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教委宣布,批准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终止。这也是北京第一个被终止的公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和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也是教育国际化的一种办学模式,这种办学模式近年来发展如何?北京有哪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
文、编 | 邓沙沙
01
国际学校在线
二十五中“国际班”终止
7月12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许可公告】,批准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终止。
公告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依据学校申请,经审查,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加里波第高中合作举办的中加英文高中教育项目符合终止规定,批准终止。
同时,市教委请东城区指导学校稳妥推进善后工作,重要情况及时报告市教委。
在此前,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曾变更过外方举办者。
2019年8月5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教委发布公告:
一、同意你校继续举办中加英文高中教育项目,并变更外方举办者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加里波第高中。
二、该项目为中等学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9年至2020年间招生2届,每年招生60人,招生对象为具有本市中考报考资格的考生并纳入中等学校统一招生计划。项目有效期至2023年8月31日。学生完成学业、考试合格后可发给北京市普通高中毕业证书和加拿大高中毕业证书。
然而,不到2023年,学校就终止了这一项目,这也是北京唯一一个终止办学的公办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02
国际学校在线
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历程
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最早出现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与美国高校合作举办学位班和成立研究中心,这些合作就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先例。
1995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外教育合作交流暂行条例》,明确其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在这个背景下,北京中加学校于1997年正式创办,是北京市第一所实施中外合作普通高中教育的新型学校,成为了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先例。
2003年,我国颁布了《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明确要规范中外合作办学活动,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次年,《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公布,细化了有关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国家鼓励中国教育机构与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普遍认可的外国教育机构合作办学;鼓励在国内新兴和急需的学科专业领域开展合作办学。”
此后,中外合作办学迅速开展。
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包括高等学历教育和中等教育。在普通高中教育阶段中外合作办学有两种形式:
1
普通高中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从黑龙江政务服务网办事指南中的普通高中中外(内地与港澳台)合作办学机构的受理条件,我们可以看到办理普通高中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1、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应当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和有关行政法规规定的基本条件,并具有法人资格。但是,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实施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设立的实施高等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可以不具有法人资格。
2、申请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中外合作办学者应当具有相应的办学资格和较高的办学质量。 
3、中外合作办学者应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合作协议。 
4、申请双方必须都为教育机构。
5、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办学层次和类别,应当与中国教育机构和外国教育机构的办学层次和类别相符合,并一般应当在中国教育机构中已有或者相近专业、课程举办。合作举办新的专业或者课程的,中国教育机构应当基本具备举办该专业或者课程的师资、设备、设施等。
例如,上海七宝德怀特高级中学就是由上海市七宝中学和美国纽约市德怀特学校合作举办的,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设立,中国教育部备案的上海第一所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高中,中国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中美合作高中。
但目前,像上海七宝德怀特高级中学这种模式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相对较少。
2
普通高中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在黑龙江政务服务网的办事指南中,办理普通高中中外(内地与港澳台)合作办学项目的受理条件为: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办学层次和类别,应当与中国教育机构和外国教育机构的办学层次和类别相符合,并一般应当在中国教育机构中已有或者相近专业、课程举办。合作举办新的专业或者课程的,中国教育机构应当基本具备举办该专业或者课程的师资、设备、设施等。
这种模式是目前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模式,许多公办学校和部分民办学校都在采用。
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人大附中朝阳分校、北京未来城学校等。
拥有众多优质公办学校的北京中外合作办学如何?

03
国际学校在线
北京中外合作办学概况
为了解北京中外合作办学的情况,国际学校在线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对办学许可证的批复情况汇总了北京近3年获批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
据国际学校在线不完全统计,2020年共有12所学校获批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其中,有3个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分别是:北京王府学校、北京爱迪学校、北京市阳光情学校;9所公办学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2021年,获批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为近3年最多,共计23个。有3个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分别是:北京王府学校、北京爱迪学校、北京市阳光情学校;20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中,北京市十一学校获批了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分别与美国万山赤中学、英国拉夫堡学校、澳大利亚堪培拉文法学校,招生人数共计280人。
2022年,北京市教委共批复了7所学校的7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许可证,包括4所公办学校和3所民办学校。其中,北京中加学校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据统计,截止2022年7月,北京市近3年共有42个获得教委批复的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其中以公办学校为主。
在招生人数上,有29个获批的机构/项目招生人数在100人及以下,多为60人。2021年获批的北京王府学校作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招生人数近3年最多,达到400人。
中外合作办学中,所有学生在完成学业、考试合格后都会发放北京市普通高中毕业证书,但只有20个机构/项目会再发放外方的高中毕业证书。22个机构/项目只有北京市普通高中毕业证书。
最后,国际学校在线发现,在近3年获批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超过一半的机构/项目的外方合作学校均为中美高中课程教育项目,其次是中英高中课程教育项目,仅有少部分合作的外方学校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芬兰等其他国家。这一点,与国际化学校的学生出口颇为相似。
04
国际学校在线
结语
普通高中的中外合作办学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为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出现。办学项目的课程多由中方课程和外方课程两部分组成,学生可以在国内接受两方课程,对于尚未决定出国留学的学生而言,更是留了一条退路。

但中外合作办学终究发展时间不长,规模有限,课程体系设置混乱、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也在逐渐暴露。2014年,北京市教委曾发布消息:自今年起,北京市将在中招过程中加强对公办高中国际班的招生规范,同时不再审批新的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可见,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的前景如何,还有待观察。
点击上方 关注我们
杨东平:为什么会出现全社会严重的教育焦虑?
2022-07-24
周满生:回应时代,坚持热爱
2022-07-24
北京首个公办学校停办国际班;南昌5所民办校暂停K9招生;北京所有区将开展教师轮岗
2022-07-23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