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晚睡”将我们设置为星标哦 ·
本文作者 | 晚睡
晚睡现已开启有声书模式,欢迎点击下方音频即可收听晓虹老师的温情朗读。
前几天,被一则报道弄破防了:
已经86岁的法国男演员阿兰·德隆因百病缠身,决定在瑞士接受安乐死,儿女们也都表示支持。

“我会无怨无悔地离开这个世界。一切都准备好了,我的葬礼,我的坟墓。”
“佐罗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佐罗应该是不死的。
即使阿兰·德隆从影以来出演了70多部电影,但在中国影迷的心中他是永远的佐罗,那个带着面具、拿着长剑,极具忧郁气质的外国侠客。
他武功高强,独来独往,惩恶扬善,专铲不平事,“唰、唰、唰”,剑光闪动,给坏人胸前刷出一个大大的“Z”字,于是人们奔走相告,佐罗来了。
电影《佐罗》拍摄于1975年,1978年引入我国,算是最早进入中国的译制片,这可能是与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反抗强权和剥削有关。
据统计有超过7000万的中国观众观看过这部电影,这个数字在当时的中国绝对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在还没有机会看到梁羽生、金庸、古龙之前,佐罗成为我们心中独一无二的侠客化身。
记得电影频道最爱它,每年都会重播几次,我从小学一直看到大学。
阿兰也凭借这部电影成为中国人心目当中的美貌计量单位,“长得像阿兰·德隆”是当时对一个男人英俊帅气的最大肯定。
其实,拍摄这部电影时他已经40岁了,年少时惊人的美貌已经转向成熟男人的神秘、沧桑和冷峻。
这种气质让他演起佐罗这样的人物十分驾轻就熟,以至于令我们忽视了他还有精湛的演技,作为一名超级影星,他以自己超强的男性魅力征服了全世界。
阿兰·德龙所到之处,受到中国人空前热情的欢迎。
当他准备赶赴好莱坞发展时,美国《生活杂志》用满满4大版面刊登了有关他的报道,头条的标题非常夸张:《女士们,请当心,法兰西来了个诱惑者》。
这本杂志还将他说成是继戴高乐之后最富有征服力的法国人。
“自从阿兰·德隆确立了他的明星地位以来,还没有人在他个人的领域内取而代之。”这是对他至高的评价。
很多著名演员都出身贫寒,阿兰·德隆也不例外。
1935年11月8日,法国小城索镇,一家小影院的经理有了一个儿子,他的妻子是药剂师的助手,这个孩子就是阿兰·德隆。
现在很多有关他的资料都把他写成是一个叛逆的青年,多次因为行为不端被学校开除,曾换了17家学校,与所有人的关系都很糟糕。
但如果了解他的成长经历,会明白一切都不是他的错,他只是被命运推到了这样的角色上。
4岁时母亲和父亲离婚,改嫁给了一位猪肉铺的老板。很早他便被寄养出去,到了七八岁,更是被养父家和生父家被像赶牲口一样赶来赶去,来回迁徙。
他先是成了一个被遗弃的孩子,然后才成了一个野孩子,一个把所有纪律和规则都不放在眼里的野孩子。
作家科尔特·盖斯坦说过一句话,日后被阿兰认为是对他的那段经历最好的注解,“一个叫人难以忍受的顽皮的孩子往往是一个遭受着叫人难以忍受的苦难的孩子。”
他从未感觉过人间温暖,虽然父母健全,但在心理上他总认为自己是个举目无亲的孤儿,他没有牵挂,没有羁绊,总是想走就走。
这种性格贯穿了他的一生,无论是他是一个乡下少年,还是成为一个演员,他都习惯了我行我素,“不喜欢别人管我的事情,否则我就会发脾气。”
14岁他曾带着小伙伴离家出走,准备偷渡去美国芝加哥闯世界,被家人从警察局领回。
到了17岁,他准备继承继父的事业,做一个肉铺老板,还考取了肉商资格证书,学会了切各种刀口的香肠。
不过一颗不羁的心没那么容易被拴住,很快,他又被巴黎街头到处散发的征兵广告吸引了,那上面写着对一个小城青年极具诱惑力的文字,“只需一年半就可当上飞行员,可以到加拿大去实习。”
抱着可以闯荡世界的想法,他成了一名法国士兵。在一群陌生的小伙子中间他反而找到了归属感,觉得相比家里,还是军队更自由。
