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正式宣布更名为“北京市丰台区新北赋学校”。这也是继去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后,北京第7所更名的“公参民”学校。目前,北京还剩下3所“公参民”学校,等待进一步消息的披露。
01
国际学校在线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更名
7月19日下午,原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新校名发布会Q&A实录”,宣布按照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有关部门的要求,“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已于2022年6月28日起正式更名为“北京市丰台区新北赋学校”。
校方透露,本次更名的客观原因是受到政策影响。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教发〔2021〕9号,北京市丰台区教委根据“通知”的精神和相关规定,提出了民办学校名称中“不能包含公办学校名称或简称”等具体要求。学校积极响应了相关政策要求,第一时间严格履行有关部门的审批程序,经北京市丰台区教委和北京市丰台区民政局批准,学校名称由“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正式变更为“北京市丰台区新北赋学校”。
学校也指出,从更名的主观动因来看,从“北附”到“北赋”,由“附属”到“赋能”,新校名意味着精神内核更加独立,办学格调进一步升级。校方也希望以本次更名为契机,在走过“弱冠之年”之际,升级理念,实现新发展。
新校名也经过了学校反复的斟酌和讨论,最终定为““北京市丰台区新北赋学校”,体现传承和发展相融合的理念。
“丰台区”,强调了学校的属地,希望学校立足丰台,扎扎实实办出质量、办出特色,逐步在全市乃至全国形成更大的影响力;
”代表着“新理念”、“新时代”、“新课标”、“新征途”;

”凝聚了“北大精神和北大品质”,保持了学校在教育领域“探索、改革、实践、创新”的性质;
”作为动词,是“赋予、给予”的意思,“新北赋”中的“赋”,代表着“赋德”、“赋文”、“赋能”;“赋”作为名词,是《诗经》中“赋”、“比”、“兴”的“赋”,是“文赋”的“赋”。“新北赋”意味着学校将创作浓墨重彩的“新篇章”,努力打造“文气浩荡,气质如赋”的文化品格。
可见,学校在拟定新校名的时候确实是花了不少心力和巧思。
虽然学校面子变了,但是里子没有变。学校将完全延续原有的办学管理及内核,包括办学管理主体、教育管理团队、办学理念的一致与传承等等。
02
国际学校在线
北京公参民学校或更名或转制
然而,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并不是北京第一所更名的公参民学校。
在3月29日下午,清华附中国际学校的官方公众号宣布“清华附中国际学校”正式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清森学校”。这是去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后,北京第一家更名的“公参民”学校,同时也是北京第一所与“部属高校”相关的民办学校明确宣布更名
5月30日,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公布重磅消息,10所“公参民”学校中,7所学校将从民办转为公办,包括人大附中分校、清华附属实验、北大附中实验等极具口碑的学校;其余3所学校更名后将保持民办性质不变。
7所民办学校转为公办学校后,总体招生规模与往年基本持平,但原本的民办校招生政策将不再适用,各校将按照公办校招生入学程序。从今年9月份新学期开学后,7所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将按照国家规定免收学杂费,高中阶段在校生将按照公办高中标准收取相关费用。
截止发稿前,目前北京“公参民”学校整改清单如下所示:
序号
学校名称
变化
1
清华附中国际学校
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清森学校”,学校性质不变
2
一零一实验学校
更名为“北京市海淀区启慧未来学校”,学校性质不变
3
人大附中北大附小联合实验学校
更名为“北京市海淀区人北实验学校”,学校性质不变
4
清华附中稻香湖学校
更名为“北京市海淀区稻香湖学校”,学校性质不变
5
北京市朝阳区北外附校双语学校
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北外同文外国语学校”,学校性质不变
6
北京市第八中学怡海分校
更名为“北京市丰台区怡海中学”,学校性质不变
7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
更名为“北京市丰台区新北赋学校”,学校性质不变
8
人大附中分校
转为区属公办学校,校名不变
9
北外附校
转为区属公办学校,校名不变
10
建华实验学校
转为区属公办学校,校名不变
11
理工附中分校
转为区属公办学校,校名不变
12
清华附属实验学校
转为大学举办的公办校
13
民大附中实验学校
转为民大附中初中部(公办)
14
北大附中实验学校
并入北大附中初中部(公办)
国际学校在线综合整理,如有纰漏,欢迎指正
5月30日海淀区教委的消息也被视为北京集中规范“公参民”学校的举动,不少媒体纷纷表示北京“公参民"改制基本完成。
03
国际学校在线
北京仍有3所“公参民”学校
“公参民”是指公办学校举办或参与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按照去年八部委印发的《通知》,“公参民”学校可分为三类:
1
公办学校单独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2
公办学校与其他公有主体合作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3
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通知》要求,前两类学校应转为公办学校,第三类学校在实现与公办学校脱钩后,可继续举办民办学校。
与此同时,《通知》还明确了责任落实,将规范“公参民”学校的工作“分别纳入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范围和部属高校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 其中,“部属高校”指的便是各大学的附属中学,例如清华附属、北大附属、人大附属学校等等。由于部属高校基本上都由教育部直属管辖,部属高校也担当起了相应责任,使得民办学校摘掉了公办学校的校名。
截图来源:《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
虽然北京公参民学校规范的重头戏已经过去,目前北京仍然有3所公参民学校,最终是更名维持学校性质不变还是转为公办学校,需要等待进一步消息的披露。
序号
学校
1
人大附中朝阳分校
朝阳区
2
人大附中朝阳分校东坝校区
朝阳区
3
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
西城区
参考资料:
1.北京市丰台区新北赋学校官方微信号 《“北京市丰台区新北赋学校”新校名发布会 Q&A实录》
2. 北青网 《人大附分校等7所海淀区民办校转为公办!今秋起免学费》
点击上方 关注我们
高校斥巨资批量引进菲律宾博士,是师资提升还是学历注水?
2022-07-20
博实乐海外业务表现抢眼,教育集团出海是否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2022-07-19
今年新增7所国际化学校,这个省市国际教育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2022-07-18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