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晚睡”将我们设置为星标哦 ·
本文作者 | 晚睡
电视剧《亲爱的小孩》被官媒批评“贩卖焦虑”,观众却大呼好看,一边骂一边看,将其推上票房第一的宝座。

虽然看起来官方与民间的态度截然不同,其实两方的立场是一样的:批者,批其真实;爱者,爱其真实。

真实,是这部戏的一大看点,它把婚姻生活中的鸡飞狗跳、鸡毛蒜皮纤毫毕现的放在了镜头前,看得人心惊肉跳,却也引发深刻共鸣。
比如剧中方一诺生孩子那场戏,任素汐全素颜出镜,一脸的黄褐斑,在产床上痛得青筋暴起,汗流浃背,死去活来,比以往任何影视剧都更真实地展现出生育对女性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
我对这一幕共情极深,当年我生儿子的时候,也是在产床上痛得无所适从,死命揪自己头发,恨不得跳下床跑掉,再也不生了。
分娩,可能是一个女性一生中心理和生理上最脆弱的时候,结果一诺出产房时,丈夫肖路竟然不在,帮着他妈送女儿的胎盘给弟弟吃。

将孩子抱回病房后,婆婆家所有人全都围着孩子转,没有人注意到一诺口渴了,正在自己努力去够床头柜上的水杯。
月子仇,不共戴天。引发这对夫妻未来感情劈裂的巨大矛盾和隐患就此已经埋下。
这些细节不真实吗?真实到爆好不好。
这部电视剧只是将婚姻中的普遍矛盾集中在一个家庭中呈现给观众,原汁原味,不加任何修饰,让所有经历过婚姻的男女都觉得似曾相识。
官媒批它,正是担心这份真实引发现实中年轻人的恐婚恐育情绪,但作为创作者,将生活的真相搬上舞台不是他们的使命吗?他们只是焦虑的搬运工不是焦虑的生产者。
我看有评论说这部剧把女主方一诺塑造得太无辜了,显得问题全都在婆婆和老公身上,其实我一点都没觉得一诺有多么完美,她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女人的化身,有优点,也有缺点。
比如她对待婆婆高彩萍的态度,并不太让人舒服。
高彩萍是一个典型的底层女性,她为人善良、勤劳,却没什么文化,性格咋咋呼呼,说话高声大气,还有点小心眼小算计,爱凑热闹,爱打麻将,爱抽烟。

她爱自己的儿子,儿媳妇坐月子做婆婆的责无旁贷应该去照顾,但一诺觉得她笨手笨脚不待见她,请了专业的月嫂,婉拒了她。

这让她心里很不舒服,等一诺挑剔走了月嫂,肖路只好来求她帮忙时,她偏要拿一把,故意刁难刁难小两口。

最后还是因为心疼儿子,她放下姿态进了儿子家的门,大大的编织袋中装满了两个儿子小时候用过的尿布和穿过的衣服。
这是她那个时代妇女们公认的生活习惯,一代传一代,孩子穿百家衣,吃百家饭才好养活。

从看见她进门,一诺就开始头疼,肖路请他妈是自作主张,没有经过她的同意。
高彩萍不懂换拖鞋,径直进屋,把编织袋仍在沙发上,用满是灰尘的鞋子踩在地毯上,这一切都让一诺抓狂,她强忍着对婆婆的嫌弃,却在心里坐实了婆婆是个没文化没素质的农村妇女的认知。


一诺理解不了高彩萍的好意,她只觉得高彩萍小气,不懂科学,那些尿布和衣服又破又旧,还没有消过毒,绝对不能给自己的孩子用。
一诺坚持自己育儿的一套,给高彩萍立了很多规矩,不能在孩子面前抽烟,必须将孩子的吃喝拉撒记录在册,必须在专用的盆里洗孩子的衣服……
这些育儿理念有错吗?没错。
但一诺忽略了高彩萍是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女人,她没有受过足够的教育,所有的生活经验都来自于生活本身,而不是书本。
她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是用尿布长大的,她便相信用尿布没什么不好。

她带孩子时没有那么精细,孩子也都健健康康的,她便觉得没必要过于焦虑了。

她不是故意和儿媳作对,只是当她所面临的的一切都超出她经验所能理解的范畴时,对她造成的冲击是很大的。
代入一诺的立场,我们会觉得高彩萍这样的婆婆实在令人头大,比如进儿子媳妇的卧房不懂得敲门,自作主张让儿子和儿媳妇分居,强迫儿媳妇喝下奶的猪肚汤,担心宝宝冷给宝宝穿很多衣服……

