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首先,这篇文章我不希望被传播,大家自己看看就好,也别转发到朋友圈了。另外,不喜欢残酷真相的小伙伴们,还是别看下去了,可能会引起不适。
我的大学同学在国内某TOP投行,他说今年校招HC缩减,剩下那点HC中,招进来的几乎都是家里有背景的。他在面试中很看好的一位清华本硕,因为家境普通,直接被刷掉了。这位清华本硕无论是学校成绩还是实习经历都数一数二,他表示很可惜。

我很惊讶,校招怎么调查到家里是否有背景?他说,直接在面试中询问,很直白的那种。
我:"都已经卷到这种地步了吗?"
我同学戏谑道,还好他自己毕业的早,不然放到今年,他的背景直接在简历关就被刷掉了,看来毕业得早才是最大的竞争优势
无独有偶,咨询行业也一样。虽然没像投行券商那么看重家庭背景,但是我一位在四大的朋友说:这次校招生超过50%是关系户或者客户的子女。但也要承认,虽然是关系户,可这些同学背景都很优秀:名校、海归背景,谈吐不凡,气质优雅。
有些合伙人直接在面试之前,找到面试官说,某某是哪个客户的小孩,面试打分可以多考虑下。
金融和咨询,真的都是二代们聚集地。

那互联网行业会不会好一点呢?

我问了一家TOP大厂的朋友,他直接说作为这次面试官,他看完了校招简历之后,很无奈。
整个大事业部校招HC 18个,一共收到了超过5000份简历,其中大概1000份是名校毕业(他们内部叫第一梯队院校)
他说他还算是比较客观的,除了背景外还会关注实习经验这种,也会从非名校的简历里选一些(也是211起的院校)。而其他同事嫌麻烦,压根非名校就不看。
以下是我和他的对话。

用我朋友话说,如果你是一二本,哪怕在多个大厂实习过,基本上也很难在校招中脱颖而出。

因为现在市场上多的是名校毕业+多份大厂实习的候选人。

互联网相对于投行和咨询来说已经算是非常公平了,不看家庭背景,打招呼的情况也少,更多是拼自己。

但是随着现在人才越来越多,而HC越来越少,HR和用人部门选人也就只能优中选优了。
这种趋势下,未来会发生什么状况呢?
一、我们不优秀,我们下一代大概率也不会优秀
就业的内卷会反推到教育的内卷,因为大家都知道只有名校毕业才能过得好,所以大家都会把自己下一代往“高精尖”里培养。
但不是每个家庭都可以能培养出“高精尖”的下一代,对吧。

大家猜猜以上图片哪类家庭的孩子会比较难上大学以及难找工作?

答:是普通家庭。

大家可能会问我?为什么不是贫困家庭?

看到这里,感觉有点不适的小伙伴,先别生气,
一般来说残酷的真相都是难以接受的
,看完整篇再说。

大家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的学习环境吗?

那时候学习环境很单纯,没有那么多的作业,没有那么多课外辅导班以及兴趣班。
唯一的娱乐渠道就是看看电视,电脑都很少,只能玩玩小霸王,也没有什么太多私立学校。

所以那个阶段
无论是贫困、普通、中产、还是富裕家庭的学生都可以玩在一起,在同一个班里。
同时学习环境单纯,作为学生不需要太多自控力和专注力,我们的潜意识里就是好好读书,甚至不会想到以后要做什么职业。(虽然我们作文里会提到以后要做科学家、老师、医生,那也是因为教科书里歌颂这些职业的美好,我们作为小朋友也就只能想到这几个职业。)
但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我给大家画张图

从教育上,我们从四类不同家庭分析对孩子教育的看法。

富豪家庭: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哪怕不好也能托底。如果中考不好,就送去英美读高中,一路读上大学,完全没问题。最重要还是希望孩子快乐成长,继承家业,或者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中产/师医公家庭: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焦虑孩子考不上大学,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报各种兴趣班,控制孩子的娱乐活动。并且很会鸡自己,努力赚钱存钱,如果孩子高中考不好,就送出国读大学。
普通职工家庭: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也焦虑孩子考不上大学,但是自己帮不了孩子什么忙。不太会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家庭教育理念较弱。对于孩子的未来想不到那么长远,走一步是一步把,希望孩子自主发挥成才。
贫困家庭: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可以改变家庭命运。(这个群体容易出现极端个例,勤奋的孩子会很勤奋,因为家里没有网络,接收不了太多信息,可以专注在学习上,所以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大山里考上清华北大的小朋友,真的不容易。不过这种例子也越来越少了)
在这里我说下普通职工家庭的小朋友其实是....有点委屈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前面说到我们小时候的学习环境都很单纯,不同层级家庭都差不多。
但现在大部分人都拥有了电脑和手机。富豪和中产的父母大部分都是素质较高,家庭教育理念较强,会对小朋友的娱乐活动控制得很严格。
但是普通职工家庭,有很多父母经常下班了就开始看电视、玩手机,刷视频,小朋友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也开始会大量接触网络视频和网络游戏,学习的专注力和自控力就会下降。如果父母不加以控制,或者不在小朋友面前做好榜样的话,很大可能性,就会给小朋友学习带来很大的阻碍。
前几天一个远房亲戚(化名)林的儿子,今年高考分数不好,只能上一所当地大专。

