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勇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
本文节选自9月7日中国经济时报。
本文字数:1208字
阅读时间:4分钟
在9月5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国内消费稳步恢复,外贸保持较快增长,吸收外资增势稳定。下一步,商务部还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稳外贸、稳外资和促消费三方面持续加力,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政策措施在商务领域落地见效。
7月份经济数据在国际贸易和利用外资方面的表现相对亮眼。出口超预期,实际利用外资保持较高增速,稳外贸稳外资政策取得成效。
从数据看,今年7月份,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达到16.6%的较高水平。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国进出口一直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增长率,甚至超出了疫情之前的情况,这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比较亮眼的表现。7月份,出口增长率达到23.9%,进口增长率7.4%,从前7个月的表现看,进出口总额增长率是10.4%,其中仍然是出口增速(14.7%)高于进口增速(5.3%)。再看从2020年之后我国国际贸易的累计顺差,截止到7月份,今年创造的贸易顺差超过4800亿元,这对于稳定GDP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7月份实际利用外资以人民币计价达到7200亿元,增长率是17.4%,折合成美元的增长率达到21.8%。从整体来看,我国利用外资的增长速度仍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特别是一些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利用外资的增长率仍在30%以上,一些主要的外资来源地国家仍然保持比较高的对华投资,这表明在全球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一个比较亮眼的表现,所以,对全球的资金仍然具有比较大的吸引力,这也代表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还保持着比较强的信心。
减税降费、出口退税的前提是外贸企业有订单,还在出口,有可减税、可退税的空间,否则如果企业接不到订单,税费方面的减负措施就失去了意义。
除今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的五项稳外贸政策要加大落实力度之外,还要高度重视国际经贸环境的变化,一是不要对国际经贸环境的改善有太高的期待,虽然我国的国际贸易和外商投资状况相对比较有利,但也要注意到包括经贸摩擦、金融摩擦、科技摩擦短期难以缓解甚至还有进一步恶化的情况。二是促进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转变,加强防控工作仍然要加强科学性,平衡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的关系。三是稳供给和扩需求政策双管齐下,要持续做好主要能源和粮食供给,在全球市场动荡的情况下,能够为宏观经济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要解决好“六稳”“六保”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平衡问题。
延伸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