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洞见muye
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亚楠朗读音频
前两天,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几条清华大学的视频。
早晨六点,当绝大多数人还在睡觉时,清华学子们就已经起床,骑车准备去教室学习了。
深夜十点半的图书馆,座无虚席,三个小时内,没有一个人玩手机。
课堂上,也没有一个人睡觉、玩手机,更没有人旷课。
你会发现,越优秀的人对知识越是渴望,他们愿意抓住所有时间充实、提升自己。
清华学子的故事,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档节目《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节目里,一个找工作屡屡碰壁的大学生,愤愤不平地质问大型企业资深面试官:
“我们和985、211的毕业生一样都没有工作经验,为什么不能考虑我们?”
面试官毫不客气地反驳说:
“你的英语刚过四级,而985的同学根本不会用四六级来评判英语水平,他们只会说,雅思多少分,托福多少分。
其次你的计算机水平,刚过国二。但我们技术部招来的985学生,已经精通编程,他们组织三四个人,就能开发出一款APP。
你是学金融的,每天只是在学校闭门造车。但985的同学早在大三的时候,已经开始参加大型金融集团的实习了。”
一字一句,有理有据,怼的这位大学生哑口无言。
当你踏入社会,就会看到残酷的现实:学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你的人生走向。
对普通人而言,学历上差一点,人生就差一截。
01
  • 你进入什么圈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中,有个著名的“人才共生效应”
在一个群体里面,每个人都会受到其他成员习惯、智慧、能力等等的影响,从而收获激励。
反过来,如果你混迹在浑噩不堪的环境里,即便你是一支潜力股,也会被消磨殆尽。
博主@张桐分享过一段个人经历。
张桐在高中时期,有一个要好的朋友,两人成绩排名在整个年级都是靠前的。
但到了高考的时候,朋友稳定发挥,考上了清华大学。
张桐因为发挥失常,上了一个普通本科。
朋友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又去留学读了硕士和博士,回国后加入了某大厂。
而张桐在上了大学后,室友都喜欢打游戏,在这种氛围下,他也逐渐变得懒散起来,只要是老师不点名的课,他就不去教室上课。
大学毕业后,因为学校普通、成绩普通,张桐进入了一家普通科技公司当程序员。
提起当年的好友,张桐是这样说的:
“上大学之后,因为心理的落差,我很少主动和他联系。从他的朋友圈可以看出,他的格局,以及目前从事的事业,远远不是我所能及的。”
进入一个什么样的圈子,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曾经有两张照片,在朋友圈刷屏。
一张是晚上8点36分,华中师范大学的食堂里,挤满了埋头学习的人。
另外一张,是在一个普通院校,很多学生在上课中途偷溜回宿舍,去打游戏了。
《精进》中写道,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是致命的。
当你跟优秀的人在一起,你会以他们为标杆,慢慢靠近他们。
可如果周围人都浑浑噩噩,你也会跟着堕落。
你选择的不只是学校,更是具有同一频率的圈子,而这个圈子,直接决定了你未来的人生走向。
02
  • 你进入什么学校,将直接决定你毕业后的价值。
新周刊曾经报道过一个叫小天的大学生求职的经历。
毕业前,小天在学校看到一家著名国企的招聘信息。
小天觉得国企机会不错,于是投了简历,并且顺利通过了笔试和面试。
以为工作有了着落的小天,等了三周,依然没有收到offer。
他打电话询问HR,然后被告知他的学校不是双一流,没有办法跟他签合同了。
小天感慨说:“因为我的敲门砖不够硬,就把我拒之门外了。”
在网上,我也看到一个二本院校的学生发帖说,参加一家名企的招聘会,招聘者第一句话就是:
“我们招聘的对象是985、211的学生,非985、211的学生可以离场了,不想耽误大家的时间。”
考研名师张雪峰曾提出过一个观点:学历越高,进入名企的概率越大。
因为很多大型企业,根本不会去普通大学招聘。
优秀的企业,在人才选择方面,学历会是第一道坎,如果你没有好的学历,就连这第一道坎都跨不过去。
财富中国2017年数据表明,名牌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成功率远高于普通大学:
985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有68.7%的应届生获得了企业offer;
211高校应届毕业生中,超过一半尚未获得offer;
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则有74%尚未获得offer。
有人也曾统计过各行业公司管理层的学历,结果发现:
在教育行业排名前100名公司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管理者来自北大;
在环保行业,毕业于清华的管理者占据了半壁江山;
在金融行业,人大和中财毕业的校友是高层管理者的主力。
为什么要上名校?
因为名校的学历,是你进入大公司最好的入场券。
当你从名校毕业,就比别人获得了更高的起点,人生自动进入了快车道。   
而你在名校获取的人脉资源,更会让你在之后的晋升之路中,走得更高更远。
03
  •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才是他的核心竞争力。
先来看一张图片。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学校和能力呈现出一一对应关系。
在大家的普遍认知里,已经把学历和能力划上了等号。
曾任腾讯副总裁的吴军,在走访了英美两国的名校后也发现,名校教给学生最核心、最重要的教育,并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学习能力。
知识、技能总会陈旧过时,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会让你永不落伍。
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学生,分享过一个小故事。
开学第一天,他和室友一起去上课,教授讲了十分钟,就布置了一个与物理模型理论相关的作业,要求第三天早上交。
几个人面面相觑,教授你都没讲什么知识,怎么让我们做作业?
吐槽归吐槽,几个人回去就立刻分工合作,有人上网查资料,有人去图书馆翻书。
四个人花了整整两天两夜,终于弄懂了物理模型的理论知识,并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了一份内容翔实的PPT报告。
整个过程,从启蒙到学习到掌握,没有任何人监督、督促。
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名校毕业的学生,不仅牢固掌握了专业知识,更关键的是,他们在求学路上,养成了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的学习能力。
毕业以后,他们会把这种学习能力,带到未来的工作中。
企业家沈凌开了一家高分子材料公司,有一次,他从国外引进了一个机器。
这个机器对所有员工来说都很陌生,说明书也是全英文的。
结果三个985毕业的学生,只用了一周时间,就把机器研究的门清。
沈凌发现,名校的学生学习能力都很强,学东西上手都很快,而且遇到困难,喜欢钻研、琢磨。
在名校学习深造过程中,你所养成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都将会使你受益终身。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才是他的核心竞争力。”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最大的稳定不是现在持有的能力,而是终生学习的能力。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你有什么道理后悔没有早点知道?
高赞回答是这样说的:
“如果你家境普通,家里没矿,最好的办法就是努力读书,进入985、211;
如果你所读的大学是普通院校,必要时通过考研进入985、211,你会少吃很多苦。”
人生这场比赛,拼的不止是耐力,更是关键节点的选择。
上半场选择对的路,后半场就轻松多了。
而走进名校,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恰恰是那最重要的一个节点。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