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孔孟之乡,人文渊薮之地,文教发达,多少学子曾来此求学;而今,山东仍是教育大省,山东学子备受各大高校青睐。
在这样一座教育大省,国际教育是如何发展的呢?
此前,国际学校在线曾汇总了今年即将开学的38所国际化学校, 发现山东有7所国际化学校即将于2022年秋季开学,数量仅次于广东,位列第二,发展潜力不容小觑。山东现有多少所国际化学校?分别是哪类学校?又出台了哪些推动国际教育发展的政策?它将成为继北、上、广、苏、浙之外的下一个国际化教育新高地吗?
文、编 | 邓沙沙
01
国际学校在线
山东教育的“焦虑”
谈及山东,“教育”二字一定让人无法忽视,毕竟放眼全国,高考考生超过50万的省份也不多,而山东人眼中只有2个字——焦虑。
作为人口和教育大省,山东学子的教育之路可以用“焦虑”二字概括。
4月27日,根据山东省教育厅最新公布的《2021年山东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山东省小学教育招生137.92万人,初中教育招生124.70万人,普通高中教育招生62.88万人,各大高校在山东本科录取了29.4万人。
137.92万,124.70万,62.88万,29.4万。
这四个逐渐递减的数字,折射出的是大多数山东学子的青春。
从入学那一刻起,山东学子就进入了一条拥有百万竞争者的赛道,通过9年的努力,在百万人中成为了那前46%,再经过3年努力,成为前47%。此时,这条赛道上的幸存者已不足最初的零头。
这就是山东这个教育大省的残酷现实,这让家长、学生如何不焦虑?
在民办教育方面,山东规模不算小。
民办小学263所,招生8.69万人,在校生59.35万人,分别占全省总数的2.78%、6.30%和7.85%;
民办普通初中435所,招生19.69万人,在校生57.10万人,分别占全省总数的13.20%、15.79%和14.71%;
那么,国际教育呢?
02
国际学校在线
山东国际教育概况
山东的国际教育发展并不晚。据了解,山东的第一所国际化学校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在青岛开设的青岛MTI国际学校,是青岛市也是山东省的首所国际学校。
此后,各类国际化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如今,据国际学校在线不完全统计,山东已经拥有了89所国际化学校。
在国际学校在线发布的《2020年国际化学校行业发展态势分析报告》的中国国际化学校存量市场省市分析中,山东位列第6,仅次于广州、江苏、上海、北京、浙江,高于四川省。

山东省的89所国际化学校,分布在13座城市,区域发展并不均匀。青岛(39所)占据近一半的国际化学校,远超其他城市,位列第一,这与青岛的对外开放程度和教育政策不无关系。其次是济南(13所)、潍坊(8所)、烟台(7所)、威海(6所)、淄博(6所)、济宁(2所)、临沂(2所)、泰安(2所),滨州、东营、泽、聊城各1所。
在类型方面,民办国际化学校(45所)占比过半,公立学校国际部(26所)比例不小。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共11所,占比12.3%,主要位于青岛、威海、烟台三地,其他类型7所。

山东省与日韩隔海相望,许多日韩外资企业在青岛、威海、烟台等地建厂,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就促生了一批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如青岛日本人学校、威海中世韩国国际学校、烟台韩国学校等。
在同属于“胶东经济圈”城市的青岛、威海、烟台三地中,青岛又是山东最具发展活力、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也是国际化学校聚集的地区。在今年山东即将开学的7所国际化学校中,青岛就独占5所,淄博和威海各一所。
03
国际学校在线
独树一帜的青岛
国际教育的发展与对外开放程度和教育政策有着极大的关系,青岛在这方面更为灵活。
青岛是山东省第一经济强市,2020年GDP为12400亿,超过济南2000多亿。常住人口1007万,仅次于临沂,居山东第2。从2000年以来,青岛一直是“北方第三城”,仅次于北京和天津,曾一度进入到全国城市GDP第十名。
据新华社报道,2021年青岛市已吸引172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当地企业在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境外投资企业和机构。
据青岛海关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青岛市外贸进出口总值8498.4亿元人民币,进出口总值比2020年增长32.4%,较2019年增长43.5%,占2021年山东省进出口总值的29%。
在全国坐标中,青岛也在不断赶超。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青岛仅次于深圳、宁波、广州和厦门,位居第5位,比2020年提升1位,超越成都。
经济、资本、技术、人才的到来,必然要具有为之服务的医疗、教育等配套措施,青岛提供了一系列相关的教育政策支持。
2014年
《关于加快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意见》
2014年,青岛市出台《关于加快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开展多渠道、宽领域、高水平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青岛教育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着力培养一批具有本土文化特质和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2015年
《青岛市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推进国际城市
战略实施纲要》
《青岛市推进“国际化+”行动计划(2016-
2017年)》
打造国际城市现代服务功能体系  
1.建立国际城市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2.优化国际城市教育服务体系  
3.创建国际智慧城市运行体系  
4.构建城市管理“幸福社区”家园式服务体系  
5.建立城市社区照料养老服务国际标准体系  
6.以国际标准提升信用示范城市建设水平  
7.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2016年
《关于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意见》《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实施办法》
引进
引进20所以上高校研究院、研究生院、国际化人才基地、技术转移中心。
扩大
研究生数量翻一番,在校生数量和高校数量位居计划单列市首位,在副省级城市中处于上游水平。
建成
建成了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
今年5月18日,青岛市曾召开国际化学校建设专题座谈会。副市长王波再次强调了国际化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服务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全面加强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并明确要以更大气力推动国际化学校发展。
他对青岛国际化教育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是要深刻认识国际化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各单位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青岛未来发展的战略任务上来。
二是要直面国际化学校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目前,我市存在部分国际化学校办学条件有待改善、学校布局不够合理、学生规模较小、办学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相关各方要认真加以研究。
三是要以更大气力推动国际化学校发展。王波强调,要认真贯彻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在国际化教育方面抢抓机遇,在国家大局、城市发展中定坐标、找目标,牢牢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强化服务意识,合理扩增资源供给;优化布局空间,提升教育质量,加快中外人文交流实验区建设,进一步提升青岛教育国际化服务能力,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和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除了对外开放程度和政策外,青岛成为租界的历史;地处黄河入海口和濒临黄海的地缘;被列为国家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的规划都为青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重要保障,而青岛国际教育的发展也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04
国际学校在线
结语
城市开放,教育先行。
在《山东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山东提到,将在“十四五”规划内建成20所左右的国际化学校,有序扩大高中阶段中外合作办学规模。
如今,这一目标在民办教育政策大调整的环境下,已完成四分之一,增量突出,国际化学校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也许,不需要几年的时间,山东将成为又一座拥有100所国际化学校的城市。
参考资料:
《我市召开加强国际化学校建设专题座谈会》,青岛市教育局政务新媒体“青岛市教育局”
《青岛教育国际化到底什么样?》, 青教全视角
点击上方 关注我们
从卡梅伦到被众人“抛弃”的鲍里斯,暴露出哪些英国传统公学教育的弊端?
2022-07-17
清华附中换帅;山西太原11所公参民初中转公;国家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增至2.29万亿元
2022-07-16
李镇西:谁在教我当校长
2022-07-15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