香港应该在方案中定出超乎本地防疫的标准。
在核酸检测方面,梁子超提议在隔离设施附近设置火眼实验室,就地采样检测;或将隔离人士的样本送进内地实验室,让内地决定是否符合过关标准。
“逆向隔离”的基本原则是为增加名额,目前深圳为入境者开设“八类人文关怀通道”,其中就包括了经香港入境深圳的留学生。
梁子超提出一个思路,让“逆向隔离”专为外国经香港入境内地人士使用,境外抵港人士目前入住检疫酒店也需要闭环管理,乾脆开设全闭环通道直达河套地区方舱,一方面便于管理,另一方面也能保证“逆向隔离”人士没有在社区染疫的风险。
香港坚持五大原则抗疫不躺平
虽然社会有声音希望香港进一步放宽防疫措施,但李家超强调防疫政策是基于数据和实际环境而定,仍然坚持五大原则:
第一,不躺平,控制确诊数字,确保我们的医疗体系可以承担其负荷;
第二,减重症、减死亡;
第三,针对高风险人士、“一老一幼”和长期病患者,要保护他们,因为他们的生命安全是最容易受到影响;
第四,使用精准方法识别不同风险的人士,用不同手段管控不同风险的人士所带来的实际情况和问题,所以我们引用了不同方式,包括“红、黄码”,以及“疫苗通行证”等处理;
第五,平衡风险和实际社会的日常活动,以及经济活动的需要。
香港中通社记者曹文毓 摄
正如梁子超所说,“逆向隔离”是双方面的,不能单靠香港一厢情愿,必须考虑内地市民的感受。同样地,管控好香港的疫情,也有利于内地接受香港的“逆向隔离”方案。
作者:陈卓仪 张明臻 黎金良 
来源:香港中通社
编辑:黎金良
监制:陈金武
往期精选 / 点击即阅
转载请注明来源
《通说》
香港中国通讯社出品
更多好看新闻,请点击二维码,
下载“香港中通社”APP,
玩转全球华人华侨圈最大的中文互动平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