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到来,出国留学受阻;此后,国内外疫情的蔓延、失控和反复,国际局势的动荡都让家长十分纠结:坚持出国留学,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转入公办,已经在国际化学校就读的学生能否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中杀出重围?
太多的不确定之下,一种教育模式走进了家长的眼中——“双轨制”。什么是“双轨制”?哪些学生适合?它的效果真的好吗?会是学生升学的“双保险”吗?
文、编 | 邓沙沙
01
国际学校在线
什么是双轨制?
双轨制在市场和国际化学校办学需要的双重催化下产生。
首先,国际交流日益紧密,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对教育越来越重视的家长们既希望孩子能够接受素质教育,又期待他们能打好中国文化的根基,既担心孩子无法从激烈的高考中突围,又忧虑孩子孤身一人在外求学,对于是否出国留学,在环境的变化中始终摇摆不定,无法抉择;还有的家庭因为孩子还小,既有出国留学的意愿,又无法确定未来的升学方向,总想再看看。
在教育的路上,家长们总是希望给孩子最好的选择,面对未知的求学之路,不想“一条道走到黑”。于是,能提供多样化教育,为孩子保留多种升学方向的学校,自然成为了家长的优先选择。
其次,国际化学校也需要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任务,同时兼具自身特色,并把国际的理念、课程植入其中,为未来学生选择路径打下基础。
在这样的情况下,二者兼顾的“双轨制”就成为了满足家长和学校的共同选择。
什么是“双轨制”呢?
对于“双轨制”的概念似乎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普遍认为能够为学生提供出国留学和国内高考两个出口模式,一条通向国内,一条通向国外的国际化学校,即为“双轨制”学校。
这就存在两种类型,一种是一所学校同时拥有出国留学和国内高考两种升学通道。学校小、初融合,高中的时候,提供两种班级供学生二选一,选择国内升学的学生进入普高班,选择国外升学的学生,进入国际班。
一种是为同一个学生提供升学途径,既可以出国留学,又能参加高考,即:双轨,双学籍。
02
国际学校在线
小、初双轨,高中二选一
这类的“双轨制”学校指在小、初阶段为学生提供双轨规划,但高中阶段需要学生在出国留学和国内升学上进行二选一,留下一条升学通道,以便全力升学。

北京市新府学外国语学校
。在小学阶段将语、数、外作为核心科目,采用“动态分层教学”的模式,通过分层,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指导。这种分层并非固定,会不断根据孩子的水平动态调整。

在他们小学毕业的时候,老师会和家长进行沟通,并根据孩子的意愿进行一次选择。
如果孩子在小学毕业时无法做出选择,在初中阶段,学校的课程会以中考为标准,采用“并行”的方式。首先是保证达到中考要求的训练程度,但在上课形式上,会采用开放式的课堂形式。
此时,如果部分学生已经坚定了出国路线,学校从7年级开始开设IGCSE课程,并参加英国爱德思考试局全球统考,衔接国外高中或者国内的国际高中课程。
进入高中阶段,就是双轨制的节点了,学生就必须要明确自己的升学方向,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意愿规划选择进入艺术学部、英语学部、小语种学部、高考学部其中一个学部,全力升学。
这种“双轨制”通过二者兼顾的课程让学生在小、初阶段用“两条腿走路”,在这个过程中,一旦明确升学途径,学生便可以无缝衔接进入其中一条道路。
甚至,有的国际化学校表示,学生在过程中如果明确放弃出国留学,要参加国内中高考,即使转入其他公立学校就读、升学,也完全能跟上课程。
还有的学校还可以实现“校内转轨”:如果一开始选择普高班,那么就可以转到国际班;但如果一开始选择了国际班,那么之后就不大可能再转回到普通班了。
03
国际学校在线
高中双轨、双学籍
高中的双轨是指在高中阶段,同一个学生既能出国留学又能参加国内高考,这就需要学生能够拿到普通高中毕业证书,即在高中阶段拥有双学籍。
如上海的“21所”中就有10所民办高中和1所中外合作办学高中,这些国际化学校就是实行“双轨制”。这“21所”学校是上海市教委认可的“21所”国际课程试点学校,拥有双学籍,学生既能申请国外高校,又能参加高考,学生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双轨制”。
一般情况下,国际高中对学生的中考成绩并不做唯一要求,但具有双学籍的学校需要学生提供中考成绩,且在高中阶段需继续学习部分国内课程,并通过考试才能获得高中毕业证书。
双轨、双学籍,这对学生而言,就是“双保障”。
国外的大学录取最早从高三上学期就能取得ED(早申)的录取结果(offer),最迟在高三下学期的3、4月份也能拿到录取结果。而国内高考在6月份,学生可以继续参加。
04
国际学校在线
双轨制真的可行吗?
“双轨制”是应需求而生,它的存在和备受家长青睐都有其合理性。
在疫情之下,不少国际化学校选择提供一所学校同时拥有出国留学和国内高考两种升学通道的“双轨制”供犹豫的家长选择,北京私立汇佳学校的双语融合部便是如此诞生的。
一些家长在疫情的影响之下,放弃了出国留学,希望在高中阶段转轨到公立学校参加高考,但又认可国际教育,希望孩子继续接受国际化学校的教育;还有一些原本打算出国的家长因为疫情而有所犹豫,希望能够再观望一下。
疫情的到来,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让许多家庭重新思考孩子未来的求学方向。在这样的需求之下,汇佳成立了独立的双语融合部,并配备了单独的教师,研究融合课程,以便学生能够在选择好升学方向后更好地适应。
但另一位曾在普高工作多年,后进入国际化学校的校长告诉我们,双轨制只是理论上的,实际实施起来很困难。
家长青睐“双轨制”是希望以不变应万变,既能高考又能出国留学,但国内、国外毕竟是两种体系,国内将语、数、外作为必考,按学科学习理、化、生、史、地、政,但国外的体系并非如此,留学不仅仅是英语口语,它还包括学术思维、学术研究、如何写论文、跨文化的生存能力、避险能力等。
两种体系差异如此之大,如何能在两套体系中都达到考试的要求,不管是从普高转向国际班,或从国际班转向普高,与单轨的学生相比都不具备优势。
很多家长选择双轨并行的路线,无非就是想给孩子留后路,但其实事前规划好要比事后找补更重要。
“双轨制”要让两种教育轨道达到无缝衔接和自由切换,其发展方向应是走向“共融”,但融合的效果如何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巨大的考验。
05
国际学校在线
结语
如今,疫情给家庭和教育都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国际形势也变幻莫测,在这样的环境下,家长越来越希望能够让孩子拥有多样化的升学途径,能够有所退路,“双轨制”学校也越来越成为了国际化学校中的“香饽饽”,能够让犹豫的家长和学生暂缓决策,对于在两方摇摆的家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双轨制”能够在进入高中时,在普高和出国班中游刃有余地选择,或者能否同时参加高考和国外升学,这对学校和学生的能力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如果能确定方向专攻一条路当然更好。因此,是否选择“双轨制”,以及选择多长时间的“双轨制”,还需要家长和学生多多斟酌。
参考资料:
北京市新府学外国语学校公众号

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公众号
《双轨制只是给学生上保险?未来一贯制双轨国际化学校大势所趋》,新学说
点击上方 关注我们
教育部再提中外合作办学,它真能成为国际化学校学生出口的新方向?
2022-07-28
教育部继续支持以中外合作办学等方式缓解疫情影响下我学生出国学习困难
2022-07-28
学费猛涨,录取率直降…纽大教授说,美国大学已经对奢侈品化运营上瘾了!
2022-07-27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