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世界知识局」(ID:sjzhishiju)
中华大地向来不养闲动物,就连屎壳郎也把“勤劳”两个字刻在DNA上。
由于过分热爱劳动,它们甚至漂洋过海,为国争光。
近期在短视频平台爆火的中国屎壳郎,就曾临危受命,前往澳大利亚,开展滚粪球工作。
为了引进这些高技术人才,澳洲一度拨款4690万人民币,来增加牧场生产率。
你以为屎壳郎是人人嫌弃的无用生物,原来是平时躺平摆烂的我们误会了。
人家不仅身家不菲,还极努力继和平使者大熊猫后,屎壳郎有望凭借辛动,成为第二外交大使。
想知道中国屎壳郎为什么名扬海外,就不得不了解那场屎壳郎混战了。
屎壳郎争霸赛
在澳大利亚这片遍布神奇动物的土地上,屎壳郎界人才济济。
在长达60年的进口与本土屎壳郎混战中,外来屎壳郎从400多种屎壳郎中杀出重围,连连获胜。
本土屎壳郎作为输家,尽管没有太大毛病,可它们太挑食了,只爱吃袋类动物的粪便。
以考拉为例,考拉身体所需90%的水分,来自它们常吃的桉树叶子,只有在生病和干燥时才会喝水,它们的粪便散发着植物清香的味道,干燥又坚硬。

对澳大利亚屎壳郎来说,处理这种粪球就跟吃烧烤薯片似的,越吃越上瘾。
〓 备受当地屎壳郎好评的经典美食,椭圆形考拉粪便,一手可握十枚,大家可自行意会
生活本该这么岁月静好下去,可惜,本土屎壳郎不幸遇上了一生劲敌。
1788年,“英国第一舰队”登陆澳大利亚期间,顺路带来了几头羊和牛。
到了上世纪60年代,这些牛羊持续生儿育女,澳洲奶牛的数量达到了2600万头,已经比当时人口总数还多了。
澳大利亚人从人手一牛鲜奶自由,发展到牛粪围城脸色严肃,终于意识到自己正面临着“粪便危机”。
据统计,澳大利亚每年会产生大约8000万吨的牛羊粪便,而且这帮“爱干净”的奶牛,还会避开有自己粪便的牧场进食。
这意味着,澳大利亚每年将失去数千平方公里的放牧土地,每天还会有数十亿只苍蝇蚊虫从粪垫中飞出,带来严重的传染病威胁。
不好意思,放错图了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 澳大利亚当年出现严重的生态现象,草、牛(羊)、蝇、人之间生态极度失衡
就在澳大利亚即将被粪便、苍蝇霸占的关键时刻,澳大利亚本土屎壳郎却集体罢工。
它们面对厚重黏湿,巨大无比的牛粪,完全提不起胃口,几乎很少靠近牛粪。
就算是对牛粪感兴趣的零星几个本地屎壳郎,也不太会搬运大型粪球。
它们通常直接从牛粪上开洞,一路通到地下,再把搓好的粪球通过这个洞推到地下。由于技术水平有限,无法让粪球成型,只能以小碎块的方式搬运
这种操作,对大量牛粪包围着的澳大利亚来说,几乎于事无补。

面对本地屎壳郎太废柴的情况,澳大利亚科学家为了解决粪便危机,便提出了从国外引进高端屎壳郎技术人才的想法。
1965年,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开启澳大利亚蜣螂(屎壳郎)划。
两年后中国屎壳郎登场。
澳大利亚科学家在我国找到了一种屎壳郎,它们几乎能满足处理牛粪的所有需求。
它们常常把又稀又软的动物粪便当成家,先是把潮湿的动物粪便,滚成一个圆圆的粪球,同时把卵产在粪球中。当屎壳郎幼虫孵化后,可以利用粪便中的养分长大,粪便就被完美地消化了。
在澳大利亚几十年的屎壳郎比拼中,中国屎壳郎依靠这项技能拔得头筹。
现如今,澳大利亚的屎壳郎争霸赛正在继续。
包括中国屎壳郎在内的进口屎壳郎,多次拯救差点陷入牛粪中的澳大利亚。
比如今年,澳大利亚从欧洲引进的新型屎壳郎G.sturm,非常很擅长滚粪球。
它们能够将粪便搓成粪球,再把它滚走埋掉。如果说之前的屎壳郎是地下工作,现在的屎壳郎可以在地上工作,双管齐下,效率加倍。
〓 屎壳郎有三种类型,从左到右分别是推球型、地道型、粪居型,图源:teded
屎壳郎在帮助澳大利亚人摆脱粪便噩梦上,的确是费劲了心血,多少得颁一个感动澳大利亚奖。
也是从这件事儿上,人们才明白以往对屎壳郎的误解有多深。

