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不正常留学实验室 第 525 吐槽世界
很久以前,我妈的一句无心之言成了我用来审视社交媒体的座右铭。
“人越是缺什么,越是炫耀什么。”
还记得,我的前任会因为我在朋友圈发做作的照片而生气,然后因为自己生气而生气自己生气,并得出结论,
说我发的照片是为了满足虚荣心。

我笑了,满足虚荣心错了吗?
经观察,我发现:
男士用来满足虚荣心的社交媒体内容包括不限于,一些五星级酒店定位的浴缸、厕所镜子的自拍,身上穿着睡袍举着酒杯、手上戴着N手瑞士名表,半身倚在一辆似贵不贵的车边,和行业不知名大佬握手合影,等等。
女生用来满足虚荣心的社交媒体内容包括不限于,
穿着好看的衣服
(或者不穿衣服)
摆出的花枝招展的动作,收到五六位数的礼物堆在一起摆拍,背景配上干花气球香槟和蜡烛,顺便定位五星级酒店,穿着比基尼在泳池岁月静好,
等等。

如果这个人确实生活是这样,那当我没写,但如果虚荣心满足过度,
我们称之为“做作”或者“假”。
2022年,“造假”和“营造人设”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社交媒体这个原本用来分享生活状态的窗口,也在反向影响每一个人的真实生活。
谁不营造人设呢?什么算正常营业,什么算虚假炒作呢?
Instagram
该app发行宗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Look at my perfect fucking life.
一般来说,留学生Instagram粉丝数如果在0到200之间,主要社交媒体一定不是Instagram,
是微信和Discord。

如果粉丝数在201到600之间,那多半上过美高,或者在上大学后疯狂和同学互粉。
如果粉丝数在601到2000之间,
那一定上过美高,或是在美国待过2年以上,
或者是UCI的学生。
如果粉丝数大于2000,那要么自己是别的平台的网红,要么是大网红身边的长期绿叶,但一定是UCI/USC/哥大/纽大这4所学校(比较水的项目)的学生。
当然,如果following数量比follower数量多出100以上,
以上结论均不成立。

一般来说,一个人圈子越大,
人越假。
比如,如果你看到一组7到10人及以上的合影,那多半是志愿者活动、summer school或某体验实践项目“留作纪念”的相片,而不是真实的朋友。
当然,这还是比较好的情况。
大部分时候,这些照片都是蹦迪或KTV后的小留合影,出镜的朋友们会清一色穿着Thom Browne, Balenciaga, We11done等牌子,配上五花八门的发色和爆珠烟雾,有时会配上一些香槟或者黑金色的气球。
这类合影在Instagram上真的很百搭。
久而久之,你觉得这样的人很假,你产生了取关之心。此时,决定是否取关的要素有“你跟这个人有无纠葛”,
最干净利索的方式是取关并移除对方对自己的关注。
但如果你想玩花点的话,可以只取关,等对方发现自己单方面像舔狗一样关注着你时,像吞了苍蝇一样。
朋友圈
常年担任留学生厨艺大赛的比赛现场。
不担任厨艺大赛现场的时候,一般是美女扔一些p得背景里的房子家具东倒西歪的照片、顺便引起一众容貌焦虑的地方。
除此以外,也可以是通过发出的照片,炫耀朋友种族、国籍和数量的地方。鄙视链一般是:美国朋友 > 中国朋友。再细分的话:非亚裔朋友 > 美籍华人。
一个小技巧检验这个人是在单纯分享生活还是营造人设:
跟外国朋友的合照,是先发Instagram还是朋友圈。

比如,有人从来不在朋友圈发和亲生父母的照片,但一定要把跟美国白人寄宿家庭一起度假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并发好几条9图朋友圈,确保自己的微信好友360度无死角看到所有白人家庭成员,一个不漏。
同时Instagram死寂,照片里的外国朋友一个也看不见自己的照片。
也比如,一月一更朋友圈的美女,
一更就9张图全是“完美生活”甩在大家脸上。
一开始大家都疯狂评论“你生我梦”,后来看腻了连赞都不点就划走。

小红书
没什么好说的,营业性质大于一切,绝不只是简单分享生活。
只发全妆穿搭,
出现过的套装绝不会出现过第二次,单品不能出现超过三次。

只发笑得开心、云淡风轻、表情灵动,主人公又不失态很好看的照片或视频,比如拉着手在镜头前转圈,在马路边蹦蹦跳跳,在海边捋头发,在风中摆裙子,等等。
当时是不是真的开心不好说,拍完是否开心也不好说,
对容貌焦虑急得跳脚,但自己也在贩卖焦虑。
看到别人分享的小红书帖子急不急不知道,但一定要让粉丝看完开始焦虑。
抖音/Tiktok
总有人发出“我没有抖音”的声音装清高,
实则他们在Instagram上翻reels可以翻一个小时,
并且顺手转发十几条给不同朋友。

自抖音技术流名存实亡,平台开始严打擦边内容后,总是土味内容讨人欢心,迅速爆火。
一般只有关系很好的朋友才会相互加抖音,对话框里除了分享沙雕视频不干别的。
Tiktok则与抖音不同,穿短裤、比基尼跳舞,衣不遮点也不用担心被禁,属于真正的法外之地。
但她们最终都会败给萌宠。
Twitter
一般留学生是不会玩Twitter的,玩Twitter的一般身份不止有留学生一个。
他们一般还会有一个OnlyFans账号,前者引流,后者收割,懂的都懂。
Tinder
MBTI邪教集聚地,80%用户必贴MBTI属性。其中多数凑热闹,少数真当回事,并在自我介绍处提出“非藤勿扰”之类的择偶需求,导致Tinder的搞笑功能大于社交功能。
大部分的时候,刷到认识的人几率远大于刷到美女帅哥的几率。
可以把Tinder当做自信增强剂,在聊天列表里收集赞美,也可以在这上面找到健身房里擦肩而过的帅哥。
LinkedIn
2022年,如果你相信LinkedIn上能找到工作,你就输了。
一开始还会崇拜那些有500+的小图标的大佬,但其实人家也只是不分青红皂白拼命点connect。
虽然被LinkedIn警告多次“我们怀疑你用了开挂软件”,并每周都达到connect数量上限,但两周就可以拿到500+。
在那之后,
开始瞧不起没有500+的人。

喜欢在LinkedIn上画饼,
写一些根本没有参加过的项目,没有参与过的实习,
并将毕生所学职场黑话翻译成英文放在自我介绍里。

真的要找工作,就去公司官网或者Indeed,留给还在给LinkedIn充值成为Premium用户的应届生时间不多了。
综上,社交媒体的含水成分远大于实际价值,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你缓解网上冲浪的焦虑情绪。
虽然很多内容是单纯的生活分享,但是,一个人最刻意炫耀的,一定是这个人最缺最想要的。
- End -
Mona
想要装成bad girl的乖乖女
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
Just your regular everyday normal girl
往期文章精选
(点击标题进入阅读)
不正常留学实验室
ID: LABUNIQUE
你有7.3%的共同好友关注了不正常留学实验室
欢迎找到根据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