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議題在公共政策論述及新聞報道當中,很容易被簡單地理解成兩黨政治化的議題,並簡化為冷冰冰的立法草案。受到移民政策影響的家庭以及他們的故事往往被主流忽視,只是被還原為一個個數字號碼。
推動移民體系改革的法案的路非常漫長,無數的移民家庭及社區依然繼續堅持面對日常生活所帶來的挑戰,持續推動爭取移民改革。
節目延續上一集,繼續關註華裔無證移民社區——一群相對沈默的群體
嘉賓介紹
Ru是DACA(「童年抵美者暫緩遣返」計劃)的持有者,她現在是一名癌癥科專家的行政助理,生活在紐約市。Ru自8歲隨母親移民至紐約,初中前一直生活在紐約曼哈頓唐人街,隨後有在偏遠的外州生活和學習的經歷。
Ru作為代表東岸紐約市的亞裔無證青年團體的代表,通過講述她的移民故事及在美國的生活經驗,讓我們對無證移民社區有多一份的理解。
點擊下方音頻播放本期音頻欄目
(本集為普通話)
我們也將音頻中的內容做了一些總結和整理,方便大家閱讀:
無證青年移民成長經歷:
適應、奮鬥、自強不息
Ru回憶起自己的移民故事:她父親於1999年在中國鄉村裏向村民籌借了八萬零一千美元,作為偷渡資金交給「蛇頭」,讓Ru以及Ru的母親得以移民至紐約。
當時仍然年幼的Ru並不知道移民意味著什麽,但她深深地記得初次來到紐約曼哈頓唐人街的感覺。因為周圍看到的和接觸到的都是中國人,Ru那時覺得美國跟中國(的鄉村)也沒有太大不同,只是東西的體積都變大了:房子變大了,路變大了。
Ru的童年是寄住在親戚家的——父母為了還清債務,必須去外州工作——她面臨著新的文化,新的語言,新的生活方式。回想起來,Ru稱自己的童年是充滿了書籍的,因為來了美國之後她才開始接觸圖書館。非常幸運的是,Ru上學的第一個班級是雙語班,老師可以講國語和英語,非常親切,成了Ru在美國的第一個朋友。
在12歲以前,Ru一直待在紐約曼哈頓的唐人街,並沒有太多機會接觸到美國本土文化。到了六年級下半學期,Ru的父母在外州買下一家餐館經營,她就搬去了外州上學。因為那是比較偏遠的地方,Ru說自己是整個小鎮唯一的中國人,同學和其他接觸到的人幾乎都是白人,大家也對中國充滿了好奇。Ru稱自己很慢熱,並沒有覺得格外的不適應,而是慢慢地融入。
圖源:propertyclub.nyc
不放棄夢想:
打破枷鎖,超越自我 
從很小開始,Ru就知道自己的無證身份——周圍會有人說你的父母無證,你書讀得再好也上不了大學。年幼和慢熱的Ru當下沒有太激烈的反應,並沒意識到無證代表了什麽。逐漸長大後她開始了解到無證客的艱難,但她選擇坦然接受現實,並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夢想。
Ru很多小夥伴走了無證客的老路,止步於高中。一次經歷讓Ru下定決心打破枷鎖,超越自己。學習優異的Ru在求學途中收到全國知識論壇的邀請,可以飛往外地與全國其他學生一同在更大的舞臺上探討和學習。但是無證身份的Ru沒有護照,無法購買機票,徹底地失去了這次寶貴的機會。從此她意識到無證客是不同的,是被政策排除在外的。
當奧巴馬總統出臺了DACA,Ru等待已久的機會來了,她立刻著手申請。Ru看到亞裔美國法律辯護教育基金公會的李律師發的新聞,並找到了李律師,告訴她自己想要申請DACA。
图源:latimes
Ru說李律師是當時她知道的唯一一位願意無償為亞裔無證學生辯護的律師。李律師擔心當時在中國餐館一周工作六天的R沒有時間參加到無證學生團體的活動中來,但是Ru認定了目標,堅持了下來——她參加了所有的會議和社區活動。
在無證學生團體的互動中,Ru認識了許多誌同道合的朋友,來自十幾個不同的國家,但大家同為亞裔無證青年,彼此分享著作為無證青年的掙紮和煩惱,並共同為自身的權益抗爭。
