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光  华兴资本首席经济学家
以下观点整理自李宗光在CMF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2022年7月)上的发言
本文字数:3817字
阅读时间:10分钟
一、二季度及6月主要经济数据解析
经济整体实现正增长,同比增长0.4%,略低于市场1%的预期。在疫情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这是非常不易的。特别是我们看到6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呈现明显加速,上个月是0.7%。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0.8%,年化超过10%,这一边际改善的速度还是不错的,说明我们生产端复苏的势头不错。再看服务业,上个月同比增长-5.1%,这个月+1.3%,改善了6.4个百分点,服务业主要是线下消费,所以它的改善势头也非常明显。出口的改善也非常明显,6月份同比增长17%。年初经济学家预测认为2021年是历史性大年,今年出口零增长或者个位数增长就不错了,6月份能够实现同比增长17%,这个数据是非常好的。
种种迹象表明,生产端供应链恢复比预期要更快,但美中不足的是内需整体偏弱。固定资产投资6月份增速比上个月回落0.1个百分点,社会零售销售6月同比增长3.1%。虽然数据不错,但和生产端对比来看仍然是很差的。最重要的是房地产的数据非常差,6月份新开工面积当月同比下降45%,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当月同比分别下降40.7%和48.7%,这两个数据相比上月降幅均在扩大。年初以来,地方政府在房地产政策放松方面不遗余力。如果统计各个城市的放松措施,应该有100多项的宽松措施,包括媒体上看到的以粮食、大蒜抵首付等,各种招数都使出来了。在这种情况下,数据整体仍然偏差,加上近期烂尾断供等事件呈现迅速的扩散态势,值得我们警惕。
二、下半年经济增长看三点:疫情防控、出口和内需
1、疫情防控是比政策宽松更底层的逻辑
如果疫情控制不住,经济活动就被限制住了,这跟经济信心和收入增长相比来说,是更底层的逻辑。根据目前得到的信息,奥密克戎BA.5传染性还是比较强的,至于它的伤害性,有的人说是能够传染到肺部,有的人说没有那么强。目前有十几个省份都有疫情再次扩散的迹象。尽管对于整个生产活动,尤其是供应链和生产端来讲,只要不出现3、4月份上海的这种情况,小规模暴发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其对于消费、收入和信心的影响很大,因此从这个角度看,疫情防控是一个重要的变量。
2、出口或将面临回落
上半年俄乌冲突下,欧美供应链再次受到冲击,产生对中国的需求替代效应。虽然他们整体的需求也在减弱,但因为供应链受限制,很多需求外溢到中国,所以上半年的出口是不错的。下半年,市场都在预期经济衰退。美国正在谈衰退的逻辑,从PMI、进口等一系列数据来看,都在出现持续回落。如果欧美出现衰退,加上去年下半年非常高的基数,出口同比增速会大概率回落。这不代表我们出口非常差,它仍然处在非常高景气的状态,但这种回落是比较高概率会发生的。
3、信心不足导致内需增长乏力
从内需来讲,关键是消费和地产。上半年我们已经采取了100多项宽松措施,地方政府对于房地产宽松有很强的积极性,给予它非常强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仍然非常差,这背后反映了信心的问题。所以,在较强的信贷和较强的社会融资总额下,经济复苏持续时间可能会持续,但斜率可能没有2020年那么高。一方面是社会信心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疫情。2020年大家觉得疫情过去后会有报复性反弹,但三年持续的疫情导致经济增长普遍偏弱,收入受到实质性的影响,大家在预期上会有变化。即便解除防控,经济活动恢复到正常,如果大家对未来还是很悲观的话,消费的能力和意愿仍会下降。在疫情冲击下,包括下半年海外输入性的通胀,下半年的经济很可能呈现W型复苏,没有2020年那种非常陡峭的V型复苏,这一点还需要重视。
三、对策: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市场信心是关键
1、供给侧:适度增加弹性,恢复市场信心
1)及时调整去产能政策,释放供给侧潜力
国内很多学者都说美国没有供给侧改革的能力,只能通过需求衰退的方式降低通胀,而中国有调整供给侧的能力,我们比美国有优势。我是认同这个观点的。从供给侧来讲,过去几年中国是供给侧去产能,这个是非常成功的。从供给过剩到供给平衡,再到供不应求的状态,尤其是上游的原油煤炭的供不应求。因此,新形势下,供给侧去产能政策应该及时调整,从过去几年压缩供给到未来几年大幅增加供给弹性。如果不及时调整去产能政策,大宗商品价格会暴涨,这在2020-2021年已经出现过了。过去一年能源保供在产生效果,但还不够。过去十年,本身这个行业是非常不景气的,即使没有行政力量干预,它的资本支出也是非常低的。这就导致过去十年,投资有一个巨大的欠帐,我们要积极释放这种弹性。供给侧改革本质是要释放供给侧潜力,如果只是抑制供给侧,经济增长潜在增速会受到抑制。去年7月我写过一篇文章,供给侧改革要与时俱进,要释放产能。如果当时及时释放产能,就不会有10月份很多地方限电限产的情况,所以政策还是要与时俱进地调整(参考《供给侧改革的重心调整应该与时俱进》2021.07,第一财经)。
