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损失任何东西】俄人在网上发了一张时隔十六年的合影……
2022年9月12日,正好是俄乌战争进行的第200日,恰好最近的几十天里俄乌战争发生了重大变化。
自6月起的3个月时间里俄乌战争成了对抗类体育运动中的垃圾时间。什么是“垃圾时间”?好比一场90分钟的足球比赛,比如8月初的曼联对阵布伦特福德,曼联在上半场34分钟就丢了4球,比分基本上已经被踢成了不可能逆转的局面,这时劣势方的球员在战术、心态上都备受打击,但他们又不能提前结束比赛,只能抱着尽量缩小比分差距的想法在场上陪着踢完后面的56分钟,而这56分钟都属于“垃圾时间”。
回到俄乌战局上,早在4月初俄罗斯在战争局势的推进上就略显疲态,陷入不利局面。无论是闪击+三路合围封锁乌克兰的战术目的还是占领基辅迫使泽连斯基下台的战略目的统统没有达成,我在往期文章里都说过。4月俄军在北部的攻势被瓦解,残余部队逃离乌克兰境内基本上就宣告了俄军自宣战以来首要战略目标的失败。我在批驳卢克文大师关于俄乌战局预测的文章中也反复提到,时间拖得越久就对俄军越不利。如今都应验了。
4月到6月乌克兰持续向东部和南部发动反击企图收复失地,俄军则凭借构筑防御攻势、远程炮火和空军支援坚守住在乌克兰南部和东部取得的优势阵线,有时候还能对乌军进行一波反推。
止战之殇
6月中旬小股部队的零星战斗都逐渐停止了。通过某王姓华人记者的深入采访得到的信息看,俄军间歇性会向前线乌军的活动区域和城市里发射远程导弹和进行炮击,乌克兰人在忙着转移战争难民,举办牺牲军人的葬礼,修复之前战争破坏的交通设施,这样的局面持续了整个夏季。
夏季的平静并不意味着战争会以逐渐熄火——和谈的方式结束,已经谈了5轮了结果发现重大原则问题上双方根本谈不拢,双方也都不会让步也就没有和平结束战争的可能。所以,有小道消息称俄军正盘点损失,重新集结部队,但战略地位已经从全面攻势转变为局部防守,也就是守住他们在战争初期占领的领土以及在普京支持下独立的卢甘斯克共和国和顿涅斯克共和国。
俄军有一个计划,但乌军的计划则更大,没有消息表示乌克兰会在何时何地发动发动大规模反击。但从乌克兰方面重整部队,集结兵力,接收、训练北约援助的新式武器和巨额租借物资来看,这就是备战的表现。
兵不厌诈
双方的军事部署是战略机密,不可能提前在互联网渠道公开,如果哪一方大张旗鼓地发表战前动员,或者透露了未来的军事动向,那大概率就是假的,是扰乱敌军视线放出来的烟雾弹。所谓兵不厌诈就是这个道理。
双方经过一个夏季的重整军备,不得不说乌克兰方面要比俄罗斯效率和效应好的多,人家背后可以是有一个北约的军备、财力支持。俄罗斯这边则好像还没从前期的失利缓过劲来,指挥官和高级将官不断被击杀也造成了前线人心惶惶,士气的低落。
而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的战线上,乌克兰方面已经集结了兵力等同甚至多于俄军的部队。远程火炮、战车、坦克等战争载具可能在数量上还是没超过俄军,但人家的科技水平上了一个档次,都是北约援助的最先进的武器系统。外媒报道称乌克兰军在7月开始接受新武器,至少要经过1个半月的训练,很有可能在10月发动反击。但如今一看时间上是提早了一个月,这算是时间上给俄军放了一个烟雾弹。
再来是地点上,乌克兰国防部官员之前放出过一些消息,称他们将会在南部打开局面然后佯攻诱敌支援,然后优势兵力声东击西地在东线发起进行真正的反击。这个说法已经放了一段时间了,俄军也是密切监视着乌军的动向。但是,乌克兰方面消息放的这么早,俄国战略情报官员肯定会认为这是烟雾弹,没准乌克兰所谓对南部的“佯攻”就成了真打,所以决定南方一旦发生战斗,第一时间支援南方。
但这一次,乌克兰方面似乎用的除了透露出来的“声东击西”之计,还用上了“将计就计”。这里先讲个趣事,我老爸说看俄乌战争的画面没以前战争那味道,原因是现代战争不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方式了,再也看不到1943年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那样苏德双方投入超过30万的兵力互相厮杀,也不存在黑压压的一片坦克和步兵协同在绵延十几里的战线上发动攻势。在现代战争中,大规模兵力的密集平推无疑是找死,完全成为现代的远程炮火和轰炸机的靶子。
不像当年曼施坦因在地图上部署的一个箭头就是一万兵力,如今的作战部队可能就是几百人为一个大单位,其中大单位还有很多小的作战单位,他们灵活,善于隐蔽,但是打击能力很强。因为在现代战争中的双方都有侦察机,无人机、卫星等监视手段,如果发动攻势前集结兵力的差别太大,对付一下就能察觉到,如此一来放消息误导的成功率就会很低。所以发动攻势的部队数量上不会有太大差距,差别会体现在在军备和火力支援上这是难以监视的。