在军队他表现不错,可是一起偶然事件再次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因偷开军车出了事故背负了处分,提前结束了军队生涯。
刚从军队出来的他,马上又遭受了一场无妄之灾,因为在走私犯手里购买了一支手枪而坐了43天的牢,他不仅声名狼藉,而且一事无成。
在最难的阶段他也不肯听从母亲的建议乖乖回家,而是选择在外面以打零工为生,饱尝了生活的艰辛。
为了谋生,他什么都做,英俊帅气的外表让他偶尔也能接一些小角色来演,在那时他看到了很多年轻的穷演员的凄凉处境,也遇到了一些好心人。
他影坛生涯的起点就是因为遇到了一位女演员布丽姬·奥伯尔,1957年,22岁的阿兰从她那里接受了一份演戏合同,随后得到了法国导演伊夫·阿莱格雷的关注,在电影《当女人纠缠时》中扮演一个角色。
对于阿兰来说,这部电影拉开了新的人生的帷幕,他的才华和魅力通过摄影机更为充分地发挥了出来,人们开始在背后议论他,“又一个詹姆斯·迪恩。”
他很快崭露头角,片邀不断,轻而易举的成功,让德隆开始沾沾自喜,感受到了巨大的兴奋。
伊夫·阿莱格雷发掘了他,而乔治·伯姆则塑造了他。
这位后来成为他经纪人的法国作家,谙熟电影界中的一切陷阱和诱惑,他预感到,如果被廉价的荣誉和光环迷惑住,阿兰将会成为一名“笨蛋演员”。
伯姆教导阿兰,想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演员,一定要耐得住性子去磨练,不循规蹈矩,闯出一条自己的路子。
阿兰很快便明白了伯姆的深意,他放弃那些更贴合他本色的角色,转而选择更有挑战性更具创造性的角色。
在当时的法国,男演员长得太漂亮是很麻烦的,人们对那些美男子有偏见,认为他们必然矫揉造作,空洞无味。
导演们喜欢的是那些上了年纪的“普通法国人”,或者大腹便便的“阔商式的演员”,英俊小生反而遭到排挤。
自从阿兰在银幕上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这些陈腐观念,他的美貌没有掩盖住他独具一格的气质,评论家说他身上有一种“说不上来的东西”。
模仿他人不是他的目标,他想做的一直是开创属于自己的风格,他做到了。
1977年12月,他凭借《贪官之死》获得第3届法国凯撒奖最佳男演员提名。
1984年5月,《我们的故事》上映,他凭借该片获得第10届凯撒奖最佳男演员奖。
1986年6月,他因电影《警官的诺言》获得法国“共和国文化艺术勋章”。
1995年,获得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2012年8月3日,获得第65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2019年,获得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金棕榈奖”。
阿兰·德隆被称为恋人类型的演员,最擅长出演委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中的男主角。
1958年,他被选为电影《花月断肠时》的男主角,演绎一场发生在维也纳的浪漫爱情,与他对戏的女主角是刚刚因为电影《茜茜公主》而大获成功的罗密·施奈德。
《茜茜公主》又是另外一部最为中国观众最喜欢和熟悉的外国电影,女主罗密·施奈德出演这部电影时才17岁,和阿兰合作时也不过20岁。
《花月断肠时》是一部典型好莱坞风格的爱情片,在拍摄过程中,阿兰和罗密假戏真做,陷入热恋,电影中男主弗朗索瓦对女主的海誓山盟,可以间接看做他与罗密之间爱情的片段。
阿兰是罗密的初恋,她不顾母亲的苦苦劝阻,背着国内媒体的愤怒声讨,背井离乡,跟随阿兰来到陌生的法国。
相比罗密的天真,比她大3岁的阿兰却早已经是阅人无数的“诱惑行家”,日后他承认“我要忏悔,在遇见罗密之前,我早就混迹于风月场上。我为自己的经历感到洋洋自得,自认为详知所有床笫之事,在这方面我几乎什么事情都干过。为何不能干呢?”