另一方面,从供给侧看,环保的步子不能迈太大。可以做,但要久久为功、渐进式地做,不能搞一刀切全部关掉。过去一段时间,环保监管在具体执行层面出现一些合成谬误,这是和政策初心相违背的。比如猪肉养殖,很多个体养殖户大规模关停,加上今年南方很多地区大涝,个体养殖户受到严重冲击,最近这波猪肉价格反弹力度这么大,是有这种深层原因的。
如果中国能够避免滞胀,一定是供给侧做得比西方好。如果在供给侧刚性方面比西方更加严重,通胀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相信我国也看到了,过去一段时间能源保供、保证经济安全、避免拉闸限电的措施一直在做,未来还是有空间的。
2)改善民营地产商流动性,恢复市场信心是关键
供给侧改革最重要的还有房地产,这一次的主要矛盾就是房地产。房地产供给侧的牛鼻子,就是改善民营地产商的流动性。目前房地产市场问题较严重,核心一点就是民营地产商的信心问题。最近烂尾断供成为了舆论事件,但这只是过去两年间的房地产和整体民营地产商问题的一种延续。从去年6月开始,民营地产商普遍陷入困难,这个困难主要体现在流动性的问题。中国城镇化结束了吗?没有。个别房地产商有它的问题,但过去一段时间,头部民营地产商集体出现问题,这就不是个案问题了,什么原因?值得各方面深思。
目前50强企业烂尾楼盘已经超过1000个,这是非常大的数量,如果不及时遏制流动性问题,将来会更加严重。过去一年经常有这种极端的声音:“民营地产商不是自己人,迟早要退出历史舞台”,再加上民营地产商确实陷入资金链困难,更加放大了人们对其的信心问题。这种信心问题体现在方方面面:整个社会对民营地产商都是不那么友好的态度,商业银行肯定不会给你贷款,将来你的新楼盘也不会给你做按揭,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我们认为这种“民营地产商不是自己人,民营地产商要退出历史舞台”的极端声音和中央精神是相违背的。2018年11月份,中央领导组织了一次民营经济座谈会,说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民营地产商当然也是民营企业家,不应该被歧视对待。烂尾断供只是一个结果,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只是加强对预售款进行监管,这就是非常表面的。如不及时出台措施缓解民营地产商流动性,未来这一矛盾存在激化可能性。
房地产问题是中国非常重要的问题,高房价的矛盾确实是很重要的矛盾。但解决问题应该讲究策略。以卡脖子、倒逼的方式解决房地产的问题是行不通的,只会激化短期矛盾。由于最近民营地产商普遍出现困难,地方上被迫让城投和国企央企拿地,导致拿地的70-80%都是国企和城投,这和过去十年的国企退出房地产精神是相违背的。另外一个违背的中央精神,是控制地方隐性债务,这也写进了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由于民营地产商拿地缺口,地方作为应急被迫让城投拿地,城投又被迫加杠杆,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国企和地方城投债务会有显著恶化。
另一方面,地方恐慌性地放松房地产政策,也是去年民营地产商陷入困难的一种反身性映射。去年民营地产商有多困难,今年地方政府在刺激方面就有多恐慌,因为他们一刻都离不开土地财政。今年土地财政同比去年至少下降20%,地方政府工资都发不出来,只能恐慌性地放松政策。对于老百姓买房来说,房价涨跌是一个层次的问题,购房安全是另外一个层次的问题。如果60%-70%的民营地产商,尤其是头部地产商陷入困难,这意味着新房至少有50%-60%的概率是要烂尾的,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肯定不会买房。如果去年看到了民营地产商的困难,并且解决了这个问题,降息降准是有用的。但到现在这个位置,如果安全性这个底层问题不解决,采取什么其他措施都没有用,大家要有这种紧迫感。
2、需求端:尽早采取行动,走在曲线之前
今年央行领导提出走在曲线之前,我是非常认同的。只有行动越早,代价才越小,反之,行动越晚,要付出数倍的代价才能启动经济。如果经济不启动,其他工作会越来越被动。过去几年因为经济降速,导致债务问题、财政问题、就业问题、中美斗争形势问题陷入比较大的被动中。发展是硬道理,没有经济增长的基础,谈改革,谈其他都是空中楼阁。
今年6月份把去年的专项债发完了,对于下半年社融信贷能否跟得上。现在有传言说要将明年的1.5万亿元专项债提前到今年来发,这都是可以的,包括降息降准。现在房地产的按揭利率还在5%左右,很多断供烂尾房每个月还的利息要比收入还要高,这实际上是非常鹰派的一种做法,和偏弱的基本面不完全匹配。2016年的时候按揭利率只有4%左右,因此,降息是很有空间的。
另外,用央行领导的话讲,不要等到市场关切变冷了再采取措施,那就没有人信了。如果大家普遍出现信心问题,就会成为九十年代的日本,再降息也没有用了,这一点要有紧迫性。如果现在不采取措施,将来利息就是降到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还是应未雨绸缪,前置行动。
延伸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