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想要关心孩子,孩子却冷淡回复“关你什么事”,第一反应是否是生气、受伤?其实孩子想跟父母拉出界线,不一定是为了反抗对立,而是传达“爸妈,我想练习长大”的成熟里程碑。心理师从自身的经验觉察,分享辨识及陪伴孩子“转大人”的4个亲子互动原则。
开学没多久的某天下课时间,妈妈边签联络簿边问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大宝:“上学有没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有没有好朋友?⋯⋯”原本以为天真活泼的他会开心的分享,没想到他淡淡的回答:“这关你什么事?”妈妈听完,大怒:“你刚说什么?怎么不关我的事?注意你的态度!”大宝吓傻无法回应!妈妈发现孩子表情不对,同时也觉察到情绪高张的自己,于是暂停了这场对话。
这样的场景熟悉吗?当你想要关心孩子的时候,你的孩子是否也曾这样回你“关你什么事?”你当下的反应也是生气吗?如果你的答案“是”的话,非常好!因为我也是,相信许多家长也是,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
上述例子真实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身为母亲当听到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变成一个拒绝,甚至脑子会自动转换成他说“关你屁事”字眼,感觉不被孩子尊重的心情,很快转成“战斗模式——怒骂、争辩、责备的行动”,而亲子冲突可能就会从此开端。必须说庆幸着自己这十几年下来心理觉察的训练,让我观察到孩子及自己的反应,而可以停下来反思,也想借着自身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认识青少年“分离──个体化”历程:听懂表达背后的含义
首先从孩子的表达谈起,孩子说“这关你什么事”,代表的是什么?其实,孩子想说“这是我的事”,是一个拉出人我界线很有力的表达,也就是说孩子想要开始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的一种表达。孩子从家庭中开始学习“分离──个体化”,是一个重要发展的里程碑。
心理学者提出,孩子有2次的“分离──个体化”历程。第一次是出生后到2岁的幼儿时期,学者 Mahler 透过观察及研究,指出婴幼儿会从一开始与母亲共生、同为一体的感受,发展觉知环境的能力后,逐渐与母亲分离,愿意自主探索外在环境的过程,此阶段的个体化是发展婴幼儿“区辨你、我、他”及产生“自我概念”为主。
第二次“分离──个体化”则是在青少年期间,Blos1979)延续 Mahler 概念提出青少年在与外在环境、他人互动中,开始想要拥有自我的信念或价值观,但受到行为及经济能力的限制,有些互动还是需要依赖父母,故这个阶段的关键就是尝试离开父母的保护及影响、练习与父母分离,进而发展出心理的自主能力,成为独立的个体。
从理论看来,当孩子说“关你什么事”,可能孩子想表达的是:“我想要拉出界线”“我想要自己拥有自己的隐私”“我想要脱离父母的保护,想试看看自己处理”⋯⋯若听到这个真正的声音,是否就没有这么生气了?!没错,当时的我在缓和自己情绪后,就有想到大宝的意思可能就是“我想要保有隐私的界线”,所以没多久后,我也就跟大宝和解,对话大致如下:
妈妈:“大宝,我要跟你说声抱歉,刚刚我太激动了!”
大宝:“喔!没关系啦!”
妈妈:“那你想知道我怎么会突然爆炸吗?”
大宝:“嗯”(看着妈妈)
妈妈:“我听到你说『关你什么事』当下,我有两种心情,一种是委屈,因为想关心你被你打了一枪;另一种是生气,觉得你的语气在反抗我、好像在骂我『关你屁事』、也觉得有些不礼貌,太多太满的情绪让我受不了,所以我才破口大骂!你现在的心情还好吗?”
大宝:“还好!刚刚有点吓到,不过现在已经没什么事了!”
妈妈:“好,那可否跟你做个小小的约定:我知道你有时候不想让我问太多、或知道太多,但如果下次我问你,而你不想回答,可否只要告诉我『我现在不想要说』,或『这件事我不想谈』、『这是我的秘密』?”
大宝:“当然没问题!”
