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稻盛和夫

来 源:盛和塾(ID:shengheshu2018)
真挚的人生态度,
胜过一味贪图安逸的生活方式
迷失了人生的目的,一味追求霎时间的欢愉,抱这种人生态度的年轻人正在增加。
他们为什么而工作呢?为了赚取薪水,以供休闲娱乐之用。
但是,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感觉空虚甚至厌倦。
安逸的生活方式,开始时或许会让人觉得轻松愉快,但结果却很难让人感到充实满足,人总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目的。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人的本质不会改变。
人心思善,人总要追求进步,总想给后人留下永久性的、有价值的东西。
“全力投入工作,对社会对世人做出贡献,我就会感到幸福。”谁都期望度过这种充实而满足的人生。
或许有人不同意这种生活态度,但我从心底相信,这种真挚的人生态度胜过一味贪图安逸的生活方式。
人生阅历丰富的人能够理解我的人生观。
但是很遗憾,许多年长者在将自己的人生观与年轻人分享时,表现出犹豫不决:
“时代变了,年轻人已经听不进这类陈旧的说教,所以还是不说为好。”
但是我相信,只要是肺腑之言,只要话语中充满真心诚意,照样可以引起几乎所有人的共鸣。
追求卓越战胜自己,
要用强大的意识超越障碍
一个学生头脑不是很聪明,但非常用功,以优异成绩毕业。
另一个学生头脑很聪明,不用功照样轻松毕业。
后者评论前者说:“那家伙拼命死读书,成绩好有什么了不起,我要是认真起来,他才不是我的对手呢!”
毕业之后踏上社会,看到前者获得成功,后者又用“那家伙学生时代并不怎么样,我可比他强多了。”这样的话来贬低同学。
言下之意,自己的能力比成功者更强,更大的成功应该属于他自己才对。
事情果真如此吗?
拼命死读书,意味着少玩乐,少看电视,少追求眼前的快乐,意味着必须战胜自己。
同样,事业上获得成功,也意味着必须抑制贪图享乐的欲望,全身心投入工作。
战胜自己,需要强大的意志。在评价人的能力的时候,应该把意志的强弱考虑进去。
意志软弱、回避与自身作斗争、一味选择安逸,这种人的能力应该归于低劣。
如果你想追求卓越,一定要肯超越障碍,而最大的障碍就是追求安逸的惰性。
人都有惰性,强迫自己向前行的确不容易。
但是看到自己付出的心血终于开花结果,那种喜悦将是无与伦比的。
有意识地抑制本能心,
用理性来控制自己的行为
人生来就兼有本能和理性两个方面。
要吃要喝,要争要斗,有占有欲,有妒忌心,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命,企求家族的繁荣,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
人们往往基于这种本能,对事物进行判断,这就与动物没有区别。
如果能够对状况进行客观的观察,人应该可以做出更好的决定。
抑制本能非常重要,有意识地抑制本能,人的心中才会产生让理性可以进入的空隙,人才能进行逻辑思考。
问题在于人在多大程度上,能用理性来控制自己的行为。
抑制本能并非易事,人缺少本能就无法生存。
我并不主张完全排除本能,重要的是:人不能受本能的支配。我们应该用意志的力量来抑制住本能。
人顺从本能是自然的事,所以抑制本能非常困难,不是简单就能做到。
在利己的欲望刚刚冒头的瞬间就察觉到,并为抑制它而有意识地做出努力。
必须学会控制本能心。这样会使理性活跃,提高我们对事物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人饿了要吃饭,否则不能维持生命,想吃饱吃好是人的本能。
但吃多了反而损害健康,而用公款大吃大喝就超越了道德界限。
不仅是食欲,人的其他本能的欲望也无不如此,一定限度之内是天性,是生存和发展的必须,超出限度,必将扼杀理性。
所谓“利令智昏,欲令智昏”就是这个意思,结果必然是损人害己。
若要改变自己,
就该谦卑诚实、客观地审视自我
我们人类是不是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聪明呢?
现在的我,年纪已经大到可以客观地回顾自己的人生了,尽管如此,我发现仍有许多遗憾。
我常常自问:“为什么我当初要那么做?”而如今总是会找到比当初更好的决定。
孩提时,我们常会做一些错误的决定,父母见状总会想方设法警告我们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
父母虽然明智,但在回想往事时,同样不免有许多悔恨。
事实上,父母之所以想劝诫我们,是因为他们不希望我们重蹈覆辙。
世代交替,但是人类所犯的错误,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如果我们能预见未来,也许就能适宜地规划我们的人生。
然而,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没有错误,我们就不能成熟,就无法面对人生的挑战。
若要改变自己,就该谦卑诚实、客观地审视自我,并从过去的错误中学会如何自律。
很多年轻人都梦想着在有生之年取得骄人的成就,我们应该鼓励所有的年轻人怀有这样的梦想。
但年轻人必须明白的是:成就是靠每天一点一滴辛苦的工作累积下来的,是不能一蹴而就的。
没有努力,再好的远见也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努力不懈,才能达到有价值的目标。
人都有惰性,
成事需要超越自己发挥主体性
经营这种东西,必定会时刻伴随着风险,但相反,倾注心血,取得成功那一刻,也会收获极大的成果。
能够将风险逐渐消化掉的人,便是所谓的“名经营者”。
我内心打定要做好生物陶瓷,看着当下六七千万日元的销售额,我对负责人说:
“什么时候才能突破一亿日元啊,马上给我超过工具(业务)部门”。
但反过来,我又对工具那边说:“别输给生物陶瓷”。
即使刚开始结果不怎么好,强烈地渴求“这个能成功”,并看清未来,这便是战略,制定正确的战略是经营者的职责。
假如事业一开始进展很顺利,有时候就会想“可能会越来越顺利”。
但是,如果没有什么靠谱的战略的人负责这项事业后,对他而言,这项事业只不过是他负责的众多产品中的一项,于是会马上找借口:
“拜访了很多牙科医生,这种植入材料评价不怎么好。或许能多少卖出去一点,但别指望大卖。”
接下来来向我汇报时肯定会说:“在国外销售这种植入材料还是挺困难的呀。”
其实他到国外,也就拜访了几家牙科医生而已。
再说到贸易,夹在总公司和客户厂商之间,苦不堪言,像是一个跑腿的。
老是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如果持有经营者意识,就不会有“我只做好销售就好了”的想法了,会纵观全局。
所以,哪怕对方是事业部长,也可以质疑他:“您有拼尽全力去销售产品吗?”
如果他给的答复不着调,可以强硬地告诉他:
“你是没长眼吗?像你这样不认真的人我们不需要。我对这家厂商挺有好感的,我非常信赖对方,这个产品由我来卖。”
老是夹在中间,被销售、被客户厂商两头刁难,像傻子一样,工作肯定是没办法做下去的。
有了“主体性”,战略便可制定。
京瓷贸易部门的人因为缺乏主体性,所以夹在中间,一会儿说“KII这样要求”,一会又说“客户这样要求”,只是东奔西走,徒劳无功。
带着经营者的眼光,发挥主体性,自己制定出战略。
这样一来,无论是销售、制造还是贸易,乃至事业部整体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希望大家都能成功地做出这样的改变。
好文推荐:

排版 | 明如月
审校 | 夏昆 主编 | 孙允广
长按上方二维码识别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