那么,乌克兰方面的“声东击西”+“将计就计”的部署实际上就是之前放出的消息是真实的,人家说了主攻东线就是主攻动线,因为他们赌俄军会认为早就公开的消息是烟雾弹而重点防守南部。在兵不厌诈时的“诚实守信”反而成为最大的狡诈,战场的情报也是虚实难测。
反击风暴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全面突袭波兰,以装甲师和空军互相协调的新式机械化部队发动闪电战,打得波兰的国防军找不着北,之后1个月内和苏军共同瓜分波兰。
乌军的反击计划之所以能成功还跟乌克兰在军备和兵力上相对俄军的富裕有关,乌军的北约顾问在夏季已经把俄军兵力不足、后勤补给不济的情况摸清了。俄军即便是识破了这个部署可能也拙荆见肘,只能做到部队区域防守,而没有办法像二战时期一样画一条防线,防线上每个点每一平方公里都有兵力驻防。俄军在开始“特别军事行动”时动员的总兵力也就18万,打到现在北部攻势瓦解,东南都打的精疲力尽,兵源不足的问题莫斯科没法解决,东南线仍驻守在乌克兰境内的俄军可能不足5万。
毕竟反击战的主动权在乌克兰一方,人家单点的兵力上可能优于俄军,还有新式装备和间谍卫星的加持。如果乌克兰发现东边打的困难,俄军不打算救援南方,可以反手抽调部队把南方变成主攻方向,但俄军一旦选择了救援或不救援后再想转移战线就很困难了。对于泽连斯基来说,就像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时候说过:八辈子没打过这种富裕仗,所以没有助攻,全他娘的是主攻。
9月1日起,乌军在南部的绵延几百公里的阵线分散部队同时发动攻击,其主要目的不是收复失地,而是切断俄军退回第聂伯河另一边或另一边来增援部队的交通要道。没有情报统计南部战线乌军投入了多少部队,但有的军事博主评估至少投入了2万兵力,有点现代版小百团大战的感觉。
9月6日,乌军首先在南部重镇赫尔松北部制造了一个突出部,如果乌克兰军队能够切断突破点以东的俄罗斯军队,那将有效地切断他们与第聂伯河上现有过境点的联系。
对于乌军机械部队的分散闪击,俄国无论在东方还是南方的阵线上都显出了无数的漏洞,正在新卡霍夫卡东北持续丢失阵地为了不重蹈二战时德军死守战线的覆辙,俄军试图收缩防线,但普京肯定对此表示不悦。俄罗斯军队只能用炮击来拖延乌军攻势。说明该地区已经有乌克兰军队,乌克兰军队已经控制该城。
面对乌军的机械化部队长驱直入,俄军一味地选择回避和用炮击压制有些耐人寻味,最后干脆连炮击都停了,让人怀疑俄军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困境。9月7日,另一事件似乎更有利的佐证了这一事实,那就是普京居然跑去朝鲜问金正恩要武器,而另一方面北约的单兵武器、新式战车、防空导弹、海马斯火箭发射装置还在源源不断地送达乌克兰。
可以说,这么分析仅从军备这一项上,俄罗斯已经处于绝对的劣势,且不说俄军的冷战时期军备在科技含量上差了北约现代军备一两个时代,数量上也没法保证充足。因此,此前分析俄罗斯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军备竞赛和现代战争的持久战的论点又得到了有力支撑。卢克文的“特别军事行动”拖得越久还能有主动权这种站不住脚的论点就是他梦里想出来了,可怜还有那么多粉丝会去读会去信卢克文这个在分析俄乌事态上脸都被打肿的骗子。
包括之前自媒体吹捧的一战成名绍伊古都是这些他们自己瞎编的,绍伊古实际上并不能打,之所以能做到军方高层的位置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听话。绍伊古也是俄罗斯军事改革的否定者,改革派认为俄军应该以有限的军姿就升级军备,提高军队载具的性能和火力强度,而不应该沿用像二战,冷战时期的钢铁洪流,数量取胜。但是这一项改革被绍伊古搅黄了,所以俄罗斯近期的军事改革只是改动了部队编制和兵种搭配,整体的战力并没有提高,在这次实战中表现出的是实际战斗力与“军事力量世界第二”严重不符。
普京这样的政治强人可以说是影响力无所不在,他对“特别军事行动”的干预也是非常强势的,基本上是“亲自部署、亲自指挥”,然而俄罗斯的将军也都没有独立指挥权,基本上是在他的指导下作战结果打成了这样。这不禁让人想起了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中国军将领杜聿明怒批常凯申干预指挥,他写: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南部绵延几百公里战线上的零星战斗和赫尔松北部的突出攻势,让俄军坚信之前声东击西的说法是烟雾弹,乌克兰的主攻就是打南线,于是立刻抽调了大量东线机动部队过去增援。