这个对话非常有效,从那时候起到现在,“关你什么事”再也没出现过,取而代之的“这个我不想说”“这是我的秘密”或“我再想想看,需要告诉你再说”。
父母稳定性是重要关键:“安全的家”更能帮助发展独立 
跟着孩子愈长愈大,父母不知道的秘密愈来愈多,此时也在考验着为人父母的焦虑感:“他会不会受到朋友影响?”“会不会心情不好?”“会不会报喜不报忧?”“什么都不讲,亲子关系会不会愈来愈远?⋯⋯”
的确,在青少年“分离──个体化”的历程,父母亲难免会担忧、害怕孩子会受伤,但此时父母亲的稳定性是最重要的关键,因为青少年在发展独立与自主时,会不断的确定家仍然安全的存在,就像婴幼儿一开始探索外在环境时,也是会不断回头确认主要照顾者的稳定存在感,这个过程中,青少年会一边发展自我及心理独立性、一边回首确认父母的支持、肯定与保护。
因此,父母亲在青少年(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可能就要开始辨识孩子“登大人”的讯号,并且拿捏亲子关心的收放程度,才能够协助孩子真正的独立,分享以下“神(绳)奇宝贝”亲子互动原则供参考:
一、“神”(绳)──尊重孩子的“绳子界线”
绳子界线的隐喻,代表的是孩子的隐私。在家不妨可以询问你的孩子,他们不分享学校的事物(学校秘密没告诉父母),是什么原因?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答案。我举自己两个孩子的理由为例,目前国一的大宝告诉我:“有三个原因:一、想先自己处理看看;二、这些事情不重要,父母不需要知道;三、跟朋友说好的秘密,想保有人际间秘密。”而小四的小宝回答:“基本上我什么都有说,只有在学校哭的事情没有回家再提,因为已经好了,若再提伤心的事,心情又不好了。”其实,孩子的理由真的很单纯,就是想要透过自己的方法去解决外界的事物。
允许孩子是可以画出自己的心理界线,是独立自主的第一步,所以告诉孩子有自己的秘密是被允许的,且若不想要让别人靠近,也可以直接表达:“我希望保有自己的秘密”。当孩子能够明确说出自己的想法及意愿时,父母也需要做到“不越界”。
二、“奇”──观察孩子“奇特”的变化
若孩子较少用语言分享自己时,可以先从观察生活作息、习惯、人际互动、情绪表现⋯⋯等外显行为,去观察是否出现“奇特”的征兆(不同变化)。一般而言,个人若内在出现困顿或混乱之时,外显行为通常会有所改变,最常见的会先影响生理,例如突然睡太多或睡不着、吃不饱或吃不下;也会改变本来的习惯或兴趣,例如本来每天运动的习惯突然不做了、突然不上喜欢的画画课了;也会影响到情绪,像是没有特别说什么就突然发怒、突然变得安静、不想跟人讲话。基本上,只要观察与先前惯性有些不同,就可能要更进一步评估孩子的情绪状态,必要时还是需要询问关心孩子是否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
三、“宝”──欣赏孩子“宝藏”
孩子是需要被欣赏及肯定的,尤其青少年阶段孩子更是如此,他们正在发展“自我认同”:我是谁、我有什么特质、我欣赏我自己吗?我能做什么?⋯⋯这些问题会常常出现,并且会在生活中找寻答案。在孩子成长期间,若亲子可以一起欣赏自己,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宝藏盒”,盒中就是自己的特质、能力、价值观、个性⋯⋯,建议可以寻找亲子间共同兴趣的活动,并在互动中直接回馈,帮助孩子认识自己与父母的特质,练习彼此欣赏、接纳不同。例如:大宝小宝很喜欢玩桌游,有时玩桌游结束后,我和先生可能会多问一下,今天的心情、喜欢自己今天在桌游自己的表现是什么?有没有欣赏别人?或者讨论游戏中的冲突,借此讨论彼此价值观。
四、“贝”──提供“贝壳”般的安全感
孩子在发展自主的过程中,会遇到外界的大大小小的挑战,慢慢经验到自我的挫败感,此时非常需要父母的呵护、爱、包容与认可,若能经验到“贝壳”般的安全感,也较能有勇气继续探索外在世界。故当青少年孩子回头寻求父母的关注时,需要给予回应,认真的面对孩子带来的问题,不急着给与建议,而是去观察孩子的心情,可能是害怕、焦虑不安、挫折、无助⋯⋯先同理孩子的情绪,再去讨论问题。
面对青少年孩子的需求或烦恼,千万别忽略,尤其是从不提自己需要的这类孩子,突然有一天对父母说自己需求或困扰时,若父母太快拒绝或是直接给建议、甚至回答你自己处理,都可能会让孩子有觉得家不可靠的感受。
在我过去的谘商实务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或青少年,也常会对父母说“你不要管我”“你烦不烦”“你不要过来”⋯⋯类似语言,其实就是跟“这不关你的事”一样,孩子不见得是要反抗或对立,而是想要拉出“界线”的讯号,也就是他开始想要开始练习自己解决、并调整对父母的心理依赖程度。所以当听到孩子说“关你什么事”,先别生气,听听看孩子要说的“爸妈,我想练习长大”,你能否从旁协助并给予孩子稳定的安全感,而让他追求自主独立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