屎壳郎比你想的更厉害
在很多人眼里,屎壳郎只是自然界一个平平无奇的小角色,由于跟屎的合作关系过于密切,肮脏、恶心就成了它的标签。
但是被你疯狂嫌弃的屎壳郎,每天都在开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责,背地里还有N个隐藏身份。
搬运粪球是屎壳郎的祖传手艺。
工作时,屎壳郎会使用前爪将粪便聚拢在一起,形成一个圆形丸状的粪球。一只业务娴熟的屎壳郎,会用后腿蹬着粪球,倒立着行走,将粪球运往巢穴。
它们的搬运能力相当惊人,作为世界上力气最大的昆虫,能够推动自身体重1141倍的物体,相当于一个人推动6辆双层汽车。
一辈子与粪便打交道的屎壳郎,不仅掌握了生存密码,也把粪球当成了相亲界的硬通货。
当雌屎壳郎看到雄屎壳郎在推粪球时,会对其表现得十分崇拜,于是雌屎壳郎就会帮雄屎壳郎一起推粪球。
粪球推得越大越密实,这两只屎壳郎会在一起为爱鼓掌的可能性就越高。
一旦不小心陷入三角恋,屎壳郎很可能围绕着粪球来场世纪大战。
如果雌雄屎壳郎,能够顺利结合在一起,夫妇俩将在粪球内产卵,幼虫以粪球为食物,在里面慢慢长大。
为了第一时间吸收粪便中的养分,有些小型屎壳郎甚至会寄生在某些哺乳动物尾部和臀部的毛发上。
辛苦工作养家养娃的屎壳郎,有时候也可能惨遭欺骗,备受欺凌。
屎壳郎有一个特点,它们在搬运粪便时,会将粪便里没消化完的种子,运到较远的地方。
有一种名为银木果灯草的植物,就特意利用了屎壳郎的远距离运输手段。
它进化出外表看起来非常像羚羊粪便的种子,如果靠近一闻甚至能散发出浓烈的气味,并以此来引诱屎壳郎帮忙传播种子,可以说是非常诡计多端了。
〓 第一排就是Ceratocaryum argenteum的种子,这模仿白月光的手段,堪称植物界绿茶大师,为屎壳郎心疼一秒。
然而,即使生活会遇上困难,屎壳郎却从来没放弃过。
法国导演雅克·贝汉花了20年拍出纪录片《微观世界》,向人们展示了森林草丛下放大的屎壳郎世界。
其中就有段很生动,在短短的上坡路上,屎壳郎时刻面临着危险,任何一段小树枝,棱角分明的石块,都可能让一天的工作白费。
屎壳郎为了把粪球推上小土坡,连滚带爬,相当辛酸,最终成功。
〓 生活不易,屎壳郎叹气。
大俗即大雅,在艰辛努力、不入流的日常推粪工作之外,屎壳郎竟然是个文化人。
古埃及人眼里,屎壳郎也叫圣甲虫,他们认为太阳是由一只巨大的屎壳郎,像滚粪球一样每天推动着东升西落。
于是屎壳郎被他们当成了太阳神,成为复活与永生的象征。著名法老图坦卡蒙,还把屎壳郎的名字,放在了自己的登基名里。
而在木乃伊电影里,当探险家开启金字塔墓穴时,密密麻麻蜂拥而出的也是屎壳郎。
从这个角度上看,以后不要随意嘲笑屎壳郎了,它可能比普通人更懂什么叫文化。
在古埃及文学作品中,描述了这样的一个神话,埃及的阿图姆神在阴间守护已经死去的国王,等到黎明,阿图姆神就会变成圣甲虫,将国王抬上上空,死去的国王就会复活。注意中间头像屎壳郎的那一位就是神明Khepri
屎壳郎还非常富有中华传统内涵,擅长观天象,堪称相学大师。
在白天,它们依靠太阳来判断方位,而到了晚上,它们也会利用月亮的偏振现象定位,所以屎壳郎总是能在粪便和栖息地之间走直线。
如果屎壳郎学会知识付费,在线开课传授生存技巧、工作精神、文化教育,想必年入百万不再是网络传说。
不过,于屎壳郎而言,这些好像并不是很重要。
工作是它们生命最重要的一部分,不是玩耍,不是娱乐。
屎壳郎的努力好笑又认真,哪怕偶尔面临其他屎壳郎小偷,来洞穴偷盗粪球的情况,屎壳郎也可以冷静下来缓一缓,再去别处推粪。
你以为普普通通,甚至让人有些嫌弃的粪土,就赚不来生活吗?
屎壳郎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不管在世人眼里多艰难,有时粪土也能安身立命,创造家园。
参考资料
[1]白明.“圣甲虫”家谱的修撰——《世界粪蜣螂属Copris的厘定》[J].应用昆虫学报.2012-09-15.
[2]裴广江;黄培昭.屎壳郎 非洲人心中的圣甲虫[J].农民文摘.2010-07-01。
[3]Rasheed Abdul.Effects of Dung Beetle on Growth,and Metabolite Contents of Bok Choy and Improvement in Soil Conditions[D].2020-12-01.
[4]朱娟娟.澳大利亚从中国大量进口屎壳郎?有待查证.
[EB/OL].2022-07-11.
https://view.inews.qq.com/a/20220711A008VS00.
[5]雷猴科普.屎壳郎都被逼得不吃屎了,原来它们还有那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EB/OL].2018-09-20.
https://www.sohu.com/a/255075289_100179325.
[6]中国科学院.千姿百态的食物链之:中国屎克郎与澳大利亚畜牧业
-END-
本文转载自有趣、有料、有深度的的微信公众号【世界知识局】,点击以下链接,观看更多热门文章:

国产啤酒为什么都是大绿棒子

关注世界知识局,一起涨姿势
本文经授权转载发布

微信编辑 | 阿什么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