他曾以为自己再也不能爱上任何人,然而罗密的出现带来了奇迹,他与她深深相爱,虽然他自己并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面对外界对罗密的非议,他挺身而出,“我诱拐了这个受宠的姑娘,我是一只抢夺他人食物的高卢公鸡,对任何艰难险阻都不放在眼里。”
为了挽回女儿的形象,施耐德的父母在自己的府邸举行了外交招待会,当着全欧洲的新闻界人士宣称他们两个订婚。
这种手段是严重违背阿兰本人性格的,但他忍受了,“因为在这个假戏真做的骗局中,至少有一点是真的:我再也离不开罗密,而她没有我也活不下去。”
这段备受关注的旷世恋情只持续了5年,然后便被聚少离多的生活逐渐损毁掉了,他们互相指责,阿兰又开始夜不归宿了,毫无节制地过夜生活,而且越来越相信自己不适合结婚。
某天,罗密从意大利拍片回来,发现已经人去楼空,德隆留下一封写得非常潦草的告别字条和一束玫瑰花结束了这一切。
罗密带着累累伤痕回到了祖国。分手后他们又合作过两次,很多人都指责他不知好歹,辜负了这么年轻漂亮的姑娘,他只说,“这是我的私生活,只能是我说了算。”
那时阿兰以为分手是对他们都更合逻辑的选择,没想到这段感情成了缠绕他们一生无法放下的魔咒。
1982年,罗密因在生活中屡受挫折,抑郁成疾而猝然去世,年仅43岁,她一生最爱的人只有阿兰,她也把自己所有的激情与浪漫都给了他。

阿兰·德龙守灵3天3夜,在最后时刻亲吻了她的棺材,还把罗密的遗照永远放到了自己的钱夹里。
后来他深深忏悔,“是的,我有责任。那天夜里,你的心脏是在巴黎停止跳动的。我有责任,因为25年前,我曾被选中在电影《克里斯蒂娜》中与你合作。”
2008年,罗密去世26年之后,被授予终身成就奖,给她颁奖的是阿兰。
73岁的他在奖台上说出很想念她时,已是泪流满面。
1963年阿兰与一位时装摄影师娜塔莉相识,两个人容貌十分相像,酷似姐弟,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一见钟情。
1964年他们结婚并生下儿子安东尼,这段婚姻也只存活了5年,1969年两个人离婚。
阿兰曾幻想这段婚姻可以稳固,“我当时似乎对这起婚姻充满信心。我想建立起一个稳固的家庭,尤其是为了那将要出生的孩子。可后来……”
后来发生了什么不得而知,他是真的做不了一个好丈夫,他从不相信会有什么忠贞不渝的爱情,爱情在他看来不如友谊那般长久。
娜塔莉后来成为了著名演员和导演,阿兰对她的影响和教导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她从这段婚姻中得到的比爱情更宝贵的东西。
和娜塔莉的婚姻是阿兰唯一一次结婚,之后他有很多段露水情缘,却再也不肯结婚。
其中维持最长的一段感情是他和法国女演员米雷耶·达尔克的恋情,维持了十几年之多,原因就在于他和她之间有着宝贵的友谊。
他们先是成为朋友,在荧幕上多次合作,然后才有了水到渠成的感情。
即使是在热恋之中,他们也都住在塞纳河畔的两边,彼此的住所之间隔着四座桥,这样每次相处都能享受到如同初次相会的喜悦。
这种有所保留的相处方式或许才是让他们的感情慢一点变质的先决条件。阿兰是一个管不住的男人,必须放养。
米雷耶承认,他是一个好人,只是对所有人都太“慷慨”了。她曾说:“和阿兰在一起生活,治愈了我的嫉妒。”
阿兰·德隆是一个迷人而复杂的男人。
他身上有某种神秘莫测的东西,十分容易引起外界的关注,同时他又显得非常危险,从不在乎别人的感受,我行我素是他的座右铭。
他一生都讨厌虚伪,厌恶各种弄虚作假的言论,对于所有的事情他都凭借本能做出判断,即便是爱情。
这让他毁誉参半,但并不能影响他作为超级影星的位置。作为一个演员,他敬职敬业,奉献了足够载入影史的诸多精彩人物形象。
他并不希望自己的私生活被人随便翻检,也从没有借助私生活争夺过版面,他的人生不只有风月,还有辉煌的成就。
“评价一个演员必须以他的专业词能作为标准。因为只有专业上的才能才足以说明他受观众爱戴的原因。”
这就是他,一个好演员,一个好朋友,同时也是一个糟糕的丈夫,一个失败的情人。
还是他的传记作者《亨利·罗德》的评价最准确,“众所周知,阿兰·德隆有一种由传说造成的传奇人物的形象,也有一种由流言蜚语所造成的混世魔王般的形象。”
围绕着他的那些非议和揣测,将随着他即将告别人世而彻底沉没,留下的只有他传奇的一生,伴随着逐渐远去的时代而成为永恒。
什么是他人生的真相,可能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不过在他最后的选择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男人刚强到底的自尊。
“衰老太糟糕了!我们什么也做不了。我们失去了视力和体力。我们无法站立,我们感到疼痛。这是一种巨大的折磨。”

他想要体面地告别这个世界,他想要自己亲自书写下人生的句号。
这,终究还是一种值得鼓掌的勇敢。
★ 咨询邮箱,欢迎讲述你的故事:
- END -
本文文字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介绍:晚睡,作家、情感咨询师,一枚斜杠中年码字工,喜好解读复杂情感迷局,关注女性独立与成长,已出版《晚睡谈心》、《帮你看清已婚男人》、《你配得起更好》、《你的爱怎么了》。
往期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