正当南部闹的声势浩大的时候,真正的反击风暴开始在顿巴斯伊久姆-斯拉维扬斯克一线上产生,库皮杨斯克是支撑俄军整条战线的补给关键点,这场很早就“走漏消息”和被各路博主预言过的“声东击西”就如此按部就班地实施着,而俄国情报人员此时此刻还在质疑南方阵线是烟雾弹的说法。
9月7日,乌军突然从北起卡利尼夫卡,南到巴拉克利亚的狭窄正面发动大型攻势。
显然这是乌军蓄谋已久的进攻,总共投入了11个旅,兵力将近3万。
这11个旅是新老聚首的大杂烩,之中既有乌军王牌93机步旅、92机步旅、80空中突击旅、第25空降旅,有战前已经编入预备队的第1、第3坦克旅,也有新编的第8、第10装甲旅,甚至还有第四级的地方守备旅112、113步兵旅。

到了9月9日的白天,乌军抵达奥斯基尔河,奥斯基尔河是南北走向的一条河,将俄罗斯北部战区一分为二,东岸是北顿涅茨克战区,西岸是伊久姆大营。伊久姆大营在四个月之前曾经大军云集,俄罗斯集中20个BTG,试图向南攻占北顿重镇斯拉夫扬斯克,只是攻势失败,无法实现战术目的,就形成了一个伊久姆突出部。如今乌军的几个装甲旅从南至北如入无人之境地光复了许多村庄,更将伊久姆的俄军孤立,形成口袋的一根绳子。这个口袋的另一根绳子就是斯拉夫扬斯克的另一支反击部队。
在北部的装甲旅从北到南长驱直入时,南线也就是斯拉夫扬斯克方面的乌军终于发动,82空突旅向北突破防线,通过M03公路突向奥斯基尔。斯维亚托戈尔斯克更是望风而逃,根本不会想接应伊久姆的兄弟。
9月9日晚间,乌军第82空突旅与南下的92机步旅在伊久姆以东地域会师,伊久姆包围圈正式宣告合拢。从乌军在奥斯基尔河以西广大地域如入无人之境的行军,可以断定,俄军的抵抗已经瓦解,很可能又复制了一场比基辅西部俄军更惨的大溃败。
兵败如山
9月9日,乌军光复巴拉克利亚市、库皮扬斯克。同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问乌克兰表示再考虑追加30亿军事援助,此后将这些援助和租借的军事物资设立一个储备所,以援助未来东欧受到俄罗斯军事威胁的盟国。
到9月10日中午时分,俄罗斯方面电视台发布消息,伊久姆“和平撤退”,没有战斗,主持人说希望大家为当地俄军祈祷。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则意味着伊久姆大营全体投降,俄军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挫败。
此外战线上传来惊人消息,一张照片显示,乌军俘虏了一名俄军中校,乌克兰情报机构经过甄别,发现此人是一条大鱼。
俄罗斯西部集团军总指挥安德烈·西切沃伊(Andrei Sychevoi)中将被俘,这是自二战以来,俄罗斯被俘最高级将领。俄乌开战以来,10名俄罗斯将军战死沙场,如今第一名被俘将军出现了。

由于伊久姆大营投降,西部集团军总指挥被俘虏,俄军将士再无战斗意志,纷纷舍弃重型装备,仓皇逃窜呈现出兵败如山倒的状态。俄军一溃千里,乌军乘胜追击,光复领土了从北部沃尔查斯克到南部伊久姆的八千平方公里领土。俄军已经全面撤退到奥斯基尔河以东。

无疑比起俄军在战争前期打出的蹩脚“闪击战”来说,乌军的反击风暴才真能称得上类似于“教科书”级别的闪击战。俄罗斯在乌克兰的东线的攻势已经被瓦解,只剩下南部的战线作最后的困兽之斗。
记得几个月前写道乌军抵抗俄军的顽强程度和在局部取得的胜利时,很多粉红留言讽刺写道:是不是要一路反推打到莫斯科城下去了。对于这些人,我从不理会,他们长期阅读占豪、卢克文以及其他粉蛆博主的胡编乱造以及致使其丧失独立思考和接受事实真相的能力,在社会上属于落伍和即将被淘汰的人。
但对于“莫斯科是否会面临兵临城下”的说法,我还真的不敢一下否定。因为,能包围莫斯科的部队不一定是乌军,毕竟企图用汽车炸弹炸死俄国国师,毛子粉红杜金的人不一定是CIA。
我在战争初期就说过,美国花大价钱援助乌克兰避免自身直接介入的原因有二,一是避免战争升级;二是重启冷战时期的全面遏制战略。乌克兰独立顶住俄军攻势,美国及其盟国则从政治领域施压,在经济领域制裁。在战争上不求反击致胜,而在政治、经济上拖到俄国内部的发生变化。
这个曾经拖垮了前苏联的遏制战略能否再一次奏效?用一句名言来说: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感谢阅读“毛有话说”,释老毛的私人书斋,期待财富与心灵的共同成长。如有点滴收获,请扫下面二维码;也可搜微信号:mao-talk。知识改变命运,投资实现自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