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的大學申請放榜季,許多家長和學生都對這個話題有所關心。這集我們延續第6集「美國大學入學及教育公平」,繼續探討美國的教育製度, 並且更加深入討論入學申請步驟及同學們當中的經驗。
華人權益促進會教育公平項目經理陳珊妮 (Sally) 邀請到在邊亦珩(Andrea)女士介紹了申請大學的時間表及步驟,包括大學高校招生官會怎麼評估申請的學生與及學生該如何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最後,我們還談論了學生在申請大學時候會面臨什麼的壓力,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及家長們該如何去支持孩子們。 
嘉賓介紹
邊亦珩(Andrea)女士,美國東岸賓夕凡尼亞州一所私立高中負責指導學生申請大學的升學輔導副總監。邊女士曾就任斯坦福大學的招生官,專門負責中國國際學生的申請,在指導學生申請大學有豐富的經驗,曾在多所大學擔任招生相關工作。
點擊下方音頻播放本期音頻欄目
本集為普通話
我們也將音頻中的內容做了一些總結和整理,方便大家閱讀:
節目開頭,邊女士告訴我們她自己從高中開始就對高等教育行業有興趣,她認為高等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很大影響。這也是為什麽邊女士選擇成為招生官和升學輔導副總監。
邊女士想提醒剛進入高中的學生們,高中選的課程對申請大學非常重要。至於課外活動,不見得需要很多,而是看學生真正的興趣所在。許多家長經常會問,除了關註學業成績和課外活動之外,學生是否需要在藝術和體育方面也全面發展呢?邊女士從一個招生官的角度表示,事實上在招生的過程中,招生官並沒有一個清單來衡量學生是否每樣互動都兼顧。學生並不需要什麽都會,而是要讓他們的活動與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匹配。大學希望看到的是學生的特別之處,他們所做的事情是否同他們的驅動力一致,而不是盲目跟風。比如,一個學生想進入公共服務領域學習,那麽照顧家人也屬於很好的課外活動,表明學生能勇於承擔責任。
圖源:ivywise
現在許多大學都采取標化考試可選的模式,加州大學采取盲測模式。邊女士建議學生們將準備考試的時間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招生過程是整體綜合考量的。
學生在申請大學時,也應該了解到,排名並不是最重要的,理想大學與自己是否適合才是最重要。學生可以多關註學校的文化,比如生源是否多元?教授能提供機會做研究嗎?以及學生未來的誌向在這所學校是否有發展機會?以及學校的地理位置是否便利、居住環境氣溫是否合意等因素。
在申請的過程中,學生不但要面對來自學業的壓力、來自同學的壓力,還要面對來自家長的壓力。尤其是移民家庭的學生可能會背負對家長的愧疚。作為家長,應該多鼓勵學生正確面對壓力、勞逸結合。除此之外,家長最好不要輕易將自己的孩子與其他人作比較,要培養學生的信心,多誇獎他們付出的努力,而不是只關註結果。
基本上所有大學會在4月1日前通知學生錄取結果,學生可以充分利用4月到5月之間的時間,多方面了解學校。可以找對應的招生官、其他在讀學生了解情況。相關的獎學金、助學金資源,也需要學生自己去了解。
如果學生得到的申請結果是被放入候補名單(Waitlist),學生可以每1-2周聯系一下招生辦公室,重申自己的興趣以及想就讀該校的決心,並提供展示自己其他優勢的材料,看看能否打動招生官。
除了普通大學之外,學生在高中以後也可以有其他選擇。比如社區學院,優勢是基本免費,並且跟更易於銜接到州立大學。還有職業培訓學校,當前就業市場對專業人才需求量大。或者學生可以選擇間隔年(gap year),利用這個而時間旅遊、實習、做研究等。

華人權益促進會已獲美國司法部認證,可合法提供有限度移民法律服務。 
本中心將為居住在三藩市的低收入家庭免費提供移民法律諮詢服務, 主要包括以下項目:
  • 入籍申請及諮詢
  • 童年抵達者(DACA)暫緩遣返申請
  • 綠卡更換
  • “公共負擔”相關諮詢
  • 轉介至三藩市免費或低收費移民律師
  • 其他移民法律諮詢
有任何關於移民法律相關疑問或想查詢個別情況,請致電本中心移民法律留言信箱留言:  415-761-3222
任何身處在美國境內人士,不論其移民身份,均享有美國憲法賦予的權利:
  • 面對執法部門時,有保持沈默的權利
  • 面臨刑事指控時,有正當司法程序的保障
  • 有權拒絕移民執法部門不合法的搜查

相關信息:
華人權益促進會(Chinese for Affirmative Action, CAA)成立於1969年,旨在保護華裔美國人的公民和政治權利,並促進美國的多種族民主。今天,華促會在更廣泛的亞裔美國人和太平洋島民社區中代表著進步的聲音。我們主張進行系統性變革,以保護移民權利,促進語言多樣性並糾正種族和社會不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