林自己兄弟姐妹都是上了大学本科的,包括兄弟姐妹的下一代也都是一本起,职业都是医生、律师、外企职员等。

林感觉自己在家人面前抬不起头,所有人都读本科,结果自己儿子只读了大专。

要知道林的家庭条件算是不差了,在市里面有商品房,家里也有车,林是客车司机,林的老婆是国企职工。

对于孩子的教育投资,林也没少花钱,补习班上也舍得花钱。但确实家庭收入有限,报得起暑期大班,但没有钱请老师一对一辅导。(一对一 500元一节)
林和老婆平时喜欢刷短视频,给孩子配了部手机,也不太管理孩子的娱乐活动。

回过头想,林大概也明白了自家孩子没考上本科的原因了。

这个时候你就会说,没关系,那就接受孩子的平庸吧。

其实大人接受孩子的平庸,但是孩子不一定肯愿意接受一个平庸的父母啊。
以前我们的父母是农民,是工人,是普通职员,我们都能为自己的父母自豪。
今时不同往日,如果我们自己不够优秀,不能给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
那...孩子很大可能会在进入社会中,遭受很多难处。当他们出去找工作时,发现高端职位都被富豪和中产家庭孩子占据,自己最多只能去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的时候,这个心情是很难受的。
现在就已经慢慢出现这种趋势了,未来只会越演越烈。

二、我们不优秀,大概率就会被新人取代 
2022年毕业生高达1000万,乌泱泱的全是求职大军,而且每年毕业的人数还会不断增加。
这些人卷的不仅仅只是同届毕业的学生,还有我们这些在职场混迹多年的老人。
我和多位HR和用人主管聊过这件事
,现在公司就是要搞“以新换旧”。
工作一年的,替换工作三年的;工作三年的,替换工作五年的;工作五年的,替换工作十年的;工作十年的,替换40岁以上的。

本科毕业的,替换大专的;985、211毕业的,替换普通本科的;清北复交毕业的,替换985、211的。慢慢替换,慢慢优化队伍,最终形成一个优秀的团队。
这样做的好处:
1、人员成本不会大幅增加;2、换血可以让公司持续保持活力;3、新人越来越优质,公司就会越来越好。
如果你说这样替换岂不是很多有经验的人都会被替换掉,对公司来说难道不是一种损失吗?

在这里要说下,替换的肯定是那些缺少独有竞争力,价值不随工作年限增长的人员。

对那些具备独有竞争力,丰富经验、有能力,能够持续创造大量价值的人,公司还是如宝贝一样护着的。
当然...这也不是说这群人就能高枕无忧。

比如我,算是拿着一份不错的薪资和岗位,但是这份薪资和岗位会不会被取代呢?
我觉得可能性也挺大的,倒不是觉得自己不够优秀,而是我不知道会不会出现一个比我更优秀、更适合这个岗位,更能给公司带来价值的人。
我想大概率会出现这样一位把我干掉的新人hhh。
所以我时刻保有危机感,不断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同时也会私下对未来筹划一些准备,比如40岁之前我的理想是开一家农场养老,但如果不走资本拿融资路线的话,那就得在40岁之前存够2000万,才能开一家农场。

任何理想都得跟花钱挂上钩,而打工基本上是收入的稳定来源hhh。

所以普通打工人的出路,就是努力让自己变优秀,更优秀,超级优秀。

有没有一种让人窒息的感觉?

最后

全篇看下来,估计大家现在肯定是满满的焦虑与窒息,我自己写下来都很难受,别说是各位看官了。。。
但真相就是残酷的,让人难以接受。未来一定是越来越卷的,历史的进程不会因为我们个人的意念而改变。
失业的人员会越来越多,35岁、40岁、甚至更年轻,失业年龄会越来越靠前。
职场已经这么卷了,未来可以预见的会越来越难,身为打工人该怎么办?
实话实说,我真的没什么太好的建议。提升自己这种话已经讲了无数遍了,这句话已经变成一句废话了...
本篇文章由于太不正能量了,所以我这周内会删除。
就不要传播了,谢谢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