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4225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 经济社会发展变革的十年,农行也开启了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协同共创的新局面。2012年,农行在世界500强排名中位列第84位。2021年,农行排名上升至第29位。
  • 以十年为跨度,观察农行社会责任工作的变化,我们或可以从中抽离出一家企业推进社会责任管理和实践取得成效的基本脉络。
文|侯明辉
▲ 西藏陈塘镇曾被称为“中国最后一座陆路孤岛”。
陈塘镇居民再也不用跋涉150公里去办理银行业务了。
地处西藏自治区西南边陲,与尼泊尔接壤的陈塘镇,在2011年前曾是日喀则市唯一不通公路的乡镇,被称为“最后一座陆路孤岛”。由于当地没有银行网点,陈塘镇6个村的535户居民办理金融业务需要长途跋涉到150公里之外的定结县。
2021年7月,中国农业银行(以下简称农行)西藏日喀则分行陈塘支行正式开业。这使得农行又多了一个位于边境线上的网点,也结束了陈塘镇居民的跋涉之苦。金融服务终于没有让这里的人们掉队。
对于银行而言在这里设点并不是一项划算的生意,但对于当地群众而言,银行网点的开设切实满足了他们的金融服务需求,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群众的金融需求在哪里,我们的服务就跟到哪里。”
这是农行成立70多年来,扎根“三农”、服务“三农”的基本遵循;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担当社会责任的如实写照。
1
服务向实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决定了银行等金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具有双重性。一方面,金融企业要承担一般意义上的利益相关方责任;另一方面,金融企业需要通过对社会资源尤其是金融资本的合理配置,助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因此,促进“三农”领域全面发展无疑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包括金融企业在内的所有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向。
农行自创建起即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三农”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行更是开启了金融扶农、金融助农的“加速度”。从信贷投放到产品创新、从产业帮扶到全面帮扶、从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到助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农行扶农助农的力度更强、举措更多、取得的成效也更大。
针对“三农”领域信贷供给不足的突出问题,农行持续加大信贷政策倾斜力度,通过利率优惠、产品创新等方式,扩大支农惠农贷款规模。2012年末,农业银行“三农”县域贷款余额2.1万亿、涉农贷款余额1.9万亿;2022年6月末,这一数据上升至6.9万亿、5.3万亿。
在脱贫攻坚期间,农行不断提高精准扶贫贷款投放量。2015年末至2020年,农行累计投放精准扶贫贷款9778亿元,余额从1610亿元上升至4836亿元,带动服务贫困人口1646万人次。
顺应农业农村加快进入移动互联时代的趋势,农行大力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以现代科技金融赋能农业生产智慧化、农民生活便利化、乡村治理数字化。2016年,创新推出线上农户贷款产品“惠农e贷”,五年后“惠农e贷”贷款余额已超7000亿元、服务农户超400万户。率先推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管理平台,截至2022年6月末,已在近1300个县上线“三资”管理平台,覆盖14万个行政村。推出智慧农业、智慧畜牧、智慧市场等县域农村特色场景1.5万个。
针对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的现状,农行着力提高服务覆盖率,通过持续完善物理网点、自助银行、“惠农通”服务点、手机银行、远程银行和流动服务“六位一体”的立体式服务渠道体系,进一步将服务网络下沉到行政村,特别是地处偏远的“老少边穷”地区。截至2012年末,农行电子机具全国行政村覆盖率64%。2020年,在83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农行惠农通电子机具行政村覆盖率达90%。农行还设立“三农”远程银行中心,推出手机银行乡村版。截至2022年6月末,县域手机银行注册客户达1.96亿户。
对于过于偏僻或不具备设点条件的地区,农行通过推广汽车银行、背包银行等流动金融服务,以填补当地的金融服务空白。
▲ 农行甘肃分行员工指导牧民通过惠农服务车办理业务。
金融基础设施是连接金融服务供给和金融服务需求的纽带,也是金融服务实现的载体和渠道。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挑战也同样艰巨。在遥远的边境线,抑或巍峨的高原,持续投入人力、物力保障网点的运营是对企业管理能力的极大考验。
截至2021年末,农行在海拔3500米以上地区设立网点500余个,在边境线2公里以内设立网点70余个。农行成为目前唯一一家在全国所有县域设有网点的商业银行。
2
价值向善
如果说服务“三农”集中体现了农行作为国有企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那么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则展现了农行发挥金融引导作用,助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价值追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20年我国提出“双碳”目标愿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步伐持续加快。
在以往开展绿色信贷的基础上,农行的绿色金融发展驶入“快车道”。2012年,农行环保及节能减排贷款余额1522亿。2022年6月末,农行绿色信贷业务余额达2.37万亿,这些贷款被广泛应用于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传统产业绿色转型等领域。
十年前,农行尚在探索完善绿色信贷政策体系。十年后,绿色金融已经上升为农行三大战略之一。2021年5月,农行印发加快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相关指导意见。2021年7月,农行成立绿色金融研究院。同年12月,农行印发绿色金融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全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目标愿景和支持重点,成立绿色金融委员会,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治理架构。
在发挥金融绿色引导作用的同时,农行也努力释放金融的普惠性。