圖源:nbcnews.com
勇敢現身:
我們缺乏不同的聲音
Ru同樣關註到主流媒體只會報道拉丁裔的無證移民,她認為亞裔無證群體被忽視,跟我們的成長背景和文化都有關系。
Ru表示,亞裔無證群體之所以不喜歡站在聚光燈下,是因為擔心暴露了無證身份會帶來不好的後果——會不會被千帆?會不會失去了最初移民的意義?——這也是跟許多華裔移民付出了沈重代價相關。Ru再次提起自己的父親靠著勤勞的聲望,向全村籌借了八萬零一千美金,並背負著巨大的經濟壓力辛苦工作,才得以移民。這樣類似的艱辛,許多亞裔無證朋友都有經歷,甚至在千裏迢迢的路程中,許多人不幸喪命。所以他們每一個決定都要謹慎,才能避免努力付之東流。
「為什麽我們一直被忽視?我什麽都看不到,什麽都聽不到,什麽都不會說——先自保,再想其他。」
Ru表示,在華裔群體裏,很多人非常清楚無證客的存在,大家都知道無證客的既有發展道路是怎麽樣的,並且許多人遵從地走上這條道路,沒有想過其他的可能性。Ru稱自己比較叛逆,不服命運,想要打破困境,為無證群體創造另一種可能。她也意識到許多人無視無證群體的經歷,並不覺得這個事情值得關註。Ru希望有更多無證青年站出來,講出他們的故事,也許華裔社區就會有不同的聲音。
圖源:aapress.com
回歸本初:
抗爭之路不會結束 
被問到關於移民的聲音或者論述是不準確或者有害的?Ru馬上回答是「捧殺」——模範少數族裔的神話。她表示,當社會一直把亞裔視為模範少數族裔,就會有許多努力讀書工作奮鬥卻沒有取得傑出成績的群體被忽視,他們的存在被抹殺。甚至大家會覺得亞裔群體不需要幫助,因為他們已經很優秀了。這樣帶來的精神壓力非常大,久而久之會積憂成疾。
目前,Ru和她的同伴們都擔憂接下來DACA的發展,未來幾年裏,現任和下任總統會如何處置這個議題。她表示作為無證青年的個體,她永遠不會放棄捍衛自己身為人的根本權益,也不會喪失信心——「這個戰爭這個會有無數次小戰役,不會立刻結束,不斷會有人站出來維護公義和公正。我會堅持把這條抗爭之路走下去。」
Ru也呼籲華裔群體多多關心移民改革,並且表示美國這個國家就是從移民發展起來的,讓郭家河世界更多樣化和豐富化才是可行之道。她也夢想著有一天世界會變成無國界的大家園,將來移民與否都不會成問題。
最後,Ru再次呼籲大眾對無證群體的關註、理解和支持。希望無證群體不要被歧視或被戴有色眼鏡看待,大家最初來到美國的時候都是一樣的——都是無證移民。

華人權益促進會已獲美國司法部認證,可合法提供有限度移民法律服務。 
本中心將為居住在三藩市的低收入家庭免費提供移民法律諮詢服務, 主要包括以下項目:
  • 入籍申請及諮詢
  • 童年抵達者(DACA)暫緩遣返申請
  • 綠卡更換
  • “公共負擔”相關諮詢
  • 轉介至三藩市免費或低收費移民律師
  • 其他移民法律諮詢
有任何關於移民法律相關疑問或想查詢個別情況,請致電本中心移民法律留言信箱留言:  415-761-3222
任何身處在美國境內人士,不論其移民身份,均享有美國憲法賦予的權利:
  • 面對執法部門時,有保持沈默的權利
  • 面臨刑事指控時,有正當司法程序的保障
  • 有權拒絕移民執法部門不合法的搜查

相關信息:
華人權益促進會(Chinese for Affirmative Action, CAA)成立於1969年,旨在保護華裔美國人的公民和政治權利,並促進美國的多種族民主。今天,華促會在更廣泛的亞裔美國人和太平洋島民社區中代表著進步的聲音。我們主張進行系統性變革,以保護移民權利,促進語言多樣性並糾正種族和社會不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