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消费聊长期主义已经好些日子了。在经济下行周期、疫情灾害的影响之下,求生欲式的嘶喊从来没有停止过。在流量红利变成流量红海的时代,依靠不断褥新客的一次性买卖已经没那么好做了,生意的增长还得靠老客的复购,不少新消费品牌都在「做好产品」这件事上加大投入。
众所周知,做好产品是一项基本功,是实现购买行为不断持续的基础。但这个「常识」背后的本质是什么?
脑神经科学里有一个词,叫「奖赏预测误差」。当人做一件事,预期为 0 但实际结果为 1 时,就产生了奖赏预测误差 +1,此时 ta 的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促进 ta 下次继续做这件事(强化行为)。反之,当奖赏预测误差为 0 甚至负数时,大脑就不会分泌多巴胺,甚至抑制多巴胺,下次 ta 就不会再做这件事了。所以,实现好产品功能,打磨好产品体验,让消费者在完成待办任务(JTBD)的过程中,获得惊喜,获得正数的奖赏预测误差,ta 才会重复使用和购买行为。
Jobs to be Done(JTBD)是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理论,指消费者的待办任务。消费者购买产品和服务是为了完成「任务」。任务是功能属性的,在时间线上是稳定的,人们希望产品和服务能够让他们,更好、更便宜地完成任务。

简单来说就是,第一次用过好,才会买第二次。但是第二次、第三次、第四第五次之后呢?现在,品牌想在消费者的某个待办任务中,通过产品的功能升级,持续地提供正数的「奖赏预测误差」,刺激多巴胺实现复购,变得越来越不容易。
比如,在女性穿着内衣的这件事上。从 2016-2017 年开始,无钢圈款的线上销售额开始超过钢圈款。2020年,随着内外 " No Body is Nobody " 这一广告战役的出圈,无钢圈款的流行达到了顶峰。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无钢圈内衣在功能上,其实都没有太多可感知的进化。甚至里面使用到的某些技术,例如软支撑技术,在供应链上其实很早之前就有了。以致于到了今天,钢圈款、蕾丝边,一些更具美学意义的款式又开始重新流行起来。
又比如,在使用护肤品的这件事上。从 2016 年成分党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国内护肤行业就进入了功效护肤的内卷之路。每一年都有不同的成分流行起来,而一旦一种成分开始流行,各家的产品就都会用上。例如,抗氧化必有麦角硫因,微生态必谈二裂酵母,美白都用烟酰胺,控油少不了水杨酸等等。实际上,通过披露成分、配方来进行广告宣传,并不等于产品在技术、临床功效上就有质的飞跃,使用护肤品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要在脸上实现立竿见影的效果,无疑去做医美效率会更高一些。
 小红书上不少 20+ 女性晒出自己的年度医美计划
在部分行业,新产品的诞生,大多已经并不涉及技术突破的问题,更多取决于需求的挖掘与创造,而这件事在目前看来,天花板并不高。一旦一个新需求开始流行,市场很快就会被充分渗透,因为这一届新消费的参赛者太多了。而彼此之间,又很难蚕食对方,因为都共享着成熟、标准化的供应链资源,共享着成熟、蓬勃的电商系统,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化。
在这种内卷的竞争势态之下,品牌该去哪里寻找下一场多巴胺盛宴?
社会学家安德雷亚斯·莱克维茨在《独异性社会》这本书里提及,我们正在逐步进入现代社会的晚期,迈向文化资本主义兴起的「独异性社会」。怎么理解呢?
在现代社会的顶峰时期,经由工业化对极致效率的追求,「产品」是作为同样形式的、可无限复制的东西被生产出来的,它们是理性化的物体,用于应对社会短缺和无序的问题;而在现代社会的晚期,社会逻辑更多会在文化化的进程上发展,回答人们关于「意义和动机」的问题。露营、看展、电子游戏、NFT、三坑等等所有形式的文化活动,都是为了回答——如果消除了短缺和无序,那么生活到底是为了什么?
现代社会晚期的消费对文化独异性货品的需求在增强。独异化的生活方式也因取用独异化货品而具有了自己的结构、魅力和意义。相应地,经济领域的重心在于,将这种形态的「货品」以尽可能多的样式提供出来,并对内不断刺激对这种商品的需求。
…… 
文化性货品感动主体,准确地说,它们能带来正面的情感(欢乐、紧张、丰富自我,感到做了有意义的事,等等)。1
直播间的演变,可以说是印证了这个趋势。
区别于滔滔不绝地喷射产品卖点、现场试用、三二一上链接、制造紧迫感……的电视购物式直播间,快手里存在着一种直播间,没有浮夸的催付,甚至不怎么讲产品,而是一个个三四十岁的宝妈女主播,在跟你唠家常,「有空常来直播间看看,亲爱的买不买都是一种支持」2
有人蹲直播间是蹲低价促销,有人蹲直播间是为了消磨时间。这类快手直播间的目标受众,主要是低线城市里的全职带娃妇女,无业或者做着一些零碎兼职。看着同样是宝妈,但成为品牌创始人的女主播们唠着家里长短、鸡汤感悟、健康餐单……不免产生一种崇拜而又亲切的感觉。看了一整昼,最后下单几十块产品,付的主要是精神食粮的费用。
实际上,这跟我们去东方甄选看董老师的直播,没有太大的区别。无论在五环之内,还是在五环之外,精神、文化消费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据的时间将越来越长。
随着我国人均 GDP 超过一万美元,人工智能应用程度越来越高,数字化基础设施(网络、手机)的普及,休闲时间、休闲消费,已经存在于每一个消费者的生活里,只是所占时长、所占消费金额比例不同而已。
那品牌该怎么把握住这个「机遇」?
    (未完待续)
* 拓展阅读:

1 《独异性社会》Die Gesellschaft der Singularitäten: Zum Strukturwandel der Moderne [德] Andreas Reckwitz
2 《不知名品牌的护肤品,都是谁在买》|公路商店
3 《
淘宝直播的新内容时代,释放了哪些流量机会
》|窄播

4 《慢!慢!慢!直播变慢了》|SocialBeta

关于作者 | Chiuz Hwang  
关注商业与文化的融合,
曾负责多个 0-1 / 1-10 阶段消费品牌的品牌工作;
喜欢自然生态与美连接的一切,
在感受力和创造力的路上修炼。

了解更多,欢迎来后台叮叮我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