后来,还因为凑热闹打麻将,让宝宝的婴儿车滑走,差点没闹出事故,气得一诺一脚踹了过去。

受过教育,有体面工作的一诺在她面前有很强的优越感,毕竟她身上没有值得一诺佩服的地方,还多了很多叫人看不起的毛病,一诺要努力克制自己才能压制住对她的嫌弃。
但如果站在高彩萍的立场上,我们也能看到她的无助和无奈。
一个出身底层的女性,注定活得那么狼狈和失败。
做儿媳喜欢的婆婆是什么样的?是有钱,又愿意出力帮忙,还话少的。
如果只给钱,不愿意出力,也能忍。
如果又不给钱,又不出力,话少也能忍。
最怕的是,没钱,帮不上什么忙,还总捣乱的,就忍不了。
那些高彩萍一样的婆婆,恰恰就是最后一种人,她们没钱,又固执,不够善解人意,就算帮忙也是帮一忙捣一半乱,这导致她们前半生被生活践踏,后半生被子女嫌弃。

很多家庭中的婆媳矛盾都来源于这种模式上的错位:受过教育有文化的儿媳,出身底层没有文化的婆婆,前者对后者有一种天然的抵触和看不起。
这种抵触是强势一组对弱势群体的碾压,也是女性之间微妙的竞争关系的体现。
一诺的婚姻困境能让我共情,但高彩萍的人生境遇让我十分同情。
她是一个有局限的女人,底层女性为了生存而挣扎,早就已经把内心的柔情蜜意和脆弱压榨得干干净净,泼辣、毛糙、贪小便宜是她活下去的手段,也是她的保护色。

为了儿子,她已经尽可能的对儿媳低头,就像她一如既往地对生活的磨难低头,但如果她真的能够达到儿媳所要求的那些标准,她也不会是今天的她了。

她一直受困于自己的缺陷,在生活的压迫下,歪歪斜斜地成长,她没钱,还没格局,做人上不得台面,所以她注定变不成那种被儿媳喜欢的婆婆。
同样陷在鸡飞狗跳的生活中,一诺年轻,有知识有文化,有调整自己命运的能力,高彩萍却像一个迷路的孩子,一辈子都在自己也不晓得方向的世界中乱闯,现在依旧是错不知错,改也不知如何改。
她们身上有很明显的不足,世人的嫌弃和指责都有理由,儿媳对她们的看法也都情有可原,可是谁让她们变成今天的样子呢?
是生活。
是苦难。
生活和苦难给了她们此起彼伏的伤害,她们在伤口处长出了鳞片,护住了自己最软弱的地方。正如张爱玲所说,“如果你了解我的过去,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
高彩萍在得知儿子肖路出轨之后的表现,暴露了她善良的本质,她打了儿子一顿,并带着儿子到亲家登门道歉。

她希望一诺别离婚,但也能理解一诺的心情,说了一番掏心掏肺的话。
这番话充分诠释了人性之光,令人在瞬间原谅了她所有犯过的错误。
一诺不完美,挑剔苛刻,过于矫情,高彩萍更不完美,好的时候看得人掉泪,糟的时候恨得人牙根发痒。
但她们就是生活中的我们,我们都不完美,我们深陷于生活的迷雾,我们经常在某一刻觉得自己是受害者,被命运辜负。

当真实的生活被搬上舞台,当我们在别人的眼中照见自己,我们所得到的绝非只是焦虑,还有沉思和觉醒。
无论是网络还是影视剧,话语权都掌握在年轻人手中,儿媳一代的难处能够得到普遍理解,婆婆一代却广泛失语,苦衷无处倾诉。
为高彩萍这样的婆婆打上“坏婆婆”的标签是容易的,只是生活依然在继续,两代人之间的矛盾无处逃避。
无论对于儿媳和婆婆,爱与理解都是永恒的话题,“我了解你的过去,决定原谅现在的你。”
★ 咨询邮箱,欢迎讲述你的故事:
- END -
本文文字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介绍:晚睡,作家、情感咨询师,一枚斜杠中年码字工,喜好解读复杂情感迷局,关注女性独立与成长,已出版《晚睡谈心》、《帮你看清已婚男人》、《你配得起更好》、《你的爱怎么了》。
往 期 推 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