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婴儿开始,孩子成长过程中就倚赖父母的照顾,除了身体上的照顾,心理上的安全感需求更对整体发展有深刻的影响。许多因素、情境都可能让孩子有不安全感,临床心理师提醒,父母可以多检视自己与孩子的互动,并提供能培养孩子安全感的方法。
小一的小杰是一名聪明的男孩,他在学校鲜少跟同学说话互动,上台表演的时候会整个人呆住脑筋一片空白;小三的阿琪总是拖延写功课,写功课的时候难以专注,以至于常常迟交功课。
上述孩子的问题看似不同,但是若了解孩子心理,以及孩子的成长过程,都可以发现是孩子以不同的方式在表达内在的不安全感。
孩子的安全感是如何发展出来的?
婴儿需要倚赖父母的照顾,包括身体和心理的照顾。在身体需求方面,婴儿需要母乳或牛奶的喂养,适当的身体清洁等。在心理需求方面,婴儿需要父母的拥抱,花时间陪伴他,和他一起玩游戏,和他有情感的交流。另外,婴儿也需要父母了解他的需求和感受,回应和满足他的需求。
父母持续与稳定的陪伴,给予婴儿够好的照顾,婴儿会感觉自己是可爱的,被父母喜欢的。孩子可以带着足够的自信来进入世界。反之,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可能将不安全感带入不同的关系或情境当中,像是前面例子中的小杰害怕和同学互动一般。
孩子的不安全感和什么有关?
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让孩子有不安全感?因为篇幅有限,仅仅列出部分常见的因素:
父母对于孩子有过多的责备或体罚:父母可能在孩子犯错,或者表现未达期待的时候,在怒气中斥责孩子。当父母对孩子有过高的要求,将惩罚视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会让父母更常责罚孩子。
父母忽略孩子自主性的发展:父母可能要求孩子照着他们的期待去做,不允许或责备孩子表达不同的意见。孩子为了避免父母生气,因而压抑自我表达,照着父母的想法去做,自信心却因此无从发展。
父母很少陪伴孩子:将婴儿委托保母或亲戚照顾,父母总是忙着工作或家事,或者不知道陪孩子玩的重要性,都可能减少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孩子会想为何父母总是不在,或者放他在一边,尤其是天生气质较为敏感的孩子,可能会猜想是否自己不够好,父母不喜欢他。
像前面的例子中的阿琪,小时候只在周末才能见到父母,与父母分开时总是大哭大闹,内心发展出的不安全感呈现在学业上面,太担心自己答错题目,父母会不高兴,而出现逃避和不专心的行为。
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感?
以沟通鼓励代替惩罚:首先父母需要反思为何经常责备孩子?或许是对孩子有过高的期待,即使孩子已经有不错的表现,父母还是觉得不满意;或者父母传袭过去被教养的经验,习惯性的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当父母找到问题症结点,才能进一步思考要如何改变,也许是调整对孩子的期待;也许是停止打骂,多一些沟通和鼓励。
鼓励孩子自我表达:当父母过度要求孩子听从他们的想法,即使想法的立意是良好的,却可能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总是试着去符合父母的期待,以获得父母的肯定,而非累积表达自己的信心。孩子信心的发展,需要父母用倾听、讨论和鼓励来灌溉。
在现实可行的状况下,父母尽可能的拨出时间陪伴孩子:将孩子托给保母照顾的家庭,如果是周末接孩子回来,可以改成每天接孩子回来,减少孩子等待见到父母的时间,对孩子来说会容易一些。孩子很喜欢父母陪他们一起游戏互动,像是陪孩子玩球,或是为孩子讲睡前故事,都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被关注、被爱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