疫情发生以来,小微企业经营发展普遍受阻。农行一方面加大信贷投放为小微企业输血,另一方面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提高减费让利力度为小微企业补血。建立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截至2022年6月末,农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万亿元,服务241.58万小微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和绿色金融一样,发展普惠金融也不再是农行的一时一事之举,而成为全行发展的整体战略。2021年农行按照“一个主题、两大定位、三大战略”,对未来五年改革发展方向进行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三农普惠是三大战略之一。
普惠体现在宏大的发展叙事中,也体现在每一次具体的金融服务中。
对于通常不被重视的金融服务少数群体和弱势群体,农行给予更大的关注。针对老年群体和残障群体,农行积极开展网点适老化改造,建设无障碍服务环境。针对少数民族人群,农行网点设备增加了5种少数民族语言显示和语音导航功能。多家分行组织员工学习手语,提升特殊群体服务水平。对于行动不便的群体,农行竭力提供上门服务。
▲ 农行广西百色分行员工走进百色市田林县利周乡百达村,向获取信息较为闭塞的中老年村民们宣讲反假货币知识。
3
治理向上
履责实践持续深化,履责成效稳步提升的背后,是农行社会责任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十八大以来的十年,农行社会责任治理工作在理念、定位、视野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
社会责任工作理念从CSR拓展到ESG。如果说CSR侧重强调社会价值创造,那么ESG则注重环境与社会风险管控。显然,对于企业而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两者不可或缺。
早在2012年,农行就构建了包含四个层级、涵盖200余项指标的社会责任指标体系,为实现社会责任工作机制化、常态化奠定了基础。2016年,顺应投资市场发展趋势,农行开始将ESG纳入社会责任报告披露项。2020年起,农行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增加了ESG专项报告。
2021年,绿色金融成为农行三大战略之一,ESG理念中所重视的环境风险管理在农行进一步深化。农行自上而下传导ESG理念,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绿色金融支持的核心领域,推动ESG理念在产品开发和业务发展中落地。
▲ 农行江苏泰州分行助力打造当地溱湖湿地绿色生态建设。
社会责任工作定位从日常管理上升到组织决策。如果不能引起领导层重视,并纳入决策机制,那么社会责任就不能真正融入企业发展。
2020年之前,农行社会责任工作的组织定位尚在管理层,由总行企业文化部负责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及日常工作。2020年,农行董事会审议通过《调整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设置》的议案,将董事会战略规划委员会更名为“董事会战略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农行社会责任工作正式上升到决策层。董事会战略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承担制定农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目标,定期评估可持续发展相关风险及战略执行情况的职责。
社会责任工作视野从国内扩展到国际。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凝聚了最广泛共识,CSR和ESG成为全球通用语言。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履行社会责任既要重视本土实践,也要关注国际趋势。
近年来,在深入开展本土实践的基础上,农行积极开展国际交流。2021年10月,农行签署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组织成员。同年11月,农行正式成为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的支持机构。
4
小结
经济社会发展变革的十年,农行也开启了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协同共创的新局面。2012年,农行在世界500强排名中位列第84位。2021年,农行排名上升至第29位。
以十年为跨度,观察农行社会责任工作的变化,我们或可以从中抽离出一家企业推进社会责任管理和实践取得成效的基本脉络。
把握社会责任工作的动态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实践是识别利益相关方诉求,并与之互动。对于金融企业而言,识别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服务诉求的变化,是开展社会责任工作的必然要求。
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诸多重大议题,无论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还是乡村振兴、双碳战略、共同富裕,都给企业履责提出了新要求。农行顺应时代需求,及时调整社会责任工作重点,为助力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方案。
注重社会责任实践的长期性。社会问题往往成因复杂,问题的解决无法一蹴而就。注重社会责任实践的长期性既要求企业对困难有充分的认识,也倡导企业能以长期主义的心态,推动社会责任实践取得实效。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农行长期在“三农”领域耕耘,这是使命所在,也是“三农”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所致。对于关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议题,并且在“三农”领域投入人力物力开展社会责任实践的企业来说,需要热情,更需要耐心。
强化社会责任管理的系统性。在企业实践中,制度规划往往滞后于运营实践,但要让社会责任实践取得更加全面更加系统的成效,就离不开制度化的支持。十年来,农行的各项社会责任制度逐渐建立并不断完善,从组织架构到政策制度,从议题管理到信息披露,这为农行持续提升社会责任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
社会责任的动态性决定了企业履责不会有终点,农行的社会责任建设也仍然在路上。无论是利益相关方沟通,企业公益管理,还是合规风险管控,农行都需要不断改进提升。
积跬步,至千里。
面对时代巨变,期待包括农行在内的所有金融企业在与利益相关方的互动中不断提升社会责任管理成效,发挥金融向实、向善的引导作用,为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助力加油。
(专题)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